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的美誉,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西接六盘山,东望关中平原,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崆峒山主峰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千米。
山系概况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处。东起太统山的二道沟、花炮岭和泾河地区的柳树沟,西至宁夏的泾源县县界,南达大阴山、十万沟,北至大象山,总面积83.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23.3米。区内发现有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根据气候区划分,崆峒山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6℃,年平均降水量511.1毫米(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1430毫米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
地质特点
地形地貌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中世纪发生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中,使今崆峒山及东北、西南一带产生了一个山间盆地,雨水不断冲刷的黏土、砂石积聚到盆地中沉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胶结成紫红色砾石,称为崆峒山砾岩。到了侏罗纪初期,这个区域又受到地质运动的作用,地壳上升,产生许多新的沟谷和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地质背景
崆峒山位于北祁连褶皱带东缘,鄂尔多斯盆地西侧,贺兰褶皱带的南段,区内未见岩浆活动的痕迹,是一个较稳定的区块。区内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白垩系组成,褶皱轴和冲断面走向近SN或NNW向,构成南北向分布的贺兰褶皱带地质构造格局,表现为3条互为平行的由一系列走向SN或北偏西的褶皱轴和冲断面组成的复式背斜,在店洼—太统山—大台子复背斜和小黄峁山—三关口—沙南复背斜之间,形成古城—崆峒山—宋庄复向斜槽地,地貌上属于贺兰褶皱带南部雄峻高峰与凹陷沟谷相间地貌。崆峒山在奥陶纪晚期,遭受东西向挤压,开始褶皱隆起,形成贺兰褶皱带雏形,缺失志留系、泥盆系沉积,期间地壳发生多次颤动性升降,几度出现沉积间断,在奥陶纪古地形风化面上不整合沉积有石炭系、二叠系陆相含煤碎屑岩建造以及其后相继生成的三叠系、白垩系巨厚层陆相碎屑沉积建造。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古地理表现为内陆盆地,沉积了一套巨厚层陆相粗碎屑沉积,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壳运动强烈,每一个沉积旋回颜色为紫红色—灰绿色—灰色—紫红色,说明气候由干热转为温湿又转为干热,从氧化环境到还原环境又变为氧化环境。白垩纪早期仍为山地,到中期本区大幅度下沉,形成了快速堆积的山前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砾岩、砂砾岩山麓相堆积,晚期地壳运动超于平静,接受了以湖相为主的泥岩、泥页岩等,属于一种还原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末期,盆地抬升,湖水由南向北和西北方向退出,结束了盆地的地质历程。
地质形成
崆峒山为太统山复式背斜的西南翼,受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区内地层特别是白垩系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派生节理十分发育,主要的5组节理构成“X”节理组合,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块体,形成陡壁悬崖,为地质遗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较大,软硬相间,砾岩成分多为石灰岩,胶结不均匀,使岩石抗风化能力和抗溶蚀能力差异较大,为地质遗迹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崆峒山白垩系砂岩、砂砾岩构造裂隙、节理十分发育,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众多的峰林、石柱等丹霞地貌景观;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形成了砂泥岩中不同色调的平行层理,成为独特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崆峒山分布着诸多的峰林石柱、陡壁悬崖,在降水、风化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崩塌,巨大的岩块堆砌在一起,形成堆积地质遗迹。
地学价值
崆峒山地质遗迹以丹霞地貌为主,分布范围达20多平方千米,规模宏大且集中连片,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罕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观,各种地貌要素齐全,微地貌景观丰富多样,褶曲、断层、节理、裂隙等地质现象典型清晰,地层沉积韵律特征明显,有丰富的延长群和六盘山植物化石群,是研究中生代沉积古地理、古气候、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的绝佳科学研究场所,也是展示海陆变迁、褶皱隆起、沉积建造等地学内容的科普基地。
主要山峰
崆峒山峰众多,有大小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马鬃山,海拔2025米,叠居于五台之上;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形似莲花。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崆峒南与仰驾山相望,中间峡谷为前峡,泾河从中流出,声若弹筝,故又名弹筝峡。北与马屯山对峙,中间峡谷为后峡,胭脂河从中流出,出山时形成胭脂川,在崆峒山前汇入泾河。
资源概况
植物资源
崆峒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知的植物有10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18属30种,裸子植物6科9属15种,被子植物97科397属703种。古树名木有紫果云杉油松圆柏五角枫辽东栎大果榆丝棉木等近60种。招鹤堂孔雀柏和凤凰岭“千年华盖”两棵树的树龄虽都在千年以上,但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崆峒山植被林地保存完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因此在调节气候、净化大气、保持水土、保护野生物种资源方面,都有极大的生态效益。崆峒山植被茂盛,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植物有708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6科、9属、12种;被子植物96科、397属、671种。
被子植物中,1科1种的有28科,1科2种的有19科;1科1—2种的共有47科,占全部科的近50%。据种类较少科植物区系分析,发现其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但以华北植物为主,成了连接华北、东北、蒙古区系的纽带。其中属华北区系成分的有辽东栋、鹅耳根、山杨、榆、金银忍冬、毛樱桃等;属东北区系成份的有白桦、假稠李、榛子等,蒙古区系的有二裂委陵菜、长芒草等。
崆峒山蕴育着丰富的次生林资源,以阔叶落叶林为主,并交错有常绿针叶林,也有针阔叶混交林,其建群种主要由山毛榉科、槭树科、卫矛科、椴树科、松科、柏科植物组成。如辽东栋、元宝槭、卫矛、红皮松、油松、圆柏等20多种,种类较少,但群体庞大,组成了混交植被的上层;灌木种类颇多,主要优势植物有山桃、毛樱桃、虎榛子、沙棘、榛叶荚蒾、五加、黄蔷薇、锦鸡儿等90多种,组成了植被的中层;藤本植物为数甚少,有盘叶忍冬、粗齿铁线莲、三裂蛇葡萄等10多种,连接于乔灌之间;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300多种,以菊科、毛茛科、百合科、豆科、唇形科、伞形科最多,优势种有茵陈蒿、长啄唐松草、羊齿天门冬、野苜蓿、宝盖草、北柴胡等,还有不少的蕨类植物,如溪洞碗蕨、肾盖铁线蕨、麦秆蹄盖蕨、鞭叶耳蕨、中华水龙骨等共同铺垫为植被的第三层。
山上的名木古树多集中在寺庙周围,树龄在百年以上高大壮观的苍松翠柏比比皆是。招鹤堂院中的紫果云杉在西北高原罕见,其子实金黄,似孔雀开屏,当地群众称为“孔雀柏”;小台塔院屹立着一座明代古塔,顶上生有塔松,成了一种罕见的天然盆景,据考察塔松是华山松和油松,这种矮化的松树在塔顶的瓦缝中捕捉有限的水分和养料赖以生存,但却生长的枝叶繁茂,这是生物适应性创造的奇迹,也为菌根理论提供了活的标本。
由于不同气候条件的辅佐,崆峒山形成了天然的百花园,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放养蜂群,成了陇东最广阔的蜜源基地。这里还是天然的药源宝库,野生的高档药材有上百种,驰名中外的当归、天南星、七叶一枝花、槲寄生、铁棒槌、党参、中宁枸杞等广为分布。
崆峒山不仅有丰富的高等植物,菌类植物也很多,蘑菇、猴头、木耳、灵芝等都有生长,每年夏秋是菌类的盛产期。
动物资源
崆峒山有各类动物300余种,其中有7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被列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单的有秃鹫、金雕、雀鹰、鸱鹗、长耳号、白鹤、金钱豹等。
崆峒山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有甘肃省未曾记录种79种,平凉市未曾记录种172种。鳞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目,此2目的科占总科数的45.79%,属占总属数的75.54%,种占总种数的79.54%。鳞翅目的夜蛾科和鞘翅目的金龟甲科为优势科,崆峒山有天敌昆虫有9目、32科、70属、160种。其它种类昆虫与天敌昆虫种类之比为4.7:1。天敌昆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17.60%。由于天敌昆虫及其它有益动物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自然调节机制,使害虫数量长期维持在植被允许受害的域值之下。崆峒山昆虫群落中除了天敌昆虫外,还有一些具有经济、药用、食用、传粉、观赏价值的资源昆虫。
经济文化
历史沿革
“崆峒”一词,一般注释为“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
汲冢周书》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兰、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
六盘山在历史上被称为崆峒。崆峒山为六盘山之余脉,而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伏羲,是渔猎社会时代的领导者。而渔猎社会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黄河上游流域渐次发展的。
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的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过鸡头道,登临崆峒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鸡头山、千头山、笄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视察马政。《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丙戎,陇山头,次瓦亭,观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千米。作为13个朝代帝都的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宋代,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因。
历史文化
黄帝问道
黄帝问道的故事出自《庄子》,应该是反映了庄子的学术思想。广成子的“至道”也应是庄子的“至道”,而问道的主角却是黄老学派的牵头人物。这两个学派在学术上是同源不同流。
据说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土是黄色,能生成物,故称黄帝。他战蚩尤,降神龙,统一华夏,建立了部落联盟;又和臣民一道做衣冠,造舟车,务桑蚕;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发明指南车等,普天之下国泰民安。黄帝深受人民拥戴,在天下享有极高的威望。轩辕黄帝见天下太平,也心满意足,渐渐便不理政事,而是注重于调剂身体,娱乐耳目。结果弄得他面色憔悴,头昏眼花,情乱神迷。时间一长,社会混乱不堪,他如坐针毡,忧虑不安。虽竭尽全力挽救残局,然而仍制止不了混乱的局面。
这时,轩辕听说崆峒山上住着一位道术高明的仙人广成子,他非常钦佩,于是就带上文武官员前来问道。第一次广成仙为了试验他是否心诚,就把上山的路全部变成了悬崖绝壁。轩辕黄帝无法上山,只好带着兵马全部退下,耐心等了三个月,后因天气变寒,粮草将尽,只得回到宫里。又过了三个月,到了春暖花开之际,轩辕黄帝第二次带上人马又前来问道。这一次广成子没有难为他,轩辕见到了广成仙。他双膝跪虔诚地说:“我听说先生您明达‘至道’,请问‘至道’的精粹。我想摄取天地的精华,使五谷丰登,来养活百姓;我又掌管阴阳奉阴的变化来顺应万物。您说我该怎么办?”广成仙听了他的话,便严肃地回答道:“你要问的东西乃是万物的本质;你要掌管的东西,只是万物的残渣。从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待凝聚就下雨,飞鸟不待季候就迂翔,草木不待枯黄就凋落,日月的光辉越来越暗。你这样的人,心境这般浅陋,又怎能谈‘至道’呢?”
黄帝听了广成仙的严厉指教,退回宫中,反复思考。于是,他抛弃政事,走出宫殿,辞去随从,筑一间陋室,铺上白茅,独居三个月。对广成仙说的话思索品味,觉得自己没有治理好天下,就想掌管天下,改变阴阳变化,一则是由于骄狂,二则是由于孤陋寡闻。于是他怀着一定要亲聆“至道”的决心,第三次又去崆峒山请教广成子。来到广子的住处,见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从下方匍匐过去,再次叩头拜礼后问道:“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怎样修身才能长久?”广成子听后,立时坐直身体说:“问得好,来,我告诉你‘至道’。持守你内在的虚静,弃绝你外在的纷扰;如果追求智巧,形神便容易败坏。如此,我帮你达到异常光明的境界上,到达‘至阳’的根源;帮你进入极度深远的门径中,到达‘至阴’的根源。天地各司其职,阴阳各居其所,谨慎守护你自身,万物就会自然茂盛。我持守‘至道’的纯一而把握‘至道’的和谐,所以我修身一千二百年了,我的形体却还没有衰老。”黄帝听了广成仙修身一千二百年的经历,深为感动,他当即说:“大仙可说与天合一了,真是了不起啊!”广成仙听了黄帝的赞赏,又说:“来!我告诉你。‘至道’没有穷尽,但人们都以为存在终结;‘至道’深不可测,但人们都以为可以究极。得到我的‘道’,在上可以为皇,在下可以为王,丧失我的‘道’,在上只能显露光芒,在下只能附于泥土。万物都生于土而复归于土,所以我将离开你,进入无穷的门径,以遨游无极的广野。我与日月同光,我与天地合一,迎我而来的人,泯然无迹,背我而去的人,昏然无知,人不免于死,唯我独存啊!”
黄帝两次问道,得到广成仙的指教,最后才领悟了最高的道理,一心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事务中去,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他以顺其自然的方法,使天下实现了大治。轩辕黄帝活了110岁。在他谢世前,他派人开采铜矿,并在荆山下铸造铜鼎,当铜鼎铸成那天,天上游下一条巨龙,垂着龙髯,来迎接黄帝上天。当时他的群臣们不忍离开黄帝,有的抓住龙髯,有的抓住他的靴子和衣服,结果龙髯拔断了,衣靴拉掉了,黄帝还是乘龙升天而去。
三教共融
崆峒山的“三教洞”,祀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是三教共处相容的具体体现。此外,崆峒山还有“三教禅林”,也称“居士林”。三教共处一山,这有其历史渊源。简单地说,儒、释、道“三教”是长期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支主要思想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互相矛盾、互相斗争,另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最早从汉魏两晋起,是三教关系史的开始阶段。三家的基本情况是,儒家虽在西汉被捧到独尊地位,但在哀、平之际,它的主流已悦变为谶纬神学,因此要求从别的思想形式中吸收养料,以进行必要的改造。佛教初入中国,还未站稳脚跟。为了使中国人乐于接受,必须使自己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信仰相协调,即必须既迁就迎合儒学,又迁就很多道教。道教刚刚建立,十分幼稚原始,为了完成创建任务,也须吸取儒学和佛教。这样,三家的矛盾冲突少,互相依赖吸取多,就成为这个时期三家关系的主要特点。
东晋之后,中国人进入南北分裂、对峙时期。三教也因前段时期的发展而起了变化。主要是佛教已经相继摆脱对道教和玄学的依附地位,而发展成为一支颇具实力的独立力量。三教开始鼎立,三教之称亦起于此时。隋唐时期,认为儒、道同源,在儒为仁、信、礼、义,在道为道德。到了五代,斗争比较激烈。宋、元是“三教”斗争趋向缓和,融合呈现大发展的时期。其主要标志,一是“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在三家中长唱不衰,二是儒家在北宋出现了以融合释、道为特点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道教在南宋至元初相继出现了几个融合儒、释的新道派。
“三教一家”之说,大约始于南北朝,而形成三家同唱,蔚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始于北宋。金初,此方相继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三个新道派,皆以“三教合一”为依托,尤其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所创,并组织了5个以“三教”二字冠首的教会以吸收道徒,一开始就表现为“三教合一”特色。
明清时期,儒学家林兆恩将儒学变成三教合一的宗教,名“三一教”,这是它长期从事儒学后,40余岁时在所建学术团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明清佛教融合理学者多,融合道教者少。但“三教合一”仍为许多僧人的口头禅。
崆峒山的宗教人士也能跟上形式发展,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在明末清初就在岩石上开挖了三教洞,这个洞因是石质洞,花费了十多年才修成。之后,三教虽有矛盾,多是在建庙地盘上有些许争执,但在教理、活动上都较融洽,方丈、道长都较团结,这是崆峒山三教长期共存的主要基础和特点。
道教现状
崆峒山道教以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天下,因盛行于春秋以来的黄老之说,崆峒山更成了中国道教的创源地之一,明代道士张三丰避居崆峒五年,留下了许多传闻轶事。清初,陕西道士苗清阳主持重修隍城,崆峒山又被列为中国道教十二大常驻之一。
到1980年时,崆峒山仅剩隍城建筑群、紫霄宫、雷祖殿残存,其余均成废墟或瓦砾场。1982年后,群众集资重修了雷声峰建筑群,补修翻新了隍城部分建筑物,并将原玉皇阁改造为五间大殿。至1989年,先后重建了问道宫、王母宫,修建了天仙宫、太清宫、三皇楼、三圣殿、子孙宫、轩辕楼等。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崆峒山传统的庙会日,届时山中香客游人络绎不绝。
主要景点
综述
秦汉时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崆峒山在隋朝统一之后获得了一个安定时期,于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后开创寺院和宫观,其后,经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历代皆有兴建或重建。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琳宫梵刹达42处,房屋650余间。其显要者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八台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灵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的是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子孙宫;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法轮寺、宝庆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鹤洞、广成洞、钻羊洞、朝阳洞、老君洞、金银洞、归云洞、玉女洞、灵官洞、三教洞等。
崆峒十二景
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
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
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三教禅林:在望驾坪,地势平坦,环境幽寂。1939年,山东人刘紫阳出资,其弟子刘园阳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后由静禅、润明二僧主持,又称居士林。
问道宫:也叫轩辕谷,位于崆峒前峡,泾水北岸,背山面水,环境幽寂,身居殿内,听不到泾水涛声。相传这里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唐代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间重修问道宫,今存有《重修问道宫碑》一通,明朝宣德、万历年间,再次重修,成为一组庞大建筑群。明人唐龙《问道宫》诗云:“欲捉白蟾飞树梢,遍寻元鹤在云中,荒凉栋宇聊停节,怅望当年问道宫。”
聚仙桥:在崆峒前山麓泾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横跨泾河两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拦,喷珠溅玉,景色壮观,是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桥虹跨。”明人罗潮《仙桥虹跨》诗云:“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来往闲游者,不信天边过。”1980年,修建崆峒水库,聚仙桥被淹没。1986年在坝前600米处重修。
望驾山:崆峒山东峰,前临平(凉)泾(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海拔1926米。望驾山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泾河川和平凉城尽收眼底。相传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山上云雾遮罩,虚无飘渺,大臣们在山前垒土相望,故称望驾山。峰顶原有怀旷亭,今已不存。
广成丹穴:在望驾山北峰的绝壁上,这里悬壁如削,十分险要,人迹罕至,相传广成子居住穴中,炼穴修道。“广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罗潮《广成丹穴》诗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广成居,怅望云杳杳。”
荣誉称号
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
2007年5月8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2年10月,崆峒山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
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登上了国家名片,国家邮政局发行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崆峒山》。
2004年3月,崆峒山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1月19日,崆峒山获评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2006年4月8日,崆峒山获评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
2006年9月15日,崆峒山获评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007年6月26日,崆峒山获评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
2007年11月,崆峒山获评甘肃省十大森林生态旅游景点。
2008年2月,崆峒山获评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2008年3月2日,崆峒山获评中国甘肃优特经济基地。
2009年3月,崆峒山获评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
2009年8月15日,崆峒山获评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
2009年8月16日,崆峒山获评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景区。
2018年12月,获2018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文化景区。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
2021年8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旅游信息
乘汽车或火车到平凉市崆峒区后,可以乘坐9路、13路、21路、双层观光巴士公交车可直达崆峒古镇游客中心乘景区交通工具,也可以乘坐13路公交车直达崆峒山山底登山上去(用时较多),从市区打车去景区费用也不超过30元。
景区交通工具:
1.崆峒古镇—中台:单程32元/人。
2.崆峒古镇—香山(最高峰):单程48元/人。
3.索道(缆车):单程50元/人。
4.游艇:单程30元/人,环湖50元/人。
崆峒山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淡旺季价格制度,旺季由120元/人次降为110元/人次,淡季由60元/人次降为55元/人次,云崖寺景区门票价格降低5元/人次,即由60元/人次调整为55元/人次;莲花台、龙泉寺景区降低10元/人次,即由60元/人次调整为50元/人次。降低后的价格自2018年10月1日起执行。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3:49
目录
概述
山系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