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草原是中国
四川省西北部草原。在
阿坝州北部,包括
松潘、
红原、
阿坝、
若尔盖等县。
简介
自
川主寺西行出黄胜关上尕尼台,即进入大草原。这里草场广阔、
牧草茂盛,
畜牧业十分发达,形成了川西北独特的草原游牧风光。
这里属
安多藏族(牧区藏族)聚居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遍布着大大小小庄严神秘的寺院庙宇,有着众多虔诚善良的佛教信徒,充满着浓厚的
藏传佛教文化氛围。同时,该旅游区也是
红军长征途经之地,是进行
革命传统教育的天然基地。
松潘草原四周山地海拔4000多米,草原
平均海拔3400米,丘岗
相对高度50~60米,谷地宽阔。
白河、黑河北流入黄河。
黑河流域泥炭沼泽连片,中下游
沼泽率多达20~30%,沼泽总面积3,000km2。
草本泥炭沼泽的
泥炭层有2~3米厚,最厚可达9~10米。气候寒冷,常年无夏,无绝对无霜期。丘岗地生长
嵩草、
驴蹄草等,丘间以
苔草为主。在热量条件较好的盆地可栽培耐寒
青稞、
燕麦,也可培育
贝母、大黄等药材。近年由于
人类活动影响,沼泽已有退化迹象。
历史沿革
松潘大草原史称
甘松岭、
松潘草地,唐宋时就属松潘辖,明、清、
民国时为松潘卫、漳腊营游击参将、汉军漳腊营长管辖的关外52部落所在地。不过这对大草原来说好象不是最重要的,对松潘人来说,大草原最值得骄傲的是“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早在
黄帝时期,蜀国先民就在松潘草地
繁衍生息,并与
昌意联姻,实现了黄帝部落与
蜀山氏部落(
蚕丛寺)的
民族融合。此后蜀部落经历鱼凫氏、
柏灌氏下尕尼台,越羊膊岭沿
岷江河谷或出
杂谷脑、涪江河谷进入
川西平原建都立国。
魏、晋、南北朝、隋、唐,吐谷浑、
党项羌、
邓至羌、回纥人、吐番人也先后在松潘草原饮马放牧,迁徙融合,陆续经草地进入岷江、涪江河谷,渐渐形成现在的藏、羌、回、汉共同生活的局面。松潘人自豪的是自己的历史之漫长,以及自己先民的这种大融合胸怀在历史上是有史可鉴的。
到了近代,1935年8月,衣不蔽体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松潘草原,于是有了著名的
毛儿盖会议,沙窝会议,于是有了塔子山战斗,干丫梁子战斗,马场战斗,毛儿盖战斗。同时,红军在松潘建立了七个
苏维埃政权。在松潘人眼中,如果说曾经生活在松潘草原的先民为松潘草原蒙上了一层神奇光环的话,红军过草原则是为这块草原染上了一层永远的传奇色彩。
美丽传说
从前的松潘草原上,有一个
藏族青年爱上了一个藏族姑娘,两情相许,互订终生。按照当地的规矩,青年必须到雪山去采摘一朵最大最红的
雪莲花来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青年骑上骏马走了,临行前只对姑娘说了一句话:等着我回来。不幸的是,青年再也没有回来。
是碰上了
暴风雪,还是遇到了雪崩,是没摘到雪莲花,还是移情别恋,没人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青年从此杳无踪迹,再没有任何人看到过他的身影。
姑娘不相信发生的一切,她仍然信守着俩人间的诺言,她说他一定会回来,带上那朵代表爱情忠贞的雪莲。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姑娘再也等不下去了。
她沿着他离去时的路,去找寻她的所爱,一步一滴泪,一步一腔情。从此姑娘也再无消息,在她走过的路边,在她滴下珠泪的地方,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小花盛开着,细小的绿叶,细小的蓝色花串,从松潘草原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一直延伸到圣洁的雪山。春过夏至秋来冬往,纵使叶已枯花已谢,这小花的绿不减,蓝不褪,这苍绿与幽蓝却战胜了岁月的磨难,成了不变的永恒。这永恒的小花就是能穿越心灵、穿越时光的“勿忘我”!
节日
藏族人民生活的
松潘草原,每年8月8日要举行一个盛大的跳神节活动。松潘的跳神节主要由各种富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舞蹈组成。首先两个穿着花衣和花线缀成的裙子、戴着白发面具的人,在钟鼓悠扬的乐声中舞蹈着,它揭开了跳神节的序幕。
海螺声响过3遍,全场一片肃静,两个大喇嘛手持神器,从大殿缓缓地走出,两个戴白发面具的也紧跟在后面,钟鼓的响声更加悠扬起来,观众虔诚地向喇嘛跪拜,一片诵经的声音。
喇嘛绕场一周,即登坛端坐,其余两个又开始旋风而舞。乐停,颂经也毕。几分钟后,有两个穿着紫色衣服,戴着鹿头面具的人从人群中舞出,舞到坛前,向坛上的喇嘛作跪祷状,喇嘛起立答诵。诵毕,拿着
小鼓摇响几下,两个戴鹿头面具的人悠然坐在他们两旁。
过了一段时间,两个戴狼头面具、穿红衣的直奔出场,双腿曲跃,双手交叠伸出,这舞姿显出轻佻与奸狡,最后舞到坛前,跪地祈祷,喇嘛喃喃地答诵后,狼就坐在鹿的两旁。
经过20分钟,两个白发老翁手里拿着鞭带着弓箭,后面跟着两个儿童,从寺的一房轻步而出,彼此间问答着,表示是结伴出来行猎的。后来,他们发现了野兽,忙叫他的猎童拿弓,搭矢准备射击,在这紧急关头,坛上的喇嘛忽然叫停止,并且告诉他的杀生罪过,于是猎人心里深感忏悔,请求宽恕。
这时,狼和鹿都欢舞而出,与老翁、儿童,还有最初出场的神共舞。老翁也把弓箭呈给喇嘛,喇嘛便领他们步登仙界。
观众们也起立合声诵念经语,跟着
喇嘛的后面走,可是喇嘛走走停停,而人们诵经也越来越急;很有一会儿才到殿前--他们理想的仙界。钟鼓齐鸣,一年一度的跳神节在热闹喧闹声中结束。
美食
糌粑是藏胞的主要食品,形似内地的
炒面,可分为青稞、豌豆、燕麦糌粑等。藏胞无论下地劳动,上山放牧,出门旅行,都要随身携带糌粑。吃时,往碗里倒些糌粑,加少量的酥油,冲茶水食用。糌粑携带方便,又是熟食,在地广人稀、燃料缺乏的地方,的确是一种物美价廉实用方便的
快餐食品。
酥油茶:在藏胞家中,酥油茶壶从早到晚都煨在
火塘上面,任何时候,都可以喝到又香又热的酥油茶。酥油茶营养丰富,香醇可口,并有提神、滋补作用,深为藏族群众所喜爱。
酸菜:到藏胞家作客,一般都要请你吃酸菜汤。酸菜不仅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增加
胃酸的分泌,起有条有理消化的作用。除此而外,吃酸菜还可以有条有理多排汗,有的人吃过便汗流浃背,可防治
感冒。
青稞酒:
青稞酒色
微黄,酸中带甜,有“藏式
啤酒”之称,是藏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欢度节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藏胞要端起青稞酒壶,斟三碗敬献客人:前两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碗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藏族同胞劝酒时,经常要唱
酒歌,歌词
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素烧如意:
如意菜即蕨菜,因其状若一柄绿莹莹的古代如意而得名。国外把它列为健康食品,称为“
山菜之王”。有祛风湿的功效,并能治疗
高血压、头昏失眠及
脱肛等症。制作素烧如意,先将盐渍过的蕨菜切成两厘米
长节,用
菜油急炒,然后加入精盐、蒜片、豆油等烧熟即可。
购物
羌族刺绣:盛行
汶川、茂汶一带
羌族聚居地,多采用几何花纹处理手法,线条粗犷、构图生动、形象饱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底纹苹果:醇甜细腻、芳香,以金冠红心、红冠品种为佳。
中草药:川西北盛产贝母、虫草、麝香等珍贵药材。
名胜区
在松潘境内,在
黄龙风景名胜区总体范围内,有着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春日的草原百花缤纷;夏日的草原牛羊成群;秋日,草原铺开一幅辽阔辉煌的
画意;冬日,草原展示一种冷峻苍茫的神韵。
天气
由于松潘大草原海拔在4000米左右,加之已经入秋了,松潘县里同志告诉我们,那里气温比较凉,要穿上毛衣,不能着凉。草原离松潘县城有200多公里,早晨7:30我们就出发了。天公不太作美,一大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感觉有点寒意,我按照县里同志所说的带上毛衣放在包里备用。
车子足足行了三个半小时才到达草原,我们下车的地点正是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这里立着长征纪念碑,供过往人拍照留念。一下车,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浑身起
鸡皮疙瘩,
小雨下着,呼呼的北风吹着直往你的颈子里钻,让你哆嗦,我赶紧返回车里把毛衣穿上,感觉暖和多了。我的一些同事没有添加衣服,都待在车子里不敢再出来了。
松潘草原是松潘发展牧业的基地,由于这里的海拔比县城高近1000米,所以气温也比县城低,松潘虽无夏,可草原的秋天会很短,当外地还处在初秋季节,这里已经是深秋气候了,据当地人介绍,早晚气温很低,只有两三度,到十月中旬就进入冬季了,气温都在零度以下。
进入冬季,这里气温就更低,在零下15度左右,经常是大雪封山,
道路结冰,人员进出不方便。放牧的牧民就会从帐篷中搬进政府统一修建的集中牧民居住区,在那里取暖过冬。这里的冬天很冷,不像北方有暖气,普通的牧民家只能待在家里用
炉子生火取暖。
所获荣誉
2022年8月,入选国家文物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的第一批“红色草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