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祭祀是古代
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只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
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
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背景介绍
帝王一定是
受命于天,且
国泰民安才有资格封禅“天下第一山”——
泰山。绵延几千年的
泰山封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山川崇拜,而是包含着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和有着宏大政治背景的文化奇观。
据记载,
秦代以前有72位
帝王在
泰山进行封禅活动,沿至秦汉,
封禅遂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仪礼臻于完备。
起源
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
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
帝王封禅
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
泰山岱宗,
柴望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
祭祀泰山的活动
史不绝书,即使在封禅盛行的秦汉至唐宋时代,
帝王也频频前来祭祀。宋代以后,
封禅大典不再举行,
祭祀泰山更成了
帝王在泰山与天地进行对话的手段,备受重视。
重要内容
封禅大典是
泰山独有的古老礼仪,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为种礼仪的执行者是历代帝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影响更为深远,形成了从传说中的古史到宋代皇帝,贯穿于
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延绵相续的礼仪传统。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
史记·
封禅书》
张守节《 正义 》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
祭天,报天之功,故曰
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
禅。”这种看来简易明了的仪式,何以成为历代帝王神乎其事、无比隆重的盛典,其中究竟有何奥妙?自《 史记·封禅书 》出,封禅始于
秦始皇之说几成定论,南宋
马端临更直斥“七十二家”封禅之说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而恰恰是
司马迁在《 封禅书 》开篇就写得明明白白,封禅大典“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厥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须知《封禅书》之于司马迁有极特殊的意义:其父
司马谈因病未能随
汉武帝行封禅,作为太史官的终生遗憾,临终前“执迁手泣”,悲叹,“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 是命也夫! 命边夫”(《
太史公自序》)此言能不使司马迁
刻骨铭心,剔抉搜罗封禅史料,“
殚精竭虑靡辞”以赴?况且司马迁以刑余之身,完全靠“重于
泰山”的精神力量从事他的“名山事业”,使他不敢对泰山封禅著述有丝毫懈怠。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对封禅起源作出清晰描述,但司马父子对一这问题的探索和肯定却明白无误。无视这一事实,该不该算做“陋儒之见”呢?
先贤们的追溯
如果不抱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看到前人对封禅起源的追溯。那位
孜孜不倦地追
周礼,毕生以“
克己复礼”为
己任的孔老夫子,曾往来汲汲于
泰山,寻觅封禅大礼的遗迹,“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
韩诗外传》),以至在向弟子们传授六艺的时候,尴尬地说:“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遗憾地留下了空白。比司马迁早五百多年的管子曾经谈到过封禅,可惜《
管子 》一书中的《 封禅篇 》早已亡佚,现存该篇是从《
史记·
封禅书》中补抄的。它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
葵丘,而欲封禅。
管仲曰:古者封
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
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
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颛顼封泰山,禅云云;
帝喾封泰山,禅云云;
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路史》中记载,作为炎帝后裔的蚩尤“兴封禅”,也透出封禅起源的消息。以上诸说,显示了封禅起源的纵向系统。它虽开法构成信史,却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封禅实际意义
封禅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封禅起源。 汉代班固《 白虎通义 》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
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 》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
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
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白虎通义》)《 礼记正义 》云:“祭天则燔柴也,天谓日也; 祭地, 瘗者,祭月也。”原来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秦汉时期仪式
秦始皇封禅,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
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
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
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
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汉武帝封禅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
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
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
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
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
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
奉高县。此后,汉武帝又曾五次来
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汉光武帝封禅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
奉高,遣派役夫 1500 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
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
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
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唐朝时期仪式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
波斯、 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
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
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
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
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
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
奉高县为
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二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
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 封
泰山神为“ 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铬》,勒于岱顶
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坛颂 》、礼部尚书苏?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宋真宗时仪式
宋真宗封禅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
泰山。改乾封县为
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
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
王旦撰《封祀坛颂》、
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
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宋真宗之后,
帝王来
泰山只举行
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
明代泰山祭祀
明代不在
泰山封禅,却联绵不断地在
泰山举行
祭祀活动。据《岱史》记载,明代的泰山祭祀从洪武三年开始,到万历元年(公元1537年)止,就达28次。地方官员的
祭祀尚未统计在内,万历元年以后的祭祀,也没有统计在内。明代泰山祭祀,在初期是政治性的,大都与战争有关: 昔元末兵争,伤生者众。予荷皇天眷命,岳镇海渎山川效灵,诸将用命,偃兵息民,今三十年矣。兵燹之余,民方安定。迩来西南戍守诸将,不能昭布仁威,但知肥已虐人,致令诸夷苗民,困窘而奋,怒攻屯戌,致伤戌守善民者。予非敢用兵,由是不得已,指挥诸将,帅兵进讨。然山川险远,彼方草木茂盛,烟岚云雾蓊郁之气,吞吐呼吸,则人多疾疫。此行人众,各辞祖父母、父母、妻子,涉险远以靖边夷,以安中夏。万冀神灵转达上帝,赐清凉之气,以消烟岚,早定诸夷,速归营垒,得奉祖父母、父母,眷属团圆,是其祷也。(《岱史》)洪武末年,西南边防屡有战事。据《明史太祖本纪》载,洪武二十八年广西布政司报告,少数民族酋长赵宗寿和黄世铁等人,“不循治化,负国殃民”;洪武三十年,有“苗民”反抗;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又有安南黎季犛、黎苍之乱。西南边事频繁,朱元璋和朱棣都十分重视。他们之所以战战兢兢,是因为明王朝对西南边境的地理、气候,不甚熟悉,不太适应。求神保祐,以期胜利。当然,史书上说,这些边事很快平息。这当然不是神灵的保祐,而是将军和士兵迅速征讨的结果。但是细检明代
帝王的泰山祭祀,大都是世俗化的求神活动: 景泰三年,遣太子太保兼都察院都御史王文,奉香帛太牢,祭曰:“兹者,河流泛滥,自济宁以南,至于淮北,民居农亩,皆被垫溺,所在救死不赡,朕实伤切于怀。夫朕敷政以惠民,神出泉以泽物,皆上帝所命。今泉流溢于淮泗,灾害及于公私,伊谁之责?固朕不德所致,神亦岂能独辞?必使泉出得宜,民以为利而不以为患,然后各得其职,仰无所负而俯无所愧。专侯感通,以慰悬切。谨告。” 成化六年,遣掌太常寺事、礼部尚书李希安告曰:“迩者,山东地方,爰自去秋,讫于今夏,天时久旱,泉流干涸,夏麦无成,秋田未种,运河浅涩,船运艰难,中心皇皇,深切朕念。惟神奠镇一方,人所恃赖,睹兹旱,宁不恻然?兹特遣官赍香帛以告于神,冀体上帝好生之德,默运化机,宏施雨泽,使田野沾足,河道通行,用纾朕虑,大慰民望。庶几神之休闻,永永无穷,神其鉴之。尚食。”(同上)本来,水灾、旱灾对封建
帝王来说,虽是经济问题,但也是政治问题。我们之所以说明代
帝王的泰山祭祀是世俗化的表现,是对封禅典礼而言的。前已多次叙述,封禅典礼是
帝王盛典,并不是任何一位
帝王、任何一件偶发因素都可以举行封禅仪式的。一般说来,王朝易姓,有非凡的成就,并且天赐祥瑞,才可以登
泰山封禅告天。非开国之君,一定要具备政绩和祥瑞才可以举行封禅大典,宋真宗不具备这些条件,于是就弄虚作假。至少应该说,非重大事件,是不能封禅的。明代
帝王到万历即28次,加上地方官员的
祭祀,则次数更多。频繁的
祭祀,降低了规格,降低了重要性和影响。其次,明代帝王的泰山祭祀,帝王本人不亲临现场,只派官员和道士主持其事,降低了规格,增加次数。其三,内容上的世俗化就更加明显。前边提到战争祭山神,文中有“各辞祖父母、父母、妻子,涉险远以靖边夷”、“速归营垒,得奉祖父母、父母,眷属团圆”、“念将士暴露于外,离其父母妻子”等类语言,将求长生、求神仙、求国祚长久,求天下太平的调子降低,求父母妻子团聚,自然是由政治转向人生,由社会国家转向了家庭和个人。至于丰收年景,
祭祀泰山神以示庆贺,正常年景,祭祀泰山神企求丰收,那就是将祭祀泰山神变成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与古代的封禅大典相去十万八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