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梧桐的种子
梧桐子,为梧桐科落叶乔木植物梧桐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出自《本草经集注》,具有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功效。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使用注意:咳嗽多痰者勿食用。
形态特征
梧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干直,枝肥粗,树皮青色,平滑,芽近圆形,被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3~5掌状深裂,长15~30厘米,宽11~2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先端渐尖,幼时上面具毛,后则光滑,下面被星状毛,咏掌状;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被褐色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片,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黄色小柔毛;无花瓣;雄花中的雄蕊柱约与萼片等长,花药约15枚,药室不等,聚合成一顶生的头;雌花子房柄发达,心皮,基部分离,在其周围常有无柄韵花药环绕着,花柱联合。果为蓇葖果,成熟前心皮裂成叶状,向外卷曲;种子4~5粒,球形,生于心皮边缘。花期6~7月。果期8~10月。常栽培作行道树,村边、路旁亦有生长。
秋末至冬初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干燥的梧桐子状如豌豆,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黄色胚乳青桐皮皱本草纲目》所载之梧桐为梧桐科之梧桐。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①外种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6-22μm,侧面观长方形,长38-48μm,细胞腔小。
②内种皮栅状细胞长柱状,长约190μm,两端平截,直径10-13μm,层纹及胞腔不明显。
③外胚乳为浅红棕色薄壁细胞,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直径15-30μm。④淀粉粒存在于内胚乳细胞中,单粒类球形、长椭圆形、广卵形、梨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13μm,脐点点状、短缝状、人字状及星状,层纹不明显。
分布范围
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梧桐叶、花、根、种子均可入药。种子含脂肪、灰分、粗纤维、蛋白质、非氮物质、咖啡碱等,油中分离出苹婆酸,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小儿口疮、无名肿毒等症,还可治疗白发;叶用于治疗高血压、风湿痛、跌打骨折、哮喘及外伤出血等症;花用于治疗烫伤、头癣无名肿毒、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皮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半乳聚糖、糖糠醛、甘八醇、羽扇烯酮等,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根用于治疗肢体麻木、腰膝疼痛、萎弱无力、跌打损伤闭经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咳嗽以及各种皮肤无名肿毒等。
营养成分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的功效。提高免疫力,有利于生长发育。
2.富含磷,具有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3.富含碳水化合物,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4.富含脂肪,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饱腹感。适宜人群:适宜积滞,消瘦,免疫力低,贫血,须发早白 ,小儿口疮 ,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等症状的人群。
梧桐子油
内容简介
梧桐种子中含有油脂、 蛋白质、 还原糖、 粗纤 维、咖啡碱、 VC 及多种矿物质元素, 尤其是其含油 率高达 50%左右。 梧桐子油有消食和中、 行气健脾、 止血、 降压之功效。 有研究结果表明, 梧桐子油中主要含有棕榈酸、 油酸和亚油酸, 且其含量与产地有关。 梧桐子油中不饱和酸介于普 通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 73%~94%) 之间, 含 量为 80%左右, 且亚油酸含量高于茶油和菜油。 由 于梧桐种仁含油率高达 50.75%, 所以建议食用。
展望
梧桐子的营养价值高、 含油量高、 油品质好, 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食用油料大力发展, 但是中国的 梧桐子一部分磨成粉末用于药用, 另一部分则用于 榨油。 梧桐子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23%, 使用压榨法 榨油将造成蛋白质大量变性, 因而只能作为饲料供 动物使用, 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梧桐子的综合生物利用率。
食用方法
1. 秋季种子成熟时将种子采下,可直接生食
2. 成熟时将种子收集起来,在清水里淘洗干净,晾干后用放点盐用油炒着吃,味道好特别香,可以当零吃。
3. 入药做成梧桐子丸,一般情况把丸做成如小指的半个指甲那样大小就可以了。每次吞服的总量按50到70来计算。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⑴性味:味甘;性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
⑵归经:心;肺;胃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效主治
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用于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疝气;须发早白;小儿口疮。
各家论述
①《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②《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
④《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2-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敷。
【附方】①治疝气:梧桐子炒香,剥(去)壳食之。(《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伤食腹泻:梧桐子炒焦研粉,冲服,每服一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白发:梧桐子三钱,何首乌五钱,黑芝麻三钱,熟地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药理作用
(1)止血:梧桐子粉6g/kg灌胃,连续3天,对兔血小板聚集有促进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生物碱。
(2)降压:梧桐子总生物碱0.3、0.6g(生药)/kg静脉注射,对麻醉猫有降压作用,并使心率减慢,对兔有类似作用,心率减慢更明显,总生物碱具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可能降压与此有关。
(3)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矿物质:锌、硒、铜、锰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4)清热除火: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5)解毒: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6)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7).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8)和胃:治疗胃气不和,症见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
(9)止泄:适宜伤食型患者,症状是:大便酸臭、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
(10)护发: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种氨基酸,是合成头发角蛋白的必需成分。含锌食物可以预防大量脱毛及毛发颜色变淡,防治白发。
(11)凉血:含有大量胶质,生成血小板,有止血功效。适宜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用药注意
①《本草衍义》:“炒作果,动风气。”
②《调疾饮食辨》:“多食令人耳聋,素有耳病人不宜入口也。”
③《本草求原》:“生食无益。”
④《陕西中草药志》:“咳嗽多痰者勿食用。”
药方选录
1、治疝气:梧桐子炒香,剥(去)壳食之。(《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2、治伤食腹泻:梧桐子炒焦研粉,冲服,每服一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白发:梧桐子三钱,何首乌五钱,黑芝麻三钱,熟地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4、治口疮:梧桐子数枚烧灰存性,研细为末和鸡蛋清调成糊状涂抹,1日2—3次。
5、治烂疮:梧桐子适量煅研细末外敷,1日1次。
6、治肺炎:梧桐子129,黄芩129,鱼腥草99,杏仁69,桔梗69,瓜萎69,甘草39,水煎服,1日2次。
7、治胃脘痛:梧桐子适量研细为末,温开水冲服,1次69,1日2次。
【各家论述】
1.《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2.《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
3.《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
4.《四川中药志》: 顺气,和胃。治胃痛
5.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状如豌豆,直径约7m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微具光泽,有明显隆起的网状皱纹。质轻而硬,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剥除种皮,可见淡红色的数层外胚乳,内为肥厚的淡黄色内胚乳,油质,子叶2片薄而大,紧贴在内胚乳上,胚根在较小的一端。以饱满、完整、淡绿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的切面,最外层为一列排列整齐的石细胞,向内为一列扁平的长方形细胞,再向内为10数列排列不整齐的薄壁组织,向内有2列左右排列紧密的结晶层,几乎每个细胞均含有方晶,直径3~9μm,也有大到13μm者。内种皮为排列整齐的栅状层。向内数列细胞为外胚乳。内胚乳细胞,排列紧密,除含脂肪油外,细胞内含淀粉粒及糊粉粒。
化学鉴别
取梧桐粗粉2g,加0.5%盐酸溶液10ml,温浸2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滴加碘化铋钾试液2~3滴,生成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2ml,滴加硅钨酸试液2滴,生成乳白色沉淀。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其脂肪酸有苹婆酸(oterculic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等,还含具止血作用的生物碱咖啡碱(caffein)。脂肪油(不干性油)39.69%,灰分4.85%,粗纤维3.69%,蛋白质23.32%,非氮物质28.45%。
食物营养成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2 09:1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