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原是广东广州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没有道理。
概念
无厘头概念来自
岭南文化中的广东地区,无厘头又写作无哩头,有这几种解说:
关于这个词,我们可以先拆分成两部分来理解:莫釐和头尻。
莫字,是不、没有的意思。
釐字的意思是:道理;治理。
因此,莫釐两个字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没有道理、搞不明白、莫名其妙。
接下来是头尻两字。
头自不用说。
尻字原意是发育到一半就停止的尾巴,即
脊椎骨的末端。未长成之尾谓之尻,长成之尻谓之尾。后来尻这个字才被引申为屁股和末端的意思。在这里,头和尻就是一个
对照组,表示一头一尾,一个开始一个结束。
因此,莫釐头尻即是:形容人或事分不清次序头尾,毫无逻辑。
后来莫釐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无釐,尻
粤语音haau1,很多人误读成gau1音,而gau1又与粤语
粗口字𨳊同音,为了避讳,就成了无釐头,再后来因为釐与厘是相通的,就简化成了无厘头了。
影视表现
语言风格(以周星驰作品为例)
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特点就是运用语言世界的偏离,常见的偏离主要有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及语法偏离。
语音偏离
语音偏离是最常见且活跃的一种语言偏离。其中,巧妙地运用
同音字而构成的谐音、运用对仗而构成的押韵更是典型的语音偏离。
谐音双关的语音偏离指的是利用词语音同、音近构成的语音偏离,虽然字面上是甲词,实则表达的却是音同或音近的乙词,构成谐音偏离,从而达到现此而隐彼的效果。例如:
食神:这条鱼就像――就像受到
辐射污染一样,看了我都想呕吐了,你还叫我吃啊?零分!回家好好反省反省,你就是多了块鱼。
厨师:不是多了块鱼,是多余,你呀,你根本就是多余呀你。(《食神》)
台词通过鱼和余的谐音,来讽刺做菜人的多余。这样的偏离,从具体的事物转到电影人物身上,带有幽默、反讽的意味。
2. 巧用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汉语的语音声调平仄相对,音节单双相对,巧妙地运用这一类
语言特色,能使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从而达到加强节奏的效果。正如
臧克家所言:“押韵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
周星驰电影台词的押韵并非语言学
修辞手段中严格意义上的押韵,大多只是强调句尾语音合韵,却创造出了特有的无厘头式的幽默效果。例如:
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唐伯虎点秋香》)
在这四句诗句中,传统意义上刻板、工整的押韵套上了无厘头式的诗句,可谓大胆创新,独具一格。
词汇偏离
一般而言,遣词造句需规范:不能生搬硬套且随意滥造。但有时为了
表达效果的特殊需要,往往需要通过改变词语的形态和搭配来获取新的涵义。
1. 英汉共用
现代汉语吸收
外来词,一般不会简单照搬而是要加以改造,使其适应现代汉语
结构系统,但在周星驰的电影台词中却混杂了众多广东俗语及
港式英语,引领了一股大众语言潮流。例如:
瞎子:我们刚刚是装死的!
至尊宝:我Kao! I服了You!
中英文杂糅的一句“我Kao! I 服了You”,经过周星驰独特的表演方式,成为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不可理解的人和事情的一种
表达方式,也暗含无奈或者惊讶的意味。
2. 词汇改装
周星驰电影台词中存在着大量临时自创的
新词语,其创造也并非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对它们进行了无厘头式的改装,并对其赋予特殊的含义。所有这些经过改造而成的新词汇,在形式上独具匠心,创造出了一种十分诙谐幽默的效果。在电影台词中主要表现在对熟知的成语、俗语等进行改造。例如:
扫地只不过是我的表面工作,我真正的身份是一位
研究僧。(《
少林足球》)
根据研究生仿造出
新名词研究僧,不仅和电影中的角色遥相呼应,还颇有新意,令人捧腹大笑。因此这类改造可以说是词随物转,既
新颖别致,给人一种独特化的效果,又大大增强了语言的
表现力,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事物的特征。
语法偏离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
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从众多的
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语法规则包括
句法规则和
词法规则,句法规则要求
句子成分之间搭配得当,句子的
语序合理;词法规则要求遵循词类规范,正确修饰词性。
语序变换
语序是汉语表达的
语法手段之一,语序包括
词序和句序。词序是指词或词组根据语法规则在句子中的排列次序。词在句中的固定位置反映了它在
语言结构中的功能。巧妙生动地变换语序有时能营造出幽默诙谐的氛围。周星驰电影中有类台词采用的是“……先”句式,十分流行。例如:
给个杀我的理由先!
想杀我哪有那么容易,问问我兄弟们先!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先的意思是位于时间或次序之前,是表示时间的副词。从正常的语序来说,应放在动词之前,即先给个杀我的理由,想杀我哪有那么容易,先问问我兄弟们。这样的表达形式,突破了人们固有的
思维模式,可谓独具匠心。不过广东人都习惯把先放在后面说。
综上所述,偏离是周星驰电影台词所采用的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电影台词中采用的天马行空的语言偏离,一方面,使观众能从严格的
语言规范中脱离出来,给其新鲜感;另一方面,无厘头的语言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通过玩世不恭的表象,来揭露世界的本质。
颠覆性
无厘头的颠覆性并不仅仅体现在丑化主要人物形象上。实际上无厘头一路高歌猛进,,早已在颠覆领域处于霸主地位,在香港的这种极尽疯狂的电影创作大环境下,所有一切正常的事物都是可以拿来颠覆的。
周润发也曾出演过很多有无厘头特点的喜剧电影。他最主要的特点或者说是优势就是在一本正经和完全疯癫搞笑这两种角色之问能够做到自然和轻松的转换,并且不会让观众觉得有这种转换有哪些不合情理。在《
赌神》之中,周润发所饰演的英俊潇洒的模样瞬间就会变成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傻瓜。而且无论他是一个冷酷的杀手,还是一个疯癫的搞笑狂,都能够让观众们认同这个角色。
在香港以前的演员表演之中,周润发的这种表演特点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他成功之后,于这种特点的模仿在香港的喜剧电影界简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已经波及到那些以相貌靓丽而著称的演员身上。所以无论是
张国荣还是刘德华,他们都曾经扮演过与自身英俊相貌完全相抵的市井小人物形象。如在《
瘦身男女》当中,以身材好著称的
刘德华居然变成了一个贪吃小气的大胖子。当然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还要算是在电影《食神》中的
莫文蔚了,在影片中她的形象被导演周星驰糟蹋的已经不能用惨不忍睹这个词汇来形容了。这种大胆地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形式,就成为无厘头重要的内容之一。
总之,香港电影就像是一锅历史悠久的
老汤,看似浑浊,实则蕴含了道不尽的内容,尝一口五味杂陈,闻一闻沁人心脾,而
香港喜剧电影的无厘头本色,就是这锅老汤所有味道之中最浓烈、最深切的味道,这味道通过电影传递到我们现实的心灵的时候显得是那么的柔华和复杂。在无厘头中品味香港,在香港感受无厘头。
总结
无厘头有很多特点,简单的说以
反崇高,反精英,反逻辑,无所顾忌,讽刺调侃一切为内容的特立独行和不同寻常是无厘头这个概念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它表现形式
当时整个市场都在期待有某些人的突破,因为周润发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
喜剧演员,他可以演小马哥,也可以拍一些悲情的戏。
成龙的功夫片是一年一部,而且越来越偏向,不仅在
南非拍、在
澳洲拍,还跑到
西班牙、
南斯拉夫拍,这样的喜剧成本太贵了。其他人则难再有新意。终于在1988年,
周星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线里。当时在香港广播圈里有个组合叫“
软硬天师”。
软硬天师就是
葛民辉跟
林海峰,他们在电台做节目的方法就是乱说,连报交通报告也是乱说。不过这种乱说非常受欢迎,也因为这种乱说不负责任,或者是好像没有明天就把笑话说出来,结果香港产生出了无厘头文化,表现在电视剧里面就可能突然间会说:“我们不如坐下,喝杯茶,吃个包子”,这些跟剧情完全无关的东西,但是观众看起来却是很乐的。
软硬天师是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潮流文化象征,更可说是香港
流行文化的
异数。软硬天师以无厘头(意指找不清方向,理不出头绪,不拘泥于任何章法或不按常规的夸张表演形式)见称,他们所主持的电台节目便有报道菜价等搞笑环节,予人语无伦次的感觉。当软硬天师转而填词、唱歌时,听众往往先入为主,认为他们的作品必定是无厘头的。
在<铃通天地线>中讲玩line的情况,甚至模仿玩line的对话,这是拒绝抽离的说教,反而进入该种
文化现象的场景,结果也使得铃通天地线几乎变成玩line中人胡言乱语的语录,无厘头之余又批评地自嘲。由此可见,软硬天师其实选取了不少具社会批判的题材,把或美或丑的
社会百态也展示在歌词当中。
喜剧产生原因
然而,无厘头终究是单一名词,要瞭解其中所包含的意涵,尚须从明星形象、
社会文化等层面去进行探究,就现象面而言,揆诸无厘头文化在
香港的源起,整理归纳如下:
一、 无厘头因电台节目播报而起: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
软硬天师」
林海峰与
葛民辉,1988年3月两人以二十一岁的年纪加入
香港商业电台,藉由黐线佬(狂人、
神经病)的姿态出现,乱嗡(胡说)一通,除了风靡青少年模仿其言行,更引来许多家长、教师投书报章,认为软硬天师是年轻一代的心灵毒药。
二、 无厘头因电视与唱片掀起流行:之后,这股风潮湧进了电视,于是出现了开心主流派( 曾志伟 、
林敏骢 ),出现了笑星救地球(
胡大为、
廖伟雄)等
收视率颇高的节目。
三、 无厘头被
周星驰电影推波助澜:1990 年 8 月,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
赌圣】成为当时香港
电影史以来,首部超过四千万港币的电影,因而周星驰旋风、无厘头热潮、无厘头=周星驰等称呼不迳而走,无厘头遂被论者认定为香港在90年代的一种疯狂无聊、杂乱无章的文化形式。
香港这个曾经既中又西或者不中不西的殖民城市伴随着迅速腾飞的经济,令人目不暇接的时尚冲击波,令这个城市的发展节奏不断加速。
这种情况表现在90年代初期的各种类型电影里,则是一般三周甚至短到不到两周的拍摄周期以及
平均速度只有4—6秒的时间的镜头。实际上,我们所熟悉的香港
商业电影是世界上节奏最快的区域电影类型。如此之快的节奏,使得香港电影留给观众的思考时间少到几乎等于没有。于是,观众陷入到视听刺激的迷障之中。没有机会进行必要的
逻辑分析推理,因而一些匪夷所思毫无道理的噱头才被加入进来。
而在喜剧片方面,香港电影的快节奏恰恰成为无厘头风格的一个重要成因。拒绝理性介入的大前提下,没有逻辑的笑料通过快速的节奏,密集的释放到观众面前,形成一波紧接着一波的笑料打击。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因为丧失了逻辑和理性,被动的跟随着这种打击节奏进入到影片规定的情景当中,忘却了自我,因而也感到无比的放松,这也是无厘头无逻辑的妙处所在。
另外,受到西方
后现代主义影响,
拼贴,
解构这两个
后现代的主要特征被融进到电影里,从
内容和形式方面为无厘头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将曾经被人们认为是经典的东西破坏、改装,成就出一种特立独行,鸡群鹤立的景象。这样的拼贴和解构并没有什么
实质性意义,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甚至有人认为只不过为了博人一笑、哗众取宠而已,但是它敢于将正统,严肃,崇高这些元素拎出来颠覆,进行无情嘲弄,单凭这一点就拥有了足够的意义。
还有这种扎根于市井生活影片模式,渗透着香港人的审美爱好和生活习惯,除了无处不在的俚语和
俏皮话外,很多的类型元素也被加入进来,疯狂的战斗场面,玩命的特技动作,以及时尚流行的各种元素都会可能成为一部无厘头电影的支撑环节,所以当各种元素混搭在一起的时候,它更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作是无厘头了。
误解示例
误解一:有人认为无厘头的出现,是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
1990年代初期,
香港兴起阅读
日本漫画的热潮,日本
卡通每天都在电视上热播,
日本文化逐渐影响香港青年人。而日本漫画及卡通片中一些夸张的表达方式亦为香港青年所模仿,且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事实不然。
图为:1993年
成龙主演电影《
城市猎人》即改编自日本同名漫画,片中成龙曾化身为街机游戏角色春丽。
误解二:周星驰创造无厘头表现形式。
2006年中华
传播学会
年会研讨会发表的参考文献中已表明,
香港无厘头是因
无线电台播报节目而起,如
葛民辉的交通报道节目马路天使及
软硬天师的电台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