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明成祖朱棣讨伐蒙古的军事行动
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对北元残余势力鞑靼瓦剌等部的军事行动,前后共有五次亲征。
历史背景
明太祖北征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之子爱猷识理达腊率残部逃往漠北,仍自号“元”,史称北元。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北元残余势力东山再起,多次派兵北征,给予北元以沉重的打击。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年),爱猷[yóu]识理达腊死,其弟脱古思帖木儿继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脱古思帖木儿于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位于内蒙古呼伦湖之南)被明军将领蓝玉击败,在逃亡过程中被部下杀死。
鞑靼与瓦剌的兴起
脱古思帖木儿死后,北元势力陷入混乱。洪武末年到永乐初年,蒙古诸部分裂为三部:兀良哈部游牧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鞑靼部游牧于鄂嫩河、克鲁伦河和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瓦剌部游牧于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鞑靼势力较强,仍沿用元的国号。明建文四年(1402年),蒙古可汗坤帖木儿在内乱中被杀,非元裔的鬼力赤篡夺汗位,《明史》称其去元号,自称鞑靼可汗。明永乐四年(1406年),鞑靼知院阿鲁台又杀鬼力赤,迎立元裔本雅失里为可汗。瓦剌部是蒙古的一支,元末明初之际,瓦剌各部在首领猛可帖木儿统治下势力渐强。鞑靼部首领鬼力赤称鞑靼可汗后,猛可帖木儿拥兵自立,自称瓦剌王,同鞑靼部互相争战不已。猛可帖木儿死后,瓦剌部的领导权一分为三,形成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首领共同执政的局面。鞑靼与瓦剌长期对立、相互攻杀,但也常常联系起来一同南下劫掠明朝西部和北部,成为明朝永乐年间边境的重要威胁。
明蒙冲突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起先对鞑靼瓦剌各部实行招抚政策,向两部派出使节表示友好,赐给大批绸缎、布帛、粮食、钱币、金属品等。鞑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领也都接受明朝册封。但鞑靼部的统治者仍想恢复元朝的统治,时常派兵南下劫掠。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鞑靼再次南下袭扰。朱棣派给事中郭骥等前往鞑靼部招抚,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死郭骥,并率兵攻打明朝的兀良哈诸卫。朱棣决定出兵北伐,他先是任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领十万精兵讨伐鞑靼。丘福取得了一定胜利后,轻兵冒进,被瓦剌主力包围,丘福等明军主将战死。丘福兵败消息传回,朱棣决定亲征漠北。
战争过程
第一次北伐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下诏紧急备战,调发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湖广等地诸卫精锐步、骑兵50万众(后世学者通过史料考证第一次北伐作战人员在3万人左右),组成六军:以靖远侯王友和安远伯柳升为中军正副主将;宁远侯何福为左哨军主将;武安侯郑亨为右哨军主将;宁阳侯陈懋为左掖军主将;广恩伯刘才为右掖军主将;都督佥[qiān]事刘江为前哨军主将。又诏令户部尚书夏原吉调集武刚车3万辆,载粮20万石,跟随大军行动。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初一,朱棣命其长孙朱瞻基留守北京,户部尚书夏原吉辅政。初十,朱棣率领大军出征。朱棣率领大军先后经过居庸关、宣府、于三月初抵达兴和。三月初八日,朱棣到达鸣銮镇(今内蒙古正蓝旗附近)检阅誓师后,挥军继续北进。四月二十四日进至威虏镇,五月初一日到达胪朐河,并令王友、刘才城于河边。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听闻明军出塞后非常恐慌,想与阿鲁台一同向西转移,阿鲁台不从,内部遂分裂。本雅失里率众西走,阿鲁台则向东去,远避明军。朱棣得知本雅失里西逃后,命部队渡过胪朐河,亲自率领精兵追击本雅失里。五月十三,明军在斡难河南岸追上了本雅失里,双方激战,明军取得大胜,本雅失里仅率七骑逃走。
在击败本雅失里后,朱棣立即挥师东进攻击阿鲁台。六月初九,朱棣率军到达了靖虏镇(今内蒙古呼伦湖附近),得知阿鲁台部就在不远处的山谷中,于是命诸军结阵攻击。阿鲁台军且战且退,阿鲁台命人向朱棣诈降,朱棣识破了计策,与阿鲁台军交战。激战中朱棣亲自率领骑兵冲击阿鲁台军阵,明军大胜,阿鲁台仅带领亲属逃走。
朱棣取得大胜后,由于军中缺粮缺水,加之夏季炎热,遂率军班师。明军在途中击溃了尾随的鞑靼游骑,于七月十七日回到北京,朱棣第一次北伐结束。
第二次北伐
战败后,瓦剌部趁机发展起来。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瓦剌首领马哈木袭杀本雅失里,立本部落首领答里巴为蒙古大汗。阿鲁台则向明朝投降,并请求明朝攻打瓦剌。朱棣封阿鲁台为和宁王,希望扶持其对抗马哈木,马哈木因而更加怨恨明朝,双方关系恶化。之后马哈木借着进攻阿鲁台的名义率部逼进漠南,实则是进一步向明廷示威。瓦剌的扩张违背了朱棣想要让各个部落势力相对平衡的方针,朱棣因而决定亲征瓦剌。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初六,朱棣下诏亲自率兵进击瓦剌。命安远侯柳升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率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率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率领左、右掖,以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马步兵共约五十余万。三月十七,朱棣携皇太孙朱瞻基亲统大军自北京出发北征。四月,明军抵达兴和,进行了整顿和检阅。六月初,明军抵达撒里怯儿(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明将刘江率领的先锋与瓦剌军在三峡口交战,从俘虏处得知马哈木主力在忽兰忽失温(三峡口西百里)。朱棣于是命令军队急行军,六月初七,明军抵达忽兰忽失温,双方开战。瓦剌三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率领三万瓦剌军屯驻在山上拒守,朱棣先派出骑兵挑战,引诱瓦剌军队下山,随后三面出击。明将柳升率神机营,发射炮、铳[chòng],击毙瓦剌军数百人。瓦剌军阵大乱,朱棣亲自率领精锐骑兵攻击,瓦剌军后退,明军乘势追击。双方激战中互有伤亡,明将郑亨、马聚中流矢负伤,满都战死,瓦剌军中王子十余人,士卒数千人被杀,马哈木率部退走。
忽兰忽失温之战,明军给瓦剌军以重创,自身伤亡也不少,战后朱棣本欲继续追击,但在皇孙朱瞻基的劝谏下下令班师。明军按原路还师,于八月初一回到北京。
第三次北伐
自阿鲁台向明朝纳贡称臣之后,经过数年休养生息,鞑靼势力逐渐恢复。鞑靼先趁瓦剌兵败于明军之际击败瓦剌,又逐渐控制了兀良哈部。实力恢复后,阿鲁台又开始与明朝对抗,不断南下劫掠明朝边地。朱棣一面增兵加强兴和、开平、大同等地的守备力量,一面转而拉拢和扶植瓦剌势力以对抗鞑靼,同时有了再次北征的打算。永乐十五年(1417年),瓦剌首领马哈木死,朱棣派人拉拢太平和把秃孛罗,希望可以牵制阿鲁台。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久,便准备再次亲征阿鲁台。对于这次出征,朝中多有异议,朱棣坚持己见,处罚了劝谏的大臣后,决定于次年出兵北伐。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阿鲁台率军攻陷兴和,明朝守将王焕战死,朱棣得到消息后,命太子监国,自己则率大军出征。三月二十四日,明军进至宣府东南之鸡鸣山时,阿鲁台军闻讯遁走。朱棣率军前进,准备寻找战机直取阿鲁台的老巢。七月,明军一路北进到阔滦[luán]海子以北的杀胡原(今内蒙古呼伦湖附近),先锋部队与鞑靼军进行了小规模冲突,并从俘虏得知阿鲁台已携带家眷北逃。在证实这一消息后,朱棣率大军班师。
明军班师途中,朱棣认为阿鲁台能够肆意南下,靠的是兀良哈部的策应,于是率军迂回攻击兀良哈部。七月十五日,明军与兀良哈部数万人相遇于屈裂儿河东,明军在战斗中大败兀良哈部,斩获甚多。八月十七日,朱棣鉴于兀良哈余部已请降,少数残敌已远逃,于是下令大军班师,九月初八,朱棣回到北京。
第四次北伐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七月,阿鲁台再次南下侵犯明朝边境,朱棣决定再次亲自北征。八月四日,朱棣留下太子监国后,于次日率领诸军出征。九月十日,明军抵达西阳河,得知阿鲁台部已被瓦剌部首领脱欢率军击败,朱棣遂命明军主力原地驻扎,只令前锋军主将陈懋率军搜索至宿嵬山(今河北张北县以北)。十月,陈懋[mào]收降了鞑靼王子也先土干,朱棣非常高兴,封也先土干为忠勇王,赐名金忠。朱棣随后率领大军班师,十一月初七返回北京。
第五次北伐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正月,阿鲁台部又进犯大同、开平,朱棣召集群臣商议后,决定再次亲征阿鲁台。四月初四,朱棣在命太子监国后率领大军出征。同月二十五日,明军抵达隰宁(今河北沽源小河子乡),得知阿鲁台部已向答兰纳木儿河撤退,朱棣命令各部急速进军。六月十七日,明军前锋到达答兰纳木儿河,未发现敌军踪影,朱棣令张辅等将搜索附近300里以内的山谷,仍没有发现。六月二十日,朱棣又令前锋军主将陈懋率部前进到白邙山搜索,仍不见敌之踪迹,朱棣遂下令班师。七月十七日,朱棣行进到榆木川时病重,遗诏传位太子朱高炽,次日朱棣病死,终年65岁。
历史影响
明成祖朱棣基于对鞑靼、瓦剌“分则易制,合则难图”的认识,采取了以政治瓦解与军事打击交替运用的策略,企图使其在互相抗衡、互相争战中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为防止东、西部蒙古统一,明成祖重点打击东、西部蒙古中扶立可汗的一方,并拉拢和扶持其对立一方,通过给予封号,允许通贡贸易等手段给予支持。明朝通过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极力阻止蒙古建立统一政权。明成祖五次亲征,虽然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基本上重创了鞑靼和瓦剌的实力,加剧了蒙古内部的分裂割据局面,迫使他们仍同明朝保持着臣属关系,减少了袭扰,使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暂时的稳定。但蒙古各部失去与中原的联系后,经济较为落后,许多漠北百姓生存陷入困难。
对于兀良哈三卫,明朝始终允许兀良哈三卫与明朝通贡贸易。明成祖没有专门征伐过兀良哈三卫,只在出征阿鲁台无所获时攻击了部分兀良哈部众。明朝在喜峰口、广宁、开原与兀良哈三卫互市,允许其至北京贡市,使兀良哈三卫地区成为鞑靼、瓦剌与明朝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减少了蒙古势力对蓟[jì]、辽一带的侵袭,在明前期一直保持了相对的安定。
明成祖频繁发动对蒙古诸部的征伐,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给明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负担。明宣宗即位以后,鉴明成祖北伐的教训,因而不再派兵远征,而是采取了画地为牢的保守防御政。明朝不断修筑边墙,加强对近边关隘的防御,对蒙古内讧也不再积极干预,任其自生自灭。明朝的这种消极防御政策,减轻了对蒙古各部的军事压力,使蒙古各部得以逐渐南下进入漠南地区驻牧,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明朝近边,也为蒙古各部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历史评价
张廷玉等《明史·成祖本纪》:大军多次出征,漠北如尘土般一扫而清。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成祖为了实现他做“天下共主”的雄心,多次大规模亲征,其目的就是使蒙古臣服。这种大规模用兵,固然有其利益所在,却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战争不仅割裂了蒙古与内地的联系,影响了双方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连年征战,征需频繁,民力调敞也使明朝的财力因之“大窘”。这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成祖的北征,不免失策。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明朝永乐年间,正值蒙古内部分裂时期,明廷在政治上利用其内部矛盾,采以夷制夷之策,以削弱敌人之力量,故堪称得计。在军事上配合政治要求,对敌实施各个击破之战略,自亦无可疵[cī]议,唯在战略战术上因运用过于呆板,故北征前后达六次之多,而战果甚微。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0 17:58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