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斋回族乡隶属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位于河北省中部,献县东北部,是抗日民族英雄
马本斋的故乡。辖境总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44人(2017年)。下辖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本斋东村。
历史沿革
1955年,本斋乡属献县张大马区。
1958年,本斋属红旗人民公社(后更名为西城人民公社)。
1961年,析西城人民公社,成立西城人民公社。
1984年,撤销西城人民公社,成立本斋回族乡。
2003年,原西城乡行政区域划出,复置西城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本斋回族乡辖1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本斋乡位于献县县城东北约25公里,东隔
子牙河与
韩村镇相望,西邻
西城乡,南与
十五级乡以子牙河为界,北与
河间市
地形地貌
本斋乡地处
华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于东部。地貌以缓岗、准缓岗为主。
气候
本斋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日平均气温12.3℃。1月平均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23.0℃(1972年1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3℃(2002年7月15日)。最低月均气温-10.4℃(1984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4.5℃(2002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30.5℃,最大日较差23.3℃(1996年2月13日)。生长期年平均221天,无霜期年平均221天,最长达272天,最短为2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08.4小时。0℃以上持续期302.2天(一般为每年1月15日至12月24日)。年平均降水量486.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62.2天,最多达90天(1990年),最少为51天(1992年和199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084.3毫米(196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38.2毫米(196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7月最多。
水文
本斋乡境内河道有
子牙河、
任河大营干渠、任河中营干渠,河流总长度26公里,流域面积26.11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66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子牙河流经本斋乡南部和东部边境,境内长6公里,河底高程9.6至7.47米,底宽10至15米,上口宽100米左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相应闸下水位14.57米,最大泄流量为600立方米每秒,相应闸下水位为15.71米。
自然资源
地热资源
本斋乡地处献县地热田边缘,为任丘潜山油田区热水田,系油藏的边底水,
第四系底界441米,上
第三系明化镇下段其底界大于1100米。其中第三系明化镇下段热储层主要利用地层,深931—1090.35米,静水位31.0米,井口温度62℃,出水量64立方米/时,地热增温率4.0—6.0℃/100米,水质类型为Cl-Na型,透明无沉淀,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达到医疗用水标准。
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
本斋乡境内野生植物主要有
胡枝子、
虎尾草、
狗尾草、
沙蓬、
鸡眼草、
骨节草、
画眉草、
马齿苋、
刺草、苦苋菜、
苍耳、
芦草、
田旋花、
马唐、
牛筋草、
委陵菜、
小蓟、
马绊草、盐蓬、
碱蓬、
黄蒿、碱灰菜、
春蓼、荆柳、
洋金花、拉拉苗、野地黄、
益母草、
苏子、
地梨、杲瓜、打碗棵、定杆儿、老鸹舌子、
和尚帽、
野茄子、燕子乙、杜鲁酸、
苦菜、
蒲公英、
地丁、
辣辣菜、辣辣刚、三棱子草、
星星草、盘蹲草、
蒺藜、
菟丝子、
野菊花、
白茅等。
野生动物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本斋乡有3614户家庭,总人口14574人,其中回族人口432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9.7%,占献县全县回族总人口的80%,主要聚居在本斋东、本斋西、前营、中营四个村。
经济
综述
2009年,本斋乡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3.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财政收入49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0元。
第一产业
2011年,本斋乡耕地面积2.7456万亩,人均1.88亩;粮食作物以
小麦、
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300吨,棉花1030吨,油料989吨,蔬菜29186吨,肉类3845吨,蛋类1020吨,奶类48吨,水产类56吨。2011年全乡植树1.7万株,造林500亩,育苗80亩,农田林网750亩,堤渠绿化长度3000米;种植培育无公害化果品2000亩,果品产量1310吨。
第二产业
本斋乡形成了
清真食品、
油脂加工、
皮革加工、
玛钢铸造、
棉花加工五大支柱产业。2010年起在东固路两侧分别兴建本斋东工业区和本斋西工业区。截至2011年,全乡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5家,其中民族企业16家,棉花加工企业9家,
玛钢铸造企业5家,工艺绣品公司1家,铝厂2家,特种养殖企业1家,玻璃工艺制品厂1家;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
2011年,本斋乡完成工业总产值22.5亿元,营业收入21.6亿元,工业增加值5.2亿元,利税1.8726亿元,国税完成647.3万元,地税完成107.3万元。2011年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2亿元,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7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4个,总投资1.006亿元。
第三产业
商业贸易
2011年,本斋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亿元,比2010年增长2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2亿元,比2010年增长4.1%。
电信业
截至2011年,本斋乡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72门,固定电话用户1560户,比2010年增加16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77.7%;移动电话用户4000户,比2010年增加4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0%;光缆线路总长40公里,互联网端口总数2566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000个,宽带接入用户1677户,比2010年增加200户。2011年本斋乡电信业务收入400万元。
交通运输
本斋乡西距106国道10公里,北距沧保路6公里,南距
石黄高速和
307国道20公里。东固路、肃献路过境,境内总长15公里,截至2011年全乡农村公路总长98公里。
截至2011年,本斋乡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30辆,吨位10吨至40吨不等,年货运吞吐量100万吨;客运汽车7辆,座位18个至35个不等,日均发送客车7车次,日客运量180人次,年客运量6.5万人次。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供电
截至2011年末,本斋乡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45.4公里,用电负荷15000千瓦。2011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2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8%。
燃气
截至2011年,本斋乡有煤气用户4360户,其中工业用户360户,居民用户4000户,燃气普及率为95%,月煤气平均用量4万立方米。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本斋乡有幼儿园3所,其中公立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534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5所,在校生1201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1人,专任教师2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9%。
2011年,本斋乡教育经费681460元,比2010年生均提高100元;预算外事业收入312720元,比2010年提高了18.8%。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本斋乡有文化艺术团体11个,会员623个;剧院1座,年演出10场次,观众20000人次;
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1个,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藏书25000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本斋乡有卫生院1所,病床30张;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4万人,参保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本斋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75户,人数444人,支出41.1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人,支出3万元,比2010年增长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8人,支出5.3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8人次;对符合政策的13户低收入人群办理了低保手续,2011年内共发放低保金31897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6人。
民俗文化
本斋马氏老祖马刚是一回族将领,明朝燕王
朱棣扫北时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门外二龙巷随军来到
河间府,后来其长子马广庆到河间东南定居,建村辛中营,后改为东辛庄,即今本斋村。后有其他回民陆续定居于此。
饮食
本斋乡回族饮食以米、面为主食,尤其喜食各种油煎面食。
油香是回族特有食品。回族只吃
反刍类的牛、羊和食谷类的鸡、鸭、鹅等;忌吃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和自死之物(包括牛、羊)。食用可吃的动物和家禽时,必须请阿訇、掌教屠宰。只可食用带鳞的鱼类,凡不带鳞或样子古怪、丑陋和体形特大的鱼,则禁止食用。
节日
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纪节是回族的三个民族节日,俗称“
三大节”。
开斋节在每年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9月是
斋戒月份,俗称“
斋月”,在这一个月中,“
封斋”的人白天禁饮食。斋戒月满,即举行
开斋庆祝活动。这一天,到
清真寺参加活动的人要比平日多,人们沐浴礼拜,炸油香互相赠送以示祝贺。还要请阿訇上坟诵经,悼念去世的先人。
古尔邦节又称
宰牲节,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举行。这一天,回族群众除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外,根据各家条件,人们还要宰牛、羊、鸡馈赠亲友,以示庆祝。
圣纪节是纪念
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在每年的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举行,回族称这活动为“做圣会”。这一天,大家自愿向清真寺捐赠香油、面粉、资金等。节日会礼后,清真寺组织聚餐,招待本坊穆斯林。
婚嫁
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按规定到政府登记结婚,并且请阿訇写“依扎布”。
丧葬
实行土葬、速葬,一般埋葬不超过三天,不用棺木,不要陪葬品。
宗教信仰
本斋乡回族信仰
伊斯兰教,信教者坚持“六大信仰”和“五种功课”。
六大信仰,即信安拉、
信天使、
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
五功,即念、礼、斋、课、朝。回族信教群众称为
穆斯林。平日的宗教活动主要有
礼拜、
念经、把斋三项。全乡有本斋、前营2座清真寺。
名胜古迹
马本斋纪念馆
马本斋纪念馆位于本斋村北,东西宽60米,南北长100米,占地105亩,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有马本斋母子陵墓,另有影视厅、追忆厅等。北院为纪念馆主馆。甬路两侧是百位将军碑林。碑林外侧各有一处母子湖。广场中央矗立马本斋骑马扬刀雕像,两侧各有一座辅馆。雕像后是纪念馆主馆。展厅迂回,共分为6个部分,再现了马本斋的一生经历。
马本斋纪念馆为河北省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河北省廉政教育基地。
本斋清真寺
本斋清真寺是抗战时期冀中回民支队的发祥地,原名东辛庄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在这里成立。1939年日军扫荡时焚烧了清真寺。1953年重建,因民族英雄马本斋生于该村而改为本斋清真寺。1985至1987年又重修了大殿和后窑殿。本斋清真寺是国家宗教事务局确定的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著名人物
哈国兴(约1723一1772),回族,清代将领,献县辛庄(今本斋西)人,武状元
哈攀龙之子。清乾隆十七年(1752)中武进士。领导参加了对缅甸作战、平定大小金川叛乱等战事,卒于军中,
乾隆帝称其“怀骄骄之姿,布堂堂之阵优”、“滇池久镇威名”。谥号“壮武”,建昭忠祠祀之。
白文冠(1874—1941),女,回族,河间城关人,21岁时嫁与献县东辛庄(今本斋村)农民马永常为妻,生子马本斋。日军为逼降马本斋,将马母白文冠抓走。马母拒不妥协,绝食牺牲。
朱德、
彭德怀电称“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绝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
马本斋(1902—1944),回族,1937年抗战爆发后成立了一支60余人的回族抗日义勇队,后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转战冀中平原一带,同日军展开游击战。冀中军区称其为一支“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为纪念马本斋,1944年将其故乡东辛庄更名为“本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