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泰伯园”。
泰伯,
孔子称他为“至德”,
司马迁在《
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 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
勾吴”国,筑“
泰伯城”,成为
吴文化的发源地。
2006年0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东汉以来,
梅里泰伯庙的兴废,在南北朝之前的一段情况已很难考证。能看到的最早的文献为写于
魏晋时期的《
吴地记泰伯城无锡县志吴泰伯庙在州(
无锡州北宋《
太平寰宇记泰伯无锡县志》还记载了元代
至顺年间修葺泰伯庙之事。经过元末
江南地区的战乱,梅里泰伯庙已十分破旧。洪武10年(1377)在无锡县城内
小娄巷
明
弘治13年(1500)无锡知县姜文魁带头捐俸,募集财物修庙,得到当地乡绅的支持。姜文魁在原庙旧址不远处稍移了一下位置,泰伯庙仍处在
伯渎河宏拓祭器明堂梅村泰伯庙倪瓒的捐资,于万历24年(1596)重新修复了泰伯庙。这次修葺之后,泰伯庙每过几十年即能得到一次修缮和扩建。
三让堂、
尊德堂、仓厅、
小让王殿、大夏堂、
慈俭堂、圣堂、
还山小筑;中轴线以西的西院有珠宝堂、云山深处、
德洽堂、
采芝堂、隔凡楼、大树堂。泰伯殿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成为江南有名的古迹。 咸丰10年(1860)无锡失陷于
太平军。泰伯庙除大殿和
两庑之外,其余所有建筑全被拆除烧毁。清末民初,两庑亦遭火灾,大殿虽巍然独存,但亦已破旧。民国年间,吴氏族人稍稍复建了一些建筑。抗战胜利后还举行了盛大的祭祖活动。解放后,泰伯庙重新遭受
极左路线的蹂躏,五十年代初,被梅村师范的学生毁了泰伯的塑像,匾联全部亡失,不久之后,庙内建筑概被占据派作他用。至文革期间,危害更烈,此时已无人敢提泰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教条下,泰伯的三让精神已被抛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也照到了古老的泰伯庙,1984年,人民政府拨款对泰伯庙进行了重修。经过九十年代的大修,许多建筑得到了复建。
该像由无锡泥人研究所所长,泥塑大师
柳家奎主持塑制。
像高4.5米,头戴
冕旒,手捧
玉圭,身穿
玄衣纁裳,为商周古帝王服饰,衣服上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等
十二章纹,脚穿
赤舄。
泰伯像古朴庄重,高贵典雅,完全符合历史人物的时代特点。殿内有历代修庙碑记13块,其中有明
王鏊台中吴氏
宗亲会两庑,各九间。依时间先后依次塑有仲雍、
季简、
叔达、周章、
熊遂、
柯相、
强鸠夷、
余桥疑吾、
柯卢、
周繇、
屈羽、
夷吾、
禽处、转、颇高、
句卑、
去齐、
寿梦、
诸樊、
余祭、余昧、僚、
阖闾、
夫差、
季札、子胥、
专诸、
孙武等28人像。在至德殿东面,韩国泰伯后裔捐款恢复了泰伯庙故井,旁边立有复井缘由的仿明式
四面碑。至德殿后面的一系列原有殿宇都已基本恢复。走进泰伯庙可感到庙貌庄严,殿宇深沉,松柏成荫,净洁清亮,体现了泰伯的开拓和谦让精神,成为江南一处
吴文化教育的优良基地。
泰伯庙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庙的最前部分,金水河、香花桥、至德
名邦石坊已从
梅村中学校区中划归泰伯庙。坊北是由6根青石柱加青石
护墙组成的棂星门。进了棂星门,庄严的戟门迎面而立。这是八十年代重建的。过戟门后是第二个院落,泰伯庙的主体建筑至德殿巍然而立。在修复
泰伯庙至德殿时,发现至德殿的建筑虽在
中轴线上,但向西南稍偏15°,而泰伯墓也有这个特点。说明当年修建泰伯庙墓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礼制。这是有待古建筑与礼制关系这个研究课题来解决的问题。重修至德殿
正脊上鸱吻时,恢复了明代式样。对至德殿的梁枋施用了明式包袱锦彩绘,给人质朴古老的感觉,又具有南方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