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
韩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是指蕴玉之石。也可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
贤才,王逸竹的《
梦中梦》里尚有璞玉之角,以玉美之,确有深意。
详细解释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未经加工的玉,也称玉石。《
汉书·西域传·
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
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
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璞玉指天然形成,尚未经雕琢过的美玉。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产出,比如新疆有软玉水石产出,辽宁岫岩有河摸料产出(带皮壳的岫玉),湖北有结核绿松石产出,云南、福建和广州的珠宝交易中心等各个玉石交易集散地都有带皮壳的翡翠(全带璞的叫蒙头料,是
赌石的一一种)出售。
3.隐士。
玉石研究
古今珍宝
自古以来,对璞玉十分珍视,被当作珍宝。明代科学家
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连城之璧谢彬璞玉外皮
璞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1.色皮
和阗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如前述,玉皮有各种颜色。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
鹿皮子等等。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
白玉好料。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
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
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有经验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带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机会就很少。此外,在原生玉矿体的裂缝附近也能偶尔发现带皮的
山料,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2.糖皮
指
和田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玉。糖玉的内部为
青玉或
白玉。糖玉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对
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石矿糖玉的糖皮进行研究,为和田玉氧化所致。再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糖皮由透闪石微晶组成,呈壕状和交织
纤维结构,单偏光下可见淡褐色铁质在透闪石中呈云片状分布。
糖皮的化学成分经化学分析,结果:
SiO,56.85%,AL2O,30.98%,CaO,13.64%,MgO,22.895,Fe2O3,0.98%,FeO,0.88%, MnO,0.18%,TiO2,0.05%,P2O5,0.06%,SO3,1.28%,H2O+,2.69%,H2O-,0.33%,灼失量3.48%。
电子探针质谱分析结果为:
SiO2,56.88%,AL2O3,0.44%,CaO,13.98%,MgO,23.55%,FeO,0.84%,TiO2,0.07%, Cr2O3,0.02%,K2O,0.00%,Na2O,0.59%,H2O,3.5%等。
从化学成分可知,糖玉糖皮与
白玉近似,但有两点明显同不,一是
FeO而白玉中Fe2O3;二是SO3高,为1.28%,而白玉中一般为0.6~0.24%。这些说明糖玉是氧化环境的产物,系和田玉形成后,由残余岩浆水沿和田玉矿体裂隙渗透,使氧化亚铁转化为
三氧化二铁的结果,糖皮即为氧化铁染的结果。
3.石皮
指
和田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大理石岩,再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他经流水或冰川的长期冲刷和搬运后,石与玉则分离。围岩另一种是透闪石岩。如和田玉再形成过程中交代了粗晶状的透闪石,由于交代不彻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透闪石,这种石皮与玉界限过渡。工艺界称玉的阴阳面,阴面是指玉外表的这种石质。
和田玉璞玉之所以贵重,一是因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为玉的质量很好。俏色玉器制作,中国已有很久历史,还利用色皮琢成各种玉器,使其更富有情趣。一些仿古制中更为常见,如仿古玉杯和仿古玉佛手利用秋梨皮和虎皮琢制更显示古色古香。
和氏璧
从璞玉的特征很自然的使人联想到古代有名的和氏璧。战国时期的
韩非子在《
韩非子·和氏欺君之罪秦国得悉赵惠文王获得和氏璧后,欲夺此宝,诈称愿以十五城换和氏璧,
赵国蔺相如秦始皇用作皇帝
玉玺;汉高祖刘邦作为传国玺;玉玺后又落入
王莽、
孙坚、
曹操、司马炎之手;在东晋、十六国时,争夺玉玺非常激烈,先后为汉、前赵、后赵、前燕、晋穆帝所有;南北朝时,玉玺传给宋武帝,南齐 灭宋,玺归南齐,后又归
梁朝、齐文帝;隋灭北周得玺,到
隋炀帝灭,玺归唐高祖
李渊;唐代将玉玺传了二百七十余年,到
唐昭宗时代才落入后梁;
五代十国时,后唐
李天帽灭后梁获玺,传到后唐末帝
李从珂,从晋石敬塘攻洛阳时,李从珂摘玺登
玄武楼自焚,石敬塘攻入洛阳,玺已不知下落,成为千古疑案。这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呢?人们极为关注。著名的地质学家章鸿剑根据
杜光庭《
录异记》所载和氏璧特征,认为是拉长石。
当然,拉长石不是这种璞玉。明代科学家
宋应星和氏璧究竟是什么,仍是一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