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山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西南山脉
江郎山,古称金纯山、须郎山、玉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西南,仙霞山脉北麓、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唐朝高士廉文思博要》记载“有江氏三兄弟登巅化为石,故又名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
形成演变
江郎山的丹霞地貌从开始发育至今,大约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经历了峡口盆地的形成、峡口盆地的沉积、峡口盆地的构造抬升、裂隙节理的发育、崩塌作用和一线天–巷谷–峡谷发育、基岩差异风化导致的崩塌和扁平洞穴形成、风化剥蚀搬运等一系列过程。
白垩纪早期,江郎山所处的华南褶皱系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保安–峡口–张村断裂带之间的两大断裂拉张断陷,导致峡口盆地形成。随后,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开始在盆地中沉积。
早白垩纪末或晚白垩纪初,该区发生强烈造山运动,在火山岩盆地边缘产生高大山地,形成巨厚紫红色粗砾岩地层。
白垩纪晚期,两大断裂发生强烈挤压活动,峡口盆地逐渐隆升,原来没有出口的内陆湖盆变为有出口的红色岩层盆地,盆地由堆积地区转变为侵蚀地区。
在第三纪漫长的时间里,经过持续的侵蚀与剥蚀作用,大部分砾岩地层被侵蚀殆尽,前期的许多地层也遭受了大量侵蚀。
新生代以来,峡口盆地在构造抬升中,产生大量张断裂和节理,加速了对岩体的切割,以及岩体被切割后的崩塌,导致了丹霞地貌的发育。在江郎山三爿石至仙居寺一带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貌,就是蚀余紫红色粗砾岩地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位置境域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西南,仙霞山脉北麓、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32′47″~118°34′20″、北纬28°11′20″~28°32′32″之间。江郎山整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北与江山市区相邻,南与福建浦城接壤,总面积51.39平方千米,核心面积11.86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气候
江郎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作为浙西山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凉风。年平均气温17.1℃,但气温随山高而降低,山上年平均气温仅14℃。年日照时数2063.3小时,无霜期250~290天左右。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由北而南递增,相对湿度为85~95%。雨水常年丰沛,春末夏初形成梅雨季节,降雨最多;8~9月降水量少,常形成伏秋旱。
地质
江郎山位于华夏古陆西北缘江绍断裂带的峡口盆地中。该盆地呈北东向展布,由白垩纪紫红色砂砾岩组成,长约30千米,宽约10千米。盆地周围主要为侏罗纪火山岩和晚元代变质岩。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岩和浅成超浅成次火山岩分布广泛,并有火山口存在。
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性看,本区出露的主要是下白垩统永康群,主要分布于本区中部及西北部广大地区,永康群主要由馆头组朝川组方岩组构成。
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馆头组(K1g)为下白垩统永康群底部地层,在本区有零星出露,可分上下两段,缺失中段。下段为砂砾岩、砂岩以及深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偶夹粉砂细砂岩;朝川组(K1c)底部为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中部为紫红色块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有河流相的砂砾岩,上部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砂砾岩、砾岩,相互交错。朝川组的沉积地层中还夹有火山岩夹层,有玄武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等;方岩组(K1f)是构成江郎山丹霞地貌的主体地层,主要为紫红色、浅灰色巨厚层至块状砾岩,夹有砂岩、砂砾岩,中夹透镜体,同时也偶夹火山岩,是一套由山麓冲积扇到河流谷地、湖泊平原、三角洲地带沉积的河流相湖相沉积地层。
地形地貌
江郎山是属于唯一的老年期丹霞地貌类型,其周边地区的白垩系地层多被蚀为低地,唯有郎峰、亚峰、灵峰“三爿石”拔地而起。最高海拔为郎峰,高819.1米。三爿石的基础是500米左右海拔的大小弄峡和登天坪,其间夹有如刀削斧劈般的“天下第一巷谷”。这种奇特的老年期孤峰——巷谷奇观在国内外丹霞地貌区中也是罕见的。
江郎山是属于唯一的老年期丹霞地貌类型,其周边地区的白垩系地层多被蚀为低地,唯有三爿石却拔地而起。“三爿石”位于江郎山的中心位置,这三爿巨石高约300米,矗立于海拔500米的众山之上。它们按“川”字形相峙相对而立,形成了“三峰列汉”的奇景。郎峰是三峰中最大的一座石峰,它海拔819.1米,外形庞大,成椭圆状,长约420米,宽约240米,四周都是丹崖赤壁,丹崖高度为300~369米,被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奇峰”;亚峰海拔737.4米,上巨下敛,兀立峰间,这种陡直俊俏的丹霞险峰在国内较为罕见;灵峰海拔765.0米,峰顶尖而险峻,峰腰挺拔。整个峰顶又分成南、北两峰,南峰为灵峰,北峰为亚峰主峰。
线状构造是江郎山重要的丹霞地貌,沿断层或剪裂带风化剥蚀形成的窄深槽谷,沟巷、峡谷、缝道等,形态多样。小弄峡,位于亚峰和灵峰之间,全长298米,峡谷岩壁陡峭如削,均宽约3~4米;呈北西—南东走向332°,人称“一线天”。小弄峡南侧登天坪海拔为615米,峡谷北口海拔约为496米,即两级岩槛相对高度为119米;大弄峡,位于郎峰与亚峰之间,西北宽阔,东南狭窄,呈喇叭口状。峡谷最宽处达50米,最窄处不足10米,谷底最深处海拔461米,峡谷走向340°.大弄峡东侧的郎峰岩层是典型的紫色砂砾岩。
江郎山方岩组巨厚砾岩层中,经强烈的差异风化,形成沿层理分布、近水平的扁平洞穴景观。在丹霞赤壁面上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岩洞,沿层理呈串珠状,分布着钟鼓洞、天宫洞和会仙岩发育典型的洞穴和崖壁凹槽。如郎峰下钟鼓洞(宽20.5米,深26.0米,洞口高3.3米,内高2.3米~1.0米);会仙岩(宽35.0米,深数米至十数米,高1.0~4.0米);静心石室(宽16.0米、深13.5米、洞口高5.5米、内高3.5米);天宫洞(宽15.0米、深12.0米,洞口高8.0米,内高1.0~1.5米)。
水文
江郎山主要河流为江山港(古称须江),沿途汇入的主要支流有东积溪、内坑溪、梅溪和周村溪,在大溪滩乡流入衢县常山港汇合,属钱塘江水系。具有山区性河流暴涨暴落特点,洪水期含沙量较大。另有江郎山北麓山下的人工湖—须女湖,湖面狭长,奇石林立,峭壁激流,引人入胜。区内水系主要形成湖泊(水库)、溪涧、瀑布等景观。
土壤
江郎山丹霞地貌是由于长期受风化剥离、流水侵蚀、岩性差异及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形成了以赤壁丹崖、险峰、石墙、石峰、岩洞和幽谷等为主要景观的奇特裸岩地貌。受母岩和地形的影响,本区土壤的母质以坡积为主,残积母质很少。土壤主要为由紫红色砂砾岩风化形成的岩性土,其间虽然也分布着一些侵入岩,但终因量少,对岩性土壤的形成影响甚微。根据土壤质地的不同可划分2种土壤,一种是紫红泥土,主要分布在山麓中下部及局部较为平缓的山顶;另一种是红紫砂土,主要分布在山麓的上部及局部较为陡峭的山坡上。三爿石中的郎峰为三峰中最高大的石峰,几乎全为坚硬的紫红色砾岩所构成,岩壁岩性较为单一。
资源状况
生物资源
江郎山有鱼类33种,两栖类14种,爬行类32种,鸟类118种,哺乳类22种。列入IUCN红色目录30种,CITES动物28种,中国红色目录45种,中国保护动物26种。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虎、云豹等,在该山东南部还发现角怪和娃娃鱼。
江郎山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富有特色,森林覆盖面积达95%以上。植被垂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下部为常绿阔叶林,中上部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岩壁为苔藓植被、岩生草甸和次生灌丛。江郎山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分布广泛,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冬青科杜英科山矾科等植物构成。江郎山有维管植物1288种,其中蕨类植物101种,裸子植物19种,被子植物1168种。列入IUCN植物22种,CITES植物18种,中国保护植物35种。江郎山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共计有古树117株。古树群2处,分别为开明禅寺古树群和朗峰顶古树群,两处分别有古树53株和23株,记录比较珍贵的名木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榧树厚朴水杉三尖杉金钱松福建柏鹅掌楸杜仲深山含笑花梨木等。江郎山还发现松属杉木属柳杉属、福建柏属等白垩纪或第三纪残遗的植物属。
水资源
江郎山主要以山体为主,水域面积较小,水资源主要是景区内的多个水库及溪流瀑布景观,其中包括直垄水库、达坞垄水库、须女湖等。江郎山水质良好,是区域内的主要的农业灌溉用水。
旅游资源
1991年5月,江郎山与仙霞岭、峡里湖、廿八都及浮盖山五大景区被评为浙江省江郎山风景名胜区。
2002年5月17日,江郎山所在江郎山风景名胜区入选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12月《江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2005年12月,江郎山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2008年11月,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省江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办法》。
2013年9月28日,江郎山·中国衢州国际旅游节开幕。
2013年9月28日,美国翼装飞人,世界顶级翼装飞行大师杰布·克里斯成功飞越江郎山一线天。
2013年9月28日,江郎山与台湾日月潭成功结对。
2017年2月,江郎山·廿八都景区被评为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9年3月,江郎山实施《江郎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年)。
江郎山所在江郎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5A级景区,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还集奇、险、陡、峻于三石,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被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交相辉映。江郎山自古就有“江郎八景”之说,分别为“三峰列汉”“一蹬盘空”“洞岩钟鼓”“烟霞楼台”“古寺春云”“树杪飞泉”“松梢挂月”及“山村暮雪”。在一定天气条件下才能观赏到的“七大奇观”,包括“雾海彩虹”“银河倒挂”“龙口吐月”“冰凌世界”“仙霞披彩”“三峰神光”和“风卷残叶”。沿着江郎山的中轴线,自南向北分别有一线天、登天坪、百步峡、钟鼓洞、会仙岩、伟人峰、十八曲、江郎书院、开明禅寺等主要景点。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江郎山,古名丰富,曾称金纯山、须郎山、玉郎山。自南向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当地人俗称“三爿石”。相传在古代,江郎山曾是海口,与东海龙宫相通。东海龙王的小女儿须女在此游嬉时,结识了当地采药、打柴的江氏三兄弟,三人皆对须女心生爱慕。但人仙有别,须女最终被迫返回东海龙宫。痴情的江氏三兄弟登上山头,遥望须女渐行渐远的背影,长久地期盼、眺望,痴心不改,最终化为三块巨大的岩石。古代文献对江郎山命名亦有相关记载,唐朝高士廉等人撰写的《文思博要》提到:“有江氏三兄弟登巅化为石,故又名江郎山。”
历史人文
江郎山为世界自然遗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它有江郎须女雕塑、唐塔、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江郎庙、江郎古诗、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明代理学家在郎峰“壁立万仞”题刻、霞客亭、烟霞亭等胜迹,悬空寺、观音阁、问天亭等建筑,以及风景名胜区内的清漾毛氏文化村、戴笠故居、仙霞古道、历史名镇廿八都等人文古迹。仙霞古道是古时唯一从京城通往福建沿海地区的陆上通道,有“南宋诗歌之路”的称号,南宋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朱熹等文人名士在古道上留下2000余首诗文。历史名人徐霞客三次游江郎山、仙霞古道,并为此写下《徐霞客游记》。仙霞古道还保留仙霞关、廿八都古镇、黄巢纪念馆“冲天苑”等遗迹。廿八都古镇也保留大批明清古建筑,其中民居36幢,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11幢,繁衍着118种姓氏,交流着13种方言,民俗风情丰富。
晋代,江郎山开始最早的开发。
秦汉时期,仙霞古道被开辟。
唐代,黄巢大军借用仙霞古道“刊山伐道七百里”。
五代吴越国(931年),因境内有江郎山,改名为江山县,仍属衢州。
2009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江郎山等6处丹霞景观地(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作为2010年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申报项目。
2009年3月2日,世界遗产中心作出了“中国丹霞申报材料符合《世界遗产操作指南》中对于申报材料完整性的所有技术要点”的审查意见,江郎山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
2010年8月1日,作为“中国丹霞”提名地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浙江省第一项世界遗产,亦是长三角地区第一项世界自然遗产。
民俗文化
江郎山周边村歌文化与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大陈乡村歌文化多次在全国人民大会堂、乡镇文化礼堂演唱,并入选G20杭州峰会“国礼”。村民还将村歌文化融入江山老佛节、江山麻糍节、清漾毛氏谱系文化、城隍庙会、礼贤庙会、花灯会、上梁习俗、七半习俗、挂对联习俗、猜拳、舞龙等民俗文化中,同时举办了毛氏文化节、江郎山文化节、绿牡丹茶文化节等文化节庆及活动。江郎山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木偶戏(廿八都木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有须江古乐、廿八都木偶、江郎山的传说等一批省、市、县级非遗。
饮食文化
江山传统饮食属于浙菜,属中国十大菜系之一,有“江山十大金牌名菜”以及江山白鹅乌骨鸡,廿八都的“八大碗、两名点”、大桥的泥鳅、峡口的立夏羹、雪藕面条等传统美食。
地方特产
历史名人
祝其岱(634~729年),字东山,号台峰。博通经史,中明经科,擅长诗文。多次被朝廷任职,固辞不就,留衙教子。唐高宗后期,被封为岱银青光禄大夫。后隐居今江郎山设馆讲学,从事著述,著写《万福全书》。
祝允哲(1069~1142年),字明卿,宋哲宗时任户部侍郎兵部尚书,率军防御西夏有功,封宣国公。允哲元符三年进士,靖康元年任武翊卫大制参。南宋建炎元年抗金。绍兴十一年,贬为潮州推宫,途中悲愤辞世。
王执中(约1140~1207年),字叔权,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针灸医药学家。乾道五年(1169年)中进士,淳熙三年(1176年)任衢州府江山知县。后因朱熹弹劾被罢黜,转而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编写了《针灸资生经》,这是宋代之前所未见的一部因证配穴、内容丰富的临证针灸专著。
徐存(生卒年未详),字诚叟,号逸平,是程颐再传弟子。南宋初,隐居南塘,设书院讲学,门下子弟千余人,朱熹曾拜访求教。淳熙年间,朱熹拜访,徐存已卒,对朱熹理学思想深有影响。著作有《潜心室铭》《六经讲义》《书籍义》《中庸解》《论语解》《孟子解》等。
毛恺(1506~1570年),字达和,号介川,明嘉靖十四年进士。二十一年,任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后调任宁国知府,山东按察副使,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河南按察使,南京刑部、吏部右侍郎等职。四十五年,升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隆庆二年,任刑部尚书。著《薛文清读书录抄释》3卷,《介川文集》10卷及奏议8卷刊。
戴笠(1897~1946年),字雨农,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早年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在抗日战争中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追任为陆军中将。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其为亚洲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人物之一。
所获荣誉
生态保护
风化情况
江郎山丹霞地貌坡面与断裂构造及风化剥蚀密切相关。垂直断裂切割江郎山峰,流水下切侵蚀形成深沟。沟壁岩石被流水带走后产生裂缝节理,引发崩塌及鳞片剥落。地壳上升与流水冲击使深沟演变成大弄峡和小弄峡。因水流冲击能力有限,一些体积较大或未被流水带走的崩积物堆积在峡谷两侧的陡崖麓部,形成了崩积缓坡,致使部分岩基被掩埋。在陡崖崩塌时,崖麓形成崩积缓坡,而在崩积物的下面则形成了基岩缓坡,基岩缓坡面不断上升。随着陡崖持续崩塌后退,山顶的面积逐渐缩小,山麓缓坡不断扩大,最终在山麓形成了面积较大的缓坡丘状地貌,原来的陡崖和山顶则退缩成“堡状残峰”或“片石”,如郎峰的扁平透镜状岩洞就是由岩石的差异风化和崩塌作用所形成。
保护措施
在风化落石的防护方面,传统方法主要采用拦石墙、落石槽等形式,而现代方法采用的是高强度柔性网支护技术。对于落石频繁且地形开阔的重点灾害点,江郎山所在景区用钢绳网、减压环、支撑绳、钢柱和拉锚等采用柔性拦石网防护,有效防护高能级冲击;对于受风化、地形、岩性、构造、降水等作用形成的嶂谷、冲沟、峭壁、怪石、石柱、危石等,在防治崩塌落石灾害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始地貌和植被;对于受雨季影响的落石高发地段(如一线天、夕阳西下等地),做棚洞或涵洞的同时,在雨季加强巡逻,设置警示牌,做好预案。
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江郎山所在景区开展春季绿化、复绿和补植工作,积极防治白蚁病虫害,保护名树古木,加强林木资源和植被保护。定时清理排水沟枯枝残叶保护水资源,污水废水达标后分类排放,减少废弃物并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用节能材料与设施,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占比超60%。《江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景区游客容量做极限测算,制定《江郎山景区大流量游客接待应急预案》。
科学研究
江郎山地区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中蕴含有重要的古生物信息,如湖泊相的蚌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峡口盆地是重要的恐龙化石富存区,对于研究恐龙灭绝以及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大而普遍的意义。1977年10月26日,在江郎山麓礼贤乡金交椅村发掘出一组恐龙化石,获取骶骨椎骨趾骨等化石标本30余块,重400余斤;1999年6月27日,在江山市环城西路发现一处恐龙蛋化石。在发掘研究中,专家根据它1.78米长的肋骨骨骼化石,推测它全长有20多米,肩高4米,和中国已发现的最大的四川马门溪龙峨眉龙不分上下,属于巨型特大蜥脚类恐龙,生活在距今约1亿年左右的早白垩纪晚期。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21:57
目录
概述
形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