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刑就是指用锅烹人的刑法,古代称为“烹刑”古有“斧钺汤镬”之说。著名
神魔小说《封神榜》中,西周始祖西伯(后称
周文王)被囚于
羑里时,西伯之子
伯邑考遭到妲己的陷害,被
纣王处以烹刑,放在
大锅里“烹为羹”。
大抵多见于受刑者被去除主要衣物后,由刽子手或军卒将犯人或推或投的放入近如人高的大锅,并将锅下的柴薪点燃提升水温进行烹煮,受刑者大多死于
烫伤及脏器衰竭(即
重度烧伤),然而刑罚的结束大多却会将受刑者煮至骨肉分离为止。在我国抗战期间,曾多次出现日军采用这种方式对各国民众、军人乃至幼儿施行。
樊建川还在
腾冲当地博物馆,发现三个抗战时期的油桶,从外形上看,它与—般的油桶没多大区别。然而,它们却是日军屠害中国人的铁证。
腾冲被日军占领期间,—个日本士兵被游击队员击毙,日军集合全村男女老少,逼他们交出游击队的下落。日军支起了12只废弃的铁油桶,桶内盛满水,底部用
火烧。见村民都不说话,日军将12个无辜的村民投进桶内的沸水中。面对兽军的淫威,村民们只能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同胞,看到自己的亲人被活活煮成—桶“白骨汤”。
陈列于腾冲当地博物馆的铁油桶,就是那12只铁油桶中的3只。据樊建川事后考证得知,当时驻扎在腾冲的日军部队,正是参加
南京大屠杀的
第十六师团。
在
二战期间,
亚洲慰安妇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其中,一些慰安妇更为悲惨。据韩国媒体近日报道,现年83岁的慰安妇朴英沈揭露说,残暴的侵华日军曾令人发指地把一名慰安妇杀死后烹煮,供其他慰安妇当作“
牛肉汤”喝。
据历史记载,春秋时的齐哀公继位十二年后(公元前868年),因纪侯(
纪国国君)谗言而被
周夷王烹杀,这是我国记录较早的烹杀事例之一。另有著名的如
易牙烹子、
齐王烹
郦食其等典故。
亨利三世制定1531年
法律的序言中(将投毒视为叛国),引用了厨师Ri chard Roose 的案子,他在给Rochester主教家庭和Lambeth的穷人的食物中下毒,导致一男一女身亡。他被判
叛国罪,受烹刑,不能豁免。他在Smithfield当众受刑。同年,一个女仆人因毒害了其女主人在King’s Lynn受烹刑。”(选自《
不列颠百科全书》,1911年)
在《伦敦灰衣修士编年史》(Camden Society出版)中记录了Smithfield的一次行刑,一个男人被绑铁链绑住,扔进沸水中数次,直到毙命。在当代,Idi Amin(阿敏将军,70年代
乌干达的
独裁者) 曾被指控用这种方法惩罚他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