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家
通过完成实验室动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实验,来研究行为生理学的科学家
生理心理学家(physiological psychologist)是主要通过完成实验室动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实验,来研究行为生理学的科学家。本文主要介绍了詹姆斯、巴甫洛夫、斯伯里、马斯洛等6位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
职业简介
生理心理学家(physiological psychologist): 主要通过完成实验室动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实验,来研究行为生理学的科学家。
生理心理学家研究可以在非人动物中观察到的行为现象。他们企图理解行为的生理学:在控制行为中,神经系统的作用及与身体其他部分(特别是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像感觉过程、睡眠、情绪行为、消化行为、攻击行为、性行为、父母行为以及学习和记忆这类主题。他们也研究折磨人类的疾病的动物模型,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身心疾病以及精神分裂症
人物信息
詹姆斯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生理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詹姆斯生于纽约,1861年进入哈佛大学劳伦斯理学院学习化学、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1864年转入该校医学院。1865年随同著名生理学家阿加西斯去巴西进行自然考察。1867年又去德国留学,在赫尔姆霍茨、冯特、微尔和的指导下学习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1869年在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1872年在该校讲授生理学和解剖学。由于研究神经生理以及与心理学有关的其他生理学问题,他逐渐转向心理学的研究。1875-1876年他在美国第一个开设心理学课程,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1875年他还设计了一个小型心理学实验室供教学演示之用。
詹姆斯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1890)、该书既是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又是詹姆斯机能主义(或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这部著名巨著已经被翻译成中、法、德、意、俄和西班牙等国文字。1892年他把《心理学原理》(两卷本)改写为《心理学简编》,在美国被作为大学标准课本。1899年出版《对教师讲心理学和对学生讲生活理想》,该书强调兴趣和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是一个表现行为的有机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儿童的健康习惯,并且对机械背诵的迁移作用提出质疑。这些见解对美国教育心理学和美国“进步教育”的发展有相当的影响。他其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实用主义》(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詹姆斯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及机能心理学元素主义的先声,情绪说则预示了20世纪行为主义的诞生;他还和他的直传弟子一起主持大学心理系和实验室的工作,在美国心理学史中,特别是在理论上有重要贡献。
巴甫洛夫
伊凡.彼特诺维奇.巴甫洛夫(Pavlovian 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生理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1849年9月14日出生于梁赞的一个牧师家庭,1860年进入神学院,1870年改变成为当牧师的初衷,进入圣彼德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4年获任军事医学院副教授,1890年起成为军事医学院药理学教授,1895年起为生理学教授。
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诺贝尔奖金。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内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斯伯里
斯伯里(Roger W .Sperry 1913-1994),美国神经生理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又译为:斯佩里)。斯佩里(R.W.Sperry)他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最大的叫胼胝体)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这一手术于1940年由Van Wagenen 和Herren首先在临床上对慢性顽固性癫痫病人使用,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癫痫发作几乎完全消失。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获得了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斯伯里是奇特的裂脑人创始者:有一种脑部疾患叫做“癫痫”,疾病大发作时病人会突然丧失意识,倒地,全身肌肉发生强烈的抽搐,并伴有咬舌、流涎、尿失禁等症状。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为了医治此病,将患者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主要神经纤维“胼胝体”切断,使一侧大脑半球的病灶所产生的神经电暴不能扩散到另一半球去。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也未出现不良的后遗症,如人格和智力的改变等等。然而经过这样手术的人,毕竟与常人有所不同了,他们实际上成了有两个独立的大脑的所谓“裂脑人”。正常人的大脑也有两个半球,但是由于胼胝体的连接,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因此,正常人的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的。人们很早就知道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患有失语症的病人,其大脑左半球颞叶有损伤。这个部位后来就被称为“布罗卡”区,它涉及人的说话功能,是运动性语言中枢。以后人们又继续发现了左半球的其他一些部位与书写、阅读等功能有关,只有少数左利手(俗称左撇子)的人语言中枢在右半球或分在两个半球上。由于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大脑左半球就被人们称为优势半球。
马斯洛
马斯洛(A.H. Maslow 1908-1970),美国社会生理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3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获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等。
科勒
科勒(Köhler's ,1887—1967),美籍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科勒是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和考夫卡曾是韦特默似动现象实验的助手和被试;以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为验证完形心理学提供实验根据,运用完形心理学原理,设计黑猩猩实验,研究顿悟学习,并把完形心理学理论系统化。
科勒生于爱沙尼亚,在德国长大,先后在杜平根、波恩和柏林等大学学习,1909年在斯图姆夫的指导下以心理声学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0年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1912年他和考夫卡一起当韦特默似动现象实验的被试,三人合作研究共同奠定完形心理学的基础。 1913~1920年任普鲁士科学院人类研究所主任,到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腾奈立夫岛上对猩猩的智慧进行著名的实验研究。1921年回国继斯图姆夫任柏林大学教授兼心理研究所主任。1934年因受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到哈佛大学任教,次年任宾夕法尼亚斯瓦特莫学院心理学教授,1958年任新罕布什尔州特劳斯学院教授。1956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人猿的智慧》(1917)、《完形心理学》(1929)、《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1938)、《心理学的动力学》(1940)、《图形后效》(1944)、《完形心理学的任务》(1969)等。
赫尔
赫尔(Clark L.Hull, 1884-1952),美国生理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心理、机制和适应性行为》、《行为纲要》等。193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赫尔于1884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阿克伦。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密西根的农村里度过的。他小时候身体一直不好,视力又很差,加上家庭贫穷,所以几次中断了正规教育。在这期间,他曾在密西根一所单室学校里教了一年书。24岁那一年,他还因病瘸了一条腿。尽管面临众多困难和不幸,但赫尔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事业,并取得了成功。赫尔最初的志趣是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并于1913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但后来他开始对哲学和心理学发生了兴趣,进入了威斯康星大学
赫尔早期的研究兴趣相当广泛。他曾系统地调查研究了烟草对理智功能的影响、人与动物态度的测验、概念的形成,以及催眠术等。他曾整整花了10年的时间研究催眠的问题,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一本专著。1927年,赫尔第一次读到巴甫洛夫的著作,对其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印象极深,从而对条件反射和学习的问题发生了兴趣。这是赫尔最后-个也是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他在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行为的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1942)、《行为的要素》(Essentials of Behavior)(1951),以及《行为系统:个体有机体行为理论引言》(A Behavior System: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Theory Concerning the Individual Organism) (1952)。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4 22:07
目录
概述
职业简介
人物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