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本末,史书主要有两大体裁,一是
纪传体,一是
编年体。这两种体裁各有优势,缺点也很明显。前者往往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描述发生在同时期的事件时,很难体现出相互之间的关联。后者虽然
时间概念很强,但是很破碎。因此后来便出现了另一体裁,取两家之长,补两家之短,形成了很独特的叙述方式,这就是纪事本末。
“本末”这个词,原意是指树的根和梢。《礼记·
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源和归宿。后来,这个词就被引申为主次、先后等意思。
纪事本末这个体裁出现于宋代。当时有个叫袁枢的人,很喜欢读《
资治通鉴》,但是“苦其渊博”,也就是说虽然觉得写得不错,但内容太杂。于是他就“区别其事,而贯通之”,把同一事件的相关内容从不同的时期里提出来,然后连贯叙述成一个整体。他把各个事件的叙述合在一起成书,因为书的内容来自于《资治通鉴》,便取名为《
通鉴纪事本末》。这部作品共42卷,记录了239件事,时间可上溯至
三家分晋,下至后周世宗时期。
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当官的发现了,呈给当时的皇帝
宋孝宗。皇帝大加赞赏,发文件让大家熟读,而且感叹地说:“
治国之道,都在这本书里了。”
后世常称赞袁枢的这一“发明”。《四库提要》曾夸奖它“经纬明晰”“一目了然”,意即脉络很清楚,“实前古之所未见也”。这种书写起来不容易,写书人得遍览史籍,烂熟于胸,下笔时才有把握,不致有遗漏,所以它的史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容量不大,只能拣重要的事情详细说说,其他的就马马虎虎了。
是先将重要的事件分门别类,形成独立的篇章,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详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打个比方,“
玄武门之变”的相关记录,可能分散在唐史的各个部分中,纪事本末就会把这些内容都提炼出来,先讲它的起因,再讲过程,最后讲结果,像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样。
尽管早在宋代已出现,不过《提要》以前的书目多把该门类史书附于编年体之中。直到清代,由于“清朝政府注意编纂方略,一事一书”这才使该门类史书数量剧增。清代每一重大军事、
外交行动结束,将有关诏谕奏报按
时间顺序汇编
成书,称为方略。
《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纪事本末类,古之
史策,编年而已,周以前无异轨也。
司马迁作《
史记》,遂有纪传一体,唐以前亦无异轨也。至宋袁枢,以《
通鉴》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体。夫事例相循,其後谓之因,其初皆起於创。其初有所创,其後即不能不因。故未有是体以前,微独纪事本末创,即纪传亦创,编年亦创。既有是体以後,微独编年相因,纪传相因,即纪事本末亦相因。因者既众,遂於
二体之外,别立一家。今亦以类区分,使自为门目。凡一书备诸事之本末,与一书具一事之本末者,总汇於此。其不标纪事本末之名,而实为纪事本末者,亦并著录。若夫偶然记载,篇帙无多,则仍隶诸杂史传记,不列於此焉。
纪事本末体裁的书不算多,除了
袁枢的书以外,还有《九朝纪事本末》,其中涉及先秦、宋、辽、金、元、明、清初等九个时期。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明代
陈邦瞻的《
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还有清代
谷应泰的《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