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位于中国的
长江、
汉江交汇处,为
武昌(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
汉口(江岸区,江汉区,
硚口区)、汉阳(
汉阳区)三座重镇的合称,范围即是
武汉市的七个中心城区。三城镇同位于长江和
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故称“武汉三镇”。
综述
武汉是市,武汉有三镇。 武汉三镇很难评说。这当然并非说武汉是一个“最说不清的城市”。没有什么城市是“说不清”的, 在全国各类“排行榜”上,武汉似乎都难列榜首(不过近几年来武汉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已大为改观,尤其市内交通的改善已今非昔比,市民的文明程度也有所提高)。这就使得武汉在中国城市序列中总是处于一种十分委屈的地位。
武汉的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武汉的地理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
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其中,“一线”即
京广线,“两江”即
长江、
汉水,“三镇”即
汉口、
汉阳、
武昌,“五方杂处”则指“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汉口竹枝词》)的武汉市民构成。其余几句,大体上是说武汉地处国中,交通便捷,人文荟萃,具有文化上的特殊优势云云。
何况武汉还有那么多
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决非那些干巴巴光秃秃的工商业城 市可比。东湖秀色,珞珈青峦,
琴台遗韵,红楼倩影,既有历史遗产,又有
革命传统。登
黄鹤楼远眺,
江城景色一览无遗。
晴川阁下,新枝历历;
鹦鹉洲上,芳草萋萋。一桥飞架南北,三镇通达东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紫气南来,云集了四海英雄豪杰。登此楼,观此景,你会感叹:江流浩荡,大地葱茏,
湖山俊秀,人文斐然,天下之美,尽在于此矣!
的确,武汉文化东西结合、南北杂糅的特征十分明显。即以饮食为例。武汉
人嗜辣似川湘,嗜甜似
江浙,清淡似闽粤,厚重似徽鲁,其代表作“豆皮”即有“包容”、“兼济”的文化特点。武汉人在体格、性格上也兼东西南北之长。他们比南方人高大,比北方人小巧,比成都人剽悍,比上海人朴直,比广东人会做官,比山东人会经商,比河北人会作文,比江浙人会打架。总之是能文能武,能
官能商。武汉三镇的城市格局,也是官商并存,文武兼备。
武汉三镇中市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
汉口,是
长江流域最重要的
通商口岸之一,而且也和上海一样,曾经有过租界。它是我国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接受
外来文化的主要门户。作为一度独立的城市,它也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类新型城市中重要的一员,在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和
现代化进程中得风气之先。相对逊色的汉阳,则有着中国最早的
军事工业,
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汉阳造”,也曾名驰一时。至于“文昌武不昌”的武昌,历来就是湖北甚至
中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湖广总督府曾设立于此,湖北省政府也至今设立于此。在武昌,还集中了众多的
高等学府,无论数量还是水平都居于全国前列,而且名牌大学就有好几所。
珞珈山上的
武汉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几所
国立大学之一,其朴素学风,素为学术界所看重。其他几所
理工科大学,在各自的领域内,也都卓有盛名。武汉的学术事业,尤其是
人文学科,曾号称与
北京、上海成“鼎足之势”。一个
老资格的开放口岸,一个高水平的文化重镇,再加上一个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武汉三镇,难道不是一种最佳的城市组合?
这样美妙的组合,国内又有几个? 更何况,武汉的“运气”也并不那么坏。内陆开埠、武昌起义、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抗日救国、解放中原,在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关键时刻,武汉都扮演过重要角色。1949年后,它成为我国最重要的
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时期,它又理所当然地成为内陆
开放城市。此之谓“得天时”。地处国中,
九省通衙,此之谓“得地利”。集三镇优势,合四海人文,此之谓“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尽占,武汉应该成为文化上的“集大成”者。
武汉人的敢动手,也是全国有名(但仍逊于
辽宁人)。“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可是连江青的特使都打了。其实,武汉人不但
火气大,而且“礼性”也大。武汉人说话,一般都会尊称对方为“您家”(吵架时例外),相当于北京人的“您”,实际上也是“您”字的
音变,读作nia,和nin非常接近(
武汉话之属于北方语系,此即证明)。不同的是,武汉话的“您家”还可以用于
第三人称,比如“他您家”,相当于“他老人家”。
武汉人还真可爱。其实,武汉人是非常可爱的。外地人害怕武汉人,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武汉人。 武汉人有武汉人的优点。武汉人最大的优点是直爽。爱骂人,就是他们直爽的一种表现。尽管表现得不大文明,但却至少也说明他们喜怒哀乐胆敢形之于色,骨子里有一种率真的天性。这种天性使他们极其厌恶“(口者)”,厌恶“鬼做”,同时也就使他们不太注意修养,给人一种“少有教养”的感觉。武汉人说话直统统的,很少拐弯,也不太注意口气和方式。比方说,到武汉的
机关单位去办事,门房会问:“
搞么事的?”而不会问:“您是哪个单位,有什么事吗?”甚至做生意,他们也不会说:“你看我们怎么合作?”而会说:“你说么样搞(口沙)!”这种说话方式,就很让外地人受不了。
武汉人也基本上不排外。武汉人很少以“大武汉”自居。对于外地文化和
外来文化,武汉人的态度大体上比较开明。不排外,也不媚外,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海货、
港货和汉货一样平等地摆在柜台上卖,京剧、
豫剧、越剧和
汉剧、
楚剧一样拥有大批的观众,不像河南、陕西那样是
豫剧、秦腔的一统天下。甚至武汉的作家们也不像湖南、四川、陕西那样高举“
湘军”、“川军”、“西北军”的旗号在文坛上张扬。武汉,总体上说是开放的,而且历来是开放的。这种开放使得武汉人“既有北方人之豪爽,亦有南方人之聪慧一。或者说,“既有北人之蛮,亦有南人之狡一(方方《武汉人的性格是怎么搞的》)。这就无疑是一种文化优势了。有此文化优势,岂能不大展鸿图?
武昌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
孙权为了与
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
建业(今南京)迁至
鄂县蛇山筑城,称
夏口;武昌之名是与今
鄂州市互换的。
公元280年,
晋朝将
江夏郡改为
武昌郡,即为今天
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
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
江夏县为
武昌县,武昌即成为
正式名称。
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
水果湖放鹰台和
南湖老人桥、
洪山区花山乡的
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
旧时的武昌手工业发达,以造船、
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
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
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
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
汉水密切相关,古语“山南水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
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
隋朝大业二年,改
汉津县为
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汉阳,特别是
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
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
归元寺是
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
湖北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汉口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
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
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
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
商埠,名声和
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
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
朱仙镇、广东
佛山镇、江西
景德镇并列为全国
四大名镇,海外誉为“
东方芝加哥”。汉口的
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
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
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清朝末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
张公堤。这
条堤对逐年降低后湖一带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陆地,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扩建面积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