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团卫村之战,一般被称为“阳城之战”,是指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契丹君主
耶律德光亲帅举国兵马南下入侵后晋,在阳城附近的白团卫村与后晋军队爆发的一次关键战役。
战争背景
石敬瑭一朝基于南北力量的差异,
后晋将向
契丹“称子称臣”作为立国之初的政策。然而和平局面之下,契丹国主
耶律德光对中原的经略政策从军事转为外交,他通过干预河北镇、定二州掌权者人选和联结
南唐来维护契丹的宗主地位和两国的君臣-父子
藩属体系。然而
石重贵在继位后则完全颠覆了其父的做法,在向
宗主国契丹告哀时“致书称孙而不称臣”,意图重塑后晋的法统。石重贵这一举措无疑挑战了契丹的宗主地位,破坏了契丹与后晋的关系。耶律德光在多次外交手段无效后,为了惩罚后晋的“负德违盟”之举,开运元年(944年)正月,契丹首次大举南下。石重贵北上亲征,坐镇
澶州。契丹接连在
戚城、马家口和澶州大败,饮恨北归。耶律德光在撤退时,对后晋河北城镇进行大肆破坏,并留下
杨光远据守
青州,赵延照留守
贝州,自己撤军至
幽州,重新整军,准备第二次入侵。
后晋分别于开运元年(944年)四月和十二月克复贝、青二州,石重贵任命重臣
桑维翰为
中书令兼
枢密使,总揽朝中大小事务,同时加强河北的战备,在澶州和
邺都之间设置
德清军城,加强两州的联系,任命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顺国节度使
杜重威为都招讨使,统率十三位
节度使,加强对契丹的戒备。
战争起因
耶律德光南下军事经略的意图至少是获得河北之地,并重塑
契丹与中原王朝的
藩属关系。然而首次南下的军事失利并没有打消其继续经略中原的雄心。辽
会同七年(后晋
开运元年,944年)十月,契丹的
天授节(耶律德光的生日),南唐等藩国都遣使进贺,只有后晋没有派使臣前来贺寿。耶律德光遂以此为由,再次南征。于当年闰十二月初一,将契丹各道兵马集中于
温榆河,随后挥师南下进犯后晋。十一日包围
恒州(今河北正定),攻下其下属九县。顺国节度使(治恒州)
杜重威向朝廷告急,后晋被迫应战。战争前期,后晋军队消极应战,到次年石重贵御驾亲征后,后晋军(以下简称晋军)才重新北上收复失地,并攻占契丹边城泰州等地。耶律德光遂自古北口南下寻找晋军主力决战。
战争经过
战争前期
开运元年(944年)末,契丹主
耶律德光亲率大军自
幽州,沿
易州—
定州一线大举入侵
后晋河北地区,其前锋
赵延寿部兵锋已至
邢州,耶律德光将牙帐建在元氏。后晋驻守在邢州的
张从恩等人执行石重贵暂退的命令,致使河北的晋军从撤退变成了溃逃,逃至
相州(今河南安阳),部队已混乱到无法整顿的地步。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初,
石重贵因病无法亲征,命赵在礼回军进驻
澶州(今河南濮阳),
马全节回军进驻邺都(今河北大名);派
张彦泽进驻
黎阳(今河南浚县)。
西京留守景延广从
滑州(今河南滑县)率军进驻胡梁渡(今河南滑县东北的古黄河渡口)防守黄河。
拉锯时期
本月,后晋军与契丹交战互有胜负,但晋军怯战,主力退守黎阳,契丹前军杀到
邺都境内,后又围困
魏州,河北地区再次告急。二十三日,振武节度使
折从阮从府州(今陕西府谷)出兵,反击辽军,包围
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并乘势进攻契丹边城
朔州,威胁契丹的退路。月末,石重贵征发民兵
武定军为天威军,从
东京(今河南开封)北上亲征。二月八日,石重贵抵达澶州。二月十二日,马全节等各路兵马,依次北上。辽军自恒州撤退,攻陷
祁州(今河北无极县)后继续北遁。十九日,石重贵命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率恒州兵马跟北上大军马全节等会师北进。
三月九日,后晋杜重威部与马全节等各路兵马在
定州(今河北定州)汇合后继续北上,收复祁州后又攻克契丹
泰州(今河北保定)、
满城(今河北满城县),俘虏契丹酋长没剌以及他的士卒两千人。三月十九日,晋军攻克
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契丹赵延寿麾下降卒报告说:“耶律德光本已北返至
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东北),听闻晋军攻陷泰州后,立刻挥军南下,有骑兵八万余人,估计明天晚上就到,最好立刻戒备。”
杜重威听闻契丹骑兵复至,惊恐不止,次日就急退保泰州。二十二日,契丹前锋抵达泰州。二十三日,杜重威遂率军弃守泰州,继续向南撤退,契丹骑兵在晋军后紧追不舍,在阳城(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下大败晋军,晋军退守到阳城。二十四日,辽军大军到来,晋军以步兵方阵出城迎战,契丹军与晋军在城下交锋二十多次,各有伤亡。晋军最终击退契丹的冲锋,获得小胜,契丹军越过白沟(今河北海河支流)北去。二十六日,由于契丹大军就在附近,晋军只能继续结成军阵向南撤退,而辽军骑兵从四面包抄骚扰晋军步卒,后晋各路兵马竭力拒战。当天,晋军只撤退十余里,人困马饥。
决战爆发
三月二十七日,后晋军退到白团卫村(今河北顺平县),埋设木栅
鹿角,修筑营垒。耶律德光立刻派重兵将晋军包围在村内,并派骑兵绕到晋军身后断其粮道。当天夜晚,忽然刮起很强的东北风,村内房屋倒塌,树木摧折,双方视野很差。晋军在营内挖井取水,好不容易挖到
地下水面,井就立刻崩塌,士卒只能取出井中湿泥,用布包起,绞出泥水来稍微缓解一下饥渴,这一情况导致晋军士卒和军马都严重缺水。等到天亮,东北风更加强烈。耶律德光坐在
奚车里对部下说:“晋军主力就剩下这么一小撮人,去给我全部生擒活捉,再南下夺取晋都!”
耶律德光遂命契丹军中的精锐铁甲骑兵(
铁鹞)下马,拔除晋军军营四面的木栅鹿角,扫平地面,然后引导步战骑兵主力杀入大营,以刀剑等短兵器格杀后晋士卒。同时契丹军还占据上风口,顺风纵火烧营,助长声势。《吴子兵法·治兵第三》言“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陈以待之。”后晋军主帅面对逆风的劣势选择扎营固守,虽然木栅鹿角迟滞了契丹骑兵的攻势,但是晋军已处于缺水断粮的危急形势,势必无法久守。而耶律德光虽然轻敌,但是白团卫村决战前夕契丹骑兵在包围后晋军后,正处于上风向,其顺风纵火已危及晋军存亡。在这一优势下,契丹军队定然乘势而进,但因鹿角限制了骑兵冲锋,根据战场的形势契丹骑兵下马短兵而进并无不妥,且在实际的战斗中,亦并未见步战的契丹骑兵在战斗中被后晋步兵击垮。
晋军被契丹兵围困在中心,由于身处逆风位,晋军对付契丹骑兵的弓弩都无法发挥作用。晋军面对火势和契丹大军的进逼束手无策,愤怒之情已达极点,他们愤怒地对杜重威叫喊:“主帅为什么还不出战?这就是让我们白白送死!”此时,晋军群情激愤,各将领也要求出战,主帅杜重威却希望等风势稍小一点,查明敌情后再做决定。晋军监军李守贞持反对观点,他认为:战场形势是敌众我寡,依靠风沙的遮蔽,契丹都无法了解晋军具体参战人数。晋军此时借风暴掩护拼死战斗,才有获胜可能。而等风沙停了,虽然晋军没有了逆风的劣势,但契丹军乘势进攻,各部沟通没有阻碍,晋军必然全军覆没。旋即高呼:“各军共同出击!”又对杜重威说:“大帅你善于防守,我愿意率中军决一死战!”
随后,马军左厢都排阵使张彦泽召集各将领商讨出兵方案。张彦泽和多数将领认为,契丹军占据上风位,最好等到风势回转,再出动迎战。马军右厢副排阵使
药元福认为应当趁大风即时出战。首先,晋军士卒饥渴交迫,已到极点,无法再一直苦等,空耗士气。其次,此时出战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契丹人认为晋军不能逆风出战,而此时反其道而行是军事上的奇计。马步左右厢都排阵使
符彦卿也支持药元福出战的策略。
于是,符彦卿会同张彦泽、药元福以及左厢都排阵使
皇甫遇,率麾下精锐骑兵,从营寨西门出发进攻契丹下马步战的骑兵,各将领随后也出动击贼。当时正刮东北风,出营寨西门绕到契丹后方,也是为了争取顺风之势,也就是说此刻契丹军队从顺风变成了逆风。而辽军铁甲骑兵既已下马,仓皇间来不及跳上马背,契丹亦无兵种优势,战场局势在瞬间转换。这次出奇不意的进攻使得契丹军稍退数百步。符彦卿等人问李守贞:“我们是在这里凭借坚实的营垒和敌人拉锯作战,还是以少击多追击敌军呢?”李守贞说:“情势如此,怎么能撤退呢?只有长驱直入,一往直前!”符彦卿等人听令继续追击契丹军。
这时,风沙更劲,白昼如同黑夜,契丹军指挥受到限制。符彦卿等人抓住机会,聚集出一万余名骑兵横击契丹军中段,晋军呼号声震天地,契丹军大败而逃,丢盔弃甲,兵败如山倒。李守贞趁势命步兵全力拔除木栅鹿角出战,步骑兵同时挺进,向北追杀二十余里,契丹精骑仓皇逃窜,抛弃的战马及铠甲武器塞满地面。
契丹散兵败将逃到阳城东南水边,稍稍喘一口气,重整行列。杜重威认为,敌人被吓破胆了,不能给他们时间重整旗鼓,于是派精骑攻击,契丹军全部渡河退走。
战争结果
契丹君主
耶律德光乘坐奚车逃奔十余里,晋军在后紧追不舍,耶律德光狼狈间弃车改骑骆驼向北逃去。
杜重威懦弱,阻止晋军诸将对契丹残军的追击,加之监军
李守贞认为:“两天以来,人马干渴得要死,现在喝了个饱,双脚都肿,难以追赶,不如全军平安撤退!”于是晋军退守
定州。耶律德光逃回
幽州,才将残兵败将稍微聚拢。耶律德光因战场失利为由,对出征的各部酋长重打数百刑棍,只有
赵延寿免受责罚。
开运二年(945年)三月二十九日,后晋各路人马自定州班师返回各自军镇。四月中旬,石重贵从
澶州出发返回开封。二十四日,将
天雄军恢复设置在
邺都,加强河北兵力。
战争评价
后晋大将
刘知远:“中国疲弊,自守恐不足,乃横挑强胡,胜之犹有后患,况不胜乎!”(晋军北伐前)
后晋主帅
杜重威:“北主自来,实为勍敌,若不血战,吾辈何以求免。”(晋军北伐失利南退至阳城初遇契丹大军)
后晋大将
李守贞:“彼众我寡,风沙之内,莫测多少,惟力斗者胜,此风乃助我也。”(白团卫村被围后)
后晋大将
药元福:“今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回,吾属已为虏矣。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兵之诡道也。”(白团卫村被围后)
契丹耶律德光:“晋军止此耳,当尽擒之,然后南取大梁。”(白团卫村被围后)
《
百战奇法》:凡与敌战,若遇风顺,致势而击之;若遇风逆,出不意而捣之,则无有不胜。法曰:“风顺,致势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
胡三省:“夫胜之不可恃也尚矣。纣之百克而卒无后,夫差数战数胜,终以亡国。桑田之捷,灭虢之兆也;方城之胜,破庸之基也。项梁死于定陶而嬴秦墟,宇文化及摧于黎阳而李密败,皆恃胜之祸也。阳城之战,危而后克。契丹折翅北归,蓄愤愈甚,为谋愈深,晋主乃偃然以为无虞,石氏宗庙,宜其不祀也。”
王夫之:“阳城之战,符彦卿一呼以起,倾国之众,溃如山崩,弃其奚车,乘驼亟走。当是时也,中国之势亦张矣;述律有蹉跌何及之惧,气亦熸矣。”
吕思勉等:“是役也,契丹以轻敌致败。然晋师亦仅克自免。少帝于四月还京。袭取幽州之计,遂成画饼矣。此时即袭得幽州,而不能得北方之险,契丹必大举攻之,亦不易守也。”
《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者:“契丹二次南犯时,晋军部署混乱,缺乏统一指挥,未经解战即擅自撤退。幸契丹当时不知晋军实情,否则晋军必遭惨败。但晋方对此形势不加省察,反而认为契丹军人数无多,不自量力而乘机举行北伐。在其第一次北伐中,事机凑巧,又幸获‘阳城之捷’,遂使晋方君臣进一步陶醉于此偶胜之中,而默然当时之实况。”
洪纬:契丹在白团卫村的战败并非契丹骑兵战力或战术问题,完全是因为契丹骑兵短兵奋击之时,忽略了侧翼安全,致后晋有机可乘,此战后再未见契丹骑兵下马攻阵的记载。
战争影响
在白团卫村之战后,
石重贵试图乘胜求和,从石重贵的求和条件来看,仅仅是恢复其父时期对
契丹的称臣之举,对于其“负德违盟”与屠杀契丹商人等行为,只以“卑辞谢过”,而并无任何实质的求和条件,显然这一求和条件
耶律德光不能接受,毕竟两次南下已折损数万将士。
然经历了两次南下的失败,契丹内部已经产生了厌战情绪,以
述律后为首的反战派抬头,因而耶律德光还是愿意与后晋议和,不过为了挽回契丹尊严,维持契丹的宗主国地位,耶律德光提出了自己的议和条件,即派景延广、桑维翰作为使者和割让镇、定两州。从契丹的角度而言,耶律德光所提的两项要求并不为过。作为宗主国,契丹要求属国大臣自来并不违反政治原则,此外契丹与后晋两国交战,本就是景延广挑唆造成的。耶律德光要求割镇、定两道是因为控制镇、定二州是契丹掌控河北的关键,“先定河北,则河南拱手自服。”契丹为了保证石重贵求和的诚意,以及契丹与后晋重新建立藩属关系后后晋不再反覆,要求获取镇、定二州确属合理。可见,此次南伐失败后耶律德光的确有停止南下与后晋议和的意图。
然而后晋“以契丹语忿,谓其无和意,乃止。”这显然是推卸不愿议和的责任,因为石重贵“自阳城之捷,谓天下无虞,骄侈益甚。”在此后与契丹的战争中更豪言要“荡平塞北”。但是石重贵忽视了一个事实,契丹南下灭晋虽两次失利但实力依然强大,后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内天灾频繁再加上战争的消耗显然已无法支撑长久的战争消耗。在阳城大捷后,石重贵兴建宫室,厚赐优伶,宠信
冯玉,排挤猜忌重臣
桑维翰,不纳忠言,朝政日益崩坏。在军事上重用外戚
杜重威,杜重威懦弱贪婪,放任契丹残兵劫掠河北之地。随后杜重威因畏惧契丹游兵无诏回京,石重贵不仅没有治罪,还授予其天雄军节度使,令其手握重兵,出镇重镇,更是在第三次与契丹决战时,以杜重威为主帅,将
东京大多数禁军交给他节制,导致京城空虚,随着杜重威阵前投敌,后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