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
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
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
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
治法。
名词解释
胃痛,又称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
历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
伤食致病说。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
李杲《
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
医学正传》说:“古方
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
热者寒之,虚者培之,
实者泻之,
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胃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病因
外感寒湿热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
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3、情志不畅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
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
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素体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
中焦虚寒,失其温阳而发胃痛。
病机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基本
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
气滞、寒凝、
热郁、
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
虚实夹杂。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
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
泛酸,
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病证鉴别
真心痛是心系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
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
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
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
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
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
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
寒证;胃脘
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
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治疗原则
治疗以
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分虚实施治。属于
胃寒者,
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
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
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
阳虚者,温运
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证治分类
症状:胃痛暴作,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
口淡不渴,或喜
热饮,
舌淡苔薄白,
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二)饮食伤胃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
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
舌苔厚腻,
脉滑。
常用药:神曲、
山楂、
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症状:胃脘
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
嗳气、矢气则痛舒,
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常用药:柴胡、芍药、
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
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
草豆蔻、陈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症状:胃脘疼痛,如
针刺、似刀割,
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
黑便,舌质紫黯或有
瘀斑,脉涩。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
口渴思饮,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常用药:
沙参、
麦冬、生地、
枸杞子、
当归、
川楝子、芍药、甘草。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
吐清水,神疲
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
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
炙甘草、
饴糖、大
枣。
其他疗法
1、
针刺:
内关,
中脘,
足三里。适用于各种胃痛。实证用
泻法,虚痛用
补法。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厥。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转归预后
胃痛可衍生变证,如
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均可致便血、
呕血。大量出血,可致
气随血脱,危及生命。
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
化热,火热内结,导致腑气不通,可见
腹痛剧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
厥脱危证;或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
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若胃痛日久,由
气分深入
血分,久痛入络致瘀,瘀结胃脘,可形成
噎膈。
预防调护
本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注意有规律的生活与
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
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食用
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等,进食宜细嚼慢咽,慎用
水杨酸、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
文献摘要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胃病者,
腹胀,胃脘
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
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
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
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
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
不内外因。”
3、《景岳全书·心腹痛》:“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
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4、《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
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
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5、《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
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
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