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又称泰伯,?—?)是
古代中国周朝吴国的第一代君主,是
周文王的伯父,
东吴吴文化的宗祖。姬姓,名泰。父亲为周部落首领
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
仲雍和
季历。父亲传位于
季历及其子
姬昌,太伯和
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立
勾吴。
人物生平
亶父长子
又太伯(古泰通太),史料记载为
周文王的伯父,殷高宗
武丁四十年
丙申四月初四生,立国“
勾吴”,以国为氏,第一位吴国君主,在位49年,卒于武乙四年
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
吴氏开氏始祖。周太王古
公亶父长子。葬今江苏无锡
鸿山(古称皇山)。
【事迹】公元前1123年,太王有意传位给
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
仲雍迁居荆蛮
句吴,建立
吴国。
【考证】《
诗经·皇矣》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
孔子:“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刘昭云:“
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去墓十界
上坪有旧宅,其井犹存。”
太伯,亦作
泰伯,姬姓,是
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的母亲名叫
太姜,是有台氏之女,
古公亶父的正妻,生太伯、
仲雍和
季历。
太伯奔吴
《
吴太伯世家》称,太伯、
仲雍均是
周太王之子,
季历之兄。兄弟之中,季历最有贤名,且其子昌(后来的
周文王)更具
贤君之才。周太王有意让季历、昌父子继承王位,太伯、仲雍二人于是逃出关中,避地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
后周文王之子
周武王伐纣灭商胜利之后,寻太伯、仲雍之后,见
周章已在吴地称王,遂封周章之弟
虞仲于夏虚(即安邑,今山西
夏县一带)。至此,太伯、仲雍让位出奔的故事结束。今山西
中条山的支脉
西周以来称虞山,又称吴山,虞仲所封之地就在吴山附近。“虞”字的
音部为“吴”,可见虞、吴二字上古时音同或音近,可以通假。
人物影响
季历和他的儿子
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迁居到
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泰伯到勾吴后未娶,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九十一岁寿终,卒后葬于鸿山之上,传位于二弟仲雍。至此,泰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其让德之高尚使后人敬仰,也被后人尊为至德
先圣、三让王、江南人文之祖。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据说途中曾经经过太行九泉山(今晋城市
吴王山),后世为纪念更名为吴王山。
太伯与
仲雍同避荆蛮后,定居
梅里(今江苏无锡
梅村)。
土著居民认为太伯有德义,追随归附太伯的有千余家,并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自号“
句吴”。 不过太伯兄弟有没有到达江南,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说法,将梅里定在无锡,是南朝无锡县令刘昭在注《后汉书·郡国志》时开始这一说法的。以前古籍所说的梅里究竟在哪里,至今一直难以确定。《
左传》哀公七年记吴太
宰嚭说:“大伯端委以治
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
商代末年,
中原地区侯王用兵频繁,太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
城郭名为“故吴”,但这一说法没有历史记载,在当地也无
古城遗址,只是无锡今天有人这样推测。相传太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
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太伯开凿
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
漕湖,全长43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
清名桥一段俗称“
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
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
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
仲雍继位。太伯葬于梅里东(今鸿声镇)的皇山(后名鸿山)南麓。
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
周章,正式册封
周章为吴国君主。太伯被后世奉为
吴文化的鼻祖。
人物传说
太伯把
周朝王位让给他的三弟,后携二弟一路向东,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
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于是太伯在
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国号“
句吴”,并在今
无锡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
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
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
吴国打下基础。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平墟。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
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吴人为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
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称至德寺、
让王庙。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
石牌坊,上书“至德
名邦”四个大字,醒人耳目。唐代著名诗人
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
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文遗墨。
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农历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
历史评价
孔子:“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史籍记载
家族成员
无子嗣。
后世纪念
太伯墓
太伯墓,位于
江苏省
无锡市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太伯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
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
享堂,建于公元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
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歌颂太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
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伯渎河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位于江苏
无锡的
清名桥附近。商朝末年,吴泰伯在
梅里建立勾
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开凿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伯渎河已有3000多年历史,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从
梅村到鹅湖。春秋时期,
吴王阖闾西攻楚国、吴王
夫差北伐
齐国,都曾通过伯渎河。
泰伯庙
泰伯庙,又名
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
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东汉永兴二年(154年),
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
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所立。
现存的泰伯庙为
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
石牌坊,上镌“至德
名邦”四字。石坛北为
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房,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
桂树各一株。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匾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泰伯园”。2006年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伯井
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但据考证,泰伯井是战国时期所建。建泰伯庙后,一直是泰伯庙的厨房用井。南朝刘昭《
后汉书注》记载:“
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
吴地记》记载:“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唐代诗人
李绅晚年隐居泰伯庙,在泰伯庙留下许多诗文,其中《泰伯井》写道:“至德
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吴王山
位于
山西省
晋城市,泰伯奔吴途经之地。据明代《
泽州府志》载“吴
神山县西南六里,即晋普之支,庙祀泰伯仲雍。”传说于此广植
杏树,淳化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