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
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
前意识。“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
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的概念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
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
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起源
“
意识流”这一概念进入中国语境经由两条路线:一条由西方先“流”到日本,再由日本“流”到中国;另一条则由西方直接“流”到中国。在时间上,前者稍早于后者。因此,我们在考察意识流进入中国之前,首先应当检查意识流是如何进入日本
文化语境的。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
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
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 ,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
时间感,形成一种在
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
现实性的时间感。 “意识流”原是
西方心理学上的术语,最初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程。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这是“意识流”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上第一次被正式提出。20世纪初,法国哲学家
亨利·柏格森的“绵延论”强调
生命冲动的连绵性、多
变性。他的关于“
心理时间”与“空间时间”的区分、关于直觉的重要性以及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结构和梦与艺术关系的理论,都对意识流文学的发展有过
重大影响。
学术界一般认为意识流是
象征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体现。但是由于其技巧独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识流文学当成一个独立的
文学流派来处理。
理论主张
意识流小说家主张让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于纸面上,反对传统小说出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籍贯、外界环境、间或挺身而出评头论足的写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说”。这个主张最初是由美国作家
亨利·詹姆斯提出的,后来
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 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
詹姆斯·乔伊斯就把消灭了作者人格的戏剧看作最高的
美学形式,并力图在小说中达到这一目标。
乔伊斯认为作品是与外界事物绝缘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结构。作为现成的艺术品,它不仅与社会、历史无关,甚至与作者本人也无关。因为
社会历史因素和作者的
思想感情只是创作的素材,它们进入作品以后就被“艺术化”、“形式化”了,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发展沿革
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国文坛上,—批作家不约而同地将创作视角由面向
客观世界转向人内心的
主观世界,并采用悖逆于传统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常人视线不及的精神领域。读者在这类创作中不再借助文字的形象
性功能进入到清晰、有序的故事“大观园”,而是在一种
自由流动的意识导引下,通过依附于语言的表达来经历人类主观生命的世界。人们称这类创作为文学意识流。
“意识流”一词本为心理学术语。1884年美国
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斯(1842~1910)发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视的几个问题》一文,论述了意识活动流动不止的特点,首次使用了“意识流”一词。文中写道:“意识从来也不表现为被分割成碎块。诸如‘链条’或‘系列’这类
表达方式无法描绘意识的本来面貌,意识里面没有任何可以连结在一起的东西4/*/——它在流动着,因此用‘河流’或,‘流水’作比喻来形容意识比什么都自然。因此我们以后谈到意识的时候,就让我们把它称作‘思想流’,‘意识流’,‘主观
生命之流’”。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
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
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家,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生的惟一诱因。与其他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
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
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
新领地。
柏格森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
现代心理学又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
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
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
时间观念,按照“
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
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拨“人是
理性动物”的
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
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
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
力比多)。
19世纪末,法国作家
埃杜阿·杜雅尔丹(1861~1949)发表了小说《被砍倒的月桂树》。该作因始终运用“
内心独白”
艺术手法,被后人视为意识流文学的先声。进入20世纪后,意识流文学家们将意识流创作方法加以完备化并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后,意识流文学进入兴盛时期。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法国作家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其代表作七卷本长篇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
艺术观,是“单纯型”意识流文学的范本。这部作品为意识流文学打下了发展的基础。
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
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
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1919年,
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
《墙上的斑点》。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
内在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达罗卫夫人》(1925)、《
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前者表现的是达罗卫夫人在家庭晚会上重见旧日恋人彼德并得知附近一患
精神病的男子自杀后二人意识的跳跃纷呈;后者大量运用
象征主义手法,表达作者对超越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呈现给读者人物的
深层意识。
艺术技巧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
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称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
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
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
普鲁斯特的
《追忆似水年华》(一译《
寻找失去的时间》)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断然否认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家,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的自然流动。
自由联想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
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
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
慢镜头”、“
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
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
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
弗吉尼亚·伍尔芙和
威廉·福克纳。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
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的《
海浪》的语言就和
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
乔伊斯的《
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哈
赋格曲的结构。
代表作家
普鲁斯特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出身于法国富裕的
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医学教授,母亲则是犹太经纪人的女儿。普鲁斯特自幼患有
哮喘病,1906年后只能闭门写作。其
成名作《
寻找失去的时间》(传统译法《
追忆逝水年华》)就以回忆的方式把早年的生活阅历加以追叙和分析。普鲁斯特在巴黎大学求学期间结识哲学家
亨利·柏格森,柏格森的思想对普鲁斯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
普鲁斯特的代表作是《
寻找失去的时间》。这部小说长达三千余页,约二百万字,共分七部分。在小说中,主人公以
第一人称方式追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涉及自己家亲友、法国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者、艺术家等一大批人以及许多人的恋爱史。全书并没有贯串始终的故事情节,与传统的
心理小说截然不同。
普鲁斯特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乔伊斯
乔伊斯: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生于
爱尔兰的
都柏林,大学毕业后到巴黎、
苏黎世等地过流亡生涯。1920年-1939年期间定居法国。其早期的作品《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仍属于
现实主义范畴,而出版于1922年的《
尤利西斯》则成为英语意识流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主要写三个都柏林市民在1904年6月16日早晨八点到夜间两点四十五分将近19个小时内的活动和思想。书名《尤利西斯》是
荷马史诗《
奥德赛》的拉丁名。
推进和发展
《尤利西斯》最大的成就是在
意识流小说技巧的全面推进和高度发展。一切意识流文学的
艺术技巧在这部小说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语言上,西方评论界认为《
尤利西斯》是对20世纪英语语言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部小说之一,另一部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
洛丽塔》。
乔伊斯的另外一部作品《芬尼根的苏醒》则将意识流小说的风格推向极致。全书用65种语言组合写成,极其
晦涩难懂。
乔伊斯是
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这一
文学流派的颠峰。
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是英国著名学者莱斯利·斯蒂芬爵士的女儿。其代表作品包括《
达洛维夫人》、《海浪》和《到灯塔去》。
伍尔芙与其他男性意识流作家不同之处在于,她的小说往往富有诗意,在语言上更像诗体散文,富有
唯美主义的情调。但其小说内容的晦涩难懂却和其他意识流作家的作品别无二致。例如,在其代表作《海浪》中,作者没有设计贯串全文的主要情节,而是时刻强调“瞬间”感觉的重要性,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感觉。小说具有显著的
存在主义色彩。
态度
伍尔芙对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中没有大师,只有试验者。
现代派小说不过是两个高峰之间的峡谷而已。1941年,伍尔芙在
伦敦投河自尽。
艾略特认为伍尔芙是当时
英国文学的中心,是一种文明模式的代表。她的逝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威廉·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他出身于美国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在所有意识流作家中,福克纳以
描写错乱意识著称。他的著名代表作是一系列称为“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小说,包括15个长篇和几十个短篇。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优秀的意识流作品。书名取自
莎士比亚名剧
《麦克白》的著名台词。小说描写
南方庄园主康普生一家的没落,由四个主要人物的
心理活动组成。其中对白痴班吉的意识流的描写最为出色。此外,福克纳的著名意识流小说还包括
《我弥留之际》。
福克纳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
现实主义范畴。1949年,福克纳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刘以鬯
刘以鬯(1918-)是香港作家及文学家,亦是当时“南来文人”中留守香港发展文学事业的重要一员。其代表作
《酒徒》常被称作华文文学中“首部意识流小说”。虽然作者对这说法不甚了了,但普遍论者则认为作品中略带虚无的内心描写充分反映了当时香港重金钱而不重文化的虚浮。作者以
醉酒之徒的意像,将现实与想像
相混合,构筑出一部着重内心意识发展的作品。
王蒙
王蒙(1931年—)内地作家,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首倡者与重要的实践者。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蒙相继发表了《布礼》、《
夜的眼》、《
风筝飘带》、《蝴蝶》、《
春之声》、《
海的梦》这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与创新。“王蒙的这六篇小说连同他以后创作的意识流小说重新开始并加速了已中断多年的意识流文学东方化的过程,使之以全新的面貌与格调出现在古老的东方大地。”
莫言
莫言(1955年-)内地作家,是当今中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从1985年开始,他相继发表了《枯河》《
球状闪电》《爆炸》《
红高粱》《欢乐》《
红蝗》等一系列具有强烈
意识流风格的小说,将意识流的技巧运用推向了一个高峰。其中《
红高粱》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小说以
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莫言称福克纳为导师,他的意识流技巧也与福克纳相似,多采用
蒙太奇手法,例如
慢镜头描写、
多视角叙事、意象比喻等。
与福克纳一样,莫言也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现实主义范畴。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