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内廷
西六宫之一,
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
体和殿,东西
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
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简介
翊坤宫位于永寿宫之北,
储秀宫之南,长春宫之东。东西十二宫以东为尊,以靠近
中轴线为尊,以靠近乾清宫为尊。
翊解释为辅佐,皇后的寝宫为
坤宁宫,翊坤即辅佐皇后管理
六宫之意。
因翊坤宫是2012年热播宫斗大剧《后宫·甄嬛传》中
华妃年世兰的寝宫而被人们熟知。
翊坤宫始称万安宫,明嘉靖十四年改称翊坤宫。
清沿用明朝旧称。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据奏销档记载,乾隆十四年(1749年),时为皇贵妃的
皇后那拉氏在此居住时,乾隆曾下旨翻修这座宫殿,添
建屏门
影壁一座(即今见“光明盛昌”
屏门)、地平
暖床三十四张,描金
佛龛三十六座等等,“实查销算银四千一百二十一两七钱三分三厘,除用
旧料抵销银九百十八两二钱九分二厘,净销算银三千二百三两四钱四分一厘,
赤金十二两三钱五分四厘。”又御笔题写了“
”德茂椒涂绵福履
椒敷兰掖集嘉祥“”懋端壸教“等楹联。(据《
国朝宫史》卷一三》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十八日,翊坤宫东配殿失火,负责打扫和看守的
首领太监王世臣、徐朝相,被交到
慎刑司治罪。
1885年慈禧五十大寿,
光绪帝为慈禧太后庆祝寿辰,以储秀门
体和殿为旧址改为穿堂殿,东西
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关上殿门,南北即不能通行,
两宫依然可以成为独自院落。慈禧也在体和殿用膳。
翊坤宫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
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
苏式彩画。门为万字锦底、五蝠捧寿裙板
隔扇门,窗为
步步锦支摘窗,饰万字团寿纹。明间正中设地平宝座、屏风、
香几、
宫扇,上悬慈禧御笔“有容德大”匾。东侧用
花梨木透雕
喜鹊登梅落地罩,西侧用花梨木透雕
藤萝松
缠枝落地罩,将正间与东、西
次间隔开,东西次间与梢间用隔扇相隔。殿前设“光明盛昌”
屏门,为
东西六宫最大的一座,台基下陈设铜凤、
铜鹤、
铜炉各一对。溥仪
逊帝时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设秋千,现秋千已拆,秋千架尚在。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
硬山顶建筑。后殿体和殿,面阔5间,前后开门,后檐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亦有
东西配殿,前东南有
井亭1座。
相关匾额
正殿“有容德大”“履禄绥厚”匾 东配殿“庆云斋” 西配殿“道德堂”皆
慈禧太后御笔。
《
清宫述闻》记载:“初,翊坤宫前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懿恭婉顺’。东壁悬张照敬书《昭容评诗赞》,西壁悬《昭容评诗图》,后殿恭悬御笔‘懋端壸教’。按:圣制。乾隆制也。”(注:据《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记载,“懿恭婉顺”匾题于乾隆六年,“懋端壸教”题于乾隆十四年)
部分主人
明朝
万历朝:
郑贵妃,初封为淑嫔,后在四年内逐步进封为
德妃、贵妃、
皇贵妃。郑皇贵妃进宫后明神宗
朱翊钧便让其居于翊坤宫,与其本人名讳相合。对于此等不合规矩之事,万历时期的文学家
沈德符在《
万历野获编》一书中提出质疑:“皇贵妃
郑氏所居宫,名曰翊坤宫,上一字即今上御名,何以银榜高悬?而内外所称,章疏所列,俱公然直呼,恬不为怪,亦无一人议及之者,此等事俱不可解。”明神宗临终留下遗言,立郑皇贵妃为皇后。
崇祯朝:
袁贵妃,崇祯元年被封为淑妃,崇祯十四年进封
贵妃,育有一位公主。
清朝
雍正朝:
敦肃皇贵妃,即年贵妃;年氏,
年羹尧的妹妹,雍正帝为亲王时年氏为侧妃,雍正继位后封贵妃,后晋封皇贵妃,为雍正生育了三男一女。
乾隆朝:
皇后那拉氏,佐领那尔布之女。雍正十二年被
指婚为宝亲王
侧福晋,乾隆二年封为
娴妃,乾隆十年晋贵妃,十三年
孝贤皇后去世后册封为
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
年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南巡时因忤旨剪发囚禁于翊坤宫后殿,收回四
分册宝、不废而废。次年七月十四病故。
子二:永璂、永璟。女一:殇。最迟于乾隆九年开始居住在翊坤宫,直到去世。
忻贵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总督
那苏图女,长史
道禅之孙女,清圣祖成妃的堂曾孙女。乾隆十八年(1753年)
七月二十日封为忻嫔。
庆恭皇贵妃,陆氏,
苏州人,嘉庆帝养母,乾隆三十二年开始居住在翊坤宫,直到乾隆三十九年病重挪到畅春园西侧的西花园养病。
惇妃,汪氏,初为永常在,
后晋永贵人,再晋惇嫔,再晋惇妃,后因杖毙宫女而降为嫔,后又升为妃。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于翊坤宫生
固伦和孝公主,为乾隆皇帝最幼女。上甚钟爱,以其貌类己,尝曰:“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乾隆三十九年年底搬入翊坤宫。
光绪朝:光绪十三年,慈禧为十七岁的光绪举行选秀,光绪在
体和殿被迫纳慈禧侄女叶赫那拉静芬为皇后(即
隆裕太后),瑾珍两妃。
相关新闻
2013年5月4日上午11点10分,故宫西路开放区的翊坤宫,一游客徒手击碎正殿原状展室一窗户玻璃,致临窗陈设的一座文物钟表跌落受损。
“受损文物名为
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这回真变成‘人打钟’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无奈地表示。
事发经过
2013年5月4日上午11点08分46秒,一位身穿白色T恤
牛仔裤的精瘦小伙进入翊坤宫,未作任何停留,直穿庭院,登上台阶,奔向廊檐,进入正殿。此后,进入监控“死角”,小伙消失。才几秒钟,又见其离开正殿,但白色T恤明显沾着血迹。正是在“消失”的瞬间,这个年轻人徒手击碎了展室玻璃,完成“人打钟”。
涉事青年尚未走下台阶,被赶到的故宫现场工作人员截住。从他出现到被控制住是25秒钟,从他进入翊坤宫门以后砸完以后带离现场,一共15秒钟。
单霁翔介绍,该青年已送积水潭医院医治,初步诊断为“右手多处皮肤裂伤、右手中指伸指
肌腱断裂”。至于其姓名、籍贯,单院长没有透露,只是告诉记者当时该青年被截住时,语无伦次地对故宫人员说:“我不砸玻璃,玻璃就砸我”“应该找个人少的地方”,
媒体三问
作为明清两代后妃居住之地,翊坤宫游人甚少。事发后,很快又恢复了开放。
和故宫其他宫殿一样,游客只能站在正殿外不宽的
檐廊,隔着窗户观看翊坤宫陈列的文物。事发的正殿西侧,已经换上了一面新玻璃。那面受损的钟,此前一直放在西侧临窗正中,当前这个位置空了,两边是两件精美镂花文物。由于殿内光线很暗,玻璃反光厉害,游客得趴在玻璃上才能看清里头的究竟。
翊坤宫是什么玻璃。为何如此不堪一击。面对公众的质疑,单霁翔表示,翊坤宫现存玻璃至少是1949年以前的,与窗框一起因保留
历史信息而不敢擅动。单霁翔解释了引发翊坤宫事件的几个技术问题——
一问:“为何不设一米线。”
——作为宫殿式博物馆,出于安全,翊坤宫等不许通电。本来室内光线黯淡,再设一米线,观众根本无法看到内里,势必造成观众“趴”玻璃“内窥”式观看,给同为文物的窗框带来损害。
二问:“为何文物摆放如此靠窗。”
——作为宫殿博物馆,必须呈现真实历史信息,当年这些文物就是临窗而放,而且就是放在
条案上。但是,没有安全区隔的“临窗”确实带来安全隐患。
三问:“条案上要否放文物。”
——文物放在库房中当然安全,但是,作为
故宫博物馆,
原状陈列展厅,必须体现其功能与特点。
故宫措施
单霁翔介绍,自2012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开展了展室门窗
安全防护的升级改造,选择了复合型防砸板作为展室安全门窗防护的
透光材料。当前,已完成对
承乾宫、
永和宫门窗的改造工作,这两座宫殿将设为
青铜器馆。
单霁翔领记者参观了即将开放的青铜器馆。该馆门窗已安装完毕,由
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前者可隔绝
紫外线和进行
光控,后者具强大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保护要求设计安装,具有
可逆性。
“这种防砸板是当前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和控制
光环境较为理想的材料,今后逐步在全院范围进行推广使用。此次翊坤宫玻璃被人徒手打碎,将促使我们加快玻璃更新升级工作进度。”单霁翔说。
针对未来故宫博物院的安防新系统改造,故宫博物院介绍称,未来将在整个
紫禁城密集加装高清晰的摄像头,同时加派
视频监控的管理人员,确保故宫博物院100多公顷的范围内无“死角”的全方位覆盖。
受损文物状况
这件编号为“故183054”的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是国家
二级文物,此为18世纪英国为中国市场特制,原是 “华妃”珍藏,故宫收藏完整一对,与故宫所藏2200多件西洋钟表一起,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骄傲。
其底部上方四角亦安设转花,中部为三株
棕榈树及水法装置。棕榈树托起上方的圆形时钟,钟上立一敲钟人,与钟表机芯联动,可报时。而今,水法柱及原配玻璃罩破碎,钟锤与一朵转花脱落,文物本体与其底座分离。尽管受损,华丽精致依然。
“
主体结构未受到大的破坏,主要是局部损伤。”故宫宫廷部研究员
郭福祥介绍。他表示,依照
故宫钟表修复师的修复能力,短期内定可修复好。
“我们不能强调客观,通过这次事件,我们要从制度层面、
工作设计、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完善,实现建设
平安故宫工程目标。”单霁翔说。
嫌疑人状况
嫌疑人汪某,男,22岁,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人,已因
故意损毁文物罪被刑事拘留。
网友吐槽
翊坤宫因是热播电视剧《
甄嬛传》中手段毒辣的“华妃”
寝宫而被人熟知。此事发生后,网友调侃称“华妃泉下有知,情何以堪”。
@一根绳子1978:上午11时,穿越到现代的四爷因为思念以往旧物,在故宫徒手击碎玻璃,意欲盗取
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被人发现未果。
@
双流合江:翊坤宫的东西都敢砸,不怕华妃娘娘赏你
一丈红吗。
在《甄嬛传》中饰演华妃的
蒋欣也在
微博上转发
央视新闻的报道,评论到:人走茶凉啊..
相关楹联
彩云宝树琼田绕;仙露琪花碧间香。(庆云斋)
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乾隆御笔)
化日舒长,五纬祥光连斗极。惠风和畅,六符瑞彩焕台阶(乾隆御笔)
凤阁晓霞红散绮;龙池春水绿生波。(道德堂)
宝琴瑶瑟蟠桃千岁果;琪花芝草温树四时春。(慈禧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