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
河北省
赵县)人,曾经与
李杲一起学医于
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
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
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
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
气不足导致
阳气不足的
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
人物简介
王好古(1200—1264年),字进之(一作信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
赵县)人。王氏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博通经史,究心医道。他少时曾经与李杲一同受业于张元素(年辈较
李氏为晚),后来又从师兄李杲学医。王好古以儒者而习医,特别喜好
经方。其造诣很深,后来又尽得张、李二家之传,成为
易水学派又一名家,他的学术思想,尤以阴证学说为独到之处,并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有较大的影响。王好古一生著述较多,可考者达20余种,其中《医垒元戒》12卷、《
阴证略例》1卷、《
汤液本草》3卷、《
此事难知》2卷,乃王氏代表作,备受后世医学家之推崇。现存尚有《伊尹汤液仲景广为大法》4卷、《斑疹论》1卷均佚。
主要经历
王好古早年博通经史,以进士官本州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曾同李杲学医于张元素,以年幼于李杲二十岁,后复从学于李杲,尽得其传。张元素强调
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
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王好古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
伤寒论》等经典,复受历代医家如王叔和、
朱肱、
许叔微、韩祗和等的影响,特别是其师张元素的脏腑议病及李杲的脾胃内伤论,对他的熏陶尤深,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其阴证学说的基础。
著作
王好古著有《
阴证略例》、《
医垒元戎》、《
此事难知》、《
癍论萃英》、《
汤液本草》等书,其中《阴证略例》为其代表作。《阴证略例》为专门论述阴证的专著。据王氏自序,
成书于公元1232年。作者鉴于“伤寒古今为一大病,阴证一节,害人为尤速”,“
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则难辨而难治”,因而撷取前贤有关阴证论述,并参以己见,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面对阴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发,旨在阐明
伤寒阴证的危害及温阳的重要性。该书最早被收入元代
杜思敬《
济生拔粹》中;至清,
陆心源根据钱遵王(曾)所藏的旧抄本,刊入“十万卷楼丛书”。
陈修园《医书五十四种》及《
中国医学大成》都分别有载录。从版本内容看,元版较之清版,多有“阴证发黄”、“阴证发斑”及一例医案。 据《阴证略例》麻信之序,王氏门人有皇甫黻、张沌、宋廷圭、张可、弋
彀英五人。
《
癍论萃英》成书于公元1237年,本书语简意赅,对癍疹治疗及与疮疹辨别有独特见解,所立方剂颇切临床实用。《
医垒元戎》成书于公元1291年,鉴于
仲景而后,伤寒、
杂病分为两科,
医工愈学愈陋,愈专而愈粗之弊,遂祖述仲景之制,参以易水、东垣之法,发明伤寒、杂病证治之要义,寄望学者融会贯通。本书载方1035首,既注重采摭前贤之用药心法,亦不乏化裁古方之自出机杼者。
《
汤液本草》初稿成于公元1298年,至公元1308年定稿。主要阐述药物治病机理、用药要点及炮制等内容。对
张元素、
李东垣药学理论进行了阐发,反映了金元时期药物学理论发展成就。《
此事难知》刊于公元1308年,系编辑其师李杲之
医论,包括脏腑、经络、气血、营卫、
诊法、病因病机、天人相关、治法等。
学术内容
王好古论
伤寒为病,非常重视
内因的作用,认为不论内伤外感,其所以为病,总由人体正气之虚所致。外感寒邪,内伤饮冷或
空腹不食,均可导致内伤
阴证的发生。但其得病有轻重之不同,
预后有可治不可治的区别,全在于人体正气的虚实程度。
王氏的这一
理论认识,与《内经》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不仅如此,王氏在以上文字中,还说明了出现三阴证的
病机,与人体内已伏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从体质角度分析病机,强调体质
从化观点,颇有实际意义。王氏论伤寒强调正气之虚为本,
李杲论内伤病,亦强调
元气不足为根,二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可见王氏之学受李杲之学术思想的启迪,是一脉相承的。
出版图书
临床应用
调治阴证经验
寒湿雾露之邪中人,虽可致
表证,但对其论治,王氏则非常重视人的“本气虚实”,善用扶正祛邪之法。若外感寒湿雾露之邪,症见
发热,
恶寒,汗出,腰背强硬,头项不舒,四肢沉困,饮食减少,或食已脘闷,脉浮紧或缓者,自制
神术汤,方取苍术辛苦而温,其气芳香,温燥之中又有散性,既能燥脾胃之湿,又能散风寒之邪,配合辛温之防风、甘草、生姜、葱白以温中燥湿,健脾解表。并据司天之气的不同,而加主时之药,如太阳寒水司天加桂枝善后;阳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少阳相火司天,加黄芩、生地;太阴湿土司天,加白术、藁本;少阴君火司天,加细辛、独活;厥阴风木司天,加
川芎、防风。如对霜降以后春分之前,伤雾露湿气邪盛者则用神术加
藁本汤、神术加木香汤,若内伤冷物兼外感风邪有汗者则用
白术汤。上述方剂可反映出王氏治疗阴证外感,重视固本
健脾燥湿的特点,其用药则反映了王氏师门重视
升降沉浮的经验。
遣药制方特点
与温补的
治则相应,王氏调治阴证,极力反对使用寒凉之品,明确强调:“
双解、
蜜茶、沐浴,阴证皆不可用”。即对《
伤寒论》第29条阳气来复以后“若胃气不和,
谵语者,少与
调胃承气汤 ”的
治法也持有异议,认为“先温
后下,不可轻用,内别有消息”)。因此,治疗阴证选方用药,一般多温热辛甘,少有苦寒。《
阴证略例》载方58首,其中温中散寒和破阴回阳的方剂共46首,占总数的79%。
而且,在多数方剂中,常常数味温热药物并用。其中尤以附子、
干姜并用之方居多,达16首。还有附子、
硫黄;
川乌、干姜;附子、硫黄、桂心、干姜并用等配伍。其自制方剂,具有味少量轻,注重健脾温阳的特点。如治疗内感阴证兼有外感寒湿的神术散,由苍术、防风、甘草、生姜、葱白五味组成,其用量三钱;而治“伤寒痼冷,
脘腹冷痛”的已寒丸也只六味药物所成,方中
良姜、茯苓、干姜、茴香四味皆有温中健脾之功。
人物评价
王好古博通经史,广览医籍,是金元时期重要的医家,也是
易水学派的
中坚力量。
后世影响
王好古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及李杲脾胃学说的影响下,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繁引诸家
之言,独阐阴证之辨证治疗,从而把散见于历代著作中零乱而无条理的有关阴证的论述,整理发挥成为具有辨证施治体系的一门独特学说,这是中医学理论在金元时期的一大发展,对后世研究阴证有莫大的启发。
王好古论阴证,重视内因,不囿于伤寒外感之说,提出了内感阴证理论,并阐发了以太阴内伤虚寒为主的阴证学说,使阴证的辨证论治从伤寒外感阴证,发展到内伤杂病阴证,大大扩充了阴证的范围,从而把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
有机结合起来。阴证学说既是对仲景学说的发展,又补充了东垣脾胃内伤详论“
热中证”之未备。其主张
温补脾肾,对明清温补学派医家深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