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漫游者
1999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是1999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品特点
《神经漫游者》是电脑朋客类科幻作品的典范。
在未来世界里,跨国企业集团犹如社会巨兽,毫无制约地主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又在彼此之间肆无忌惮地进行信息大战。跨国企业和犯罪组织竞相控制全球电脑信息系统的中心,因为电脑自动控制业已成为新世界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在那里,城市居民不再是消费者,而是生产者。人们普遍存在错位心理,因为他们失去了完整的个性。个人的存在全然作为维持未来世界秩序的工具。在那里,城市人口结构包括企业集团的上层决策者,正在不断削弱的中层阶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被人轻视却颇有组织性的下层民众。
在创作上,这部小说场面调度正确,逼真地反映了80年代美国的社会氛围。虽然作者显然没有“预先设计”的程序,但是他运用了电脑操作的一般规律,故而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具有电脑程序的可创性。小说情节复杂跳跃,模拟人们进入电脑创意空间后的神奇感觉。小说容纳了多重而又强烈的意象。这些意象超越了科幻的界限,进入大众文化之中,进入电脑文明之中,进入了后现代跨国资本主义之中,构成一个离奇、疯狂、似非而是的未来世界。这些意象的批判性隐喻,使未来世界错综复杂,耐人寻味。这部小说在创作上的突破,开阔了科幻审视社会的视野,给科幻小说带了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
1948年生于美国,年轻时因反越战情绪强烈,被美国征兵局除名,故在1968年北上移居加拿大,1972年在加拿大西南部的温哥华安身,成为加拿大公民,在这个太平洋沿岸城市里,吉布森无时不感到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势力对北美的渗透日益加剧。跨国资本主义和后现代科技文化不断增强的态势,引起他的关注,渐渐也成为他科幻创作的社会背景。
内容简介
小说的主人公名叫凯斯,属于生活极不稳定的下层阶级,二十四岁,他二十二岁时,曾是斯普罗尔最棒的牛仔之一,一个强悍活跃的人,他受训于名师麦科伊·波利和博比·奎因,他们都是行当里的传奇人物。他依赖于一种永久性的高水平肾上腺素——年轻和技艺熟练的一种副产品,插迸用户电脑赛伯空间控制板,把自己脱离肉体的意识切入交感幻觉世界,这交感幻觉世界就是矩阵,他是个贼,又为别的更加富有的贼工作。雇主们向他提供特殊软件,用于穿过联合系统明亮的隔墙,打开通往数据库丰富的信息窗。 他犯下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却又矢口否认。他偷了雇主们的东西,试图在阿姆斯特丹找个买卖赃物的人转手,但被识破,于是四处躲避追杀,在最危难之时,受雇于某跨国企业,奉命潜入泰西埃一阿什普尔家族企业的信息中心一迷魂光,窃取机密情报......
作品背景
cyberpunk
电脑朋客的英文是cyberpunk。
cyber”出自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1948年所造的新词“cybernetics”(控制论),美国自动控制专家唐纳德·迈克尔1962年再造新词“cybernation”(电脑化;自动控制)。于是“cyber”就成了与电脑有关的词汇的前缀。
punk” 原是七十年代摇滚音乐界的专用术语,指那些衣着古怪,性格暴躁,心怀不满,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城市摇滚青年,“punk”泛指当代文化的反叛者,也有人称其为城市电脑牛仔,一般认为,“cyberpunk”一词是由贝什克1982年杜撰,后来作家兼编辑杜佐斯借用这个单词来概括80年代出现的以电脑化自动控制的社会为背景的科幻小说,于是,一场电脑朋克运动迅速席卷西方科幻世界,涌现出不少电脑朋克作家、电脑朋克小说和电脑朋克论坛。
代表性作品包括谢伯德的《战时生活》(1987)、施恩特的《废弃的心城》(1988)、卢索的《地下走廊》(1989)、卡蒂根的《合成之家》(1989)、彼尔茜的《他、她、它》(1991)和斯特林的选集《镜军》(1986)……
科幻小说基调变化
电脑朋客运动的出现,也是科幻小说基调变化的必然体现,科幻小说的基调从20年代开始大致发生了三种变化:乐观、怀疑、悲观。从20年代到二次大战结束,科幻小说反映了人们对科技进步造福人类普遍持有的乐观态度。从40年代到60年代,科幻小说反映出人们对垄断经济和强权政治的怀疑,尽管这种怀疑尚未使人完全丧失对未来的信心,而从70年代起,随着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科幻小说开始反映人们对人口爆炸、环境污染、核试验、空间殖民、金融危机、自然灾祸、社会非人性化趋势的不断加深的焦虑和日趋严重的悲观情绪。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家怀着悲观情绪描绘可怕的反面乌托邦社会,乌托邦是科幻小说的传统题材。乌托邦代表比现实更加美好的社会。反面乌托邦小说并非反对乌托邦,而是以描写比现实更加黑暗的社会来表露对现实世界的厌恶和愤恨。托马斯·莫尔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是乌托邦文学的经典,而俄国扎米亚京1925年发表的《我们》、英国赫肯黎1932年发表的《美丽新世界》和英国乔治·奥威尔1949年发表的《1984》都是反乌托邦的经典,由此可见,电脑朋克并非无本之木,而是科幻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和发展。
作品意义
电脑朋客运动也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80年代,西方社会呈现跨国企业残酷竞争和多文化渗透的严峻态势。全球性资本的大炒作变成了无规则的游戏。企业兼并和投机助长了短期利润的巧取豪夺,亿万富翁骤增,集团财富累积,与此同时,公共事业社会福利却捉襟见时,困境重重。世界经济动荡不安,高新科技泛滥造成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严重过剩,劳动力市场日趋萎缩,无权无势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和经济权益不断受到侵害。
电脑朋克科幻小说流行于80年代,因为它集中反映了这样的社会变化及广大读者对这种变化造成社会问题而产生的焦虑、悲观和愤怒。有人认为电脑朋客是后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因为后现代主义的许多特征完全适用于它,电脑朋克作品不受人物形象、布局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而取决于写作自身的节奏,读者必须随着电脑的鼠标的移动而适应现实的不固定性。写作和阅读犹如电子游戏,无中心、零散化、无深度、调动夸张、实感和幻觉的界限模糊,完全是以戏谚笔触表现后现代情景阴郁黯淡的经验。
参考资料
神经漫游者.豆瓣.2013-0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3 11:16
目录
概述
作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