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
广东省辖地级市、
副省级市、
国家计划单列市,
超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
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处广东省南部,
珠江口东岸,东临
大亚湾和
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
伶仃洋,南与
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北部与
东莞市、
惠州市接壤。截至2023年末,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79.01万人。
历史沿革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
广州府宝安县,深圳的
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40多年,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
广府民系和
客家移民史。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居住的是被称为“
南越”的少数民族(
百越的一支),包括
壮族、
畲族和
疍家等。深圳是南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住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自
秦朝,即为广东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
南海、
桂林、
象郡三郡,谪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
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
南越国地。
大汉帝国、
东汉属于
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大部)南海郡。
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
广州府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
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
东莞市和
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
南头)。
深圳在宋朝时期是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属于
广州府宝安县。盛产
食盐、
香料。至
元朝,又以出产珍珠著名。
明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有600多年历史的
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明万历元年(1573年),析东莞县,置新安县,设治所于南头,属广州府。
清
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迁界,并入东莞县;清康熙八年(1669年),复置新安县,属广州府。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7月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和《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
九龙和
新界割让、租借给
英国。至此,原属
新安县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民国元年(1912年),地方行政设省、县二级,新安县属广东省直辖。民国三年(1914年)1月,全国行政区域整编,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复称宝安县,隶属不变。民国三年(1914年)6月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宝安县先后隶属粤海道、广东省、广州行政委员公署、中区善后管理委员会、中区绥靖公署。民国二十五(1936年)9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后隶属第一、四、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属东江专署。
1950年3月,属珠江专署。
1952年12月,属粤中行政公署。
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公里外的深圳墟。
1956年2月,属惠阳专区。1959年1月,属佛山专区。
1963年6月,重归惠阳专区(1970年改为地区)。
1978年1月,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调查研究建立宝安县外贸基地问题。5月,调查组写出《港澳经济考察报告》,建议把宝安、珠海建成商品出口基地。在此背景下,8月,惠阳地委上报省委《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求报告》。
1979年1月23号,中共广东省委发布《关于设立深圳市和珠海市的决定》,撤销宝安县,以
宝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深圳市的行政区域,设立深圳市,为省辖市,成立中共深圳市委,由中共广东省委和惠阳地委双重领导。3月5日,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报告,同意深圳建市。11月26日,广东省委下发《关于改变深圳市和珠海市体制的通知》,深圳市升格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由广东省委直接领导,政权机关称深圳市革命委员会。
1979年3月,改宝安县为深圳市,由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直属广东省领导。
1980年8月,深圳市建立深圳经济特区。10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下发《关于任命中共深圳市经济特区委员会、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通知》,决定深圳市党的机构改称中共深圳市经济特区委员会,中共深圳市经济特区委员会和深圳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深圳市革命委员会取消。
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制,属深圳市领导。
1982年1月,中共深圳市经济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深圳市委员会。12月21日(一说1981年10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宝安县建制。管辖大鹏、葵涌等16个人民公社和光明华侨畜牧场。县政府驻西乡。深圳市直管市区内两个街道和福田、盐田、南头、蛇口、附城5个公社。
1988年10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的批复》下发,国务院同意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包括财政计划),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12月,撤销宝安县建制,建立宝安、龙岗两个深圳市辖新区。
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广州等十六市行政级别问题的通知》,将深圳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对广东省关于深圳扩容请示的批复》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2年1月,成立罗湖区,辖经济特区全部范围,盐田区域为罗湖区管辖。
1982年9月,沙头角镇作为县级镇从罗湖区划出。
1983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区办事处。
1984年5月设为管理区,仍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9年10月,上步管理区改名福田管理区。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特区内撤销罗湖、福田、南头、蛇口、沙头角管理区,设立罗湖、福田、南山3个市辖区。同年3月,沙头角区并入罗湖区。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区、龙岗区(1993年元旦实施)。
199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增设深圳市
盐田区(1998年实施),辖从罗湖区划入的沙头角镇和盐田、梅沙2个街道。
1998年3月,以沙头角为中心的区域从罗湖区析出,设
盐田区,仍为特区范围。
2007年5月,
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地处深圳西部。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将原
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区
坪山街道、
坑梓街道,整合为
坪山新区。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
龙华新区”和“
大鹏新区”。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
龙华区和
坪山区,以龙华、大浪、民治、观湖、福城、观澜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
龙华区行政区域;以坪山、坑梓2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坪山区的行政区域。
2018年5月,国务院批复广东省设立深圳市
光明区,光明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街道广场路1号。
2018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
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5月,深圳市下辖9个行政区(
福田区、
罗湖区、
南山区、
盐田区、
宝安区、
龙岗区、
龙华区、
坪山区、
光明区)和1个功能区(
大鹏新区),共有74个街道办事处,676个社区,782个居民委员会。市政府驻深圳市
福田区福中三路
深圳市民中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深圳市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
大亚湾和
大鹏湾;西濒
珠江口和
伶仃洋;南边
深圳河与
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北部与
东莞市、
惠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深圳市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为
滨海平原。境内最高山峰为
梧桐山,海拔943.7米。东部地区留存了独特的火山地质遗迹和海蚀地貌,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内
七娘山火山穹丘、大雁顶火山通道等火山地质遗迹,以及鹿咀伏鲸崖等海岸地貌资源,是稀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气候
深圳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3℃,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7℃,历史极端最低气温0.2℃;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平均为15.7℃,7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为29.0℃;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53.0小时;年降水量平均为1932.9 毫米,全年86%的雨量出现今汛期(4~9月)。春季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盛行偏东风;夏季长达6个多月(平均夏季长202天),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秋冬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
深圳气候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均居全省前列,但又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区,春季常有低温阴雨、强对流、春旱等,少数年份还可出现寒潮;夏季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季风云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暴雨、雷暴、台风多发;秋季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是旅游度假的最好季节,但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常有秋旱发生,一些年份还会出现台风和寒潮;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秋冬连旱,寒潮、低温霜冻也是这个季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水文
深圳依山临海,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
东江、海湾和
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积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
深圳河、
茅洲河、
龙岗河、
观澜河和
坪山河等5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深圳市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河流共有362条,分属12大流域,大小湖库168座。位于深圳市区东部的
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资源总量6.5亿立方米/年,年可开采资源量1亿立方米。天然淡水资源总量1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和广东省的1/3和1/4。
海洋资源
深圳市海洋水域总面积1145平方千米。深圳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总长260.5千米,50处自然沙滩,51个无居民海岛和岛礁,拥有大梅沙、小梅沙、西冲、桔钓沙等知名沙滩,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湾红树林、梧桐山郊野公园、内伶仃岛等自然生态保护区。
生物资源
深圳市盛产
龙岗鸡、南头荔枝、南山桃、
石岩沙梨、
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
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产。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
虎纹蛙、
蟒蛇、
猕猴、
大灵猫、
金钱豹和
穿山甲等;经济价值较大的两栖类动物5种、爬行类动物23种、鸟类30种、兽类33种。
人口
历史上,深圳前身宝安县(新安县)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客家、广府、福佬与疍家人。最早来到深圳西部开基立村的,是讲白话的广府人,后来移民在东部和北部依山而居的多为客家人。深圳广府民系的雷姓、陈姓、郑姓、黄姓、潘姓、文姓、曾姓、邓姓、廖姓、刘姓等多数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迁入,稍迟的也在元明期间落籍深圳。既然为“客”的客家移民,肯定比 “本地人”(广府人)晚到,张姓、叶姓、方姓、赵姓、詹姓、萧姓、袁姓、赖姓和欧阳氏等是在明清时期迁至,特别是有规模的迁徙到新安县垦荒耕海的,是在清朝“迁海”的“复界”事件中康煕乾隆年代。至于由福建、潮汕流入南澳、盐田、蛇口等沿海捕鱼的“福佬”(土称鹤佬)的闽潮民系更迟,他们多数为清末民国时期迁入。
宝安古代居民清初以前主要是本地广府人,清初复界之后新增加了客家人。据嘉庆《新安县志》记载(不含1958年才划入宝安县的龙岗、横岗、坪山、坪地、坑梓等5个街道),新安县位于深圳的村落共539条。其中,本土村落(即广府村落)378条,占比70.1%;客籍村落161条,占比29.9%,以广府人居多。据1997版宝安县志记载,1985年,客家人人口约14万,占全县户籍人口56%;广府人人口约11万,占全县户籍人口44%,其中以客家人居多。深圳最早的客家人始于何时,尚无翔实可证的资料,但大批量客家人进入深圳,则是在“迁界事件”发生之后的清康熙乾隆年间。
深圳的广府人自宋元之交从东部迁入深圳,主要居住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光明等地区。广府人散居于龙岗,平湖可谓是
龙岗区广府民系最为集中的街道,在辖区12个社区里,有2个讲客家话,10个讲平湖围头话。唐安史之乱后,纷扰随之而来,每逢战争,岭南就成了“避风港”。这个过程中,广东
南雄珠玑巷成了南迁的重要中转站,而广府人落户平湖也正是历史必然。
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实施迁界,“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准入口”,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再迁30里。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县复界,其他地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得以复界,原居民回归者甚少,于是招垦粤东等地的客家人入籍新安县。粤闽赣和东江流域客家人,尤其是梅州、潮州、惠州等地的
客家人,在优惠招垦政策的感召下,纷纷奔赴滨海深圳,掀起了恢复生产、开荒垦殖、重建家园的新高潮。
202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市常住人口(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1756.0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数的13.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40万人相比,增加713.61万人,增长68.46%,年均增长5.35%。
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779.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3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606.1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4.1%;常住非户籍人口1172.87万人,占比重65.9%。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历届领导
现任领导
经济
综述
2021年,深圳市经济总量居
亚洲城市第四位,全市累计商事主体超385万户,商事主体总量和密度居全国第一。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居全国第二。2022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政策文件,发展以
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2022年,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增加值达13324.02亿元;占GDP比重突破四成,达41.1%;同比增长6.9%,高于GDP增速3.6个百分点;深圳商事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新增52.2万户,总量达393.78万户,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2023年1月,深圳市经济进入全球城市前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十年增加近2万亿元,总量突破3万亿元。
截至2022年底,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43家总量达2.3万家,在全国的占比为5.75%。同期深圳全社会约1779亿元的研发投入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94.0%。
1990年12月1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2004年5月,
中小企业板正式推出。2009年10月,
创业板正式启动。2016年12月,
深港通正式开通。2020年4月27日,创业板正式拉开改革序幕。2022年11月,
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
2023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606.4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5.3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66.38亿元,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5230.17元,比上年增长5.6%。
2023年,深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10元,比上年增长5.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013元,增长9.4%。恩格尔系数为29.4%。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6%;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465.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8%。工业投资增长43.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3.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9%。
2023年,深圳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2%。
2023年,深圳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12.07亿元,增长0.3%。
2023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44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9%。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7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数字与时尚产业增加值4099.01亿元,增长18.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571.20亿元,增长6.2%;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2213.58亿元,增长16.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52.57亿元,增长15.2%;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752.99亿元,下降0.3%;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783.20亿元,下降0.2%。
第一产业
2023年,深圳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7.10万亩,比上年下降1.3%,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3.92万亩,增长4.4%。水果播种面积5.45万亩,下降10.7%。全年蔬菜产量16.68万吨,比上年下降3.0%;水果产量4.10万吨,增长25.4%。
2023年,深圳市水产品总产量8.66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海产品7.97万吨,增长5.7%;淡水产品0.69万吨,下降4.2%。
第二产业
2023年,深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18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6.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4%,制造业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8.4%和66.8%。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大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5%;汽车制造业增长47.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7%;烟草制品业增长33.8%;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3%;金属制品业增长23.2%;医药制造业增长13.5%。
2023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4%,与上年持平。
2023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932.61亿元,比上年下降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50元,增加0.0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5%,下降0.31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9.2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0%。
2023年,深圳市建筑业增加值123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4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第三产业
1982年1月,
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建国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1989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2006年再次迎来外资银行入深潮。先后有永隆、大新、上海商业三家港资银行开设分行。
中信嘉华银行、
工银亚洲在深开业。
东亚银行、
恒生银行开设了支行网点。深圳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8家,其中,营业性机构31家,代表处7家。
CEPA实施以来,以会计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咨询服务业为主的中介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新亮点。2009年,深圳有300多家律师事务所、近6000名职业律师和286家会计师事务所、5000余名注册会计师。2010年,
伦敦金融城公布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显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全国两家
证券交易所之一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进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深圳是中国第三大保险城市,也是第一个保险改革试点城市。保险公司总部增至7家,分支机构29家,保险从业人员达约3.5万人。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
对外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是中国
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
2023年,深圳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9.84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67.88亿元,增长9.4%;金融业增加值5253.48亿元,增长5.8%;房地产业增加值2814.44亿元,增长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168.64亿元,增长10.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462.64亿元,增长8.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6458.5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7%,利润总额增长42.2%。
2023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35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3261.29万吨,比上年增长5.5%,货物运输周转量2451.66亿吨公里,增长9.6%。
2023年,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6.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375.78亿元,增长7.0%;餐饮收入1110.42亿元,增长15.2%。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3%,饮料类增长1.4%,烟酒类增长2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3%,化妆品类增长10.5%,金银珠宝类增长5.5%,日用品类增长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6%,中西药品类下降5.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5%,家具类增长10.1%,通讯器材类增长19.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6%,汽车类增长7.4%。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6.1%,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42.0%。
2023年,深圳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8710.7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出口总额24552.07亿元,增长12.5%;进口总额14158.62亿元,下降4.0%。
2023年,深圳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8002个,比上年增长86.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26.2亿元,下降12.3%。
2023年末,深圳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3350.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140.89亿元,增长8.3%。
2023年,深圳市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193.61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股票成交金额122.85万亿元,下降4.2%;债券成交金额64.59万亿元,增长5.3%;基金成交金额6.04万亿元,增长37.6%。年末上市公司市价总值31.00万亿元,下降4.4%。上市公司流通市值25.66万亿元,下降3.2%。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844家,比上年增加101家。上市股票2879只,增加101只。其中,A股2838只,增加102只;B股41只,减少1只。总发行股本26414.94亿股,比上年增长3.0%;总流通股本22970.66亿股,增长4.4%。
2023年,深圳市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71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442.69亿元,增长5.9%;人身险业务收入1276.87亿元,增长15.1%。各项赔付支出561.57亿元,增长27.5%。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264.54亿元,增长19.7%;人身险业务支出297.03亿元,增长35.2%。
2023年,深圳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1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5.4%;国内过夜游客7021.60万人次,增长45.1%。在过夜入境游客中,外国人66.21万人次,增长628.4%;港澳同胞629.25万人次,增长1397.0%;台湾同胞18.75万人次,增长367.6%。全年旅游外汇收入37.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9.3%,国内旅游收入2114.32亿元,增长87.2%。
2023年,深圳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邮政业务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1054.34亿元,增长17.1%。快递业务收入668.41亿元,增长11.0%。电信业务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442.96亿元,增长1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970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83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733万户。
2024年上半年,深圳市进出口2.2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1.7%,创深圳市进出口历史同期新高,在同期内地外贸城市中排名首位,占中国、广东省的比重分别为10.4%、50.4%。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34.9%,亦为历史同期新高,居同期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进口7924.5亿元,增长26.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末,深圳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940所,毕业生66.03万人,招生74.85万人,在校学生274.80万人。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973所,在园幼儿55.51万人。有小学359所,在校学生122.66万人。有普通中学554所,在校学生66.92万人。有普通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16.08万人。2023年,深圳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99万人,在校生16.08万人,毕业生4.5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1.37万人,在校生4.10万人,毕业生1.27万人。
2020年,教育部会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深圳列为国家
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联合印发《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决定在广东省深圳市设立
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2022年11月,深圳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正式成立,初期成员包括
深圳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
深圳理工大学、
鹏城实验室以及未来落户该片区的高校。
科学技术
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49%,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7.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4.0%。新增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2.3万家。
深圳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二。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亚太地区第五位。截至2022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已超过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有3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7家市级双创示范基地。
2023年末,深圳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2.88万人,比上年增长6.4%,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4.44万人,增长12.2%。
2022年11月,
深圳零一学院、
深圳科创学院正式揭牌。深圳零一学院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学院,总部落户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创院院长由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
郑泉水院士担任。
(参考资料:)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深圳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845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476.33万册,比上年增长7.0%。全市拥有博物馆61座,美术馆13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2022年9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颁布《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21—2025)》。规划显示,“
十四五”时期,深圳市计划完成新建大型图书馆3家、中型图书馆5家、小型图书馆20家,改、扩建中小型图书馆7家,全市新增公共图书馆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与“十三五”期末相比增幅达64.7%。福田区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获全省唯一“优秀”等次。深圳在广东省地市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蝉联第一,南山、福田、龙岗、盐田、宝安等区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包揽前五。
医疗卫生
2022年10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成功入选第四批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截至2022年10月,深圳市三甲医院的数量由2015年的10家,增加到32家。其中,公立医院31家,民营医院1家。
深圳医学科学院(筹)于2022年12月10日正式揭牌,
颜宁教授被聘任为深圳医学科学院创院院长。
2023年末,深圳市有卫生医疗机构5431个,比上年增加230个,其中医院159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9877张,增长6.3%,其中医院病床64825张,增长6.9%;卫生技术人员125993人,增长6.5%。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12884.28万人次,增长24.3%;入院人次225.93万人次,病床使用率81.0%。
体育事业
2020年8月,深圳市入选为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2年,深圳市体育消费总规模617.48亿元,人均体育消费3492.21元;成功举办深圳体育消费节、棋茶文化消费节、深圳国际高尔夫运动博览会、
深圳国际户外运动博览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4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印发实施《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等。获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称号;境内有
深圳市足球俱乐部(
中超联赛)、
深圳新世纪烈豹篮球俱乐部(CBA联赛)、国家女子冰球俱乐部(CWHL北美冰球联赛)等职业运动俱乐部。
2022年,深圳市民体质综合评定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率92%。
2011年8月12日,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开幕,是中国继
北京奥运、
上海世博、
广州亚运会之后的又一大盛事。来自世界15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深圳是该运动会史上最年轻的举办城市。
社会保障
2023年末,深圳市有1439.76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69.40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2023年末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88个,比上年末增加6个,床位14682张,比上年增长5.5%,其中,养老机构床位13240张,增长3.3%。编办登记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3个,救助管理站床位312张。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565.75万元。
交通运输
数据
2023年,深圳市旅客运输总量2063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9%,旅客运输周转量983.82亿人公里,增长133.0%。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8664.04万吨,比上年增长5.2%;集装箱吞吐量2988.00万标箱,下降0.5%,其中,出口集装箱吞吐量1477.08万标箱,下降0.1%。全市年末拥有港口泊位数14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9个。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5273.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6%。
2023年末,深圳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10.27万辆,比上年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316.91万辆,增长4.9%。民用轿车保有量198.38万辆,增长1.0%,其中,私人轿车180.06万辆,增长1.3%。
2023年末,深圳市公路总里程7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92公里。年末公共交通营运线路总长度19591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5979辆,比上年增长1.2%。其中,公共汽车15354辆,下降3.8%;出租小汽车20625辆,增长5.2%。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11.03亿人次,增长11.9%。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567公里,比上年增加8公里。轨道交通线路17条,轨道交通客运总量2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4.5%。
公路
铁路
深圳市是国家铁路枢纽城市,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在深圳交汇,基本明确了深圳“东西贯通、南北终到”的铁路布局。
航运
深圳港划分为西部的南山港区、大铲湾港区、大小铲岛港区、宝安港区和东部的盐田港区、大鹏港区。至2021年底,深圳港建成了码头泊位164个,其中:公共货运泊位84个(专用集装箱泊位47个,散货、多用途泊位37个);非公用泊位42个(非公用油气、液体散货泊位23个);客运轮渡泊位26个;非生产辅助性泊位12个。
2022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
航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宝安区,1991年正式通航,飞行等级为4F级。宝安机场是全国区域性枢纽机场,是仅次于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中国第四大航空港。2019年,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5293.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7月,深圳市已拥有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6个。其中:公路口岸7个(
罗湖口岸、
文锦渡口岸、
皇岗口岸、
沙头角口岸、
深圳湾口岸、
福田口岸、
莲塘口岸);铁路口岸2个(广深港高铁
西九龙站口岸和深圳铁路口岸);水运口岸6个(
盐田港、
大亚湾、
蛇口、赤湾、
妈湾、
大铲湾口岸);航空口岸1个(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地铁
深圳市于2004年开通首条地铁线路,至2022年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跃居全国第五。线网密度达0.265千米/平方千米,居中国内地城市首位。
截至2023年12月,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达567.1千米(含有轨电车),线网密度居全国第一。至2035年,深圳城市轨道线网将超过1000千米。从2004年12月至2023年3月,深圳地铁线网累计安全运送乘客达156.12亿人次。2023年7月7日,深圳市地铁全网单日总客运量为933.73万人次。
深圳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于1975年开通。1992年11月,正式推出10路、203路无人售票线路,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公交无人售票的城市。深圳公交专用道始建于1997年,是全国第一个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城市。截至2017年底,深圳推广纯电动公交车16359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特大型城市中,首个实现公交全部纯电动化的城市。截至2023年2月,深圳市共有944条公交线路。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根据档案史料的记载,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深圳市”名称的是1978年中共惠阳地委向广东省委报送的《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
关于“深圳”地名,说法一认为始见史籍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圳”在广府白话和客家方言里指田间水沟,顾名思义,“深圳”即是田间有一条深水沟之意;说法二认为在深、港、莞大部分村落中,不论广府抑或客家村落,村中多有“圳边”“圳头”“圳口”“新圳”等地名,均指流经田边的小河涌,“深圳”由此衍生(“圳”字指田间小河涌)。深圳河因深圳墟而得名,而深圳墟则因为附近有“深圳”流过而得名,有专家分析此“深圳”为今布吉河。深圳墟(或者是惠民桥附近的“深圳”)周边的湖贝、黄贝岭、罗湖、笋岗、蔡屋围等村子,村民均操莞宝粤语,而莞宝话中亦有用“圳”来称呼河流的习惯(在莞宝一带,操粤语的本地人,常用“水”“涌”“圳”等词汇来称呼河流,如滘水、大涌、深圳等)。深圳地名就是来源于深圳河边的深圳墟,深圳墟则是由包括
湖贝村在内的张氏一族所建设。
地域文化
深圳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集海防文化、
客家文化、
广府文化、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精神等现当代文化于一体。
经历多次中原汉人由北向南的大迁徙,约至宋元之间,岭南地区形成以不同方言和习俗为主要界定标志的
广府、
客家两大民系。深圳地区属珠江三角洲文化圈,居民历来以广府、客家两大民系为主。直至1979年建市,深圳仍然保持着这种居民结构格局。在风俗方面,以两大民系为主,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特色。
广府民系居民(以下简称
广府人)广府人在深圳俗称“本地人”,指世居本地讲
粤语(又称“白话”)的居民。深圳广府族群基本集中在沿珠江沙田地区和广九铁路深圳段以西的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光明6个镇,南山区(西丽街道除外)、罗湖区(桂园、笋岗、东门、南湖以及水贝、黄贝岭村)、福田区(梅林除外)及平湖(上木古、李朗除外)、大鹏、南澳(东涌、西涌、半天云除外)等镇。深圳地区最早的广府人,是由早期中原移民与古南越族人自秦汉以来的(包括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0年由赵佗建立的南越国时期)长期互相交融中,逐渐形成的最早的汉族民系。
客家民系居民(以下简称客家人)
客家方言地区主要在广九铁路深圳段以东的盐田、沙头角、横岗、龙岗、坪地、坪山、坑梓、葵涌、石岩、布吉、龙华、观澜等地,罗湖区(莲塘、东晓、东湖、清水河以及罗芳、水库新村)、福田区(梅林、莲花街道)、南山区(沙河、西丽街道)。据《宝安县志.方言》载“客家方言使用人口占全县户籍人口56%,粤方言44%”(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版)。第一批进人深圳地区的
客家先民难以确证。一般认为自宋末开始,从中原辗转闽、赣、粤山区迁人。客家人是来自于中原的汉族,是由于战乱迁徙至闽粤赣这一个特定的区域,文化方面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一个具有独特客家方言系统、独特文化习俗和情感心态稳定的汉族支系。清初“迁海复界”政策有关,客家人大批量进入深圳,大都是来自今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带来了客家传统文化因素。深圳是客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点,许多客家遗迹都可以显示出滨海客家的海洋文化特点。
非遗
截至2021年,深圳市纳入各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有214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7项、市级63项;全市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6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24人、市级30人,区级119人;全市各级非遗展示传承场所39处。
方言
深圳以
普通话为主流语言,兼有粤语与
英语。境内原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主要有
客家方言和
粤方言。大多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士和工商业界人士都能用英语提供服务,大多数青少年能讲英语。深圳的新移民来自全国各地,与原居民(原宝安县居民)形成了一个“多方(言)杂处”的语言环境。现代汉语方言按照通常的分类有北方方言、
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这七种方言在深圳境内普遍存在,川调、湘语、吴音、闽声等随处可闻。
深圳本地方言主要有粤方言和客家方言,还有大鹏军话等,还有个别潮汕话方言点。境内客家方言和粤方言又各有特点,呈现出“五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异常复杂的局面。深圳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东部大片地区,粤方言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和南部地区,这是大致的分布;事实上各区不少街道两种方言并存。
深圳市原居民中说
客家话人口大约有20万人(深圳市19镇1994年人口统计情况)。
深圳客家话内部从语音角度看,大致有横岗话、布吉话、葵涌话和观澜话等四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龙岗区的坑梓、坪山、坪地、龙岗、葵涌、横岗、布吉、平湖8个镇;宝安区的观澜、龙华、石岩3个镇;盐田区的沙头角、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地的大部分自然村。罗湖、福田、南山3个区的北部大山的南麓。从东部长岭村开始,连接莲塘、西岭下、罗芳、梧桐山(大部分自然村)、大望、水库新村、布心、草埔、泥岗、上梅林(一部分)、下梅林、沙河(大部分)、西丽(大部分自然村),直到西部的同乐村,形成一条带状分布。
深圳市原居民中说
粤语的人口大约有17万人左右(深圳市19个镇1994年人口统计情况)。
深圳位于粤语文化的中心地带,承载着广府文化的丰厚底蕴。深圳粤语,根据其不同的语音特点,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中路白话、东路白话、西路白话、渔民话和大鹏话。南山区南头至宝安西乡为中路白话,福田区、罗湖区为东路白话(又叫围头话),深圳粤语还包括珠江口沿江东岸的渔民话(又称基围话),还有被认为“不白不客”的大鹏话(方言基础是粤方言,但同时有客家话的一些特点)。主要分布在
宝安区的西乡、
福永、
公明、
沙井、
松岗5个镇;
龙岗区的大鹏、
南澳、平湖(大部分自然村)3个镇;罗湖、福田、南山3个区的中部、南部的各个自然村。还有光明农场原居民也是讲粤语的。
此外,深圳市也有零星的潮汕话分布,如南山区蛇二居委、福田区的福新居委,罗湖区翠竹街道龙尾坊、新港鸿社区及东门老街原立新、南塘居委,南澳镇的个别自然村等。盐田区原居民虽为客家人,但大都既讲客家话又讲粤语,有的还讲潮汕话。
饮食
深圳饮食文化悠久,它的渊原追溯起来,可达唐宋时期,甚至远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聚居深圳的原住民有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饮食方面虽然同属粤菜,但在食材、做法和口味上略有不同。深圳西部地区的属于广府菜,中东部的属于客家菜。
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广式月饼因主产于
广府民系的分布地区而得名,起源于唐代。安琪广式月饼是广式月饼的重要分支,它起源于清代新会梁氏的“永记饼店”。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其面皮制作、馅料煮制、包馅、烘饼等多道工序均能独树一帜。
葵涌客家茶果制作技艺:葵涌客家茶果制作技艺是流传于
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的一种
客家传统饮食制作方法,将糯米、粘米浸泡后磨成浆或打成粉团,包裹丰富的食材,蒸煮制作成糕点。起初,茶果用于祭祀,后来广泛用于春节、清明、十月朝、冬至等节庆与婚嫁、建房等客家日常礼俗,
客家方言俗称“
粄”,现主要流传于
葵涌办事处高源及其周边社区,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人聚居区域。
横岗客家茶果制作技艺:横岗
客家茶果制作技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自1892年以来,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横岗,客家人的宴席上必定备有茶果,茶果在横岗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体现了客家人饮食文化的内涵,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横岗客家茶果制作技艺在深圳主要分布于
龙岗区横岗街道.
民俗
综述
深圳原居民民风淳朴,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自秦汉中原汉族人进入岭南到两晋时期,深圳地区已大致完成从原生状态的民俗向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汉民俗的转变。约至宋元之间,岭南地区形成了以不同方言和习俗为主要界定标志的广府民系、客家两大民系。
深圳客家人不仅以罕见的勤劳与坚韧,建起了数以百计规模宏伟的客家围屋,而且把“崇文重教”观念与耕读传统带到深圳,积极兴办教育,从传统
私塾到办起“
光祖学堂”“振能学校”“广培学校”等新学。
300多年来,深圳客家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辛勤垦殖,开枝散叶。每当民族危难之际或重要的历史关头,深圳客家人都能挺身而出,敢为人先,创造奇迹。从“复界垦殖、
九龙海战、李朗开放、庚子首义、东纵抗日、蛇口试管”这六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时间节点,可以梳理出一部
深圳客家简史,从中演绎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折射出深圳客家人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独特贡献。
宗教
深圳以
佛教和
道教为主,
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等宗教在深圳市均有分布。佛教与道教以
弘法寺和
凤凰大庙为主,另在深圳各行政区一般都设有基督堂、清真寺或天主堂,如福田区的下梅林
清真寺、
基督堂、
香蜜湖天主堂,南山区基督堂及宝安区基督堂等。另外,深圳西部的赤湾有原住民供奉
妈祖的
天后宫,历史相当久远,在原住民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深圳市有33处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139人、信徒总数超过23万人,约占广东全省总数的15%。
艺术
讲粤语的罗湖、福田、南头、蛇口、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光明、平湖和大鹏地区的人喜爱
粤剧。与粤语镇村相近的客家地区,比如石岩、龙华、观澜、布吉、盐田、沙头角、横岗、龙岗等地原住民,也会对粤剧团巡演到此踊跃买票观看;重大节庆和醮诞祭祀活动,也会像讲粤语的村镇一样,包两场粤剧开锣演唱欣赏。至于坪地、坪山、坑梓、葵冲等客家村落,因为以前对粤语“唔识听”,所以较少看。
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自唱也可以两人一唱一和,其中擂台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吸引人的一种演唱形式。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龙岗区布吉街道甘坑凉帽的制作从清朝嘉庆年开始也有两百年历史。早年甘坑凉帽村始祖张锦超学到从福建长汀府张太婆承传过来的凉帽手艺后,传给子子孙孙以织凉帽为生。深圳、香港新界、东莞、惠州一带客家地区妇女,甚至东南亚、欧、美唐人街中的深圳藉妇女都喜欢它,即使不戴,也买一两顶挂在墙上装饰,聊解乡愁。
坪山打醮:坪山
客家人独特的传统习俗。每8年一次的
打醮(集体祭奠神灵)地点聚在关帝庙前的广场上,祭典仪式由坪山圩的首脑主持,祭桌上摆满果脯酒馔,大香炉里插满檀香,乡民们在广场上连续嬉戏七天八夜。由于打醮习俗劳民伤财,于1943年被废除。
古城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大鹏新区,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2001年6月25日,大鹏所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头古城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宝安县政府所在地,始于东晋,已有近1700年历史。从东官郡到所城,再到新安县,南头古城成为深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见证了东晋以来深圳地区的历史变迁、兴亡更替,是深圳和香港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南头古城主街风貌以岭南
广府建筑风格为基调。
民居
深圳主要包括广府式、客家式、广府客家混合式、中西合璧式建筑等。深圳西部主要是广府人聚居区,遗留大量广府式民居;东部主要是客家人聚居区,有大量客家围屋;中部地区则以两者混合式建筑为多。由于深圳处于广东沿海且又与香港曾为同一行政区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早较深,中西文化的融合也反映在建筑领域。因此,深圳的传统建筑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广府文化是清朝以前深圳文化的主流文化,也是深圳传统建筑的主要来源,深圳地区现存的传统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含有大量来自广府文化中心地的传统文化因素。此外,在深圳传统建筑中,客家传统文化来源也不容小觑。这和明末清初“迁海复界”政策有关,这为新安县(现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地区)的传统建筑带来了大量的客家传统文化因素。
福永潘氏四世祖潘礼敬,生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自幼颖悟过人,熟读万卷,尤通音律,常击节吟唱乐曲。到了九世祖潘楫,生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长于书香世家,毕生研究音乐,著书《律吕图说》行世。潘楫对粤乐研究的卓著成就,泽披岭南,有“铎振珠涯”之誉。时中奉大夫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游应权,为《律吕图说》作序,高度评价“有真见,可以破千古不决之疑,可以素千古不传之绪”。参议大夫前翰林院编修袁昌祚也为之作序,推崇此书。潘楫对岭南音乐的研究、传播和普及,是深圳音乐学者第一人。
陈萨、
张昊辰等国际一流钢琴人才,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以
深圳艺术学校为代表,深圳钢琴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钢琴艺术在深圳中小学生中普及率较高,深圳钢琴拥有量在全国城市中突出,每百户拥有量8.2台。
设计
深圳2008年11月19日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被授予“
设计之都”称号,成为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设计行业的发展为香港设计业所带动,逐渐成一些比较优势。深圳拥有为数众多、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设计精英。
动画
深圳是中国动漫产业基地之一,是中国最早为海外加工动画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第一个港资动漫公司
翡翠动画落户,鼎盛时期曾汇聚了中国近70%的动画创作人才,为中国国内外加工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片。文化产业在深圳正在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四大支柱产业”。
节庆
深圳主要文化活动有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深圳社科文化普及周、
深圳客家文化节。此外,“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大赛”、“深圳沙滩音乐节”、“鹏城金秋”艺术节、“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青春之星电视大赛”等数十个文化节庆活动在深圳也有广泛影响。
风景名胜
深圳市是全球10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主要旅游景点有
世界之窗、
欢乐谷、
深圳红树林、
东部华侨城、
莲花山、
笔架山、
梧桐山、
阳台山、
凤凰山、
大小梅沙、
仙湖植物园、
东门老街、
大鹏湾、
中英街、
欢乐海岸、
大鹏所城等,拥有各类公园1238个。美食街有东门美食街、八卦一路美食街、向西村美食街、香蜜湖美食街、景田美食街、振华路美食街、上梅林美食街、水围村美食街、布吉美食街、蛇口美食街、车公庙美食街、国贸美食街、翠竹美食街、凤凰路食街、华强北食街、乐园路食街、盐田海鲜街、海岸城食街、创业路食街、黄贝岭食街、莲塘食街、蔡屋围食街。
深圳八景是
大鹏所城、莲山春早、侨城锦绣、
深南溢彩、梧桐烟云、梅沙踏浪、一街两制和羊台叠翠。
特产美食
深圳市有丰富的海产、果类、禽类等地方特产,比较著名的有
沙井鲜蚝、
南山荔枝、西丽芒果、大鹏云雾茶、
公明烧鹅、
西乡基围虾、
石岩沙梨、南澳鲍鱼、南澳海胆、坪山金龟桔、福永乌头鱼、
松岗腊鸭、龙岗三黄鸡、光明乳鸽、
南山甜桃等,其中以沙井鲜蚝、
南山荔枝、西丽芒果最具代表性。
著名人物
友好城市
截至2024年,深圳已与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93个城市(地区)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
城市荣誉
荣誉称号
城市之最
消费环境
2024年10月22日,围绕“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便捷消费维权机制”落实情况,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宏彬带队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据介绍,深圳持续深入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预付式经营领域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应用,首创“商业保险+数字人民币+平台监控”监管新模式,搭建了预付式经营风险预警系统,并通过“预付码上查”平台对使用数字人民币监管预付资金的经营者进行标识,发布“明信码”推动信息公示,向群众推广优质预付式商家。截至2024年9月,深圳市累计签约数字人民币经营机构2868家,监管资金达13.15亿元,建成18个数字人民币预付式经营示范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