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体字(读音:nonstandard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是一个汉语言学术语。又名“俗字”、“俗体”、“破体字”。是属于异体字里的一种,通行于世俗而字体不合乎规范的一类字。
汉字发展到
篆文,经过全面
整理,字的
偏旁构成已基本固定。由
篆文变为
隶书,再变为
楷书,
偏旁的形态又进一步确定。这样,字的写法就有了规范。合乎规范的字就是
正体字或
正字,不合规范的字就是俗体字或
俗字。
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所组成的,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
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很多俗体字比正体字笔画少,应用方便,所以千百年来流传不断。其中一些在
汉字简化时被作为简体字取代了原有的
繁体字。
和正体字比较起来,俗体字的特点是改变
笔画或更换
偏旁,也有少数是另造的。比如:宝、体、坟、仅、进、积等。
俗体字在历代碑帖里很多,在六朝时的一些碑刻就有不少,到
隋唐时更加增多,以至影响到著名的书法家。如唐代
欧阳询和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里就有很多俗体字:流、景、明、损、珍、脱等。
明朝诗人
吕留良在赠给
黄宗羲的诗的注中云“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工夫一半”,这个“俗字”便是当时有所简化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