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成
民间手艺鬃人的制作者
白大成,1939年生于北京,满族,在胡同里长大,从小受家庭影响,热爱京戏,喜欢画画。19岁时,因病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后来,经人引荐,拜访了工艺美术家李寸松先生。白大成和儿子白霖是市级“非遗”北京鬃人的传承人。北京的鬃人手工艺品是受皮影和京剧的影响而产生的,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有100多年的历史。
人物经历
大事记
白大成,1939年生于北京
1959年自航空工业学校因病肄业后,从事鬃人制作。
1979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展”。
1991年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
1992年作品参加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首届全国民间艺术精品展”。
1994年在大观园举办个人作品及戏曲艺术收藏展。
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应邀参加以色列耶路撒冷手工艺博览会。
1997年应邀赴法国五城市展览访问。
1999年在新东安市场创办“老北京一条街”,组织民间艺人表演及经营民间艺术品.
2004年被北京市西城区文委挂牌“家庭艺术馆”。
艺术经历
童年记忆最深刻
那个时候,走街串巷在北京这座大城里的手艺人,凭借各式各样的绝活儿,吸引着我们幼小而天真的心。及至今天,当年场景仍历历在目,色彩斑斓的面人、好玩又好吃的糖人、插着小红旗的风车,还有那香喷喷的爆米花……如今的现代建筑取代了宁静素美的古老胡同四合院,与之相关的民间话语也渐行渐远,纯正的北京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今天的庙会里,我们看见的只是那些打着北京手艺旗号的小贩们。风车比小时候粗糙了许多,面人也只是不能再简单的造型……我们看见的只是世俗喧嚣。
民间手艺是非物质的,是文化遗产,它是人性和个性的,又是乡土和民族的,它体现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心灵追求,蕴含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北京手艺的最大特色是制作精美,天子脚下的民间工艺运用的都是传承多年的宫廷技艺。然而,许多手艺都已处于濒危状态,其消亡有加速之势,且一旦失传便难以挽回和再生。如今有皇家弓箭铺、鬃人等21项北京手艺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回忆在此时其实是一种怀念
我们希望在这里用图文记录北京手艺,以影像和文字来述说那些逝去的光阴。
冰心的散文《我到了北京》中曾经写道:“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白大成-结缘鬃人
关于鬃人的发明有不同的说法,确切的发明人,还没有考证。不过100多年前它就已经出现。清朝兴盛时期,八旗子弟每年都定期领取钱粮,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除了提笼架鸟玩儿鸽子之外,还有的人开始变换花样做些玩意儿解闷儿。什么毛猴儿、面人儿、扑扑灯儿……这些民间手工艺有相当一部分取材于京剧之中,出自当时八旗子弟之手。清朝复灭,成立民国。原来悠闲的皇族后代失去了朝廷的供养,养家糊口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生存,他们便各显其能,寻找着生活出路。而那些会做玩意儿的人们,就凭着个人的手艺,你画脸谱,我捏泥人,之后,将做出的玩意儿拿到庙会上卖钱度日。
前辈鬃人艺人受京剧皮影戏的影响,发明了鬃人。他们也像其他艺人一样,把这种小巧的京剧戏曲人物拿到庙会上出售。第一代鬃人艺人王春佩,常年在隆福寺设摊卖艺。他做出的鬃人精致小巧,被老百性喜爱,人称“鬃人王”。鬃人的脸谱、服饰、道具与京剧人物没有什么两样,身高约18厘米,取一个铜茶盘,放上几个鬃人,组成小戏出,用小木棒敲击茶盘边,“当当当,当当当”,小戏人便神奇地在盘中转动起来,俨然一副武戏对打架势,一场“京戏”便开演了。
67岁的白大成,是京城传承鬃人的手工艺术家。他盘中集大成,戏中度人生的经历可谓不平凡。白大成出生于北京,满族,在胡同里长大,从小受家庭影响,热爱京戏,且喜欢画画李寸松对他讲“要是你有志做鬃人也好,看看你能不能把它保留下来”。他说他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保留”二字里既有希望的寄予,也有责任的重托。当时,他从李先生那里还得知“鬃人王”的第二代王汉卿还健在,虽然靠修理无线电为生,也将自己零星制作的鬃人摆在邻街的窗户里卖。他的儿子去了西北,鬃人行当已后继无人。在白大成拜见王汉卿时,王并不保守,对白说:“你若能将鬃人恢复起来也是件好事。”从此,在鬃人的传承问题上算是接上了头,把它从濒临失传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鬃人真风采
1986年
地坛庙会恢复举行,主办单位发现白大成与各品种的手工艺人接触广泛,邀请他组织民间手工艺品展。此后的每年春节,他都协助他们策划庙会活动。1996年应邀出访以色列国际艺术博览会,回来之后就开始考虑怎么“走出去,请进来”。1997年11月应邀赴法国,此次带去的不仅是作品,还有10张印刷精美的请柬,在中粮广场协助策划举办了令媒体广泛关注的北京民间手工艺周。从以色列回来不久,又在中央电视塔用了整整一层举办了国际民间艺术展览,来自7个国家的民间艺术家怀揣着白大成的请柬。其中三位艺术家来自南非,而当时中国和南非尚未建交,这是两国之间首次民间艺术交流。
1999年
他创意在新东安市场地下一层开办了老北京一条街的手工艺品市场,请来各地有特色的艺人进行制作表演。同时,他也租了一个柜台,作为“鬃人”展示、表演、销售的摊位。另外,还为一些外地来京无处落脚的艺人安排了一席之地。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抢救和弘扬我们的民间文化,他又连续协助策划了地坛、东岳庙庙会民间艺术表演、民俗文化讲座,还连续两年举办了十二生肖“”、“鸡”收藏展,深受广大观众称赞。
鬃人传说
据有关资料和白大成先生称,北京的鬃人手工艺品,是受皮影京剧的影响而产生的,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是清末时期的北京老艺人王春佩。他的鬃人作品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鬃人盛行于清末民初,当时,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等庙会上常有表演、出售。老北京人习惯地叫它“铜茶盘子戏”。普通鬃人高3寸左右,大的6寸有余,用泥做头面,高粱秆、纸绢做身子,下端粘一圈几毫米长的猪鬃,按京戏做成,玩时按戏出摆于铜茶盘中,用木棒击打铜盘,产生共振使小戏人在盘中转动,拟似演戏效果,以达娱乐之目的。
QQ群上选传人
白老正在为自己选徒弟忙碌着。白老说“自己的儿子学的是英语,搞的是旅游,没能成为鬃人的传人,但是作为京城鬃人绝技的传人,他可不能让这门艺术瑰宝在自己手中断档。为了鬃人艺术能长久兴盛,前几年在中央电视台录节目的时候,白老毫无保留的让把鬃人的制作过程全部录制了下来。他说,旧社会老艺人留几手绝活儿是为了糊口,如今自己想得更多的是传承。
腾讯公司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就是要通过QQ这个网络平台,把遍布全国的青年志愿者联系起来,征集有志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供有传承需要的老艺人从中挑选自己的徒弟。白老是第一批参与活动的著名民间艺术家之一,能从1700万名中国青年志愿者中挑选自己认为满意的徒弟,白老很是兴奋,按白老自己的话说:咱也有自己的QQ群啦。?
对于徒弟的要求
白老说,首先需要耐得住寂寞,搞鬃人艺术不是马上就能赚钱的,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其次是要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戏曲等艺术门类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制作出的鬃人有传统文化韵味。
人物成就
成名作《西游记》
由于对鬃人的热爱,白大成决定不再复学,把京城这手工艺继承下来。这时,他直接给市政府写了一封信,申请营业执照,并由李寸松先生说明,经多方面研究批准,在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设立了一个鬃人专卖柜。日本的一个民间访问团从他那里买了一套《西游记》作品,回国后就要求订货,但当时的政策不允许个人与外国人打交道,也不许手工艺品进入国外市场。即便如此,鬃人生意仍然做得不错。白先生清楚地记得,1964年首次恢复鼓楼庙会,许多民间艺人都被请去表演,他也被邀请去与前辈艺人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然而好景不长,“文革”开始,京剧的传统剧目被停演了,根据历史京剧内容制作的鬃人也受到牵连,被迫撤下柜台,停止销售。为“适应”形势,他也尝试着做过一些现代戏曲人物作品,终因少了味道,而停了下来。 一时陷入困境的白大成,为了生计,很快学会了木工活,在一个工厂做起了临时工。之后的几年里,他靠美术方面的才能,又去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科学电影制片厂搞起了制景工作。
白大成重放异彩是在首届中国艺术节上,那是1990年。他身边的人大为惊讶:这个默默无闻的临时工,原来是位民间工艺高人。在此次艺术节上,他展示的鬃人,赢得普遍好评。其中《大闹天宫》《八大锤》《挑滑车》展后即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与此同时,他还要没日没夜应付欧美和日本等客户的订单。一位美国人在北京庙会上买了鬃人后爱不释手,回国前找白大成订做了成套的鬃人。10年后她又来北京,告诉白大成:“这些年我在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香港台湾工作,鬃人一直伴随在身边。”她回美国时,又带走了白大成做的十多个《三国演义》里的经典人物。
人物评价
弘扬鬃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百业复兴,文化娱乐业也逐渐恢复起来。此时,崇文区成立了燕京书画社,白先生大胆地将鬃人拿去,一起在天坛祈年殿展示出售,开启了手工艺品进入市场的良好开端。这期间,白大成想,要让自己的手工艺品占领市场,站稳脚跟,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在鬃人制作工艺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它的个性魅力。
为了让鬃人“活”起来,尽管以往也做过一些改进,但仍不够理想。此次,他又作了多方面的改革。过去的鬃人没有腿,下身只是一个锥体。他根据不同的戏剧情节让人物“长”上了腿。服饰则变过去的纸质为绸缎帽子、头饰上的绒毛用毛线揉成,兵器里的刀用的是薄铝片,翎子则是孔雀毛。人物的脸用他自己制作的泥模子“磕”出来。脸部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这要靠泥脸造型和绘画的结合,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人物的气质。
鬃人的刻画,更要体会剧情的需要,来表现各自在剧情中角色的个性,要通过手工艺将自己对京剧人物的感受融进“鬃人”之中,赋予它以灵气。为此,白大成始终没有将“鬃人”流于机械化的批量生产,而是坚持传统手工,保持它的艺术特色。往往一个作品从脸谱绘画、服装剪裁、服饰设计、颜色搭配等十几道工序,全是他自己完成。
一出《三岔口》戏中有好几个人物,他要花上一个星期才能完成。1978年他根据京剧剧目制作的鬃人《八大锤》,从造型到艺术风格都是对师承的极大发展。“我可以肯定地说唯有鬃人全是手工绘制,仍保持它独有的风格,作品绝不重样。”白老不无骄傲地表示。
白大成制作的鬃人,保存了浓厚的皮影戏特点,诸如筒式身子,服装用纸糊成,衣裤连缀不分,云字头勾画,风格粗犷,造型脸谱的勾画酷似舞台京剧人物。在题材上白大成也有许多新的开拓。
经过白大成的精心打造,从此,“鬃人”便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1990年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戏曲艺术的一部分,他的“鬃人”设专柜进行展出,其中的《大闹天宫》《八大锤》《挑滑车》展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传播中国文化
美术馆的展出,使“鬃人”不胫而走,不仅誉满京城,也引来了不少外国朋友,慕名到白先生家参观、定购收藏的外宾络绎不绝。一位中文名叫那爱鹦的美国女士,13年前来中国工作时,在庙会上看到了“鬃人”,从此爱不释手,在她离开中国前,特地找到白先生做了一套“鬃人”作品。10年后,她跟随赴中国任职的丈夫回到北京,告诉白先生她10年间辗转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工作,“鬃人”一直伴随身边。丈夫离任时,她再次请白先生做了一套三国人物的“鬃人”作品带走。
北京过去有句老话,“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是说过去,哪个戏班子唱得好,常常有些有钱人家出钱“养”着,既能生存下去,又能将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如今是市场经济,没有铁饭碗,不进入市场,手工艺品就没有出路,手艺人也没法生活下去。白先生回忆说,与燕京书画社合作的首次尝试的最大收获,是让他看到了手工艺品占有市场的可能性,开阔了眼界,树立了信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0 16:3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