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科是以第一背鳍和臀鳍较短,头部具有发达的粘液管为特征。是有着广泛的分布、主要栖息在
热带和
亚热带海域中的
海洋鱼类。它栖息在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太平洋。全球有70属270种,我国有14属31种。
体长而侧扁。头中大,具发达粘液腔。吻圆钝,吻褶完整或浅分2叶和4叶,吻上孔3个,显著或不显著,吻缘孔5个。眼中大或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椭圆形。口前位或下位,口裂或平或斜。牙细小,排列成狭牙带,上颌外行牙及下颌内行牙带常较粗大,有时形成犬牙,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舌发达,前端圆形,游离。颏孔6个、5个、4个或2个,或显或隐。颏须有或无。前鳃盖骨边缘常具锯齿。鳃盖骨后上方具1~2扁棘。鳃盖条6~7。假鳃存在。体被圆鳞或栉鳞。背鳍土个,鳍棘部与鳍条部间连续,具一深缺刻或无缺刻,具8~11鳍棘,24~25鳍条。臀鳍具1~2鳍棘, 7~22鳍条。胸鳍尖长或圆形。腹鳍具1鳍棘,5鳍条。尾鳍尖形、楔形、截形或内凹。幽门盲囊5~16。鳔一般很发达,圆筒形, 后部细尖, 有时前端两侧圆形突出,形成侧囊,或管状延长,形成侧管,鳔侧常具多对侧枝。耳石大。
本科
鱼类洄游至沿岸河口地区产卵,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为我国
海洋渔业主要的摊捞对象。大黄鱼、
小黄鱼及
带鱼为中国的三大海产鱼类。石首鱼科包括一般人所熟知的
黄花鱼、白口、黑口、鳘鱼等上等鱼鲜,是中国大陆沿海陆棚区最重要的近海经济性鱼类。石首鱼体型多半侧扁延长,吻部圆钝,
背鳍长,有一深的凹刻将硬棘和软条部分开,侧线明显且延伸到尾鳍后缘,吻、颊部常会有一些孔洞。由于本科鱼类头部的耳石特别大,因此称为“石首鱼”,耳石的形状同时也是石首鱼属与种间的分类依据之一。石首鱼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沙泥底质的陆棚区,口小而下位的,多以沙泥中的
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的咽头处有大型臼状齿可以咬碎带壳的无脊椎动物;口大而斜裂者,则泳速快,多以追逐小型鱼类或其他游泳性
甲壳类维生。多数
石首鱼都能利用
鱼鳔发声。下腹部金黄色的大黄鱼是台湾渔市场过去常见,但现已极珍罕的一种
黄花鱼。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亦称“大黄花”“大鲜”。出水时,体呈金黄色,尾柄长为高的三倍多,
脊椎骨25-26个,鳞片较小,在生殖季节结成大群,能发出很大的声音(靠鳔肌的收缩,压迫鳔壁,使鳔壁发生共振。),作近距离
洄游产卵,其鳔的干制品为名贵的食品--
鱼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小黄鱼(P.polyactis)亦称“
黄花鱼”“小鲜”。体形似大黄鱼,但其尾柄稍粗短,长为高的二倍多,脊推骨一般为29个,鳞较大。每年春季洄游至近岸产卵及索饵,集群时鳔能发声。为黄、
渤海和
东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石首鱼,尤其是大黄鱼、
小黄鱼,是中国沿海大陆棚最重要的近海经济渔获,产质与产量都相当高,其中的大黄鱼每年产量即高达5万吨左右。主要渔法是底拖网与底刺网,
延绳钓与定置网亦常可捕获,台湾以西部沿海较多,特别是
浊水溪等中西部河口之外海的繁殖场所,可捕获许多大型的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