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疾病
医学术语
眼眶疾病大致可分为炎症、肿瘤、外伤、先天性疾病,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及寄生虫类疾病等。从部位来分主要有眶壁病变和眶内容的病变两大类。眼眶病变的体征由于病变性质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错综复杂。眼球突出是眼眶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疾病概述
眼眶疾病的治疗视病变性质而定。炎症性疾病主要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治疗。眼眶外伤早期主要是控制出血,预防感染,去除异物或死骨片等;后期遇有畸形者,可作矫形手术。
诊断眼眶疾病首先应做好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系统的眼部检查。一般说来,眼眶炎症性、外伤性、循环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比较容易可无需特殊检查。但如疑有眶内占位性病变时则除了依靠常规检查,还需利用各种特殊检查技术,如X线片、眶血管造影、颈内动脉造影超声波检查,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磁共振成像等,进一步确定占位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性质,必要时还可直接采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求获得最后诊断。眼眶疾病的治疗视病变性质而定。炎症性疾病主要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治疗。
眼眶外伤早期主要是控制出血,预防感染,去除异物或死骨片等;后期遇有畸形者,可作矫形手术。眼眶肿瘤的治疗因其性质而异,良性肿瘤只做肿瘤摘除,恶性肿瘤需做较广泛的清除,术后可酌性进行化疗和放疗。由全身疾病或邻近组织病变向眼眶蔓延而致的病变,除对眼部作对症处理外,重点应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总之眼眶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给予恰当处理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疾病原因
眼眶疾病大致可分为炎症、肿瘤、外伤、先天性疾病,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及寄生虫类疾病等。从部位来分主要有眶壁病变和眶内容的病变两大类。
1.多由邻近部位炎症病变蔓延,特别是付鼻窦炎而引起。
2.眼眶组织本身感染,如眶外伤或手术后感染等。
3.由全身感染引起,如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眼眶病变的体征由于病变性质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错综复杂。眼球突出是眼眶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诊断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急缓,病程长短及进展情况,是否患有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TRID)或鼻窦病,有无外伤,其他全身病。并注意询问疼痛与进展两大症状。
2.检查眼球突出度、触诊、搏动和眶周及其他改变。3.影像学检查,包括眼眶及头颅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MRI)。
4.病理检查。
5.化验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癌胚抗原检查及血常规检查等。
疾病危害
眼眶病是眼科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这种病变不仅会在眼睛内发生,也会在眼睛以外发病,有些疾病还与脑科和耳鼻喉科互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眼眶病的种类很多,比如眼眶炎性假瘤、眼球突出、甲亢眼球突出症、眼眶肿瘤、眶寄生虫病等都是可以出现眼眶病的表现。而眼眶病的病因也很多,很多时候因为病症复杂,会被误诊。
眼眶病有的一次就能够根治好,而有的会很反复,需要多次治疗。“因为位置特殊,所以我们在治疗眼眶病的时候,除了切除病变,还要更注意眼功能的保护。有的眼部肿瘤不能一次切除,需要利用其他方法来解决。”眼科专家指出,由于眼眶病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很多眼科不具备治疗眼眶病的能力。治疗眼眶病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眼科知识、在技术上过硬的眼眶病专家,而且需要专业治疗团队的互相配合。因为眼眶病在治疗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科室,所以眼眶病的治疗在专业正规医院会占有优势。
据了解,眼眶病在眼科中的发病率并不是太高,其由于病因复杂、种类多也没有太大的规律性。眼科专家指出眼眶病并不容易发现,所以患者在发现眼睛有点不对劲时就要及时到医院问询、做影像检查、找相关专家会诊,如发现要及时治疗。
并发症
1、角膜受累 因眼球突出,角膜暴露,易发生暴露性角膜炎,并可发展为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2、眼界坏疽 严重者,眼界发生坏疽,并有腐肉蜕落。
3、视神经病变 因眶压增高,视神经受压,视网膜中央静脉及其供养的血管均被挤压,因而视神经乳头可以水肿。如果炎症浸润至视神经鞘膜及视神经实质,可以同时发生视神经炎。视神经实质内可以有局灶性脓肿及坏死,视神经很快出现萎缩,视力减退乃至失明。
4、视网膜病变 因视网膜中央血管受累,视网膜有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或视网膜动脉阻塞,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5、巩膜、脉络膜炎等 炎症可波及巩膜、脉络膜及视网膜等组织,可有急性局灶性坏死。
6、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炎症向后伸延至海绵窦,形成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或导致脑膜炎或脓肿而死亡。
7、全身感染 炎症可经过血运发生毒血症或脓血症。
治疗方案
眼眶疾病的治疗视病变性质而定。炎症性疾病主要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治疗。眼眶外伤早期主要是控制出血,预防感染,去除异物或死骨片等;后期遇有畸形者,可作矫形手术。眼眶肿瘤的治疗因其性质而异,良性肿瘤只做肿瘤摘除,恶性肿瘤需做较广泛的清除,术后可酌性进行化疗和放疗。由全身疾病或邻近组织病变向眼眶蔓延而致的病变,除对眼部作对症处理外,重点应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总之眼眶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给予恰当处理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1.治疗原发病灶。
2.药物治疗
(1)全身用药:①眶蜂窝织炎尽早采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根据病情使用皮质类固醇,并发海绵窦血栓,按败血症的治疗原则进行抢救。②炎性假瘤,使用皮质类固醇。③TRID急性充血期全身用皮质类固醇。
(2)局部用药:对于并发有暴露性角膜炎者要用抗生素眼药水及大量眼膏夜间涂以保护角膜。TRID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眼位偏斜稳定半年或半年以上,眼外肌局部可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
3.手术治疗
(1)眶蜂窝织炎,炎症化脓局限可切开引流,但忌过早手术。
(2)炎性假瘤药物和放疗不能控制或反复发作严重威胁视力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3)TRID严重病例,行眼眶减压术。
(4)眼眶血管性病变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4特殊检查技术,如X线片、眶血管造影、颈内动脉造影、超声波检查,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磁共振成像等,进一步确定占位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性质,必要时还可直接采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求获得最后诊断。眼眶疾病的治疗视病变性质而定。炎症性疾病主要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治疗。眼眶外伤早期主要是控制出血,预防感染,去除异物或死骨片等;后期遇有畸形者,可作矫形手术。
5中医疗法:根据辨证施治原则进行处理。热毒盛者应清热解毒,方用五叶清毒饮合黄连解毒汤证实虚寒者宜补虚散寒,方用阳和汤;阴虚内热者宜滋热清热,方用清骨散,气血双亏者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
药物治疗
(1)诊断:眼部软组织损伤诊断并不困难,如出现眼球突出或眼球运动障碍应引起注意。必要时行超声或CT检查,常可显示眶内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甚至有高密度的出血。治疗:按一般眼外伤常规处理。有皮肤裂伤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口服广谱抗菌素防止感染。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眶区肿胀。如有视神经损伤或眶骨折也应对症处理。 (2)眼眶异物伤(orbitalforeignbody)也称眼眶穿孔伤,是指各种锐器切割或穿入眶内软组织。异物所经过的眼组织均可损伤,如眼球、眼外肌视神经鼻旁窦等,也可因各种枪弹伤直接进入眶内。
临床表现:各种外伤均有伤道,伤道可大可小,根据致伤物而不同,较小的金属异物进入眼眶速度较快,伤口较小,且迅速闭合而难于寻找伤口。较大的异物伤的伤口多不整齐。
眶内植物性异物最终要导致眶内感染,尤其是原因不明的眼眶炎症、瘘管均应考虑有异物的可能。有时可能因外伤时间较长而遗忘。
眶内金属异物如弹伤类因致伤速度较快,一般不引起感染。超声、CT或MRI均可发现异物的存在,但金属异物应禁忌做MRI检查。
治疗:植物性异物在抗炎的基础上,尽早取出。金属异物一般可长期存留于眶内软组织中,除非有可能引起视功能或眼球运动障碍时才考虑取出。
(3)眼眶骨折最常见的眼部钝伤引起的眼眶骨折称爆裂性骨折(blow-outfractureoftheorbit)。致伤物多为直径大于5cm的物体如拳击伤肘击伤、网球伤,而现在交通事故、摔伤等均可造成眼眶爆裂性骨折。其作用力经面部传至眶底、眶内壁而发生骨折:在骨折的同时由于压力作用,眶内软组织或眼外肌向眶外突出,出现典型的临床体征:眼球内陷和复视。
临床表现:眼眶爆裂性骨折早期眼睑肿胀,眼球突出,待水肿消退后出现眼球内陷和复视。
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最后诊断还需要CT。水平和冠状CT显示眶内壁或眶底骨折,眶内软组织或肌肉向鼻旁窦突出。
眼眶疾病
治疗: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眼眶软组织水肿,加快恢复,减轻眼外肌的麻痹也有一定疗效。但水肿消退后,如出现眼球明显内陷或复视,应根据情况及早施行手术修复。
(4)视神经间接损伤(indirectinjuriesoftheopticnerve)亦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这是临床上并非少见的视神经损伤。因可导致视力永久丧失而受到临床医生关注。视神经间接损伤常为头面部闭合性损伤所致或为其一部分,尤其是前额部的损伤,据称是因外伤传导至视神经骨管引起。典型者为视盘,视网膜正常,而视力丧失。
临床表现:致伤原因如摩托车摔伤、高空坠落伤、各种车祸等,由于多数病人伤后合并脑外伤昏迷,等清醒后发现单侧或双侧视力丧失或仅存光感。检查除视力丧失外,瞳孔直接对光反应消失,眼底正常。
现代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薄层CT可显示眶内段视神经正常或增粗,视神经管骨折或正常。后组筛窦、蝶窦骨折或积血,前床突骨折等表现均提示视神经有可能挫伤。
当然少数病人伤后可能有些残余视力,数小时或数天后消失,也有部分病人伤后视力丧失,经过治疗或自然恢复少许视力。治疗:目前对视神经间接损伤治疗尚有争议。现有几种治疗意见。
①糖皮质激素治疗:伤后发现视力丧失或急剧下降,应早期给予大量糖皮质激素。临床常用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每日1000mg,持续5-7天。根据情况减量或改用其他糖皮质激素。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机制是来源于脑挫伤的治疗,确切原理尚不清楚,但可明显减轻脑水肿,这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确有少数病人经过治疗后恢复部分视力,但恢复至0.1以上者较少,这可能与视神经损伤的程度有。
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这种高浓度的水溶液特别适用于需要作用强、起效快的激素治疗的疾病,它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治疗应在伤后8h内开始,初始剂量为30mg/kg,并应在医生监护下。英迪特球后注射:英迪特主要成分为胞二磷胆碱肌苷。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有促进因化学物质所致模型大鼠视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可用于各种视神经萎缩和各种视神经病变。注射前用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药物1支(300mg),每次注射1支,隔日1次。同时给予甘露醇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剂等。
②视神经管减压:由于本病主要是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挫伤,水肿或出血引起的视力丧失,有学者主张视神经管减压。国内外报告疗效不一,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近期国外视神经损伤的研究机构根据大量统计学资料研究表明,间接性视神经损伤,不论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是否行视神经管减压均不改变最终的视力预后,即任何治疗可能对最终结果不起明显作用。
不管治疗结果如何,认为目前尽管视神经损伤的病因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各异。但遇此病人应积极治疗,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选择合适病人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因为这可能对病人是最后一次有可能恢复部分视力的机会,应全力挽救视功能。
个案治疗
眼眶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部分肿瘤对药物治疗可能有效或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往往被临床医生所忽视。现仅介绍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眼眶肿瘤。
儿童时期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的发病年龄与肿瘤类型有一定关系。儿童时期常见眼部肿瘤为婴儿型血管瘤、横纹肌肉瘤、组织细胞病、血液病等。
婴儿型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也称毛细血管瘤(capillaryhemangioma),
草莓痣。主要侵及眼睑皮肤,也可侵及眼眶,或同时侵及口腔。这是婴儿时期最见的皮肤
病变。
临床表现:患儿多在出生后不久或数月内眼睑皮肤出现血管瘤,开始体积较小,逐渐增大,速度较快,色鲜红,如病变位置较深皮肤色泽可正常。局部隆起,哭闹时病变增大,病变主要发生在上眼睑内侧,侵及眶内时出现眼球突出。患儿年龄愈小,病变增长愈快,病变也可波及颜面部。多数患儿1岁后自行停止增长,7岁时76%自行消退,所以婴儿型血管瘤是一种自愈性病变。病变消退过程中颜色变淡,病变变薄,后逐渐接近正常皮肤。
诊断:本病临床诊断容易,但应和发生于眼眶内上方的脑膜脑膨出,眼眶横纹肌肉瘤区别。如病变侵及眶内,超声、CT或MRI可显示不规则占位病变,增强明显。
治疗:本病是自愈性疾病,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出现并发症,如上睑下垂弱视斜视,否则可观察。
婴儿型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冷冻、激光放射治疗和手术切除等。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一般无明显副作用,深受医生和家属欢迎。
相关书籍
版权信息
作者:(加)鲁特曼译者:孙丰源
页码:47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978754332009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00.00
内容简介
从事临床实践和研究的医生是需要终生学习的,这一点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断地思索和创新,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乃至在处理老师、学生和同事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它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眼眶疾病》就是以思索和创新的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书中第一、二篇阐释了眼眶疾病及其诊断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助于临床医生通过分析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第三篇阐述的各种相关特殊疾病,则可作为个性化治疗的参考。本书是《眼眶疾病》第2版,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我们的临床实践以及对眼眶疾病的理解方面发生的种种改变。
作者简介
孙丰源,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眼科专家。1986年开始进行眼眶病的研究工作,1991年建立眼科免疫实验室,开展眼眶病的基础应用免疫学研究,同时连续获得天津市眼科重点发展学科科研经费的资助,进行眼眶疾病的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分别于1993年、1994年、1997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一等奖、三等奖、天津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1999年眼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1997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天津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二次资助,2004年获卫生局基金资助,进行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通过该领域课题的研究,提出了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制,在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填补了多项医疗新技术空白,其中一项已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有较大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录
第1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眼眶结构:解剖和影像特征
一、骨性解剖
二、骨膜与眶隔
三、眼眶内容
1.眼外肌
……
参考资料
眼眶病.蓝莓眼科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4 10:20
目录
概述
疾病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