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猗卢(?-316年),定襄
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
和林格尔县)人。西晋时期鲜卑拓跋部首领。神元帝
拓跋力微之孙,文帝
拓跋沙漠汗之子,桓皇帝
拓跋猗迤胞弟。
人物生平
治理部族
西晋元康五年(295年),拓跋猗卢的叔父、鲜卑索头部首领
拓跋禄官将国土分为东、中、西三部,拓跋禄官自己统率东部,居住在
上谷以北、濡源以西,东面与鲜卑宇文部接壤;拓跋猗卢的兄长
拓跋猗迤统率中部,居住在
代郡参合陂以北;拓跋猗卢统率西部,居住在
定襄的
盛乐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拓跋猗卢出兵
并州,将北方各少数民族部众北迁至
云中、
五原、
朔方。又西渡
黄河击败
匈奴、
乌桓等部落。代郡人
卫操和他的侄子
卫雄以及同郡人
姬澹投奔拓跋部,劝说拓跋猗卢招纳晋朝人。拓跋猗卢很喜欢卫操等人,把国家大事托付他们,晋朝人前来归附的逐渐多了起来。自
杏城以北八十里直至长城,夹道立碑,与晋朝分界而治。
元康七年(297年),拓跋猗卢越过沙漠以北去巡视,借此向西攻打各国。经过五年的时间,投降归附他的有三十多个国家。
统一三部
永兴二年(305年)六月,汉赵皇帝
刘渊攻打西晋并州刺史
司马腾,司马腾向拓跋猗卢的哥哥
拓跋猗迤求兵,拓跋猗迤与拓跋猗卢联合在西河进攻刘渊,把刘渊打败,与司马腾在汾东结盟后回师。同年六月二十四日,拓跋猗迤去世,其部众大多归附于拓跋猗卢。
永嘉元年(307年),拓跋禄官去世,拓跋猗卢于是总摄三部,统一
拓跋鲜卑。并与
慕容鲜卑首领
慕容廆交好。
协助西晋
永嘉四年(310年),晋朝并州刺史
刘琨派使者前来,将儿子刘遵送来作人质。拓跋猗卢嘉许他的诚意,以丰厚的礼品作为回报。当时白部酋长反叛,率部攻入西河郡,匈奴铁弗部
刘虎在雁门聚众响应,进攻刘琨所辖的新兴、雁门二郡。刘琨前来求援,拓跋猗卢派侄子
拓跋郁律率领骑兵二万,协助刘琨作战,大破白部,随后进攻刘虎,屠其营垒。刘琨与拓跋猗卢结拜为兄弟,表奏拓跋猗卢为
大单于,并封为代公,以代郡作为他的食邑。当时代郡属于
幽州,幽州刺史
王浚不同意,派兵攻打拓跋猗卢,拓跋猗卢抵御并打败了王浚的军队,王浚因此对刘琨产生怨恨。
拓跋猗卢因封地代郡距离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过远,不能与部众连为一体,于是率领部落一万多家从云中进入雁门,向刘琨索求句注陉以北的地区。刘琨不能控制他,况且也想依靠他作为自己的后援,就把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县等五个县的百姓迁徙到句注陉以南,重建城镇,将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全部给拓跋猗卢。拓跋猗卢于是迁来十万户部民,用以充实这块土地,拓跋猗卢部从此更加强盛。
刘琨又派使节请求发兵援救洛阳,拓跋猗卢派二万步骑兵赴援,西晋太傅、东海王
司马越以洛阳饥馑为由加以谢绝,拓跋猗卢于是撤军而回。
征讨汉赵
永嘉五年(311年),刘琨部下牙门将
邢延占据新兴郡叛乱,勾结
刘聪进犯。拓跋猗卢派军征讨,刘聪军退走。
永嘉六年(312年),刘琨派使者请求拓跋猗卢出兵征讨
刘聪、
石勒。拓跋猗卢因刘琨心怀忠义,便答应了他。恰逢刘聪派其子
刘粲袭击晋阳,杀害刘琨的父母,占据晋阳城。刘琨派人向拓跋猗卢通报这一消息,拓跋猗卢大怒,派长子
拓跋六修、侄子
拓跋普根、将军
卫雄、范班、
姬澹率领数万军队为前锋攻打晋阳,自己亲自统率二十万大军作为后援。刘粲极为恐惧,焚毁辎重,突围逃走。拓跋部骑兵纵马猛追,斩杀刘聪部将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刘聪军横尸数百里。刘琨前来拜谢,拓跋猗卢以礼相待。刘琨一再请求拓跋猗卢继续进军,拓跋猗卢说:“我没能早来,致使你父母被杀害,心里确实感到惭愧,现在你已收复了并州的辖境。而我远道来此,兵士马匹都已疲惫,暂且等待以后再举事,刘聪不是一下子就能消灭的。”送给刘琨一千多匹马,牛羊各一千多头和一百辆车后回师,把部将
姬澹、
段繁等留下来戍守晋阳。
征战失利
永嘉六年(312年)九月,西晋雍州刺史
贾疋、京兆太守
阎鼎因晋怀帝
司马炽被刘聪俘虏,于是共立晋怀帝哥哥的儿子秦王
司马邺为太子,在
长安建立临时政府。于是拓跋猗卢下令戒严,与刘琨策划大举进兵。让刘琨自己组建晋朝临时政府,统率指挥诸军。拓跋猗卢计划派十万骑兵从西河郡的鉴谷南下,晋军由蒲坂东进,在平阳会师,消灭刘聪,迎回晋怀帝。但这一计划却未能实现。
建兴元年(313年)五月,王浚派
枣嵩督领各军在易水驻扎,召见
段疾陆眷,想与他一起攻打
石勒,段疾陆眷不来。王浚发怒,用重金贿赂拓跋猗卢,并向
慕容廆等人传发檄文,要共同讨伐段疾陆眷。拓跋猗卢派右贤王拓跋六修带领军队前去与王浚会合,结果被段疾陆眷打败。六月,拓跋猗卢与刘琨在泾北会合,商议攻打
后赵。七月,刘琨进发占据蓝谷,拓跋猗卢派遣拓跋普根驻扎在北屈。刘琨派遣监军
韩据从西河往南,打算攻打西平。刘聪派遗大将军刘粲等人阻击刘琨,骠骑将军刘易等人阻击拓跋普根,荡晋将军兰阳等人协助守卫西平。刘琨等人听说后,带兵回师。
筑都封王
建兴元年(313年)冬,拓跋猗卢修建
盛乐城作为北都,修整故
平城(今山西省
大同市)作为南都。拓跋猗卢登上平城西面的山岭,观望地势,于是又在平城以南一百里、
灅水北岸的黄瓜堆修筑新平城(位于今山西省
山阴县),命拓跋六修镇守,统领南部。
建兴二年(314年),刘琨向拓跋猗卢请求出兵攻打
前赵,拓跋猗卢与刘琨约定日期,在平阳会师。恰逢
石勒擒获
王浚,拓跋猗卢所辖的一万多家成分复杂的胡人,听说石勒攻破幽州,便密谋叛乱,以响应石勒。事情泄露,拓跋猗卢把他们全部诛杀,于是征讨汉赵的计划中止。
建兴三年(315年),晋朝诏令进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允许他设置属下各级官僚机构,以代郡、常山郡作为食邑。拓跋猗卢向刘琨索要并州从事
莫含,刘琨派遣莫含前往。拓跋猗卢非常重用莫含,常常让他参与制定大计。
被子所杀
建兴四年(316年),当时拓跋猗卢偏爱小儿子
拓跋比延,想让他作为继承人,便让长子
拓跋六修出去居住在新平城,并废黜拓跋六修的母亲。拓跋六修有匹骏马,能日行五百里,拓跋猗卢便把马要过来送给拓跋比延。拓跋六修来朝见,拓跋猗卢让他给拓跋比延行礼,拓跋六修不答应。拓跋猗卢于是让拓跋比延乘坐自己
辇乘,派人当先导和随从,出去巡游。拓跋六修远远看见,以为是自己的父亲拓跋猗卢,便在路左边伏首拜谒,来了一看,原来是拓跋比延,拓跋六修感到羞耻又惭愧,于是愤怒地扬长而去。拓跋猗卢召见拓跋六修,拓跋六修不来,拓跋猗卢勃然大怒,率领军队讨伐拓跋六修,结果被拓跋六修打败。拓跋猗卢穿上百姓的衣服逃到百姓中,有一个贫贱的妇人认出了他,于是被拓跋六修所杀。拓跋普根原先在外面镇守,听说后便来赴难,攻打拓跋六修,把他消灭了。
为政举措
政治
拓跋猗卢是拓跋鲜卑早期的重要人物,昭帝拓跋禄官在元康五年(295年)即位后三分部族,拓跋猗卢统领以盛乐为中心的西部,他在拓跋禄官死后总摄三部,重新统一拓跋鲜卑。猗卢在位期间,结好西晋,重用卫雄、姬澹、莫含等汉人,使治下农业得到发展;又明刑峻法,一改拓跋部旧时的宽简之俗,诸部民多以违命得罪,甚则举部被戮,这也埋下了隐患。
军事
拓跋猗卢善长用兵,元康五年(295年),拓跋猗卢西渡黄河击败匈奴、乌桓等多个部落。元康七年(297年),拓跋猗卢越过沙漠以北向西攻打各国。经过五年的时间,投降归附他的有三十多个国家。拓跋猗卢与西晋交好,经常援助西晋大臣刘琨,数次帮助其击败白部和铁弗匈奴、
刘聪、
石勒等政权。
历史评价
司马光《
资治通鉴》:“猗卢善用兵,西击匈奴、乌桓诸部,皆破之。”
魏收《
魏书》:①“穆皇帝天姿英特,勇略过人,昭帝崩后,遂总摄三部,以为一统。”②“(桓穆二帝)驰名域外,九怿宗焉。治国御众,威禁大行。声著华裔,齐光纯灵。智深谋远,穷幽极明。治则清断,沉浮得情。仁如春阳,威若秋零。强不凌弱,隐恤孤茕。道教仁行,化而不刑。国无奸盗,路有颂声。自西讫东,变化无形。威武所向,下无交兵。南壹王室,北服丁零。招谕六狄,咸来归诚。超前绝后,致此有成。奉承晋皇,悍御边疆。王室多难,天网弛纲。豪心远济,靡离其殃。岁翦逆命,奸盗豺狼。”
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史料索引
关于拓跋猗卢的生平,主要参见《魏书·卷一·帝纪第一》以及《资治通鉴·卷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