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朴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谱名永祥,字晋祥,号仆如,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出生于淮安。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谱名永祥,字晋祥,少时自名公朴。五四运动期间,他在报上揭露一些奸商将日货改贴商标冒充国货的行为而被店主开除。1923年,李公朴顺利被文华大学校高中部录取,远离家人来到武昌求学。1924年入沪江大学附属高中学习,1925年考入沪江大学。1928年,他考取美国俄勒冈州雷德大学,半工半读。留学期间,他对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教育状况进行考察研究,认为学校“是改善社会环境的策源地”。
归国发展
归国后,他与高士其在南京筹办《环球通讯社》,与邹韬奋胡愈之等发起筹办《生活日报》,创办旨在改变店员和青年学生痛苦生活的申报流通图书馆。1936年底,图书馆藏书由两千多册增至三万多册,拥有读者二万多人,其中学生达四千五六百人。1934年,李公朴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第一部中译本《资本论》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1935年12月,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他被选为常务委员。1936年11月23日“七君子”事件发生后,35岁的李公朴在庭审中据理力争。宋庆龄何香凝等发动爱国入狱运动,中外电报声援纷至沓来。被羁押8个多月的“七君子”被无罪释放。
山西考察
李公朴出狱后到山西调查考察,拜访周恩来等人,并与大批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热血青年座谈。他经平绥、平汉、津浦铁路线,对抗日形势作了全面考察。10月10日回沪后,发表《为全民动员告国人书》等一系列文章,认为“没有全民的动员,就没有全民的战争”。他应阎锡山之邀去山西主持民族革命大学,他拟订的民族革命大学十大纲领符合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民族革命大学教职员工很快增加到五千多人,后来不少学生去了延安。毛泽东在延安看望李公朴等,还为李公朴夫人张曼筠所画的《饿长城图》题了旧作《清平乐·六盘山》,支持李公朴组织抗战建国教学团,并给他配备一个红军老战士做警卫员。李公朴一行深入华北敌后晋察冀,教学团像个流动学校,每到一地都开办短训班,宣传抗日,传播抗战教育的种子。此举引起蒋介石仇视,命令严予查禁。李公朴6个多月的晋察冀之行,走访了15个县500多个村庄,认为晋察冀是今天民主的模范抗日根据地,也是将来新中国的雏型。从1937年8月—1940年11月的三年多时间,他四上华北抗战前线、二访延安,完成了四五十万字抗战言论、战地通讯、抗战教育文章。其中《全民动员论》《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华北敌后—晋察冀》4本著作风行一时,给人以巨大鼓舞。
筹备民盟
1940年11月,沈钧儒电邀李公朴回重庆商谈筹备成立中国民主同盟等事宜。皖南事变后,周恩来为了李公朴的安全,让他去云南、缅甸,并赠送路费。李公朴搜集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民抗战业绩的资料,准备去缅甸举办“中国抗日战争现状”展览,争取侨胞和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在昆明,他办了《北门书屋》,两年多时间里出版了各类进步文艺读物30余种,并在地下印刷厂翻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等书。
1945年10月,李公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委兼教育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1946年1月在重庆与陶行知共办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主持校务。李公朴在抗战前办国难教育,抗战时办抗战教育,抗战后办民主教育,并积极投身于反内战、争民主运动。
公朴遇难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特务制造“较场口血案”,郭沫若马寅初
1946年5月,李公朴从重庆来到昆明,他的到来增强了昆明的民主力量,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
1946年6月底,民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反对国民党内战,要求和平。南京国民政府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宜处置。”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于外出归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下午,闻一多在主持李公朴追悼会和记者招待会后也遭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李闻惨案”。惨案发生后,毛泽东、朱德同志分别给李、闻家属发了唁电、表示哀悼,称赞他们“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歌可佩”。
个人作品
文学作品
民主军歌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中,有李公朴用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改词而成的《民主军歌》,虽然歌词、曲调都比较简单,但充分体现了李公朴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创造民主中国,永做自由人”的理想和信念。
历史评价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爱国七君子”之一。
李公朴为他一生追求的民主事业奉献了生命。“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生于飘摇乱世的李公朴,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闻一多在《最后一次的演讲》中有这么一段话:“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是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的敢为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的肯定,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闻一多先生一样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中国。
周恩来称“他是一个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2006年,李公朴被评为首届“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后世纪念
主词条:李公朴故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公朴路东村129号,坐落着李公朴故居。该故居坐北朝南,修复后共三进,为砖木结构。二进的平房花厅,如今已被改建成李公朴事迹展示厅,中间是李公朴的半身石像。两边彩旗招展,四面墙上是事迹展板。
参考资料
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上海理工大学网.2013-03-05
李公朴与武昌文华中学.雅安市档案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0:5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