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解放运动(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是指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
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主要包括
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
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二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和20世纪60至9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等。
简介
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此时的帝国主义是德国,意大利,
奥匈帝国)的压迫剥削,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亦称“民族民主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英、法、俄、德、美、日、
比利时、荷兰等国分割完毕。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成了帝国主义的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农业附庸和军事基地。这时,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剥削,使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代的基本矛盾之一。
于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便成为
帝国主义时代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
十月革命,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使
民族问题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国内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国际问题,即民族殖民地问题。
在十月革命影响和
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
民族统一战线。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已经开始。世界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危机,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有两个特点:
①反帝国主义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武装斗争此起彼伏。在亚洲,朝鲜人民和越南人民分别取得了抗美救国战争和抗法、抗美战争的伟大胜利。在非洲,埃及人民取得了反对英、法、以色列侵略战争的胜利,收回了
苏伊士运河主权;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
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
摩洛哥、
肯尼亚等国人民先后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的暴力行动和武装斗争。在拉丁美洲,
古巴、
尼加拉瓜通过武装斗争赢得了独立,巴拿马、
多米尼加等国人民掀起了群众性的反美爱国斗争。
②出现了被压迫民族团结合作,共同对付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新局面。
1955年
万隆会议有力地推动了亚洲、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合作。
6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由被压迫民族组成的地区性、洲际性和国际性的组织,如
不结盟运动、
七十七国集团、
非洲国家统一组织、
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
安第斯条约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在民族解放运动强大声势的压力下,帝国主义国家被迫作出某些让步。
到1984年底,全世界已有独立国家170个。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迫使帝国主义采用比较间接和隐蔽的形式来进行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军事扩张。当前,许多
第三世界国家已经进入以发展民族经济来巩固政治独立的历史新阶段。他们面临的新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不取得经济独立,不仅政治独立没有保证,而且难以摆脱继续遭受
国际资本剥削的命运。过去的压迫民族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今天变成了政治上独立而在经济上不发达的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当前经济上不发达的国家不仅要反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剥削,而且要打破由于垄断资本的发展而形成的旧的
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70年代以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在石油、资源、领海等问题上开展的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以及1982年初召开的“南南合作”会议,充分表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力求摆脱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控制,加强联合,促进发展的愿望。
民族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民族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最后结局取决于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无产阶级对民族解放运动采取积极支持态度。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如不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它自身就不能摆脱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被压迫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应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站在反帝斗争的最前列,发展自己的力量,争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并准备向
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也积极支持和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否则社会主义胜利成果就难以巩固。当然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
发展
以拉美为中心时期
(17世纪—19世纪前期)
①在18世纪中期以前,民族解放运动还是零星分散的、单一的,主要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为维护民族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反侵略、反殖民斗争,还不是近代意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②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随着
工业革命的开展殖民掠夺的加强,近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运动才开始出现,运动的中心在北美和拉美,突出的有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这些革命与欧美的
资产阶级革命相互影响,是资产阶级
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基本取得了独立。
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阶段
(19世纪中期)
①随着
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
资本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侵略主要是假手当地封建者进行的。
②此时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反对
殖民主义和
封建主义,运动仍是旧式的民族反抗运动,宗教色彩较浓,缺乏新的奋斗目标和纲领,领导者多是农民领袖或封建王公。
③同时期,东南欧还爆发了一系列
民族运动,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也有民族统一的成份。这一系列运动成为当时
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股进步潮流之一。
亚非拉民族运动兴起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
①随着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世界的分割,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的形式主要是
资本输出。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
民族资产阶级,亚非出现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②其运动性质由旧式民族运动演变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掌握领导权。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因素就是新的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成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非洲主要是反帝性质的民族战争。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年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亚非爆发了一系列解放运动。此时不少国家建立了
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或联合或争夺,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
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此间,成就最大的是土耳其的
凯末尔革命。从性质上看,仍属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反法西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解放运动
(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30年代后,
法西斯侵略成为当时世界的主要问题,民族解放运动以反法西斯侵略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大国的孤立政策,反法西斯力量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暂时受到挫折。
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
①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持续高涨,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至50年代初)亚洲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并取得胜利,一系列国家独立。
第二阶段(50年代中至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美广泛展开,
第三世界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三阶段(70年代初开始)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出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局面,开始了要求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②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体现出如下特征:a,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b.成果大。亚非殖民地
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
两极格局。c.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
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
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d.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 【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