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败毒饮,中医方剂名。为
清热剂,具有
气血两清,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效。主治温疫热毒,
气血两燔证。大热渴饮,
头痛如劈,
干呕狂躁,谵语
神昏,视物错瞀,或发
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舌绛唇焦,脉沉数,可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临床常具有解热,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
抗病毒,保肝,解毒,强心,利尿等作用。
生石膏大剂(180-240g),中剂(60-120g),小剂(24-36g),小生地大剂(18-30g),中剂(9-15g),小剂(6-12g),
乌犀角大剂(180-240g),中剂(90-150g),小剂(60-120g),真川连大剂(12-18g),中剂(6-12g),小剂(3-4.5g),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黄连。
本证多由
疫毒邪气内侵脏腑,外窜肌表,
气血两燔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为主。 清瘟败毒饮是由
白虎汤、
犀角地黄汤、
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而成,其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较强。方中重用
生石膏直清
胃热。胃是
水谷之海,十二经的气血皆禀于胃,所以胃热清则十二经之火自消。石膏配
知母、甘草,有清热保津之功,加以
连翘、
竹叶,轻清宣透,清透
气分表里之
热毒;再加芩、连、栀子(即黄连解毒汤法)通泄三焦,可清泄气分上下之
火邪。诸药合用,目的清气分之热。犀角、生地、赤芍、
丹皮共用,为犀角地黄汤法,专于凉血解毒,养阴化瘀,以清
血分之热。以上三方合用,则
气血两清的作用尤强。此外,
元参、桔梗、甘草、连翘同用,还能清润咽喉;竹叶、栀子同用则清心利尿,导热下行。综合本方诸药的配伍,对疫毒火邪,充斥内外,气血两燔的证候,确为有效的良方。
本方用于
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临床应用以大热渴饮,谵语神昏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舌绛唇焦,脉沉数为辨证要点。
所谓“气血两燔”的“燔”,是焚烧之意,形容火热之盛。在热性疾病中,气分的
热邪未解,而血分的热邪又盛,便称为气血两燔。在上述的种种症状中,
高热、汗出、大渴、脉浮大而数等是热毒在气分,损伤津的表现,称之为“四大”症;吐血、衄血、发斑、
发热等、则是热毒
盛于血分,迫血妄行的结果。
① 《
疫疹一得》:此十二经泄火之药也。斑疹虽出于胃,亦诸经之火有以助之。重用石膏直入
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佐以
黄连、犀角、黄芩泄心
肺火于上焦,丹皮、栀子、赤芍泄
肝经之火,连翘、玄参解散浮游之火,生地、知母抑阳扶阴,泄其亢甚之火,而救欲绝之水,桔梗、竹叶载药上行,使以甘草和胃也。此皆大寒解毒之剂,故重用石膏,先平甚者,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
② 《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本方为大寒解毒之剂。方中综合白虎、犀角地黄、黄连解毒3方加减,合为1方。白虎汤清
阳明经大热,犀角地黄汤
清营凉血,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加竹叶清心除烦,桔梗、连翘载药上行。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