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经过长期劳动驯化的各种动物
我们所指的畜禽主要是指人类为满足肉、蛋、乳、毛皮等需要,经过长期劳动驯化的各种动物,其和野生动物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经过长期人工饲养并在生产中广泛的应用;其表型和野生动物发生了本质变化,有稳定的人工选择经济性状;已经形成稳定的疫病防控体系;符合国际的惯例。
简介
释义
畜禽包括传统的家畜家禽,主要指经人工驯化和养育,能正常繁殖后代,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家畜类:家畜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一般把猪、羊、兔等称为小家畜,马、驴、黄牛、水牛和骆驼等称为大家畜。还有鱼类(如金鱼、草鱼、鲤鱼、青鱼)、蜜蜂、蚕、鸽、鹌鹑、鱼鹰、狗、猫等。狭义的家畜仅指被驯化的哺乳动物。
家禽类:包括鸡、鸭、鹅、鹤鹑、鱼鹰、鸽、火鸡、珠鸡、番鸭等。
现状
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底,我国养牛数量为9039万头,养羊数量为30232万只,肉猪年出栏70202万头,年底存栏44159万头。相应的肉类总产量为8654万吨、奶类总产量为3149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3096万吨,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据统计,我国存栏 1000 头以上的猪场、存栏 100 头以上的牛场和 10 万羽以上的鸡场约 12 800 多个,2017 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 58% 左右。畜禽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小型养殖散户快速退出和劳动力资源日益紧缺等多重压力的叠加,促使我国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绿色转型升级。在规模化养殖中提高养殖环境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实现高效率、高收益、高环保的合理化、标准化养殖管理,是当前我国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一大难题。
分类
人类已经驯化或驯养的动物种类共有40多个,在这些驯化的动物中,又有许多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数以千计的畜禽品种。品种分类的方法不同,因其结构不同、研究目的和手段不同而有很多种。有的按原产地特点来分类,如将绵羊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品种;有的按体型结构和体格大小,分为轻型、重型或大型、小型;有的按性成熟时间的早晚,分为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有的按外貌特征分类,如猪分为大耳、小耳;有的按产品类型分类,如猪分为脂肪型、鲜肉型、腌肉型或瘦肉型,绵羊分为细毛型、中毛型、长毛型、杂毛型和地毯毛型;还有采用形态学标记、细胞遗传学标记、免疫遗传学标记生化遗传学标记、分子遗传学标记等技术方法研究品种遗传结构,在全面了解品种基因库中的遗传变异程度及分布情况后,科学地判定其亲缘关系,然后进行合理地分类等。畜禽生产中较常用而且实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按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品种的培育程度和品种的经济用途来分类。
按体貌特征分类
按体型大小分类可将畜禽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例如家兔有小型品种(成年体重2.5kg以下)、中型品种(成年体重3-5kg)、大型品种(成年体重5kg以上);马有小型马或矮马(中国云南的矮马和阿根廷的微型马)、中型马(蒙古马)、重型马(重挽马)。
按尾的长短或大小分类绵羊有大尾品种(大尾寒羊)、小尾品种(小尾寒羊)以及脂尾品种(乌珠穆沁羊)等。
按毛色或羽色分类猪有黑、白、花斑、红等品种;鸡的芦花羽、白羽、红羽等都是重要的品种特征;某些绵羊品种的黑头、喜马拉雅兔的八点黑等也都是典型的品种特征。
按角的有无分类根据角的有无可将牛、绵羊分为有角品种和无角品种。绵羊还有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等品种。
按鸡的蛋壳颜色分类有褐壳(红壳)品种、青壳(绿壳)品种和白壳品种等。
按骆驼的峰数分类有单峰驼和双峰驼。
按培育程度分类
原始品种
一般都是较古老的品种,是驯化以后,长期放牧或饲养管理粗放的条件下,未经严格、系统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例如蒙古牛、天祝耗牛、藏羊、哈萨克羊、民猪、藏猪、仙居鸡等都属于这类品种。
原始品种通常按其原产地或自身特征命名,其共同特点是:
(1)晚熟,体格相对较小;
(2)体型结构协调,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水平低但较全面;
(3)体质粗糙,耐粗耐蒡,有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抗病力强。因此,对当地自然条件具有很强适应性的原始品种,是培育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而又高产的新品种所必需的原始材料。有些原始品种也就是地方品种,这类品种一般只生活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和气候环境内,所以又称其为土著品种或土种。在地方品种中,有不少是原始品种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其培育程度高,生产性能也较好。例如金华猪、湖羊、伊犁马、关中驴、秦川牛、北京鸭、狮头鹅、狼山鸡等,这些地方品种也称为地方良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是人们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指导下,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过程而育成的品种。例如各种专门化的肉牛、奶牛、肉羊、瘦肉型猪、肉鸡、蛋鸡等都属于这类品种,其生产性能和育种价值都较高。
培育品种大多具有下述特点。
(1)分布广泛,往往超出原产地范围。如荷斯坦牛、长白猪、来航鸡等已遍布全球。
(2)生产性能水平高,而且比较专门化。
(3)体型较大,早熟,即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成熟。
(4)品种结构复杂。一般来说,原始品种的结构只有地方类型,而培育品种因人工选择,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品系和类群。
(5)育种价值高,与其他品种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
(6)对饲养管理条件和育种技术要求较高。
(7)适应性、抗病力和抗逆性均比原始品种差。
过渡品种
过渡品种是指尚未成为培育品种,但比原始品种的培育程度高的品种。但过渡品种很不稳定,如能加强选育,就能成为培育品种。
按经济用途分类
由于现代培育品种多为定向培育而成,故常用此法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
专用品种
又称专门化品种,经人类长期选择和培育,品种的某些特征获得了显著发展或某些组织器官产生了突出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专门的生产力。兼用品种也称综合品种,即兼有两种以上生产力方向的品种。牛牛分为乳用、肉用、乳肉兼用、肉乳兼用、役用等。
马:马分为乘用、驮用、挽用、竞技用、乳用、肉用和兼用品种。
绵羊:绵羊分为肉用、羔皮用、裘皮用、毛用(细毛、半细毛、粗毛、长毛、短毛)以及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兼用品种。
兼用品种
兼用品种也称综合品种,即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力方向的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体质健康结实,但生产力低于专用品种。如羊有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牛有肉乳兼用品种、鸡有蛋肉兼用品种。
这种品种分类法也是相对的,因为有些品种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需求的变化,其主要用途将发生一些变化。例如,短角牛本以肉用著称,但后来有些地方形成了乳用短角牛和兼用短角牛品种。
猪:根据胴体瘦肉率高低分为脂肪型、鲜肉型、瘦肉型。
鸡:分为蛋用、肉用、兼用、药用和观赏品种。
牛:分为乳用、肉用、乳肉兼用、役用等。
绵羊:分为毛用(细毛、半细毛、粗毛、长毛、短毛)、肉用、羔皮用、裘皮用以及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兼用品种。
山羊: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及兼用等。
马:分为挽用、乘用、驮用、竞技用、肉用、乳用及兼用品种。
兔:分为毛用、裘皮用、肉用、兼用等。
鸽:分为肉用、信鸽等。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根据需要将这3个分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究竟用哪种更合适,要视畜种和有关情况而定。
品种资源
品种定义
品种除具有若干个品系或类型以外,还要拥有足够数量的个体,才能保持其品种的生活力,才能保持较广泛的适应性,才能进行合理选配而不致被迫近交。一个品种应有多少数量才符合要求,因不同国家、不同畜种而有不同的标准。我国对成立一个新品种数量上的具体规定是:猪10万头以上,牛、马3 000头(匹)以上,家禽20万只以上。当质量已达标准,仅数量不足时,则称为品群。
作为一个畜禽品种应具有的条件包括较高的经济或种用价值、来源相同、性状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足够的数量。一个品种就是一个特殊的基因库,这些品种资源在当前及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仍然发挥作用,也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的良好原始材料。
影响品种形成的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品种形成的两大重要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是影响品种形成的首要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需求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家畜的饲养管理和育种工作水平亦不同,品种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在原始社会,人们的需求简单而有限,主要是解决吃的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无力改变家畜品质,故未分化出什么品种。到了封建社会,畜牧业比较发达。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因而对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需求急剧增加。为了解决肉食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已经育成并正在培育许多猪的新品种,如哈白猪、新淮猪、北京黑猪等。为了更好地供应城镇鲜奶和其他奶制品,我国积极开展了中国黑白花奶牛的育种工作。今后,随着畜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品种涌现出来。
自然环境条件对品种的形成虽不起主导作用,但有重要影响。因为它不易改变,对家畜的作用比较恒定而持久,对品种特性的形成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例如,在干燥炎热的地区只能形成轻型马品种,而在气候湿润、饲料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重挽马的品种。因此,可以说每个品种都打上了它原产地自然条件的标记,都很好地适应于原产地的环境变化。
资源现状
畜禽品种是在人类进行畜禽生产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几千年来,人类从大约40个野生动物种类育成了大约4 500个畜禽品种。每一个畜禽品种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条件的烙印,都有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我国家畜品种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物种、类群齐全,而且种质特性各异。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牛、羊、马、驴、骆驼、兔、梅花鹿、马鹿、貉、蜂等20个物种。
中国农业部2006年6月发布第662号公告:“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规定,我部确定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中国农业部2006年7月印发的《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通知中指出,初步确定我国拥有畜禽品种(类群)576个,其中426个地方品种(类群)(占74%)、73个培育品种(占12.7%)、77个引进品种(13.3%)。
2012年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包括《猪志》、《牛志》、《羊志》、《家禽志》、《马驴驼志》、《蜜蜂志》和《特种畜禽志》七卷,共约530万字、图片2130幅,总品种数777个,其中地方品种556个、培育品种109个、引进品种104个、其他品种8个。
保护开发
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格局已经形成。先后制定发布了《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等7个法规规章。重点对138个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品种实施有效保护,抢救了一批濒危的畜禽资源,认定了137个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初步建立了以保种场和保护区为主、基因库相结合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建设了一批重点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得到提升。培育了一批生产性能优越、市场广泛认可的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满足了人们对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和特色化的需求。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部2004年启动了建国以来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现状,掌握了资源保护利用最新状况,出版发行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果,共收录地方畜禽品种达500多个。
主要品种
我国猪品种资源丰富,按来源、分布及其形态和性能特点等,大体可分为华北、华南、华中、江海、西南、高原六大类型。每一类型中又有许多独特的猪种类型,如产仔数多的太湖猪,早熟快长的陆川猪,耐寒体大的东北民猪,体型很小的香猪,适于腌制优质火腿的金华猪,能适应高海拔条件且具有抗寒、耐粗饲的藏猪等。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猪种有104个地方品种,18个培育品种和6个引入品种。
以下是中国部分猪的品种简介:
我国也有极其丰富的牛种资源,不仅分布着牦牛、黄牛、水牛等不同种属的牛,而且还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地方良种或类型。如著名的地方良种有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延边牛,这些牛品种体格高大、结实,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是发展和培育我国肉牛的基础。水牛类群较多,但都属于沼泽型,有产于江苏、浙江沿海一带的海子水牛;有产于湖南的滨湖水牛,体力强,适于南方水田耕作。牦牛产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地带,具有产奶、产肉、驮运等特性。如产于甘肃省天祝地区的天祝白牦牛,不仅是甘肃省宝贵的畜种资源,也是我国珍稀的牦牛种质资源。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牛种有94个地方品种,10个培育品种和13个引入品种。
以下是国内部分牛的品种简介:
一般根据用途将绵羊分为细毛羊、半细毛羊、粗毛羊、裘皮羊和羔皮羊;将山羊分为乳用山羊、毛用山羊、绒用山羊和皮用山羊。我国拥有很多世界著名的绵、山羊品种资源,如具有特别良好生态适应性的蒙古羊、哈萨克羊和藏羊;江苏、浙江的湖羊是著名的羔皮羊品种;产白色二毛裘皮,花穗弯曲美观等中卫山羊以及产绒量高的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等。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羊种有140个,其中绵羊有42个地方品种、21个培育品种和8个引入品种,山羊有58个地方品种、8个培育品种和3个引入品种。
以下是国内外部分羊的品种简介:
家禽
在家禽方面,我国是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有蛋用型、肉用型、观赏型、药用型等。如骨细、肉嫩、味鲜的北京油鸡等;体小省料,年产蛋达200枚以上,蛋重40g以上的浙江仙居鸡;生长快、产蛋多的北京鸭;体型大的狮头鹅等。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禽种有181个,其中鸡有107个地方品种、4个培育品种、5个引进品种;鸭32个地方品种、2个引进品种;鹅有30个地方品种、1个培育品种。
以下是国内外部分鸡的品种简介:
以下是国内外部分鸭的品种简介:
以下是国内外部分鹅的品种简介:
其他品种
养殖管理
春季管理
春季是畜禽繁殖、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动物疫病流行的季节。进入3月份以后,气候逐渐转暖,这就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滋生提供了环境条件,也给动物疫病高发流行创造了条件,对动物的健康形成一定的威胁。加之越冬后的畜禽,体质欠佳,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开春期间抓好畜禽养殖的“四关”,即“温差关、营养关、防病关、补栏关”是春季畜禽饲养管理工作的重点。
春季是一个天气多变的季节, 早晚冷, 中午热。在早晚天气变冷时, 要堵好通风处, 严防“贼风”, 防止冷空气侵入畜舍, 致使畜禽发生感冒。中午天气变暖时, 注意畜舍通风, 防止畜舍通风不畅, 空气不良, 引发疫病发生。同时, 为防止“倒春寒”现象的发生, 应做好畜舍的保温工作。
春季气温回升, 畜禽活力增强, 活动频繁, 体能消耗也随之增大, 从而引起畜群对饲料的营养需求提高。因此, 保持饲料的营养成分合理配比, 适当提高维生素、蛋白、能量水平;禁止饲喂变质发霉饲料;在饮水或饲料中适当添加VC、VA、微量矿物质等适宜的营养性添加剂或药物, 以增加畜禽机体抵抗力;为防止肠道等传染病发生, 可适量添加抗生素;为了增加畜禽的体质, 增强抗病力, 可在饮水中同时加入水溶性的复合维生素及电解质等, 提高抗应激能力。
春季是疾病多发季节, 越冬后的畜群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消毒、卫生工作。要勤清除粪便、污物等, 保持畜舍干净、卫生、空气良好。同时, 定期做好场地、用具、车辆、粪便、污物、畜舍、环境、种蛋等消毒工作, 消灭传染源。常用消毒药物有石灰水、2%火碱溶液、2%-5%的过氧乙酸溶液、复合酚、百毒杀等。做好免疫工作,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畜禽免疫注射是当前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根据当地畜禽疫病流行、发生特点, 结合畜禽免疫程序, 确定免疫病种, 购买正规厂家疫苗, 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注射部位, 做好免疫工作。一般情况下, 生猪特别是规模养猪场应做好猪口蹄疫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链球菌病、猪水肿等病的防疫;黄牛应做好口蹄疫、炭疽、气肿疽等病的防疫;绵山羊应进行口蹄疫、布鲁氏分枝杆菌病的防疫;禽类应进行鸡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马立克氏、鸭瘟、小鹅瘟的防疫。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进行免疫抗体监测, 掌握免疫效果, 以便及时补免。严格门禁制度。对进出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工作, 严防疫病传人。
春季, 养殖户在补栏时, 应尽量在本地购买具有免疫证健康畜禽。如有必要购买外地畜禽时, 应及时了解该地、该场 (户) 的疫病发生、流行情况, 在确定无疫病发生、流行时, 临床查看畜禽是否健康, 是否免疫规定病种、是否具有免疫合格证。在确定无疑后, 在畜禽运输途中, 应做好畜禽保温、通风、应激等问题。在购回后, 应将所购畜禽隔离观察21天后, 临床检查健康, 方可同群饲养。
夏季管理
夏季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进入夏季持续高温时,会引发规模养殖场群体畜禽烦躁不安,表现不一、萎靡、受惊吓等,显现出热应激效应,严重时可能造成热应激死亡。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对一般养殖场,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搭建遮阳棚,同时开启多个通风窗,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安装水空调降温,或配置风扇、排气扇等降温,畜禽舍棚顶覆盖湿草席降温,在圈舍屋顶喷水或圈舍内细滴喷雾,中午在舍内地面上喷洒清洁凉水等方式降温。如果在梅雨时期,空气湿度大时,采取通风干燥措施,不可再喷水;对于规模较大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可通过安装和开启通风湿帘、通风机,建立隔热层等方式,保持畜禽舍内适宜温度。
规模化的养殖场,为了减少热应激,要根据畜禽群体规模和密度大小,适度减小养殖数量。夏季气温高,舍内环境闷热,特别是梅雨季节,若养殖数量过大,会造成拥挤、堆压、积温闷圈,导致畜禽不能正常生长。因此,要适时出栏或调整转圈,根据畜禽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适当减少圈内的养殖密度,减少畜禽自身产热,从而降低舍内温度,减少热应激。
高温季节畜禽的饮水量是冬季的4倍,是采食量的2-3倍。因此,必须保证畜禽及时喝到清洁甘爽的凉水。为了缓解热应激,应在饮水中定期放入适量多维素、电解质、抗应激药物、抗菌素等,增强畜禽体质,减少禽畜热应激。特别注意的是杀菌消毒药与其他添加品不可同时放入饮水中,要分2次投入。
加强禽畜养殖场的消毒工作,防止高温高湿环境下养殖场内病原微生物增多、蚊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疫病多发。因此,要对养殖场畜禽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场地,包括圈舍、周边环境、垫料、用具、饲养人员衣物、鞋靴、生活环境、进出车辆等进行彻底消毒。常用消毒药有:碘类、酸类、碱类、季铵盐类、卤素类、醛类等。消毒程序是:清扫→清洗→干燥→消毒→清洗→再消毒→再清洗→再干燥。消毒顺序从高到底、从一侧到另一侧。对这一时期因各种原因死亡的畜禽,切忌屠宰贩卖或乱丢弃,严格执行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养殖场还要对用具、畜禽、人员等进行严格消毒。对疑似传染病畜禽要进行隔离治疗和饲养,防止畜禽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每天早、晚要进行彻底畜禽粪便清扫,及时对圈舍进行消毒,每周消毒2次以上,并注意选择高效、无刺激、气味小、腐蚀性小的消毒剂,以保证圈舍内空气新鲜。
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免疫程序,特别是牲畜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畜禽呼吸道疾病等危害严重的疫病,必须做到应免尽免。免疫接种时间选择在早、晚进行,避开高温时间段。对已免疫的畜禽,要及时抽捡血清抗体水平,畜禽群内抗体水平较低的要进行补免,确保全群禽畜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补栏的畜禽,要及时开展补免工作。规模养殖场周边地区的散养畜禽,也要做好法定的畜禽疫病强制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防止零星散发的疫情波延伸到规模养殖场。
坚持“早餐精、中餐少、晚餐饱、保饮水”的饲喂方法。在高温时段(10:00-14:00)要严格控制饲料的喂量或视情况暂时停止喂料。在饲料的质量上,适当降低配料中的能量浓度,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适当加喂草、瓜、菜等青绿饲料,有利于改善畜禽的采食量。放养或地面平养的禽畜,喂料时应增加食盆(槽)和饮水器,并间隔一定距离,避免禽畜群体拥挤冲撞。同时要妥善保管好饲料,特别是梅雨或夏季暴雨时,防止饲料受潮变质,严禁饲喂霉变饲料,防止畜禽中毒。
夏季最容易发生台风、暴雨、火灾等灾害,特别是很多普通畜禽养殖场,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畜禽舍大都是采用木制或竹制结构,持续高热干燥,容易发生火灾。所以,养殖场一定要加强预防各种灾害的发生。
火灾预防措施
(1)开辟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消防知识、法律、法规;(2)加强警示教育,张贴宣传标语;(3)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严禁乱丢烟头,严禁带入或存放易燃物品,严禁用蜡烛取代照明。
台风暴雨预防措施
(1)在畜禽养殖场搭建多个临时遮雨棚,并且要牢固;(2)台风暴雨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手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以备急需;(3)关好养殖场门窗,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是否安全;(4)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5)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当地政府防灾电话求救。
冬季管理
冬季 (气候及地表植被) 天气寒冷, 气温低, 昼夜温差大;夜长昼短, 光照时间短, 紫外线强度低;饲草停止生长, 供给不足, 营养成分下降等特点。
依据以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在冬季畜禽饲养管理中, 应采取以下措施:
入冬前要及时对畜禽舍进行全面检查, 进行维修, 对有损坏的圈舍、墙壁、门窗、顶棚进行修理。入冬后, 堵好各处的孔洞、缝隙, 采用塑料棚覆盖运动场保温采光。利用煤炉、暖气、电热板、空调等工具增温, 在使用煤炉及地下烟道供暖时, 要严防排烟不畅导致畜禽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增加饲养密度, 依靠畜禽自身产热, 提高温度。
应勤打扫舍内粪便, 降低因粪便存积而产生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干燥, 及时通风, 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以人在舍内感觉不憋气、不刺激、 无恶臭为宜。
沐浴阳光有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D转化、抗佝偻病、促进性成熟、提高生产力等作用。冬季光照时间短, 蛋鸡早晚应补充光照达14小时以上, 有利于产蛋。后备及经产空怀母猪配种前每天光照增加至16小时, 有利于发情排卵, 提高产仔头数。
冬前驱虫有利于提高畜禽抗病能力, 防止疫病发生, 意义重大。配合环境消毒等措施, 及时清扫粪便, 可以达到较彻底的控制效果。体外寄生虫, 可在天气晴朗、 阳光充足时, 中午用0.1%的双甲咪液等, 对畜体及圈舍环境进行喷洒灭虫。在驱虫药的选择上, 要注意选驱虫谱广、疗效高、毒性低的广谱驱虫药。要多种药物交替使用, 防止产生耐药性。也可选用中药制剂。中药驱虫药, 除具有驱虫药的所有特点外, 还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效果, 可以促进生长。
冬季太阳光照弱, 紫外线强度低, 光照时间短, 给病原微生物创造了生存条件, 畜禽易发传染病, 因此免疫接种、搞好舍内外环境消毒, 是防止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要求每月2-4次。舍内空气可用过滤消毒或紫外灯消毒。
运动能增强动物体质, 提高畜禽抗病力。种公猪每天运动3小时, 可提高精液品质;奶牛每天运动1-2小时能防止消化道疾病, 提高产奶量, 舍饲山羊每天活动2-3小时, 可提高羊肉品质。
在寒冷的冬季,畜禽饲养过程中, 管理上采取保温与增温、增加光照等措施外还应注意饲养环节。如改善日粮品质, 增加日粮饲喂量。改善饲喂方式,尽量饲喂干粉料, 或采用温热水拌料饲喂, 有条件的应供给清洁的温水。冬季饲喂时间应安排提前早饲或延后晚饲或增加夜饲。重视饲料中无机盐、维生素补充。
品质鉴定
根据畜禽的生长发育、体质外貌和生产力等资料来评定家畜的品质称为鉴定。鉴定是选种的基础,根据鉴定成绩,从畜群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种用公母畜,以满足育种的需要。畜禽的鉴定可分阶段进行,幼年时期以系谱鉴定为主,结合生长发育进行;成年以后要进行体质外貌和生长发育鉴定;当有了生产力以后就要以生产力鉴定为主。每次鉴定后要将不合格的个体及时淘汰,对合格的个体加强培育。
畜禽去势
传统意义上,摘除家畜睾丸和附睾或使睾丸萎缩、被机体吸收而失去生精能力的外科手术,中兽医称之为阉割或去势(Castration)。据史料查证,中国畜禽去势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长,应用最早、最广的畜禽阉割方法。在3 000多年前的商代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公元前1520-1030年)就已有关于公猪的阉割记载。《周易》:“豮豕之牙吉”。意思是说阉割了的猪,性格就变得驯顺,虽有犀利的牙,也不足为害。《礼记》上提到“豕曰刚鬣,豚曰腯肥”,意思是: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叫“豕”;阉割后的猪,长得膘满臀肥,叫“豚”。在河南省方城县从汉墓中发掘出的文物中就有“拒龙阉牛图”,表明在公元前202-220年(距今已有1760-2 180年),我国就已有了牛的“走骟法”。到了西晋(公元265-317年)名医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和《腿仙肘后经》著作中都有“骟马、宦牛、揭羊、阉猪、镦鸡、善狗”等称谓,这些说法仍时有所见。相比之下,国外对于去势术的可追溯记载则远远晚于中国。
去势是以外源手段摘除动物主要生殖器官或使其丧失功能。常见的畜禽去势方法有手术去势、化学去势、免疫去势。畜禽生产中对公畜进行去势可以有效避免其非必要繁殖行为,降低其打斗和爬跨行为以方便管理,同时还可以改善其胴体肉品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报酬。
病死畜禽处理
2017年我国猪、牛出栏量分别达到约7.08亿头、6.84亿头,羊和家禽饲养总量分别为2.90亿只、87.90亿只,按畜禽养殖过程中普遍认可的正常死亡率8%-10%来推算,每年畜禽死亡量8亿多头只。病死畜禽尸体产生数量巨大的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挑战极为严峻。
病死畜禽尸体进行随意的乱丢乱弃,不仅会造成有关疫病大面积扩散传播,而且长期潜伏的畜禽的病原体也会对畜禽养殖环境造成深度的污染。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是指将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体内的生物性或者化学性的有害物质,进行安全化处理,消除危害的过程。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我国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深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化尸窖法、化制法和生物降解法等。深埋法存在潜在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焚烧法可能释放二恶英等致癌物,化制法不能彻底杀灭疯牛病病原且成本较高,化尸窖对建设位置和建筑质量要求较高,易产生恶臭、血水,造成空气和地下水污染。高温焚烧、化制法和碱水解法是欧盟处理死畜禽的主要方法。堆肥主要在除欧盟外的国家使用,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得到认可。
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面,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颁布了《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2017年农业部组织制定了《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替代2013年制定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了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机制。
2020年02月17日,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就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下发通知,要求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健全的地区,在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的前提下,原则上养殖场户的病死畜禽应委托专业无害化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山区、牧区、边远地区等暂时不具备集中处理条件的地区自行处理的,要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处理,逐步减少深埋、化尸窖、堆肥等处理方式,确保有效杀灭病原体,清洁安全,不污染环境。
粪便处理
中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一方面,畜禽粪便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受到环保部门及研究者的持续深入关注。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种养模式中,畜禽粪便作为农家肥对于保持土壤肥力,防治土壤板结,维持作物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养殖业和作物生产向着集约化方向的发展的今天,畜禽粪便的利用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即可被广泛用作发酵沼气和生产乙醇,在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也能用于生产饲料和菌类生长基质。
主要危害
我国人口众多,对畜产品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促进了我国养殖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同时,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在传统畜禽养殖业中,主要以小规模养殖为主,产生的粪便量少,主要被用来还田,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粪便等有机肥逐步被化肥替代,大量的畜禽粪便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严重危及到畜禽和人类的健康。
生猪、蛋鸡、肉鸡和肉牛等产业养殖规模的发展是造成畜禽粪便量上升的主要因素。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畜禽粪便产生量差异也很大,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是我国畜禽粪便产量较多的地区。其中,西南地区是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最多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新兴的畜禽养殖区较多,生猪和蛋鸡等动物的养殖量逐年增加,此外西南地区役用的牲畜也较多。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显示,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2.43×108吨粪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畜禽粪便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机物以及有害气体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空气、水资源以及土壤带来严重的危害,进而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
畜禽粪便中的恶臭气体种类繁多,已经发现的就有168种,一般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4类,即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芳香族物质以及挥发性脂肪酸。粪便中产生的这些恶臭气体对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例如硫化氢、氨气、甲基胺等。
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渗入地下后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此外,排放到河流、湖泊中的粪便也会影响水资源。流失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成分,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得蓝藻等有害藻类大量生长,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良好的有机肥料,被微生物分解后为土壤提供里适宜的腐殖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但是如果粪便使用过多,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对土壤造成破坏。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钾盐和钠盐,会造成土壤的微孔减小,土壤的通透性降低,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粪便中含有的重金属、抗生素随着有机肥的施用,转移到土壤中,破坏土壤的微生态平衡,在作物的可食用部位富集进入食物链。
处理方法
对畜禽粪便进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可以降低或避免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农作物和人畜的危害。随着国家对生态农业的提倡,加强粪污处理显得更为重要。生产中常用的粪便处理技术主要有饲料化、肥料化以及能源化等。
粪便饲料化
饲料在动物体内不会被完全消化,粪便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粗脂肪以及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因此粪便通过处理后可作为动物的饲料资源。
此外,用一些化学试剂,比如甲醛、硫酸以及尿素将粪便氨化处理,也可以起到将畜禽粪便饲料化的效果。有研究发现用畜禽粪便饲养蝇蛆虫,可以提高蝇蛆的蛋白含量。畜禽粪便虽然可以直接饲喂或者经无害化处理后饲喂动物,但粪便中含有的抗生素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
粪便肥料化
畜禽粪便作为传统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有机物等营养元素,可直接在土地施用,也可堆肥后使用。畜禽粪便的肥料化利用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并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
堆肥过程是在微生物作用下,使得粪便中的有机物腐殖化和无害化变成肥力更好的肥料,堆肥过程能杀灭粪便中杂草种子及病原菌等,降低粪便的臭味,减少体积,便于运输。粪便堆肥常用的是好氧堆肥,受温度、含水量、通风状况、pH、碳氮比(C/N)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粪便能源化
畜禽粪便属于可再生能源,能源化利用不仅可以解决粪便污染环境问题,还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通过一定的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能源,常用的技术主要有热化学转换技术和生化技术。
研究指出,畜禽粪便碳化后作为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要好于市售活性炭。碳化后的粪便方便储存,没有异味,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将畜禽粪便与煤一起燃烧功能,发现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加强对粪便的热化学转换特性的研究,可以提高粪便的能源化利用率。
生化技术的应用在粪便中主要体现在沼气的利用,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在甲烷产气菌作用下,将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沼气。畜禽粪便生产沼气的潜力巨大,据统计,我国畜禽粪便产生沼气的潜力约为472.1×108m。
相关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将比较常见的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等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依照畜牧法的规定进行管理。加强与国家林草局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水生野生动物和陆生野生动物的相关目录范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20年2月27日下发《通知》,要求停止一切以食用为目的的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活动,对从业机构人工繁育种类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已核发人工繁育许可证件或文书的,须一律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许可证件或文书,其人工繁育种群管理适用《畜牧法》的规定。
从200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就组织开展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现在已基本摸清畜禽资源的家底,编撰完成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起草制订了《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规定的动物属于畜禽,而不是陆生的野生动物,所规定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繁育、利用、经营、运输属于畜牧业的生产。按照当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通过的公告,凡是没有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野生动物一律禁止食用,不论它是否属于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5 15:5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