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
肼是联氨与硫酸生成的
盐类,分子式
N2H4·
H2SO4。它为无色无味鳞状结晶或斜方结晶。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醇。在空气中稳定,不易吸湿。为强
还原剂。不可与碱类、氧化剂共存。有毒,有
致癌性。
无色或白色棱形结晶或粉末。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0.2mol/L水溶液的pH为1.3。相对密度1.378。熔点254℃(分解)。有强烈的
还原作用。遇氧化剂易引起爆炸。有毒。有致癌可能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
防毒面具,在
安全距离以外,在
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
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
工作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废弃处置方法:在
污水处理厂处理和中和。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该品的车辆
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2.在
动物胶存在下,用
次氯酸钠使氨发生部分氧化,并以硫酸中和即可生成硫酸肼。在1L的
锥形瓶中加入200mL 20%的
氨水和5mL 1%的动物胶(
明胶)溶液,将浓度为1
mol/L的
次氯酸钠溶液加入后,迅速加热至沸并煮沸约半小时,使多余的
NH3完全挥发除去。将溶液蒸发至原体积的一半左右后,迅速冷却至微热,用硫酸中和此溶液,用
pH试纸进行检验,使pH值为7~8。放置一段时间,等动物胶成为灰色的絮状物沉淀下来。将
沉淀物过滤除去,用硫酸对滤液进行强烈地酸化。放置过夜,硫酸肼结晶析出。将结晶抽滤出来,必要时可用沸水进行
重结晶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