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
红肿、
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可分有头疖、
无头疖、
蝼蛄疖、
疖病等。其特点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
脓肿、
疖病等。疖子,中医认为是
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
热证,所以又称“
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
疔疮”。疖子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疖子虽小,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
疖初起时,局部皮肤有红、肿、痛的小硬结,范围仅2mm左右。数日后结节中央
组织坏死、软化,肿痛范围扩大,触之稍有波动,中心处出现黄白色的脓栓;继而脓栓脱落、破溃流脓。
脓液流尽炎症逐步消退后,即可愈合。有点疖无脓栓,自溃稍迟,需设法促使脓液排出。
面疖特别是鼻、上唇及周围所谓“
危险三角”区的疖症状较严重,病情加剧或被挤碰时,病菌可经
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状
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颜面部进行性肿胀,可有
寒战、
高热、
头痛、呕吐、昏迷等,病情严重,
死亡率很高。
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称为
疖病。与病人的抗感染能力较低(如有
糖尿病),或皮肤不洁且常受
擦伤相关。
3.抗菌治疗 若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面部疖或并发
急性淋巴结炎、
淋巴管炎时,可选用
青霉素或
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治疗,或用
清热解毒中药方剂等。有糖尿病者给予降糖药物或
胰岛素等相应
治疗措施。对顽固性患者可注射
丙种球蛋白、自家
菌苗或多价
葡萄球菌菌苗。
对于
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一旦发生疖子,宜
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
连翘、
紫花地丁、蒲公英、
野菊花、
马齿苋各15克,
水煎服用。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
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
败酱草60克,或用
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对尚未化脓的疖子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必须让疖子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也可以用新鲜的
柏树叶捣烂,叫
鸡蛋清和成糊,敷在患处。
保持皮肤清洁,增强机体
抵抗力。积极治疗
瘙痒性皮肤病及全身
慢性疾病。暑天或在炎热环境中生活工作,应避免汗渍过多,勤洗澡和及时更换内衣,婴儿更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表皮受伤。
疖(furuncle)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
化脓性感染。病菌以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偶可有
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病菌致病。感染好发于头部、颈项、头面、背部毛囊、臀部、外阴部及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疖的炎症侵润较深而大,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中央有脓栓。依据临床表现,本病易于诊断。如有
发热等
全身反应,应作
白细胞计数或
血常规检查。疖病病人还应检查血糖和
尿糖,作
脓液细菌培养及
药物敏感试验。疖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由于疖子有的生长在面部,不但不好看,而且时间长了容易化脓,很疼,于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疖子成熟后,只要用手把脓挤出来就好了,专家提醒说,其实长疖子尤其头面部疖子挤脓是十分危险的动作,万万使不得。因为头面部血管直接与颅脑相通,且血管本身无
静脉瓣。当外力压迫时,血液可逆流入脑,挤疖子时,细菌可随血液进入颅内,引起危及生命的
颅内感染和
海绵窦栓塞。尤其是
鼻根至双侧口角的“
危险三角区”的疖子,必须严禁挤压,正确的做法是请医生及时
排脓,然后经过几次引流、换药,便可好转痊愈
皮肤任何部位出现红肿
热痛,都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处理,切忌自行涂药,尤其是
红汞、
龙胆紫,对伤口有毒性,易引起痂下积脓。今年以来,伤口护理中心已处理了几十例此类痂下积脓患者。有的是用中草药处理了1多月,结果从1个疖变成了多个毛囊和
皮脂腺感染,处理极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