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症(APS)为一种以反复动脉或者
静脉血栓,流产,同时伴有抗心磷脂或者
狼疮抗凝物实验持续阳性的疾患。该疾患可继发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其它自身免疫病,但也可单独出现(原发抗磷脂综合症)。无论原发或者继发的APS,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征并无差别。
虽然该疾患在成人多见,但儿童也有发生。女性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APS的家族倾向并不明显,但患者亲属的抗心磷脂或者
狼疮抗凝物检查常可阳性。
病因及发病机理
由于在
抗磷脂抗体阳性的人群中只有部分出现临床表现,故APS的发生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抗磷脂抗体如何引起
血栓形成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提示这些抗体可抑制由带有阴性电荷
磷脂催化的凝血瀑布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因子X的激活,
凝血酶原-凝血酶的转换,蛋白C的激活,以及激活的蛋白C所致的因子Va的
失活血小板结合并激活血小板,也可引起
血栓形成。其它可能的机理还包括血小板合成的
血栓素增加,抑制
前列腺环素的合成,以及刺激由
内皮细胞产生
组织因子。
在
抗磷脂抗体介导的
血栓形成过程中,一种名为β2糖蛋白1(β2GP1)的
血浆蛋白很受关注。β2GP1可结合如磷脂的带有
负电荷小鼠可同时产生抗β2GP1和抗心磷脂的抗体。除了β2GP1,磷脂
结合蛋白包括人IgG抗磷脂抗体也可诱导产生抗心磷脂抗体。目前认为抗磷脂抗体可通过中和β2GP1的抗凝作用引起
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一组APS症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该病人易于出现其它的症状。例如,一些
反复流产的妇女可无
血栓形成的出现,反之亦然。
血栓形成
所有大小动
静脉血管都易于血栓形成。血栓事件呈散在发生,且与
抗体水平的高低无关,这些抗体可多年持续在高水平而不出现
血栓形成。多数病人血栓的形成或者 局限在动脉或者是局限在静脉,这提示影响形成动脉和
静脉血栓的因素可能不同。由于受累血管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可变化很大。在静脉,
深静脉是
血栓形成的最好发部位,但也可出现在肺血管,
下腔静脉,肾及
肝静脉。
中风或者短暂
缺血是最常出现的动脉
血栓形成的症状,但也有发生心肌,
肾上腺,胃肠道梗塞及肢体
坏疽的报道。
有些病人可同时或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多处
血栓形成,病情较重甚至危及生命。另外遇到上述情况时还应注意除外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流产
流产可见于妊娠的任何时期,但在3个月至9个月期间更为常见。一般认为流产是由于胎盘
血栓形成所致;另外,抗体与
绒毛膜上的
磷脂酰丝氨酸交叉反应也可引起胎盘损伤。
血小板减少
APS患者有时可仅表现为
血小板减少。但在多数情况下是其它临床表现伴发轻度到中度的血小板减少(100,000 - 150,000/mm3)。血小板减少并不一定能避免
血栓形成,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
抗凝治疗是危险的。
其它特征
APS患者还可出现其它的临床表现及
实验室检查的异常,但其发生频率及临床意义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表现包括形成
心瓣膜赘生物及
瓣膜关闭不全,
网状青斑,
下肢溃疡,
偏头痛。另外还可出现各种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
舞蹈症实验室检查
对怀疑有APS的病人均应进行抗心磷脂及
狼疮抗凝物的检查,因为这两个实验可能其中一种阳性而另一种呈阴性。抗心磷脂实验采用ELISA技术。结果按照
抗体的类型(IgG,
IgM或者IgA)及水平报告。 由于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差异,有人建议抗心磷脂的水平可按高()80单位),中(20 - 80单位),低(10 - 20单位)半定量的方法报告。中度以上的IgG抗心磷脂阳性对APS的诊断最为特异。
狼疮抗凝物阳性者在
体外实验时可有凝血时间延长。但应除外引起凝血时间延长的其它原因(如
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通过下面的步骤可确定
狼疮抗凝物的存在:1)部分
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延长(PTT);2)将病人血清与正常人血清混合的纠正实验(除外凝血因子缺乏);3)通过向病人血清中加入解冻的血小板或者磷脂使
凝血时间正常(该现象仅见于狼疮抗凝物存在的情况)。由于抗凝治疗可干扰
狼疮抗凝物实验的结果,因此抗凝治疗的病人不易进行该项检查。
鉴别诊断
APS的
诊断标准见表1。APS没有特有的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在如下情况中应考虑APS的诊断:难以解释的动脉或者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的部位很不寻常(如肾或者
肾上腺静脉),出现血栓的患者年龄小于50岁,反复出现的血栓,妊娠3个月至9个月期间出现的流产,以及在同一个病人出现多个APS症状。确诊应依据
狼疮抗凝物实验阳性或者出现中度
滴度以上的
抗心磷脂抗体(最好是IgG型)。
表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项目
标准
临床
血管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形成,或者■
静脉血栓形成,或者■小血管血栓形成
妊娠疾病
■ 妊娠10周后不明原因的解剖结构正常胎儿死亡,或者
■ 妊娠34周前由于
子痫,
先兆子痫或者台班功能不全所致的解剖结构正常胎儿的早产,或者
■ 除外解剖,遗传或者激素因素,连续3次以上的流产
实验室
抗心磷脂抗体 (aCL)
■ 间隔6周2次以上的中度或者高度
IgG和/或者IgM型抗体阳性,和
狼疮抗凝物
■
ELISA方法检测出的β2GP1依赖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和■ 间隔6周2次以上检出
对于难解释的静脉血栓病人还应注意除外
蛋白C,
蛋白S,或者抗凝血酶III缺乏;异常纤溶酶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肾病综合征;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ehcet氏综合征;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以及
口服避孕药所致的副作用。 对于动脉阻塞的病人应除外
高脂血征,
糖尿病,
高血压,
血管炎,以及
同型胱氨酸尿症。
流产妇女中只有一小部分为
抗磷脂综合征所致。流产的其它原因包括胚胎
染色体异常,母体
生殖器官
解剖异常,以及母体的其它疾患如内分泌,感染,
自身免疫及药物引起的疾病。
治疗
血栓形成
对于有静脉或者
动脉血栓的病人往往容易复发,因此口服
抗凝药物是必要的。新近的研究提示将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至3.0通常可有效预防
血栓形成。有些研究还建议每日半量
阿司匹林与华发令合用可预防动脉血栓,但这也加大了出血的危险性。 对于尽管已经使用华发令适当抗凝治疗的患者,如果再次发生血栓,可每日2次
皮下注射肝素使PTT延长至正常的1.5到2倍,或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如
环磷酰胺每日或者每月静脉冲击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效果差异很大。对于重症APS的病人可使用大剂量强地松,静脉环磷酰胺冲击,以及
肝素治疗后用华发令维持,但这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也未被证实。
流产
对于患APS流产的病人,使用每日2次皮下注射肝素(剂量为5000至10,000单位),同时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60 - 80mg),可明显降低流产的
发生率。由于长期使用肝素可导致
骨质疏松,应同时服用
维生素D及钙。肝素治疗的副作用可有血小板减少,偶尔也可有血栓形成。如果使用肝素后仍出现流产,可每月给4天冲击量的
γ球蛋白(0.4mg/kg/日),同时加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但费用昂贵。每日使用20 - 60mg的强地松加上小剂量阿司匹林也可很好地预防流产,但该治疗方案只在其它治疗方案失败后使用,并且应使病人充分了解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副作用。
APS母亲所产的儿童,其发育应是正常的,并应告知父母所生产的孩子发生APS的可能性很小。
预后
使用口服抗凝药物适当治疗的病人其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是很小的。对于重症APS病人目前尚无已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案,对这类病人应密切观察。
对于有流产史的妇女,以及抗
心磷脂或者
狼疮抗凝物检查阳性的病人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目前还不清楚。
参考文献
1. Harris EN: Syndrome of the black swan. Br J Rheumatol 26;324-326,1987
2. Vianna JL, Khamashta MA, Ordi-Ros J,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 European multicenter study of 114 patients. Am J Med 96;3-9,1994
3. Goldberg SN, Greco TP; A family study of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nd associated clinical correlations. Am J Med 69;473-479,1995
4. Lockshin MD;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Rheum Dis Clin N Am 20;45-60,1994
5. Harris EN, Pierangeli SS, Birch D; Anticardiolipin wet workshop report: 5th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