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是指受
宗主国的经济剥削、文化入侵与政治奴役的国家和地区。原始含义是在荒地上移民垦殖,可做贸易前哨或军事基地。后指一国在它所征服的地区(国家)建立的移民居留地,为宗主国获取新资源。
历史起源
远古时代的殖民地多为拓殖型殖民地,即
宗主国在海外的延续,例如
腓尼基人建立的
迦太基。在
古希腊时期,希腊诸
城邦在
地中海和
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一度远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
希腊人的殖民运动始于与海外地区的贸易需要,同时也有一些希腊公民不满本城邦政治现状,或由于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区建立起来之后,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联系,派遣代表参加全希腊的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以身为
希腊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腊殖民地如
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今名锡拉库扎)、
塔兰托和
拜占庭(今
伊斯坦布尔)。
现代通用的“Colony”一词来自
古罗马的“Colonia”,原指由罗马公民及其家属组成的守卫亚平宁半岛海岸的村社。当罗马人征服邻近的部族就组成村社,作为贸易前哨或军事基地。同时并在支配的地区内掠夺各项资源、奴隶,送回罗马。随着罗马统治地域的扩大,这一制度逐渐推及到新征服地区,演变成殖民制度。
殖民者仍然享受罗马公民的一切权利,被征服地区的人口则无法享受罗马
公民权(至
罗马共和国后期和
罗马帝国时期,随着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公民权方赋予殖民地人民)。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
东罗马帝国、
法兰克帝国、
西哥特王国等国家瓜分。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局限,同时由于西罗马灭亡之后出现的人口稀少,这些国家都缺乏力量去扩张海外殖民地。
十字军东征标志着欧洲对自身之外的地区产生兴趣的开始。在地中海东岸建立起来的
十字军国家并非殖民地,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占领
拜占庭帝国后,
威尼斯和
热那亚占领了原属拜占庭的许多领土,在东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商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后来大多被
奥斯曼帝国夺取。
西葡时期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
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
休达。该港原属
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
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
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等西非海岸群岛。
随着
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蓬勃发展,欧洲出现了对
商业资本和财富的渴望。当时欧洲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方,尤其是来自
中国、
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宝石、香料、瓷器等奢侈品。由于当时与东方的贸易被威尼斯、
热那亚所主导的地中海贸易圈所垄断,
西欧国家决定自己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首先对东方航线展开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
达·伽马经过
好望角抵达印度。为了确保与印度的贸易不受
莫卧儿帝国、
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国的干扰,
葡萄牙于1510年在
果阿建立了第一处殖民地,修筑要塞,配备军队,保护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时在非洲沿海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滨海据点,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由于经好望角前往东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垄断,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
西班牙展开了对美洲新大陆的征服和殖民运动,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
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个帝国,建立起极其广大的殖民地。1494年经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经50°以东的美洲大陆也获得了面积极为庞大的殖民地,成为了以后的巴西。西班牙征服地区盛产金银,大量贵金属经西班牙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其他地区的物价变革和工商业发展。同时,由于咖啡、可可、茶叶、烟草、蔗糖、马铃薯等新消费品引入欧洲,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也大幅度改变,导致对这些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广大地区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广泛开展热带种植园的经营。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和法国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
加勒比海诸岛,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巴西东北沿海的
纳塔尔地区。由
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马德拉群岛、
佛得角群岛的黑奴种植园制度传入英、法、荷控制的这些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猛增。而由于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对
印第安土著的残酷屠杀,印第安人的数量由15世纪末的5000万锐减至17世纪的400万,因此欧洲殖民者不得不从非洲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
从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
柏柏尔人用作奴隶(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从1502年起开始把非洲黑人运入美洲。对
奴隶贸易的需求促使两国以及
英国、
荷兰、
法国、
丹麦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西部非洲沿海建设了许多商站,贩卖奴隶、象牙、黄金和辣椒(“天堂的种子”),时称
象牙海岸(今
科特迪瓦),另一个名称是种子海岸。但是由于西非的海岸难以接近,再加上当地气候不适合欧洲人,因此在此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只限于少数滨海据点。从欧洲国家对这些殖民地的命名——黄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隶海岸——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属于资源掠夺型殖民地。
贸易路线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18世纪欧洲与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大三角贸易”航线,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为商业交通的必经之路,导致意大利和
德意志北部
汉萨同盟各传统商业城市的衰落,英国、法国、荷兰这几个面向大西洋的国家兴起。英国最初试图经过俄罗斯打通东方贸易路线,为此于1533年成立了
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后发现俄国与东方没有直接商业往来,于是转而寻找
西北航线,试图经
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对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孙湾公司和
新英格兰殖民地。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荷兰在16世纪末独立后,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业国家,于1602年设立
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垄断了与中国、印度、日本、
锡兰和
香料群岛的贸易。
法国则在北美洲建立了
新法兰西殖民地,并在加勒比海占据了数个具有战略意义并盛产蔗糖的岛屿。由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进行烟草和棉花的商业种植,法国需要向加勒比海岛屿的甘蔗种植园输送人力,因此两国对奴隶的需要也日益扩大。1526年,英国开始奴隶贸易。不久之后,荷兰和丹麦作为活跃的贸易中转国也加入奴隶贸易活动中来,试图从中分得利益。
瑞典、
勃兰登堡、汉堡、
库尔兰等也在这一时期从事奴隶贸易,为此在非洲海岸占领了一些据点。由于西非地区的本土经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食物产量有限,为了供养奴隶在长途贩运途中的伙食问题,殖民者在这些据点周围开辟了农业产地,从欧洲和美洲引进甘薯、薯蓣等粮食作物。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由于在
欧洲大陆的利益争夺而进行了四次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
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殖民
大国,并且在同荷兰的三次战争中取代了荷兰,成为主要的船运国,建立起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军。以1763年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条约》为标志,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即将其与本土区别对待,向殖民地派出代表国王的
总督或
副王。
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受到遏制和监管,被迫种植宗主国需要的单一经济作物,矿业高度发达,其他工商业发展停滞,甚至连农具和衣物等基本消费品也无法生产。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价输出产品,甚至因此产生了殖民地
通货紧缩、不得不借用别国货币(例如英属殖民地通用奥地利的
玛丽亚·特蕾西娅银币和西班牙八字银元)的现象。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也被阻止,在北美十三州中,从某一殖民地寄往另一殖民地的邮件要先寄回伦敦。
工业革命时代到来后,传统的以蔗糖、烟草主产的热带种植园经济和奴隶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燃料、铁、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消化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由于欧洲地区的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只能向美洲和亚洲(当时尚未开始对非洲的殖民)寻求发展空间。
北美独立
1776年北美十三州独立后,
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很大打击,遂将殖民经略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印度。此外,英国还占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
开普殖民地、香港等地。
由于
法国大革命宣扬的
天赋人权观念影响,加上宗教、人道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此后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也宣布禁止奴隶贸易。这一措施使得各国在非洲沿海的据点迅速萎缩,丹麦、荷兰均于19世纪中叶卖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时由于
拿破仑战争的冲击,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奴隶的需求锐减,这两国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法国利用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
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借助消灭北非海盗的机会向
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这些奥斯曼帝国名义上的
附属国渗透。海盗最活跃的阿尔及利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1815年美国海军打败了阿尔及利亚海军,1819年英荷联合舰队炮轰了
阿尔及尔,法国也与阿尔及利亚发生多次冲突,于1830年占领了阿尔及利亚。
从1825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除英国和法国外,欧洲国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动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运动。而就英国来说,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在1851年的一句话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英国对殖民地态度的最好总结:“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以英国在
冈比亚和
黄金海岸的两小块殖民地为例,其商业税收远远赶不上行政开销,
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殖民地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只是由于
英国皇家海军西非分舰队需要在
几内亚湾建立海军据点禁止奴隶贸易,英国才最终保留这两处地区。
为了安置加勒比海诸岛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英国在殖民地萎缩时期通过建立授权公司的形式,又开辟了
塞拉利昂殖民地,美国殖民协会在同一时期开辟了利比里亚殖民地,法国则开辟了利伯维尔(今
加蓬)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被用来安置被释奴隶。
瓜分高潮
1870年
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统一之后,德国地理学家腓特烈·拉策尔开始研究当时正在扩展中的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问题,并开始应用地理学为
俾斯麦的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他认为,由于世界在向前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越来越重要,大国将逐渐拓展,小国变得无足轻重。世界历史对空间之要求越来越大,这个事实可以从各重要商业国家的演变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个城市;荷兰是一个
三角洲国家;英国是一个岛;美国是一个大陆。各强国必须遵从这个绝对的、必然的趋向,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来拓展他们的空间。英国帝国主义理论家哈尔夫·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要生存,必须实现自给自足。控制原料产地并将其变为产品输出市场成为攸关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在19世纪的头75年里,西方国家平均每年占领21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后25年里,平均每年占领62万平方公里殖民地。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
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了,而这些产品可以用廉价的工业品在非洲换得,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
殖民主义国家对非洲内地的殖民始于19世纪晚期法国在
塞内加尔开创的逐步推进方式,即以种植花生或
油棕榈的农场为前进基地,利用药物治疗热带疾病,利用当地土著组成雇佣军队,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进,这种方式远比英国的沿海渗透方式有效,因此为其他殖民国家所效仿。19世纪70年代,
南非发现巨大的金刚石、黄金等矿产又刺激其他殖民国家国家在非洲其他地区探寻同类矿藏,争夺的土地不再限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荒地、沼泽、沙漠和
无人区都成为争夺的对象。1884—1885年的
柏林会议上,确定了“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已占据非洲沿海地区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和葡萄牙,迅速与当地酋长签订协议和条约,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内陆。新兴的工业强国——德国、
比利时和意大利也加入到对非洲的争夺中来。
从1885至1900年,欧洲国家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
埃塞俄比亚和
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
利比里亚于1846脱离美国殖民,
埃塞俄比亚在1936被意大利全境占领),传统的非洲王国如
阿散蒂联邦、
达荷美、
索科托、
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非洲人建立的
德兰士瓦和
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通过
法突战争、第八次
阿散蒂战争、
祖鲁战争、
英布战争等殖民战争,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埃塞俄比亚则由于
阿杜瓦战役的胜利,避免了这种命运。
在亚洲,
俄罗斯帝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加速了对
外高加索、中亚、
西伯利亚及
远东的殖民和征服,先后占领了
大玉兹、
中玉兹、
小玉兹、
希瓦汗国、
布哈拉汗国、
浩罕汗国,并向中国的新疆、
外蒙古和
满洲地区渗透。到1876年,俄国已经占领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征服了
安南、
老挝、
柬埔寨,英国占领了缅甸、马来半岛和
北婆罗洲,控制了
波斯湾和
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新兴的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
加罗林群岛、
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
半殖民地,如
中国、
朝鲜、
暹罗、
波斯、
阿富汗、
奥斯曼帝国等,在这些国家攫取了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
军事冲突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纪初,殖民国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实力仍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
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剩余地区”。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国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相继卷入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冲突,如英、法、德之间的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和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法之间的
法绍达危机,两次
布尔战争,
美西战争、
日俄战争、
意土战争等一系列冲突。
从1900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
纵横捭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日本对俄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俄国对英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国;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位于欧洲中部的
奥匈帝国和位于亚洲西部、而且已经处于崩溃前夕的
奥斯曼帝国包围俄国……为了巩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继组成了英法俄
协约国和德奥意同盟国两大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同盟国(意大利倒戈)战败的结果告终。作为惩罚,德国被剥夺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奥匈帝国瓦解,领土被邻国瓜分或组成新的国家,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全部阿拉伯领土。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市场的调整、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高涨,到20世纪20年代时老式的
殖民主义体系已经大为削弱,殖民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新的殖民地。战败国被剥夺的殖民地成为
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区交给战胜国管理,虽然实质上仍是殖民地,但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已经规定受托国必须促进委任统治地居民的福利,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独立的国家。
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新的殖民主义思潮——源于地缘政治理论的
法西斯主义殖民观及“生存空间”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战争之后开始提出亚洲国家在日本“领导”下抵御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并在20世纪30年代将其演变为“
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其他法西斯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陆续提出了“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大西班牙主义”的口号。
阿道夫·希特勒曾在其著作《
我的奋斗》中不主张德国从事海外扩张,认为在海外扩张不如在欧洲扩张对德国有利,但他后来却核准
纳粹党“25点纲领”中的殖民地要求,并在1933年后鼓励
德国殖民地运动派的活动。
1931年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宣告对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经再度开始,继之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
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传统形式殖民主义发展的结果,但殖民主义的变种——“生存空间”理论,以及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显然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独立运动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后残存的各主要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在战争中都被削弱。在战争期间,未被占领的盟国殖民地,如印度、东非、
尼日利亚、比属刚果等地的
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同时,由于日本和德国借助扶植殖民地
民族主义运动的方法来削弱盟国的力量,盟国殖民地的
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中也在
轴心国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领的
荷属东印度、
英属缅甸、法属
印度支那等地爆发。这些地区的
民族主义者曾经在战争中与日本占领军合作,建立名义上“独立”的傀儡国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将权力及武器移交给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令其为盟国制造混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先宣布独立,越南于9月2日宣布独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随即蔓延到缅甸、印度、
马来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至1953年柬埔寨独立之后,法国、荷兰和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已经全部成为独立国家。
举例说,英国曾是一个殖民帝国,二战后,则通过“
威斯敏斯特法”,给予
自治领独立的权利,一些国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独立,但此些国家仍属于
英联邦。如澳大利亚的宪法中便注明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特别是1955年
万隆会议之后,在已独立的殖民地和
半殖民地国家鼓舞之下,这一运动又发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宣布了“从
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英国在1957年至1963年间先后撤出
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亚、北婆罗洲、海峡殖民地(新加坡、
马六甲和
槟榔屿)、
南也门、
巴林、
科威特、
卡塔尔、特鲁西尔阿曼(今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桑给巴尔、
肯尼亚和
乌干达。
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始于1956年英埃
苏丹和1957年
加纳的独立。从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被称为“
非洲独立年”,其中13个国家为原法属殖民地,3个国家为原英属殖民地(包括意属
索马里),1个为原比属殖民地。至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和法国所属的殖民地已经大多宣布独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
葡属殖民地独立战争成功之后,这些殖民地也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独立。
在亚非殖民地独立初期,英、法、荷、比等前宗主国也企图夺回失去的土地或权益,或出兵进攻新生的独立国家,或对殖民地的武装反抗进行镇压,先后引发了
荷印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
阿尔及利亚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即
第二次中东战争)、所谓的
联合国刚果行动等一系列战争。马来亚(由共产党领导)、摩洛哥、突尼斯等地也因此发生了反击行动。但这些反扑没有阻挡住亚非各国的胜利。
历史作用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时期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
1853年,马克思在《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
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各个殖民地的历史情况、殖民对象、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响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殖民,西属美洲殖民地和
英属印度殖民地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和破坏是巨大的。但在热带非洲,除占极少面积(
法属西非为8%,
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外,殖民地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了原始的
农业社会结构。
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即积极意义,通常表以下方面: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进行建设,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殖民地的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公路、电讯、电话、医院、学校,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
对于殖民地历史作用的评价,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意见。一些观点认为,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对于当地的文明、文化、经济和政治只起到负面的、破坏的作用。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以非洲为例,在早期奴隶贩卖时期,殖民地对非洲文化起了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在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禁止非洲本土的奴隶贸易,是功大于过;在帝国主义时期,对非洲的资源掠夺加剧,是过大于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殖民地的建设时期,既有对殖民地的投资和发展,也有对殖民地
民族运动的镇压,功过相等。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的历史贡献大于它对当地造成的损害。
统治方式
已实现
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与法国、西班牙、
葡萄牙、荷兰、
德意志帝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殖民国家不同。法、西、葡、荷、德等国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当地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几乎得不到保存,当地语言在教育系统中很少应用。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并摈弃土著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出现分化,独立后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英国在北美独立之后的殖民政策则与之相反,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如印度的
海得拉巴国、克什米尔国,非洲的
布干达王国、巴苏陀兰王国、
桑给巴尔苏丹国,中东及东南亚的一些酋长国和苏丹国)。在被划为英皇直辖殖民地的地区,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乡村等行政机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英国征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之后,保留了两国原来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以作为对两国原来的
布尔人统治集团的让步),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有观点认为,与法葡等国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从未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从未实现的殖民地体系——日本的“
大东亚共荣圈”与
纳粹德国的殖民地管理方式。两者有别于传统的殖民地统治方式。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理论中,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将日本、华北与
伪满洲国作为“凝结不散的核心”,以东京为其中心,在其四周围绕着一群卫星国家、附属国、保护国和殖民地,会有一些属国被日本用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协定束缚手足,其安全受日本的“保护”,其外交政策受日本的指挥,如泰国和越南。日本这种体系为现代殖民地制度与古代封建关系的混合物:日本成为各
附庸国的主人,各属国将贡献物品与服务,而日本以其陆海军“保护”它们。
这个“大东亚”当然不仅是一个政治的联合帝国,并且是一个“共荣圈”,即一个经济配成整体的区域,其物源的开发与使用受日本人的支配,并为日本人谋利益。
纳粹的殖民地问题专家则宣称,在纳粹德国殖民地制度下,德国统治者只是当地各部族与各组织所构成的等级体系中的最高一层,德国总督只是各酋长与小酋长的行政金字塔体系之顶端而已。纳粹德国将来决不强迫土著人民信仰基督教,也绝不向其宣讲非洲人与欧洲人是平等的。德国将不许非洲人在任何理由下离开殖民地而到欧洲去。土著不得成为德国公民。德国的种族法律将施行于各殖民地。土著学校不得讲授任何“欧洲事件”,否则当地人会“视欧洲为文化发展的最高峰,而丧失他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土著不得入高级学校与大学受教育,德国将专为土著设立特种剧院,电影场,及其他游戏与娱乐场所。显然这两种统治方式仍不过是传统的殖民地统治方式的变种而已。
20世纪5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广泛独立后,一些宗主国对原殖民地进行了广泛的援助。援助的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
经济援助是宗主国援助的最主要形式,包括直接的经济援助、以及贷款、投资等形式的财政援助。以法国对非洲前法属殖民地国家的援助为例,1997年和1998年,法国向刚果提供了2.42亿和2060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刚果外援总额的90%和31.9%。1998年法国对多哥的援助达149亿
非洲法郎。比利时对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财政援助在1999年为2280万欧元,至2002年为4440万欧元。此外,前宗主国通常还与原殖民地国家签署技术、军事、文化等合作协定,为这些国家提供留学生奖学金,派遣技术专家,提供军事顾问和武器。
主要争议
与本国原有领地相连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的新征服地区是否可以被算作殖民地,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历史上俄国对中亚、
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殖民,美国的
西进运动,
条顿骑士团对东欧的殖民,以及
古代蒙古帝国对周边地区(如汉地)的征服,都具有征服殖民地的性质。一些历史学家也将这些对新领地的征服算作殖民运动。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地区被征服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成为与宗主国其他行政区划地位相等的新省份(或州),并采纳了宗主国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因此不应该算作殖民地。
一种折中的看法是,将征服行动本身看做是殖民行为,但被征服地区作为与宗主国其他政治实体(如省、州)地位相同的实体加入宗主国、其居民享有与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后,该地区作为殖民地的时期即告结束。以美国历史为例,即从西部新领土归美国统治时开始,到该领土作为州加入合众国的那段时期为止,这段时期可以算是该地区的殖民地时期(例如1867—1959年的阿拉斯加)。历史上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藩属关系也不同于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政治上实行内部自主,经济和军事也完全独立。事实上这种关系有些类似于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德意志诸邦与帝国皇帝、以及宗教改革之前欧洲各国对罗马教廷的臣服关系。
第二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是
海外领地与殖民地的区别。一些面积很小、原为荒凉无人地区的殖民地(大多是海岛),其居民为宗主国移民,享有完全、充分的政治权利,与宗主国具有相同的文化,对宗主国有认同感,或者由于太过荒凉而无常住人口,这样的地区不能够算做殖民地。具体来说,比如英国的
福克兰群岛、
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以及
挪威的
布韦岛。法国的一些海外省虽然人种与法国本土不同,但对
法兰西文化也有很强的认同感,并且不愿独立。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殖民地被列为“海外领地”或“海外省”,但其居民因肤色、种族、信仰等原因不能享有与
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则该地区仍被作为殖民地看待。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宣布
安哥拉、
莫桑比克等非洲殖民地为“海外省”后,由于当地的黑人无法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不承认这些地区为非殖民地地区。同样的例子是,1965年11月11日
伊恩·史密斯宣布
罗得西亚(今
津巴布韦)独立后,由于国内的黑人政治地位仍与独立之前相同,因此除
南非和葡萄牙等少数国家之外,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不承认罗得西亚为独立国家,英国还提出了被称为“NIBMAR”的原则,即“(实现)非洲人的多数统治之前没有真正的独立”(No Independence Before Majority African Rule)。
作为参照标准,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列出的“
非自治领土”名单中,只列入了存在着土著争取独立运动的
新喀里多尼亚,而将
瓜德罗普、
马提尼克、
法属圭亚那等法国海外省排除在外。
波多黎各和
格陵兰由于获得了高度内部自治,也未被加入该名单。
各国对南极洲均不能提出领土要求或宣布其为殖民地。
海外领地
英国
法国
丹麦
挪威
西班牙
葡萄牙
美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摩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