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指的是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的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增进文化发展与丰富。
中印交流
概观
中印交流肇始于
秦代,到两汉时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宋元时更加深入。在这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是柱石。
印度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
制糖等传入中国,其影响正如
鲁迅所言,“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
同样,中国的
造纸、
蚕丝、
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
印度文化,而中国《
二十四史》和高僧大德的游记更成为印度构建古代历史的基础。两个大国,地理上相邻,交往历史如此漫长,却鲜有战争和冲突,有的只是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友谊的传播和加深,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
中印解放和独立后,两国文化交往再度繁荣。由于文化交流是巩固友谊的基础,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的作用。中印文化古老而有生命力。它们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当今又在创造着被著名学者
谭中先生译成“
中印大同”的“CHINDIA奇迹”。
意义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印两国文化底蕴深厚,印度人过简朴生活、追求高尚精神的人生哲学,非暴力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对中国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很有借鉴意义。同样,很多印度人也认为中国人刻苦勤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是他们建设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
增信释疑,加强合作。信任的缺乏缘于不了解。中国人不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同样,许多印度人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和当今。这种文化上的隔膜和交往的不畅不仅影响到两国经贸活动的开展,还影响到潜力的挖掘。增进中印了解需要多方努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重视和推动,学界要加大研究力度,媒体要进行客观报道,企业要赞助,人民之间要尊重学习对方人民和文化。后者尤为重要。看看中印文化交往史,那些有名的文化使者多为民间人士,如中国
玄奘、印度的
鸠摩罗什等,他们都是自发地、自筹资金到对方国家学习或传播文化。随着两国航班的开通和旅游市场的开放,民间接触会越来越多,相信新一代的“玄奘”和“鸠摩罗什”也会逐渐涌现。
复兴东方文化,创造亚洲世纪。亚洲世纪正在初步展现,但它的内涵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软件”则是在两国文化交融和互动基础上产生出的新的
东方文化。“硬件”重要,“软件”也一样重要。“软件”是“硬件”的支持基础和保障。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这是亚欧大陆由东至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它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并沿用至今,也简称为丝路。多数研究者认为,
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将中国、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丝绸之路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不论陆路或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都成为亚洲和欧 洲、非洲等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由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的不仅是丰富的中原物产,物质文明的输出不仅为西方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更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一,纸。纸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蔡伦因造纸受封龙亭侯,虽是侯爵中的最低一级, 但也为今人所乐道。在造纸术传入该地域之前,印度的佛经写在树叶上称为贝叶经;欧洲人当时将羊皮做纸称羊皮纸。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丝绸 之路,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传播。
第二,
井渠。西域地区沙漠密布,各国的繁荣与水是脱不开关系的。天山与昆仑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后积聚在山 脚的水很短时间就会被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屯田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驻军使用在西域,并逐渐流传至更远的国家。
第三,
印刷术。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北宋时毕升的发展完善,最后生成活字印刷,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 、交流创造了条件。现今所知最古老的印刷品是唐代的《
金刚经》在甘肃省敦煌被发现。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到中亚。13世纪时,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450年前后,欧洲活版印刷术发明者,德国人古登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根据他从葡萄酒压榨机改进的机器设计,古登堡开发了使用凸起的活字,从一开始就使用油性墨。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印刷技术的西传,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四,
丝绸。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史学界对丝绸发明的时间及创始人一直在争论之中。中国的考古学家在1998年河南荥阳青台遗址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绸碎片。另一种说法是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已发现了纺织工具,借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至少不迟于良渚文化。不过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于1958年考古时发现的,距今约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的丝绸织品是最早的说法。在这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上,丝绸与瓷器成为当时东方强盛文明的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礼物。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使很多人以为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富饶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为荣耀,以家中使用
中国瓷器为富有的象征。欧洲人把这种质地轻柔、色泽华丽的丝织物看作是神话中天堂里有的东西。古希腊人干脆称中国为
赛尔斯(Seres),即丝国,他们把购丝绸、穿丝绸看作是富有和地位的象征。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丝绸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也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著丝绸。不可回避的是丝绸贸易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推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 献。这种珍贵的商品也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第五,茶叶和瓷器是中国的土产。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炎帝神农氏。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 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随着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开始种植茶树,世界上其他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由中国传过去的。茶于宋代传到吐蕃,先是在上层社会之间传播,后来才逐渐如中原汉地一样,流传于社会各个阶层之间。10—11世纪在中国边陲的丝麻交易让位于茶马贸易。茶叶仅于17世纪才由荷兰人传入欧洲,19世纪印度才开始种植茶树。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 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到北宋代时期,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这期间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物产,不仅在古代是人们崇尚的物品,在21世纪 ,世界各地人们需求的生活用品多数是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文化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中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武帝时,中国商队或西方商队用骆驼和骡马驮着大量丝织品,由长安出发经敦煌西出玉门关,开始艰难的长途跋涉,路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沙漠,跨越终年积雪的葱岭,来到中亚、西亚和欧洲。
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走廊
中国的西汉和东汉时期,处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
封建社会初步繁荣阶段 ,当时的欧洲正是罗马帝国时代,处于奴隶制社会鼎盛阶段;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罗马文化也影响了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地区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的窗口,中国的丝绸之路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上是有非凡的意义。丝绸之路带给中国古代的还有后来长期的对外交往的繁荣。东汉时期
班超出使西域时就派甘英出使欧洲 ,为以后的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成为中国同欧洲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唐朝以后的中外交往出现更加繁盛局面,直 至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东西方的人们通过这条走廊不光互有所收,也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了解和文化交流。西汉丝绸之路穿过西域,西汉时期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新疆,这里沙漠多耕地少,人们居住在河流灌溉的绿洲上,每个绿洲就是一个国家,沿着
塔里木盆地, 南有楼兰、
且末、于阗、沙车等国,北有车师尉犁、焉耆、龟兹、姑墨、疏勒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从事农业或畜牧业,社会发展多处在奴隶社会初级阶段。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访问西域许多国家,各国也派使者回访长安,自此汉朝和西域的交往频繁,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传到西域,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是现代中国西部开发的早期蓝本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21世纪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历史的角度看西部开发,就要了解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西部也曾有过的辉煌 ,了解2000年以前的丝绸之路的历史,知道在茫茫戈壁、漫漫黄沙中为人所熟知的
楼兰、高昌、
敦煌等古城当时是何等繁荣?这些古城宛若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丝路两侧,当时的贸易收入为国家积累着财富。现今西部依托国家的开发西部政策,加之西部人民的智慧和不懈努力 ,为促进西部的经济繁荣发展、为再创丝路的辉煌、为西部经济的腾飞,使这条古为今用的天路成为当今西部开发中的经济大动脉。
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人口迁徙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秦统一中国后多次组织边疆开发。
教育
教育是
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