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凡逸志》(韩语:백범일지)是
韩国独立运动家
金九(号白凡)所著的
自传,原文以国汉文混用体(韩文和汉文混写)写成,分上下两卷,1947年12月在南朝鲜(当时
大韩民国尚未成立)首次出版。
写作背景
金九(1876年—1949年)是
韩国著名的独立运动家,被很多韩国民众尊为“国父”。他自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就积极从事抗日运动,
三一运动以后流亡
中国,后来又领导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期间策划了
李奉昌袭击
昭和天皇事件和
尹奉吉袭击
虹口公园事件,震惊中外,显示了朝鲜民族为了独立与日本
血战到底的决心。他还与
中国通力合作,与
国民政府建立密切关系,以共同抵抗
日本。《白凡逸志》一书就是他进行抗日独立运动的实录,但其写作动机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他最开始动笔写作是1928年,初衷是为了告诉两个儿子(金仁、
金信)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此他在给两个儿子的信中写道:
“父亲目前正在离你们所在的家乡水路相隔五千里以外的国家,写这本书。由于路途遥远,不能把年幼的你们接到我身边来,唯有记下我过去奋斗的史实,留给几位同志,并托付他们,待你们长大自立,想知道我生平经历的时候,再给你们看。我年己五十又三,而你们现在仅十岁和七岁,等到你们长大成人,学识渊博的时候,我已是精神与体力都己衰退的风烛残年了。何况目前我已经向日寇宣战,时时刻刻都处于死亡的边缘,怎能预料我会活到你们长大之后,能当面叙谈的那一天呢?这就是我现在要写这本书的原因。我之所以记下我的经历留给你们,绝不是为了自我标榜,让你们仿效。我是衷心期望你们作为大韩民国的
国民,要懂得在东西古今的许多伟大人物中,选择最值得推崇的人去崇拜效法。而你们将来长大成人,恐己无从知道你们父亲的经历,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
到后来的写作时,
金九的动机又有所改变,他的写作对象由儿子变为“海外同志”,他写道:
“等到在祖国的两个儿子长成后到海外来时,能够传给他们的东西恐怕只有《白凡逸志》罢了。于是我把已完成的上卷抄印了几份,寄给
美洲、
夏威夷的几位同志,拜托他们一定要转交给我的儿子。但是贱躯尚未入土,因此又续写下卷。这时两个儿子都己长大成人,所以就不必为将来写这篇东西了,现在我的目的是,让海外同志看看我的五十年奋斗历程,以我的许多错误作为殷鉴,不要重蹈覆辙,这也许是我过分的期望吧。”
之前日本殖民时期结束以后,金九回国,开始着手准备出版《白凡逸志》。此时他的写作对象又变为全体国民,希望韩国人能了解他为国奋斗的经历。他在《白凡逸志》出版后的序言中写道:
“《我的愿望》一文是我想向国民们讲话的纲要。凡是建立一个国家,求得这个民族的生存与生活条件,必须有一种哲学作为基础。若是没有本国的哲学,就不能统一国民的思想,今天倾倒于某个国家的哲学,明天又陶醉于另一民族的哲学,永远不能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精神的独立,只能永远依赖别人。就我们今天的情况来说,信仰
洛克哲学的一派,想把
华盛顿迁来
汉城。信仰
马克思、
列宁哲学的这一派则想把汉城变成
莫斯科。华盛顿也好,莫斯科也好,都不会变成汉城。我们的汉城必须是我们自己的汉城。我们必须研究与提出我们自己的哲学。倘若能领悟到这一点,那么这一天就是我们同胞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日子,也是我们国家真正独立的日子。《我的愿望》即是在这样的动机、意义下发表的。
国家是我们自己的,并不是他人的。国家的独立自主是由我们民族自己共同创造的,而不是由别人来创造或受别人指使而创造的。假如我三千万国民每个人都能领悟这个道理,身体力行,我们的国家不仅可以独立,而且可以富强。我也明白自己并非一个杰出的人才,虽则如此,但我即生为大韩民国的一个国民,民族的一分子,当为国家民族独立自主而奋斗不懈,这就是我生命的意义,本书即是我这种生涯的记录。”
版本内容
《白凡逸志》在
韩国迄今已有不下40多个版本,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即影印本、手抄本、出刊本。
影印本
影印本即是《白凡逸志》的原稿。正如前文所述,《白凡逸志》的著述动机原本是在
中国上海的
金九为了告诉两个儿子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写的,始于1928年,1929年5月完成了第一部。之后金九到处流亡,于1939年去
重庆之后,开始稳定下来,1941年着手写第二部,写的是金九流亡到中国上海后加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直到重庆为止的关于独立运动的记录。金九把在
上海写的部分称为“上卷”,在
重庆写的部分称为“下卷”,全书用国汉文混用体(
韩文和
汉文混写)写成。这两卷原稿被金九之子
金信保管,1994年由
首尔集文堂
影印刊行,是为《白凡逸志》的影印本。
1994年集文堂出版的影印本,大约191100字左右,上卷相当于下卷的3倍程度。上下卷虽用的都是稿纸,但用的纸张和笔有所不同。上卷的用纸是450字的稿纸,使用的是
钢笔。下卷是用2400字的红色稿纸,使用的是
毛笔。上卷的目录是:与仁信两儿书、祖先和家庭、出生及幼年时代、学童时代、
孔方即钱、学究时代、东学接主、清国视察、国母报仇、投狱、受
死刑宣告、大君主亲电停刑、破狱、
缁徒、耶稣教和教育者、再次投狱、
哈尔滨事件、三次投狱十五年役、狱中生活、农夫、出国、警务局长、内务总长、丧妻、国务领、国务委员。下卷的目录则只有“白凡逸志下卷自引言”和“
上海到着”两个标题。
金九于1945年11月回国后,又写了从1939年到1946年巡回
朝鲜半岛西北地区和三南地区的事情,这个可以看成是《白凡逸志》的第三部。可以说这三部构成了完整的《白凡逸志》。
手抄本
金九担心自己日后遭
日本人迫害,《白凡逸志》也将被毁掉,所以又誊写了上卷,1929年7月寄给侨居
美国的韩人同胞。该手抄本跟影印本没什么差异,基本上一致。影印本中开头的“与仁信两儿书”的部分内容残缺,但手抄本恢复了其原文,还原了书信的重要内容。光复后于1948年初又把下卷誊写了一遍,用的是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用纸,除了“与仁信两儿书”和“祖先和家族”以外,没有目次,只是抄写了内容。这就是手抄本。
出刊本
《白凡逸志》国士院版刊行本是
金九回国后于1947年12月15日在
汉城发行的活字本,这就是《白凡逸志》的出刊本。回国后,追随
金九的人请求他发行《白凡逸志》,因为当时须要把此书以民族教材,让广大人民通读。经
金九的允诺,国士院刊行了《白凡逸志》。在随后60多年中40多次翻印出版的《白凡逸志》,均是以此国士院刊行本为基础的。
出刊本分上下两卷,与原稿不同的是用纯
韩文刊行,且润色了行文,使之更易读。标题也有所更改,上卷目录为:我的家庭和我的幼年时代、崎岖的青年时代、放浪之路、交给民族的身体,下卷目录为:
三一运动与
上海、寄迹
长江万里风。同时结尾部分还附加了表现
金九政治哲学和思想的《我的夙愿》(나의 소원)一文,其目的是对韩人建设民主国家的自主性民族哲学和思想起参考作用。
文献价值
《白凡逸志》作为当事人所撰写的
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
韩国独立运动中的人和事具有较高的价值。
金九以真诚的笔触,记录了他反抗
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峥嵘岁月,文字中无不洋溢着爱国爱家情怀与反日独立思想,故也是研究
金九的生平与思想的必读史料。同时,《白凡逸志》不仅披露了
韩国近代史的许多人物轶事,也记载了
中国支援
韩国独立运动的珍贵史实。总之,《白凡逸志》可谓是一部感情丰富、情节曲折、感人肺腑的不朽之作。因此该书在
韩国被奉为宝物,受到高度推崇。
但另一方面也需注意,《白凡逸志》作为一部私人著作并在作者生前公开发行,在事实记载上难免有所错误,且客观性亦难以保证。比如“鸱河浦事件”(鸱河浦义举),
金九在《白凡逸志》中称他(当时叫
金昌洙)为了为
明成皇后报仇而杀死
日军中尉土田让亮,但当时的档案则证明土田让亮只是一名日本商人而已。故《白凡逸志》作为史料来运用的话,必须与当时的其他档案资料相互参照才是。
流传状况
韩国
《白凡逸志》自1947年被国士院出版以后,在
韩国的出版如过江之鲫,迄今已有40—50个版本,包括原版、原版影印、现代
韩语译注、
漫画等。除此之外,1989年韩国
MBC电视台还推出了名为《白凡逸志》的
电视剧,足见该书在韩国受推崇的程度。
中国
《白凡逸志》虽然是
金九在
中国上海和
重庆写成的,但其中文版的推出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最早的
中文版出现于
台湾,是金在先所译的《白凡逸志》(幼狮文化1970年版)。
中韩建交以后,《白凡逸志》由
宣德五、
张明惠夫妇译出,并于1994年由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由
季羡林作序。同年7月还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中韩友好协会会长
朱穆之,
民建中央副主席
朱元成、
路明,韩国驻华大使黄秉泰、著名学者
季羡林、韩国白凡金九事业纪念协会会长张忠植以及金九之子
金信等共计200名中韩人士出席首发式。该仪式由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庄浦明主持,
路明、黄秉泰、张忠植、
季羡林、
金信等先后讲话。他们高度赞扬了金九不平凡的一生,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中韩友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还一致认为,《白凡逸志》 中文本的出版,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金九先生,有助于推进中韩友好事业的发展。
2006年,《白凡逸志》中文版由
重庆出版社再版。中文版的目录与原本有所不同。
日本
《白凡逸志》曾被
日本的朝鲜近代史学者梶村秀树译为
日文,作为
东洋文库的一部分于1973年由
平凡社出版。
中文版目录
前言
序
著者的话
上篇
序——给仁、信两儿
1 出生和童年时代
2 加入东学党
3 清溪洞时期
4 江界城之役
5 离开清溪洞
6 鸱河浦事件
8 越狱
9 三南行
1o 麻谷寺削发为僧
11 转变为开化派
12 人基督教
13 献身新教育事业
14 安岳事件
15 被判十七年徒刑
16 西大门监狱的铁窗生活
17 三·一万岁事件
18 流亡上海
下篇
绪言
1 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
2 李奉昌义士谋杀日皇未遂事件
3 尹奉吉义士的上海义举
4 遭到同胞的狙击
5 创建光复军
6 此后之事
踏上祖国的大地
我的愿望
白凡金九先生年表
跋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