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3年10月被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
扬州经济开发区。2006年10月,
扬州出口加工区正式通过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2009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扬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开发区管辖面积约133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约20万,下辖
施桥、
八里、
朴席三个乡镇和文汇、扬子津两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1月14日,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市开发区和广陵区、郊区、邗江区
行政管理区域的通知》(扬府发[2002]7号):根据
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扬州市市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1]221号)文件精神,扬州市明确扬州经济开发区和
广陵区、郊区、
邗江区行政管理区域。将邗江区施桥镇、八里镇划归扬州经济开发区代管。扬州经济开发区代管范围为:北至文汇东、西路;东至
大学南路向南入古运河,折东沿
横沟河进入京杭大运河,折南经夹江至长江;西至新城河,向南至江阳中路,折西至
扬瓜公路,向南至南
绕城公路,折东沿南绕城公路至
邗江路向南延伸线(振兴路),折南至仪扬河,沿
瓜洲镇与
八里镇的区域界线进入长江;南部以长江与
镇江交界。其代管区域72.06平方千米,人口9.95万人。
2002年,将八里、
施桥两镇划入开发区,并组建文汇、扬子津两个街道。开发区行政区域面积为72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5.57万人。
2008年6月,将
仪征市的
朴席镇(不含
沿江村及
土桥村的
沿江高等级公路以南区域)划归扬州经济开发区代管。调整后的开发区面积122.92平方千米,人口13.63万人。开发区现代管
扬子津街道、
文汇街道和施桥镇、八里镇、朴席镇。2009年末,施桥镇29.4平方千米/38112人,八里镇23.26平方千米/23243人,朴席镇40.86平方千米/32208人
2009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扬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扬州经济开发区位于扬州市市区西南部,南临长江、北接新区、东靠京杭
大运河、西至古运河与邗江工业园。始建于1992年6月,于1993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辖6个行政村,规划控制面积为16.52
平方千米。
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北京-上海)、宁通高速(南京-
南通)和扬溧高速(扬州-
溧阳)贯通扬州市,构成高度发达的
高速公路网。扬州是
江苏省具有
环城高速公路的城市,从开发区任何一处上高速公路,只需要十分钟时间。
水路:扬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水运中心。扬州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位于开发区内。
扬州港有5个
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货运码头4个。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全世界
经济发展最富有活力的
长三角地区,地处上海都市区与
南京经济区的结合部。区内设有
出口加工区、太阳能光伏
产业基地、
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汽车装备产业基地、
港口物流园区等特色园区,基本形成了以半导体照明为重点的电子信息、
太阳能光伏、汽车装备、
港口物流等
主导产业;有临港新城、
朴席生态新城等商务、休闲、生活配套区,投资者
创业投资、兴业经商
皆能各得其所;有新光源公共服务中心,标准检测中心、设施共用中心、研发协作中心、
创业孵化中心等8大系统运转高效;有江海学院等高级
技术学校,
人才资源丰富,
技术支撑有力。已拥有中国
扬州出口加工区、扬州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绿色新能源
特色产业基地、国家
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扬州市场、国家
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光电
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等16个“
国字号”品牌。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奉行“为投资者服务,让投资者盈利”的宗旨,坚持按
国际惯例和
市场经济规则办事,成立了
行政服务中心,努力打造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三全”
服务品牌,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江海相连的
区位优势,配套完善的
投资环境,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成为
长江三角洲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速,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建设
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位居江苏省级经济开发区前5位;2009年建设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位居全省
国家级开发区第8位,投资环境综合排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29位;2010年,投资环境综合排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20位;2011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