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围棋
起源于中国的围棋
日本围棋,中国围棋传入到日本。历史悠久的围棋艺术起源于中国,这已为世人所公认,但确切年代尚无定论。晋人张华所撰《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不过是一种传说,难以为信。一般认为,最早记述围棋的文献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载:“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说文解字》曰:“弈,围棋也”;继《左传》之后,《论语》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尤贤乎已”;《孟子》记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围棋已经流行于中国了,而且出现了弈秋这样的善弈国手。
发展史
初传日本
围棋何时传到日本,迄今为止仍无公认的准确答案。在日本民间曾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最早是由日本古代著名学者吉备真备(694—775)在唐留学二十年后,于公元735年带回日本的。但据信史所载,公元685年天武天皇就曾召公卿上殿手谈。继而又有689年持统天皇禁止围棋和701年文武天皇解除禁令的记录。尔后 日本现存最早史书712年完成的《古事记》中,也多次出现以“其石”字做地名、人名的例子。另外718年公布的“僧尼令”中亦云:惩罚博戏,独优弈其石。这些记载都早于吉备真备归国的735年。显而易见,“吉备最先传入说”是不能成立的。比以上日本人的记录还要早的是636年完成的我国正史之一《隋书·倭国传》中提到的倭人“好棋博、握槊、樗蒲之戏。”据此,与以上日文材料相印证,可以说在七世纪围棋已被日本人所接受,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说法。此外1980年版《大日本百科事典》更认为,远在公元一——四世纪间,围棋就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至大和时代(公元四—七世纪)已经流行于统治阶级之间了。但此说系据推考而来,并无确凿证据。
围棋盛行
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围棋在日本宫廷盛行起来。专门保存古物的奈良正仓院就存有圣武天皇(724—948)使用过的棋局。日本史书《续日本纪》中也有如下记载:公元738年宫中有二人名曰大伴宿弥和连东人者,于政务之闲对弈,争论中宿弥以刀砍杀东人。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已出现职业棋师,并出入于宫中了。759年编纂的日本和歌总集《万叶集》中就收录了两首棋师的作品。
公元848年,在近代以前的中日围棋史上留下一段两国国手正式棋枰对坐的佳话。对此,唐代苏颚所编《杜阳杂编·卷下》有精彩的描述:“大中中,日本国王子来朝,上设百戏珍馔以礼焉。王子善围棋,上敕顾师言待诏(即棋待诏,宫中棋师)为对手。及师言与之敌手,至三十三下,胜负未决。师言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解两征势也。王子瞪目缩臂,已伏不胜。回语鸿胪曰:待诏第几手耶,鸿胪诡对曰:第三手。师言实第一国手矣。王子曰:愿见第一。曰:王子胜第三方可见第二,胜第二,方得见第一。今欲躁见第一,其可得乎。王子掩局而吁曰: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信矣。今好事者尚有顾师言三十三镇神头图。”对这段记述一些日本围棋史家出于“围棋上国”意识而不愿承认,但《旧唐书·宣宗本纪》也有所记载:“(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三月已酉,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这是迄今为止古代中日围棋国手对弈的唯一记录。以后数百年间日本在围棋规制上基本遵循中国传统下法,中国的《玄玄棋经》一直是日本棋手必读的权威之作。进入平安时代(794—1185)以后,围棋倍受上流社会妇女的青睐,对此,在十一世纪问世的《源氏物语·竹河》等章中,有相当细致的描写。到镰仓时代(1185—1333),围棋在习惯于战场生活的武士中也逐渐传播开来,即使在紧张的战争空隙之际,武士们仍迷恋于黑白之间。这大概是由于围棋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战争中的战略战术相通的缘故吧。与此同时,围棋也进入了僧侣的生活,1199年日本棋圣玄尊法师编《围棋式》一卷,浅近易懂,为围棋在日本的普及开辟了道路。
四家角逐
日本专业棋手兼围棋史专家中山典之,根据赖山阳所著《日本外史》统计,战国武将中有30%—50%为围棋爱好者,三大枭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具有相当的棋力。此时,终于出现了寂光寺僧人名曰日海(1558—1623)的围棋大家,他先后仕奉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织田信长馆览日海精湛的棋艺后,誉称其为“名人”;丰臣秀吉曾举行棋会,赐予天下无敌的日海每年二百石的俸禄;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召日海去江户,任初代名人棋所。所谓“棋所”,是德川幕府赐予围棋最强手的荣誉称号。其职责是总理围棋事务,指导将军弈棋,垄断围棋等级证书的颁发权等。德川家康每年还支付给日海禄米五百石。日海将寂光寺堂宇号为“本因坊”,自己改名称算砂,是为本因坊鼻祖。这就是流传的本因坊名胜的由来。当时因棋艺高超而享有禄米的还有另外三个嫡派,即安井家井上家、林家,加上本因坊,合称“棋所四家”。在当时战乱中的日本,统治者认识到棋枰如战场,因而酷好围棋并对棋手大力扶植。这样,围棋不但没有因战乱而衰落,反而出现了日海这样名垂后世的大师和四大门派争先的围棋盛世。1644年幕府建立了“御城棋”制度,出战者有“棋所四家”和其它的六段棋手。名门望族也可破格参加。参加“御城棋”被看作与武士们在将军面前比武同等高尚。不久,各家围绕“棋所”头衔展开了反复激烈的争夺战。这一时期是日本围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夺取“棋所”的最初争霸战是本因坊二世算悦与安井二世算知的对局。从1645年至1653年的九年间,分先对战六局,结果是3:3成为和局。由于双方相持不下,因而都没能就任“棋所”。按规定,就任“棋所”需符合下列条件:
①以棋艺超群而由“四家”一致推荐;
②并在比赛中取胜;
③得到官命。
算悦死后,算知依靠官场势力,于1668年被官命为“棋所”。然而本因坊三世道悦提出异议,要求争棋。至1675年止,双方酣战二十局,结果算知负十二局、胜四局、和四局而惨败,1676年交回“棋所”。道悦将本因坊传给弟子道策掌门,自己隐退了。这次争棋是日本围棋史是最激烈的对抗战之一。1677年本因坊四世道策被推举为“名人棋所”。使各家皆无可挑剔而被推举为名人的只有道策,可谓空前绝后。道策被公认为“棋圣”,他一反传统的偏于力战的着法,开创了延续的重视全局协调的近代布局理论。1682年道策授四子与访日的琉球第一名手、王子亲云上滨比贺对局,这是日本人与外国人对弈,道策精彩地大败对手,显示了当时日本棋坛的高水平。在日本一般认为,由此时开始,日本围棋水平已经超过中国,但现代棋界泰斗吴清源先生指出:当时的日本围棋著作《发扬论》、《棋经众妙》、《死活机妙》等书,大多取材于中国的《玄玄棋经》,并认为,中国在乾隆年间是围棋发展史上的最高峰。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曾问过吴清源先生,乾隆年间名手的实力相当于日本的几段,吴氏答曰:已相当高了,大致不逊于日本的“名人”吧。继道策之后,井上四世道节、本因坊五世道知先后任“名人棋所”。1727年道知去世,这以后“棋所”长期空位。因无出类拔萃之强手,棋坛曾一度萧条。
1766年开始了本因坊九世察元与井上六世春硕的棋争,翌年察元以五胜一和的压倒优势战胜对手,即为名人,1770年被批准出任棋所。此后棋界逐步复苏,十九世纪初叶至中叶,围棋活动步入全盛时期。此时,本因坊十一世元丈和安井八世知得棋技相当,皆难居尊,轩此二人平分秋色,同居八段准名人地位,被誉为棋界的双璧时代。这期间还经历了本因坊十二世丈和与井上十一世因硕就“棋所”位置而明争暗斗的时代。据文献记载,1841年在日本有棋手七段以上8人,六段6人,五段10人,五段以下257人。弘化(1844—1848年)年间见于记载的棋手共有431人。
近代发展
1853年美国舰队兵临日本,要扣关登陆,整个日本朝野震动,形势告急。围棋界也因此而趋向衰落。先是1862年终止了“御城棋”制度。其次本因坊十四世秀和的继承人被称为棋圣的秀策,在这一年染流行病夭逝。加上明治维新废除了“棋所”制度,各家交还俸禄,棋士的生活骤然贫困。
1879年本因坊十八世村濑秀甫联合本因坊十二世丈和第三子中川龟三郎和东京的棋—58—士,结成了日本第一围棋团体方圆社,致力于围棋的复兴。另一方面,去林家当养子的秀和之子本轩坊十七世秀荣目睹本因坊门的困境,便再次继承本轩坊名号,与方圆社对峙,双方一起推动了棋界的繁荣。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曾记述了当时日本围棋普及的情况,“围棋最多高手,豪富子弟风雅士夫无不习之者,良朋夜宴酒酣兴豪则楸枰罗列矣。”在《日本杂事诗》中也有诗为据“醉吸琼浆数百杯,手携楸局上霞台,烂柯莫管人间事,且赌瀛洲玉袜来。”而此时的中国棋界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势衰微,棋运不振。至本世纪初日本六段棋手高部道平来华,使中国一流棋手纷纷落马,日本围棋水平已超过了中国。
棋院成立
这以后涌现出一批围棋结社,如裨圣会、中央棋院、六华会等。经多次分化组合,终于在1925年春,整个棋界合为一体,成立了日本棋院。棋院本部设在东京,并在各地设若干分院。棋院发行围棋杂志、书籍,培养棋手并确立了段位制度。日本棋院的成立,结束了少数世家垄断棋坛的围棋门阀体系,鼓励棋手们自由争锋,有力地促进了棋艺的提高。这是日本围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不久若干名手退出棋院,推雁金准一为盟主,结成棋正社,并说服《读卖新闻》社,向日本棋院提出挑战。本因坊二十一世秀哉为棋院一方与雁金准一的决战,使全国的围棋爱好者欣喜若狂。以此为契机大大刺激了围棋界,使之进一步兴旺起来。厮杀结果,秀哉获胜。其他的对战也因棋院有一批以木谷实为首的年富力强的新秀,致使棋正社败北。1927年《朝日新闻》社登载了大手合(日本棋院的升段赛)比赛情况,其它报纸也纷纷开设了围棋专栏。围棋在日本一步步扎根于一般群众之中,确立了稳固的地位,迎来了黄金时代。
清源时代
1928年只有14岁的吴清源东渡日本,1933年与59岁的秀哉名人较艺,破天荒使用了第一、三、五手下在“三三”、“星”、“天元”的新布局,这是对道策以来日本传统布局理论的一次挑战。这场颇有中日对抗气氛的恶战历时三个月,在日本轰动一时。结果因种种非技术的原因,吴清源以一子之差负于名人。但是,除本因坊一门外,大多棋手公认吴清源应该是真正的胜者。此外吴清源打破了日本传统围棋理论的束缚,成为当代围棋理论的开拓者。1937年秀哉名人引退,把本轩坊名号转让给《每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又决定捐助日本棋院,设立由全体棋手参加以实力争夺本因坊称号的冠军赛。这就是每年一度的本因坊战。
1939年《读卖新闻》社筹备的“打入制十局棋”,也以木谷实吴清源的交锋开始了。出人意料,吴清源在第六局就以5:1一边倒的成绩击败了木谷实。所谓“打入制十局棋”就是双方积分相差4时(如4:0、5:1、6:2)即使不满十局,比赛也算结束,积分高者为胜,败者要降低棋份。1941年雁金准一出战吴清源,吴氏以4:1领先,到关键的第六局时,比赛因故中止了。
1943年当时执黑无败绩的后起之秀藤泽库之助(后改名为藤泽朋斋)定先与吴清源对垒。舆论预料不及十局吴清源就要败阵,但出乎意料,到第七局,吴竟然以4:3领先,后三局藤泽连胜。当时以十局棋总比分战胜吴清源的只有以定先6:4取胜的藤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5年5月,日本棋院被美军炸毁,战败初期的棋手们再次陷入了苦难时代。
战后的日本棋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兴,围棋人口不断增加,新闻棋(由报社举办的棋赛)也得到了恢复,逐渐迎来了日本围棋的鼎盛时期。1949年藤泽库之助在大手合中成绩优异,第一个晋升为九段。吴清源以十局棋破桥本宇太郎和岩本熏,1950年由日本棋院赠与九段。同年9月桥本退出日本棋院,创立了关西棋院。1951年10月围棋界盼望已久的吴清源与藤泽的十局棋为棋迷们所瞩目。吴清源依然很强,以7胜、2负、1和的比分击溃藤泽。1954年坂田荣男先相先前来讨战,结果吴氏以6:2获胜。1956年吴氏又以击败当时日本的一流棋手,在日本棋坛占居绝对优势。有人说:“吴清源如能参加本因坊战(因国籍问题吴氏不参加本因坊战)肯定稳操胜券”。吴氏每年要与应届本轩坊冠军下三局棋,这几乎成为定例,而且总是吴氏取胜。吴清源成为高居于日本棋坛之上的超级棋士。
围棋事业的发展
随着围棋事业的蓬勃发展,每年一届的本轩坊战已远远不能满足棋手们的夺魁欲望。在这种形势下,为选拔空位已久的“名人”,1962年《读卖新闻》社举办了首届由职业棋手参加的“名人战”。这是与本因坊同等级的冠军赛。其它职业棋手赛还有《产经新闻》社主办、1963年开始的“十段战”和新闻三社联合主办、1975年创设的“天元战”。1977年《读卖新闻》社又创立了奖金规格最高、荟萃群星的“棋圣战”。再加五十年代开始的“王座战”,1976年开始的“碁圣战”(为区别于“棋圣”,中国一般称其为小棋圣),合称为日本七大头衔。
差异
实际上,日本围棋与中国围棋还有一些细微差异,也是反映了中国唐朝围棋的特点,比方说黑先。明清以来中国围棋的习惯是白先,但是从《忘忧清乐集》中的棋谱来看,唐宋围棋以黑先为主。还有“目”这个字应该也并不是日本自创,中国的古籍中也有“目”。汉桓谭《新论》中说到围棋时有“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目”(也有作‘罫’与目同义);梁武帝围棋赋》中有“方目无斜,直道不曲”,用“目”表示一个方格是中文中常见的,如“纲举目张”。口语上还常常习惯把数叫做数目,目即数,点目即点数。另外,“目”和“道”、“路”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单位,“目”是最小一级军事单位,古代军队中所谓的“头目”即是“目”这个单位的头。围棋模仿战争.以军队的名称借用是很正常的。唐以前多用“道”,宋以后通用“路”,唐朝时大约多用“目”和“枰”,日本围棋传自唐,因此不用中国在宋以后才流行的“路”。另外我们应该可以注意到《敦煌棋经》中棋写作“碁”,而宋朝的《忘忧清乐集》中是“棊”,现代为“棋”。日本用“碁”正表明了它传入时的特征。
围棋之旅
简介
1998年我基本上是在日本度过的。其间最难忘的经历就是一次以探寻吴清源传奇人生为出发点的围棋之旅。
那一年,主要与书打交道的我,在东京各大书店,亲眼目睹了吴清源专著“出版热”:诚文堂新光社开始出版《21世纪的围棋》全10卷,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了《21世纪的布局》全3卷,NHK出版社出版《21世纪的围棋下法》,平凡社增补新装了吴先生的《吴清源打棋全集》全4卷……一位已经84岁高龄的老人,以这样的姿态面向新世纪,令我惊叹不已。
中国的围棋爱好者知道吴清源先生,大概要归功于198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而上演的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影片中来自中国的年轻棋圣阿明,就是以吴清源先生为原型塑造的。只是片中的阿明刚刚获得棋圣位,就被日本宪兵枪杀了,而现实中的吴清源先生,1914年出生于中国福建,完全靠刻苦自学,13岁成为中国第一,被誉为天才少年。1928年,14岁的吴清源离开军阀混战多灾多难的祖国东渡扶桑。刚到日本,吴清源就战胜了当时日本围棋界最负盛名的本因坊秀哉名人,被史无前例地“飞付三段”,一举轰动全日本。以后便以无人可及的最高胜率独步棋坛几十年。1939年至1956年,日本棋界为确定谁是天下第一,一共举办了十期传统的十番棋擂台大战,无敌棋士吴清源以稳如泰山之势,迎战日本棋界推举出的所有新老顶尖高手前仆后继、倾尽全力的轮番挑战,击败全部对手,并迫使所有的挑战者都按照400年围棋界的传统法则,接受降低交手棋份的奇耻大辱,始终保持天下第一的地位。
我们这批伴随着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方的节节胜利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几乎人人或多或少都懂些围棋。吴清源,是我们当时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的大英雄。
老实说,我做梦也想不到,在同龄人中,我能如此幸运,能在日本东京亲眼见到吴清源先生,并能亲耳聆听他娓娓讲述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而这份幸运的得来,竟是那样偶然。
6月的一天,一位知道我喜好围棋但本人对围棋一窍不通的日本友人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有个叫“ごせんえん(五千元)”的棋手的经纪人给她打电话谈生意,“多有意思的人名,五千元,这位日本棋手你听说过吗?”
也许命中注定我不该错过这个缘分,我当时脑子里灵光一闪,马上向她确认:“什么五千元,是不是ごせんげん?那位棋手是吴清源先生吧?!”
这位友人当天下午就去了棋手经纪人那里。我清楚记得那个下午一直下着蒙蒙细雨,焦急中我等到了友人在回来路上打来的电话,她兴奋的大声嚷道,真叫你猜对了,是吴清源先生,他的经纪人还送给你一本吴清源先生亲笔签名的新书呢!我正在冒着雨往回赶,哦,对了,签名本我已经包了好几层塑料袋。
就是这个差点失之交臂的机会,就是这本珍贵的签名本,引出了我的围棋之旅。
吴清源先生
6月16日,我和朋友在吴清源先生的经纪人寺本忍先生陪同下,来到东京都四谷一条有许多寺院包围的幽静小巷中,访问被尊为“天人”、“围棋之神”、“现代围棋之祖”、“十番棋之王”、“天下无敌第一棋士”、“世纪第一人”、“围棋有史以来最大天才”的吴清源先生。这是我围棋之旅的第一站。
吴清源事务所位于一幢由华侨捐建的、已有40多年历史的公寓楼的一层,是一个普通的公寓房间,面积不大,陈设也十分简单。就在这间朴素的房间里,吴清源先生和夫人接待了我们。
因为照顾我的原因,吴清源先生自始至终没有讲日语,而是操着流利的京腔,用地道纯正的北京话和我们交谈,谈网上围棋,谈国际交流,谈围棋奥林匹克,谈中国的《易经》和《中庸》。
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吴清源说,世界在变小,文化的交流在日益扩大和加深,围棋的国际化正在急速发展。21世纪的围棋,就是“六合之棋”,追求东西南北天地的调和。
吴清源先生的夫人和子女士介绍说,每天上午吴先生从公寓4层的居室下楼到事务所,晚上再上楼休息,完全靠两条腿上下楼梯,也许他身体的其他部分已经84岁了,唯有两腿要年轻20岁。
我注意到,在许多场合,吴先生都提到,一定要活到100岁,因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再活20年做不完。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吴先生对自己的身体格外在意。日本红十字会医院当年给昭和天皇看病的名医为吴先生多次检查身体,结论是:吴清源先生的身体非常好,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注意饮食量控制一些就行了。
和子夫人告诉我们,吴先生独处的时候,不是研究《易经》、《中庸》,就是面对着棋盘,仔细检验上千种下法和战术,集中力之强,连隔壁的施工噪音都听不见。他对围棋的用心程度,可以用一心不乱形容,对围棋以外的东西,诸如名誉、利益等,吴先生想的极少。
家和外顺,淡泊名利,纯净的心中只有永无止境的棋道,也许这就是吴先生的长寿之道。
寺本忍先生事先给我们规定的2个小时的访问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只好意犹未尽地止住话题。吴清源先生和夫人愉快地和我们合影留念。视力已经十分不好了的吴清源先生还脱去西装外套,亲自理好毛笔,调好墨汁,伏在几案上,给我写了“前途无限光明景”的题词。
事后我才知道,吴清源先生的墨宝不光意义非同寻常,而且还相当值钱。10月27日晚上,在东京电视台第12频道最有人气的现场鉴定拍卖节目中,就推出了一方名家制做的日式棋盘,由于有吴清源先生早期的签名,鉴定军团当场给出了5000万日元的鉴定价!
寺本忍先生
我围棋之旅的第二站是访问位于东京都丰岛区驹込的寺本先生事务所。
寺本忍先生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一是对吴先生的尊重。他总是说在台上的只有吴先生,他只愿待在台下、幕后。我们第一次去吴清源先生家,就是67岁的寺本先生亲自驾车。这段路对寺本先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我们还是比约定时间提前20分钟到达。寺本先生一定要我们和他一同在车上、在离吴先生家几百米、吴宅的人看不到的地方等候,并告诉我们他每次都这样,早到但不提前进去。整个访问过程中,寺本先生一直默默坐在房间一角,除了偶尔拍照,几乎感觉不出他的存在。我更注意到所有他帮助吴先生整理出版的文字和音像作品中,都没有他的名字。二是寺本先生对中国的深厚感情。那次在驱车前往新宿的路上,寺本先生始终把“中国”、“上海”挂在嘴边。
寺本先生和吴先生一样谦和。一位是那么不可思议地伟大而不自夸,一位是默默做了那么多工作而不自显。
如果不是别人告诉我寺本先生在吴先生身边非同一般的作用,如果不是吴先生几次亲口告诉我他完全信任寺本,寺本是他的全权代表,我可能只会把寺本先生当作一个可爱的老头儿,而不会像这样对他所从事的工作肃然起敬。
寺本先生事务所办公室是一个大房间。任何一位来访者都会被房间的两样东西所吸引。一是摆放在一排柜中的30方名贵的日式榧木棋盘,关于它们的价值,寺本先生说出了一个让日本工薪阶层瞠目结舌的数字;一是装满一排柜子的录像带,寺本先生说,这些,没有价!
引退后吴先生多次表示不想再工作了。这就意味着吴先生要将属于他自己,也属于整个围棋界、整个人类的博大精深的围棋文化财产带到另一个世界去。果真如此的话,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
于是寺本先生这位业余五段棋手向吴清源九段展开了思想进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吴清源录像讲座”第一盘制成。以后每月制成一盘,每盘一小时。此外事务所还为每月两次的吴清源研究会(全部是专业棋手参加)制作了150盘共300小时的录像带,记录下了吴先生近40万步下法和对围棋精辟的分析、明快的解说。
寺本先生告诉我们,在日本,能留下如此丰富围棋财富的,只有吴先生一人,因为他的棋有永恒的价值,会永久流传。他还自豪地宣称,能做成如此规模录像讲座的,全日本只他一家。
当我问起为什么寺本先生对中国有这么深厚的感情时,寺本先生告诉我,他的父亲当年就因为坚决反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被宣布为卖国贼,于1939年逐出日本,后来去了中国上海,在上海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寺本先生也就在那时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岩波书店出版的《挫折的昭和史》一书中,我注意到寺本先生父亲的名字是作者山口昌男在整部书中提到最多的。
寺本先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由于战时家庭受迫害使他失去了同龄其他日本学生所拥有的修学旅行的权利。谈到最大的愿望,寺本先生眼中充满了孩子般天真的憧憬:我要周游古老的中国,要去特洛伊古城看看,要沿着亚历山大的进军路线走走。
可是,吴清源录像讲座的工作让他走不开——“吴先生说他一定要活过百岁,否则必须留给后世的东西交待不完。看来,我的修学旅行要等到九十岁以后了。”
江崎诚致先生
我围棋之旅的第三站是看望《吴清源传》的作者江崎诚致先生。
在我所接触过的日本名人中,江崎诚致不算最知名者。这位年已76岁著名老作家,获得过日本文学界的两项大奖(芥川奖和直木奖)之一的直木奖。在他已经出版的60多部著作中,有关围棋的就有15部,是日本当代最权威的围棋报道家。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头银发整齐地向后梳着,一丝不乱。老先生孤身一人住在东京,每天除了休息和到街上随便吃两餐饭以外,他的其他时间都用来写作。
从1985年起,江崎诚致先生每年都以团长身份率领“日本文化界围棋访中团”到中国访问。其中第三次和第八次吴清源也去了。他和吴清源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友谊。他说,吴清源已经超过了近代围棋的开创者本因坊道策(1645-1702)。如果说道策的棋是三次元的,那么棋士下的棋就是二次元的,而吴清源的棋则四次元的。他还说,吴清源的强大在于他所具备的素质非同一般,所以常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吴清源对围棋的思考已经超出了围棋本身。这一点是活跃于棋坛、只重对局胜负的其它棋士所望尘莫及的。
他还告诉我,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写过大量吴清源对局的“观战记”,与吴清源相交甚厚,川端康成最了解吴清源博大精深的围棋思想。可惜这位名作家早已不在人世,人们只能从川端康成的不朽著作中读到几十年前他留给后人的关于吴清源非凡天才的溢美之词。
见我已经注意到他的会客室里摆放着棋具,江崎诚致先生来了兴致,主动拉开储物柜的门,哇,里面竟还有那么多棋盘、棋盒以及跪垫,老先生眉飞色舞地说,他家定期举办棋友聚会,多准备棋具可以让到来的棋手同时捉对厮杀,棋手愿意留宿也没有问题。
和寺本忍一样,江崎诚致先生也对中国很有感情,我国著名八段棋手孔祥明就是他家的常客。对我,他也一样友好,不光给了我一个下午的宝贵时光,而且还赠给我自己著作的签名本。
可惜,江崎诚致先生已经过世了。
木谷实大师
我有三次乘飞机飞往日本东京的经历。只要空中小姐通知可以看见富士山了,那么也就是说你的目的地东京就要到了。每到这时,我总是先找到富士山,然后以它为坐标找到相模湾,最后再仔细辨认滨临相模湾的小田原和平冢。小田原是吴清源先生住的地方,在那里,他有一处一千多平方米的宅院。而平冢,则是另一位昭和大棋士木谷实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
木谷实先生年长吴清源先生五岁,绰号“怪童”,是昭和棋界另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据说,吴清源先生刚到日本的时候曾饱尝木谷实的厉害,那时棋坛对两位棋坛顶尖高手的的提法是“木谷实—吴清源”。
为了确立谁是天下第一的地位,日本棋界根据木谷实在平冢家中的提议策划推出了吴清源对木谷实的十番棋擂台大战。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西斯的战火从亚洲烧到欧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清源开始了与木谷实的“镰仓十番棋”之争。
翻开日本番棋战的历史,血腥之气扑面而来,有多少人都是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一生令誉作孤注一掷,又有多少人在这种绝地决斗般残酷的对局中口吐鲜血甚至当场战死!本来顶尖高手之间为争夺天下第一的名誉在世人注目之下一决输赢已属生死攸关,更何况战败的一方要被迫接受降低交手棋分的奇耻大辱!
结果,这场被日本媒体炒作为“不见血,不罢休”的“武藏与小次郎的对决”,前六局吴清源就五胜一负,以净胜四局的绝对优势迫使自己的老大哥木谷实降低交手棋分为“先相先”。在第—局的殊死血战中出现了木谷实投下第57手即鼻中流血、倒地不支的惨烈场面。万籁寂静的古衫林包围的建长寺,成了书写历史新篇章的地方,木谷实从此走上背运之路,直到引退也没有获得一项大的头衔,而棋坛“木谷实—吴清源”的提法也颠倒了过来。
离开棋盘上的厮杀,吴清源与木谷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相交甚密,吴清源一直把木谷实当哥哥看待。1933年,19岁的吴清源和木谷实一起来到地狱谷温泉——木谷夫人的家乡,合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围棋革命——新布局法》(该书1934年1月出版,到第二年8月就已再版7次,印数高达10万部),从根本上改变了长久以来统治日本围棋界的传统观念。地狱谷温泉因此被称为“围棋新布局”的诞生地。
木谷实最早在平冢的家,在1945年7月的一场大空袭中烧毁了。我从东京两次前往平冢,都在努力寻访木谷实先生在平冢的足迹。在日本棋界,真正尽心尽责的好老师极为少见。像木谷实那样在战后靠养羊开荒艰难供养二十几个少年围棋英才的例子,绝无仅有。深受世人景仰的“木谷道场”一共培养了54位弟子,其中有23位九段。中国围棋爱好者耳熟能详的“超一流大棋士”,如大竹英雄加藤正夫石田芳夫小林光一武宫正树赵治勋小林觉等,都出自木谷门下。
后来我又了解到,木谷实先生在我居住的北区滝野川也生活过。
吴清源研究会
10月27日下午,我作为特邀客人参加了吴清源研究会的研讨聚会。
二点整,研究会的成员们进门了。在这里,我看到了刚刚获得世界棋王战冠军头衔的王立诚九段、前 日本女子本因坊小川诚子六段、宋光复八段等有名棋士,也见到了一些新人。与我在国内见到过的许多类似聚会大不相同,虽然相聚在一起的棋士们平时也难得一见,但大家见面后彼此之间只是用情不自禁的微笑和欢快的眼神互相致意,没有一个人哗众取宠或为显示关系非同一般而故意做出放肆粗俗的举动。吴先生说,会员的吸收全部由寺本先生把关,凡一心只想捞头衔、得奖金的人,不论有多大发展前途都要拒之门外。
片刻之后,摄影设备架好,吴清源先生和第一位被指导者王立诚九段就已端然入座。王立诚根据记忆开始摆他的一盘棋。吴先生边看边细心指点。有时吴先生会中止王立诚的下一步,向他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下是不是更好?个别时候,吴先生则十分不客气地一下子拿掉王立诚刚刚摆好的子。而王立诚九段始终是毕恭毕敬。最近,王立诚九段正在与赵治勋九段争夺第23期日本名人战桂冠。前五局双方战成平手。其中第四局以“三劫一打挂”不分胜负终局,据说这种对局结果每六千局才出现—次。几天前刚刚结束的第五局王立诚与赵治勋都有精彩发挥,王立诚力战取胜。谈到这一局,吴先生眼睛里流露出慈爱、鼓励、赞许的目光,评论说双方下出了“名局”,并当着新老会员的面称赞王立诚表现出色。
吴先生指导时,不光对坐在对面的直接被指导者尽心尽力,对围坐在一旁观看的人也从不冷落,不时向周围投来寻问的目光,有时还会随机给周围的人出个小小题目。我看到的是所有参加聚会的人,不论长幼尊卑,都得到了吴先生的长时间指导,个个心满意足。
我注意到就连王立诚九段这样当今最具实力的大棋士,在听吴先生给新会员讲棋时也专心致志,理由是,讲解的对局本身也许并不精彩,但加进吴先生的分析、启迪和发挥就有内容了。现世界围棋女子排名第一的著名九段棋手芮乃伟,1993年正式拜吴先生为师,她就深有感触:“我在和先生面封面探讨的时候,对先生玄奥的下法也只能消化百分之三十,还要靠做成的录像,便于回去反复看好好研究领悟。”
对此,我也有同感。对于专业读者来说,凝成文字的结晶固然可贵,但未结晶的母液更有价值。也许,吴先生的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一个尚不成熟的下法,都会给专业棋士以深刻的启发。相对于研讨录像的丰富内容来说,收入到文字书中的内容仅仅是极少的一部分。
听棋、观棋也是很累的。吴宅为每一位研究会成员都准备了加餐,一道是日式饮料,一道是冰淇淋,一道是咖啡。饮食三次送进来,餐具三次撤出去,都是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的,长时间不停讲棋的吴先生仅仅呷了一口咖啡。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细雨,给深秋的午后增添了一丝寒意,而吴清源事务所内却是暖融融的。吴先生兴致极好,没有一点老年斑的光洁脸上,泛出润泽的光,面对一个接一个轮番上阵的年轻人,他思路敏捷,充满天才想象力的一招一式显得那么游刃有余,沉稳潇洒地打下一颗又一颗文蛤棋子。
整整三个小时的研讨聚会结束了,此时外面天色已暗。通常研究会都是活动两个小时,不知是为了关照新会员还是因为有我这位特邀客人在,活动整整延长了一个小时。和子夫人过来向大家道辛苦,并用中文问我累不累,我告诉她很累,也出了不少汗,不过是激动的,大家都笑了。我突然想起应该搀扶一下吴先生,没想到吴先生已自己站起来并向我们走来。我惊异地发现这位84岁的老人与三个小时前我刚进门时见到的判若两人,简直是神采飞扬,意沉未尽,仿佛连续三个小时不停顿的讲棋对他来说不是件累人的事,而是提神的灵丹妙药。一位研究会会员十分感慨:这就是围棋之神,围棋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
在轻松的氖氛中,吴清源先生注意到我模仿他的样子新剃的光头,竟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他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请回去转告朋友们,围棋的前途光明,世界的前途也光明,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所以保重身体至关重要,只要青山常在,就能看到无限光明。
望着他那饱经荣辱沧桑的脸,我很想说点什么,来安慰安慰这位老人,可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强烈地感觉我此刻是在和一位仙风道骨的历史老人在握手。这位老人没有显赫的头衔,一生清贫,但历史必将对他给予厚爱,他的名字必将与围棋同在,在人类历史伟大杰出人物的圣殿中,他必将成为座上嘉宾。
后记
后来我继续我的围棋之旅,走访了中日两国许多棋土,请这些满身荣耀的头衔拥有者谈谈吴清源先生。我所得到的答复惊人的相似,一,吴先生的天才、人格和战绩无人可比;二,历史原因造成的吴先生艰难悲怆的人生令人感叹。
曾获得过十几个棋赛冠军头衔、1950年创办日本关西棋院的围棋大师桥本宇太郎九段,是吴清源的同门师兄。他曾感慨他们这一代棋士生不逢时,都是在飓风浊浪中渡过艰难一生的。他说,作为日本棋手我尚有如此感受,何况是出生于动乱的旧中国,后来又久居异国他乡的吴清源!桥本先生深为有这样一位在那样凶险的年代长期独自一人迎击全日本顶尖高手的围追堵截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棋士作师弟并且自己曾在十番棋擂台战中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而感到自豪!
吴清源后期的对局已不再注重胜负得失,而致力于悟道,追求棋道的完美,力求每一局中都有创新。他提出的“调和”一说,不光是围棋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而这种思想的产生是以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家、道家思想为根基的。所以,他战败的对局,棋士们也奉若经典。现稳坐日本棋坛最高位的赵治勋九段说,他用功最勤的是打吴清源先生的棋谱,一部全集已经全部翻烂,需要再买一部。吴清源的大弟子、曾在棋坛开创“竹林时代”的“超一流”棋手林海峰九段说,先生以其超群的胜率长期独步日本棋坛,从发表新布局起就不断地给棋界带来新的生命,受惠的不仅仅是他的弟子,而是整个围棋界。何止是整个围棋界,后世也将受益。
日本人认为吴清源就是和围棋有缘的,因为吴清源的“吴”字与围棋的“棋”字在日本语中读音是一样的。至此,我也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日本人称吴先生为“生涯现役”,不错,他是当之无愧的“终身棋手”。
在中国首届“棋圣”赛开战之初,我访问了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九段。陈祖德九段说,各国的“棋圣”只是一种赛事头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棋圣,真正的棋圣要历史赋予,是人民心中的棋圣。
从这个意义上讲,吴清源先生才是真正的棋圣,他是棋战天才胜利者的永恒象征
结论
除上述专业棋手的比赛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全国性业余棋手赛。其中有:《每日新闻》社主办的1955年恢复的“业余本因坊战”、《朝日新闻》社于1961年始主办的“业余十杰战”、日本棋院主办的“女子业余冠军赛”、全日本大学围棋联盟主办的“全日本学生团体赛、个人赛、十杰赛”、全国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在日本指高中)围棋联盟主办的“全日本高校冠军赛”等等。另外,在地方报纸范围内,由各种团体主办的定期比赛不胜枚举。据日本《新世纪百科辞典》和《大日本百科事典》统计,日本围棋人口有600万人、职业棋手400人、业余棋手有段位者在100,000人以上,堪称“围棋大国”。
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的崛起,给日本棋界以极大的冲击。首先是1976年聂卫平在日本刮起了一股“聂旋风”,前来迎战的六名日本强九段棋手,只有一人幸免败绩,使日本棋界如梦初醒,但仍有一些日本棋手表示不屑一顾。及至1985年以来历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对阵成绩,以及近年来韩国棋手的崛起,致使日本围棋界不得不承认他们独霸世界棋坛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过,应该看到,日本在围棋理论上的功底是很雄厚的,而且围棋活动的普遍水平也是相当可观的。
围棋赛
七大战
棋圣战
本因坊战
天元战
王座战
碁圣战
职业赛
新人王战
龙星战
NHK赛
王冠赛
关西棋院第一位决定战
中野U20
理光杯选手权
大和证券
广岛铝制杯
产经新闻战
凤凰杯
幽玄杯
理光双混赛
女子赛
女子本因坊
女子名人
女子棋圣
女子最强赛
关西女子淘汰赛
大和证券女子赛
已停办赛
JAL新锐赛
JAL女子赛
NEC俊英
鹤圣战
女子鹤圣战
新锐战
麒麟杯
JT杯
首相杯
女子选手权
最高十杰战
日本第一战
名人快棋赛
最高位战
竹林杯
IBM快棋赛
留园杯
JAA杯
旧名人赛
东京新闻杯
最强者决定赛
日本快棋赛
Acom杯
日本棋院选手权
日本棋院第一位
日本棋院最高段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9:02
目录
概述
发展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