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包含了“礼”和“乐”两方面,其中的“礼”就是各种礼节规范,“乐”就是音乐和舞蹈。“礼”强调“有序”,最初目的是维护阶级的优越地位和特权,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性。“乐”强调“和谐”,一般受众面为贵族。
释义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例句
《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宪问》:“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礼记·月令》:“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礼记·月令》:“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记·乐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礼记·乐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礼记·乐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记·乐记》:“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礼记·乐记》:“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礼记·乐记》:“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礼记·乐记》:“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
《礼记·乐记》:“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礼记·乐记》:“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礼记·乐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着不息者天也,着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
《礼记·乐记》:“穷本知变,乐之情也;着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
《礼记·乐记》:“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
《礼记·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礼记·乐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礼记·乐记》:“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礼记·中庸》:“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庄子·大宗师》:“回忘礼乐矣。”
《庄子·骈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
《庄子·马蹄》:“性情不离, 安用礼乐!”
《庄子·马蹄》:“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
《庄子·天道》:“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庄子·渔父》:“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
《庄子·渔父》:“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
《庄子·渔父》:“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庄子·天下》:“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
《荀子·劝学》:“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荀子·修身》:“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荀子·王制》:“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荀子·乐论》:“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
《荀子·乐论》:“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
《荀子·乐论》:“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荀子·乐论》:“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荀子·成相》:“仁人糟糠,礼乐灭息,圣人隐伏 墨 术行。”
《荀子·赋》:“礼乐以成, 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
《荀子·大略》:“仁义礼乐,其致一也。”
《荀子·大略》:“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
《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淮南子·俶真训》:“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孰非其有?”
《淮南子·俶真训》:“若夫俗世之学也则不然,擢德慊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乃始招蛲振缱物之豪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
《淮南子·主术训》:“古圣王至精形于内,而好憎忘于外,出言以副情,发号以明旨,陈之以礼乐,风之以歌谣,业贯万世而不壅,横扃四方而不穷,禽兽昆虫,与之陶化,又况于执法施令乎!”
《史记·五帝本纪》:“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史记·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史记·秦本纪》:“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
《史记·秦本纪》:“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
《史记·孝文本纪》:“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
《史记·孝武本纪》:“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史记·乐书》:“治定功成,礼乐乃兴。”
《史记·乐书》:“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史记·乐书》:“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史记·乐书》:“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史记·乐书》:“是故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史记·乐书》:“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史记·乐书》:“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史记·乐书》:“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史记·乐书》:“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术。”
《史记·乐书》:“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史记·乐书》:“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则此所以与民同也。”
《史记·乐书》:“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史记·乐书》:“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史记·乐书》:“乐统同,礼别异,礼乐之说贯乎人情矣。”
《史记·乐书》:“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史记·乐书》:“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
《史记·乐书》:“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
《史记·乐书》:“知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史记·乐书》:“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史记·乐书》:“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史记·赵世家》:“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史记·孔子世家》:“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王道缺,礼乐衰。”
《汉书·武帝纪》:“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汉书·礼乐志》:“此礼乐之本也。故曰:‘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汉书·礼乐志》:“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
《汉书·礼乐志》:“宜兴辟雍,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攘之容,以风化天下。”
《汉书·礼乐志》:“至于礼乐,则曰不敢,是敢于杀人不敢于养人也。”
《汉书·礼乐志》:“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汉书·礼乐志》:“然德化未流洽者,礼乐未具,群下无所诵说,而庠序尚未设之故也。”
《汉书·礼乐志》:“又通没之后,河间献王采礼乐古事,稍稍增辑,至五百余篇。”
《汉书·礼乐志》:“子夏辞而辨之,终不见纳,自此礼乐丧矣。”
《汉书·礼乐志》:“礼乐成,灵将归,托玄德,长无衰。”
《汉书·礼乐志》:“是时,河间献王有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
《汉书·礼乐志》:“今海内更始,民人归本,户口岁息,平其刑辟,牧以贤良,至于家给,既庶且富,则须庠序、礼乐之教化矣。”
《汉书·食货志上》:“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
《汉书·食货志上》:“然后王德流洽,礼乐成焉。”
《汉书·地理志》:“周室既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相吞灭,数百年间,列国耗尽。”
《汉书·艺文志》:“假日月以定历数,借朝聘以正礼乐。”
《汉书·董仲舒传》:“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汉书·董仲舒传》:“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
《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汉书·司马迁传》:“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
《汉书·司马迁传》:“礼乐损益,律历改易。”
《汉书·叙传下》:“上天下泽,春雷奋作,先王观象,爰制礼乐。”
《汉书·叙传下》:“四国绝祀,河间贤明,礼乐是修,为汉宗英。”
汉 陈琳 《神武赋》:“受金石而弗伐,盖礼乐而思终。”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精微篇》:“治道致太平,礼乐风俗移。”
晋 孙楚 《尼父颂》:“礼乐崩阻,奸雄罔世。”
晋 潘岳 《西征赋》:“如其礼乐,以俟来哲。”
晋 挚虞 《孔子赞》:“爰整礼乐,以综三纲。”
晋 陶渊明 《饮酒》诗之二十:“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晋书·乐志上》:“我皇受命,奄有万方,郊祀配享,礼乐孔章。”
南朝 宋 谢灵运 《武帝诔》:“阐校修经,礼乐已甄。”
《宋书·孝义传·潘综》:“伊余朽骀,窃服惧盗。无能礼乐,岂暇声教。”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资治通鉴·周赧王八年》:“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元年》:“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礼乐者,盖圣人缘情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圣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然不能以授人,其所以授人者,必礼乐而已矣。礼者,圣人之所履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圣人履中正而乐和平,又思与四海共之,百世传之,于是乎作礼乐焉。故工人执垂之规矩而施之器,是亦垂之功已;王者执五帝、三王之礼乐而施之世,是亦五帝、三王之治已。五帝、三王,其违世已久,后之人见其礼知其所履,闻其乐知其所乐,炳然若犹存于世焉。此非礼乐之功邪?夫礼乐有本、有文: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末也;二者不可偏废。先王守礼乐之本,未尝须臾去于心,行礼乐之文,未尝须臾远于身。兴于闺门,著于朝廷,被于乡遂比邻,达于诸侯,流于四海,自祭祀军旅至于饮食起居,未尝不在礼乐之中;如此数十百年,然后治化周浃,凤凰来仪也。”
简介
西周时期,
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
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
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
周武王之弟——
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
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
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弱,
诸侯争霸,礼坏乐崩,礼乐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进而造成儒家创始人
孔子,将致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作为了自身的毕生追求。
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
礼乐文化和
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
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起源
中国的文化,非常重视礼乐;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
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华“
礼乐文化”的形成背景,是以天地自然的和谐代表“乐”的精神,天地自然的秩序为基础的。“和谐”(乐的精神),所以万物都能化生。“有序”(礼的精神),所以万物能各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乐”是形成于“天”的阳刚之气。而“礼”则是由“地”的阴柔之性所形成。我们从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来说,不是一开始就是“礼乐”并重,或礼重于乐。而是先有“乐”,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发展为“礼乐”并重。人民所熟知的礼就是周礼,是
周公制定的。
礼乐文化,是从祭祀
文化发展而来的。“礼”之本义,据
许慎《
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乃“行礼之器,从豆,象形。”近人
王国维考证,“豊”诚为礼器,然非“从豆”,而是“像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尚书·盘庚》中所谓“具乃贝玉”说的就是以玉礼神。从
甲骨卜辞中“围”(即“豊”)字的结构上看,是在一个器皿里盛二玉以奉事于神。
王氏据之得出结论:盛玉以奉神人谓之围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因此“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
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
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至于其渊源,都归属于上古
祭祀文化。
《易经·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礼记·乐记》称: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隆兴上下之神。 又说:“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和应天,作礼以配地。”
《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
五经,莫急于祭。”
梁启超《志三代宗教礼学》
曾据之发挥道:礼也者,人类一切行为之规范也。有人所以成人之礼,若
冠礼是;有人与人相接之礼,若士
相见礼是;有人对于宗族家族之礼,若
昏礼丧礼是;有宗族与宗族间相接之礼,若
乡射饮酒诸礼是;有国与国相接之礼,若朝聘燕享诸礼是;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
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道以冶人情也。”到了
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
礼乐制度。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
六代舞》和《
六小舞》。在贵族阶层,乐舞修养操持是生活的一部份。《六代舞》的实施,是要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通过乐舞促使人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
社会秩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道德的培养主要是经由对情感的“礼乐教化”,而非理性的
认知训练,这一点应是
中华文明不同于
西方文明的重要方面。他认为“礼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来制定的,但礼又是以修正人的情感为目标的”,“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彭教授认为“礼的传授,一定要把
人文精神作为重心”,其中关键又有两点:“第一,‘德’是礼的灵魂。”“第二,‘敬’是礼的核心。”
重要性
孔子反复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在于“礼、乐”。首先在大的方面,如治国安邦。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和谐、稳固,必合乎礼、正乎乐。孔子说:“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在这里,是作为治国的一个基本要素来提出的。
礼乐于小处看,则在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陶冶人的境界、情操,使人眼界豁达、心胸开朗,同时也知道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因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孔子的设想中,无疑是能够使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又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应该说,也确实是颇有道理的。譬如读书虽然有可能让人变的更加精明、赋予机谋,但总的来说,主要还是使人更加知礼,重仁义道德、温文尔雅、谦恭礼让。
历来聪明的君主和国家领导人,都沿袭以礼乐的精神内涵来治理国家。有个故事,说的是
晏子谏
齐景公重视礼的。一次,齐景公举行酒宴,饮到高兴处,对大臣们说:“各位痛快地饮酒,不要拘束君臣礼节!”晏子对齐景公说:“国君的话不妥!禽兽都是以雄健有力者为首,弱肉强食。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就有更换国君的危险。”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过了一会,景公出去了。回来后,晏子坐着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景公很生气,对晏子说:“刚才你不是还教训我人不可没有礼节吗?你的礼节哪儿去了?”晏子离开座席,向景公拜了再拜,恭敬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呢?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国君了解没有礼节的实际情形啊。”景公听了,说:“看来是我的错啊!”此后,景公完善礼制,精心治国,官员守礼,百姓肃然。
现代的商业科技文明,由于太重视
物质利益,使中华文明流传几千年的“礼乐精神文化”面临被抛弃的危机。随着人类道德的下滑,“礼教”和“乐教”也逐渐衰退。由于市场化的“艺术的文化活动”,缺乏它应有的,深刻的宗教、道德的精神内涵,只成为社会的装饰,缺乏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从而失去了“真”和“善”,于是乎变成了一种所谓带
引号的“理想”。
古人讲的“文以载道”,对于
现代文化艺术也是一样。属于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规范,往往是抽像的。而文化,则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对
道德体系进行通俗化表达。比如:
唐太宗仁德布于四海,让人知道什么是“仁”。人们谈到“孝”,自然会想到帝
舜的“仁爱孝悌”、
花木兰的替父从军;
韩信的“胯下之辱”,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宽容忍让;谈起“忠”会自然想到
岳飞的“精忠报国”……
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都是通过这些具体的人物、事件,通过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演绎和体现出来的,并通过小说、戏曲、舞蹈等文艺形式流传开来,并一代代传下去。
词语解释
礼乐是指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
社会习俗、
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