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面点是汉族饮食文化重要流派之一。扬州在先秦时期是
古九州之一、古时“北据淮,南据海,幅员广阔,夏禹时天下九九州;淮海维扬州,那时金陵、广陵皆称扬州。”古人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充分显现了当时的扬州兴盛之景,而以扬州为中心的
淮扬面点则以制作精巧、造型讲究、馅心多样、各具特色而著称;至
明清时代已是“扬郡面馆,美甲天。
绵软对成,养荣伞面,口感美好,富有回味,而且形态小巧玲珑使人喜爱。”信哉斯言,淮扬点心确有特独之佳处! 扬州地区以鱼米之乡著称 盛产六禽六畜、海鲜河腥、百果
蜜饯、菱藕蔬瓜、竹叶
荷叶。当地丰饶的物产为制作淮扬点心提供了广泛的物质条件,因而淮扬面点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盛唐时期,
波斯、
大食等国商贾云集广陵(今
扬州),胡饼随之传人,也就出现了“饼师”,扬州饼师不仅用料有特色,而且在发酵、起酥、馅心诸方而加以改进,成为现今众口皆碑的扬州双麻酥饼,并由此而发明了蟹壳黄烧饼,即
黄桥烧饼。
清代乾隆、
嘉庆年问,扬州以经营茶、点、而、应时小吃为主的点心店肆林立、多方竞争、名品叠出。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辕门桥有二梅轩、惠芳轩、集芳轩,教场有腕腋生香、文兰天香,埂子上有丰乐园,小东门有品陆轩,广储门有雨莲,琼花观有文杏园、万家园、四品轩,天宁门之天福居,西门之禄大居为素茶肆之最盛者,而且庵观寺院多有茶斋:如吉祥庵、法净寺、
大明寺,点面精当、香客盈门;茶以
六安瓜片、毛峰魁珠、
西湖龙井为贵。
茶肆经营品种,各据特色:如
裙带面、
过桥面、螃蟹面、三鲜大连(碗)、
刀鱼羹卤子面等数十种,被誉为“不托(面条)丝丝软似锦、羹汤煮就合腥鲜”。同时各名点小吃争奇斗艳:诸如二梅轩灌汤包、雨莲春饼、文杏园烧卖、品陆轩淮饺等各及其盛。除了上述品种还有如,羊肉火烧,油炸茄饼、
蝴蝶面、
鸡粉、
八珍面、
水晶月饼、柿馅春饼、
甘露饼、
阁老饼、
菊花饼、
薄荷饼、
蓑衣饼、
金钱饼,
雪花酥、糟馒头、马蹄卷、
琥珀糕、竹叶糕、枇杷糕、
葡萄糕、艾香香粽、
神仙富贵饼等等。众多的品种和口味为各年龄、各阶层提供了充分选择的余地,因而在数百年前就名扬城外,载入典籍了。
而发酵面团制作技术卓绝是扬州点心的一大特点,《
随园食单》曾记载:“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隆然而高’’。扬州点心在馅心配制上,善于时令变化,皮馅相宜,春夏有荠菜、笋肉、干菜;秋冬有虾蟹、野鸭、雪笋。荤馅有三丁、五丁、三鲜、
火腿、
海参、鸡丁、鸽松;蔬馅有青菜.
芹菜、山药、萝卜、瓶儿菜、马齿苋、茼蒿、冬瓜;甜馅有枣泥、核桃、芝麻、杏仁、豆沙等;品种造型与果蔬惟肖,或飞禽走兽,或山水盆景,或花鸟树木,精巧必致,令人不忍下箸。美食家
袁枚在《
随园食单人才辈出,
清代中期最负盛名的当数
仪征萧美人,她制作的面点在当时可是“价比黄金”小巧玲珑的
饺子,被美食家
袁枚列入《
随园食单红楼梦》为题材和背景的红楼点心:如银丝挂面、松子鹅油卷、牡丹花样小果、如意锁片、太君酥、蟹黄小饺儿等;另外还有
深圳面点王的郑连安、淮扬点心名师、前辈;祝霞明、陈兴常、潘德林、王茂荣、许银生、夏恩明、骆修平、宋宪章等。这些大师、前辈在技艺风格造诣颇深,足迹世界各地,他们先后数次赴国外表演与交流、宣传和弘扬淮扬面点,为淮扬面点的发展付出了许多辛劳,在他们的努力和带领下淮扬面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魅力走向世界,
扬州速冻点心被指定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供点心;扬州馄饨、扬州包子工业化生产,海内外上市销售就是最好的证明。淮扬面点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