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羽之
辽朝官员
耶律羽之(890年-941年),乳名兀里,字寅底哂。契丹迭剌部人。辽朝宗室,大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堂兄弟。
人物生平
追随太祖
耶律羽之出身于契丹族迭剌部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耶律匣马葛是耶律匀德寔(耶律阿保机的祖父,追封简宪皇帝)的哥哥。耶律曷鲁的父亲耶律偶思在遥辇可汗时期担任迭剌部的夷离堇(军事首领),他的长兄耶律曷鲁是耶律阿保机的至交好友。
耶律羽之少年时期就展现出豪放爽直,卓异不凡的优秀品质,成年后他酷爱读书,儒释庄老各学派都十分精通,书算射御各技艺也非常出色,险些之外,他还通晓诸部语言。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规划统一草原的初期,耶律羽之是耶律阿保机的重要幕僚,经常参与军事方面的谋划。
执掌东丹
天赞四年(925年)底,辽太祖阿保机率领大军进攻渤海国,耶律羽之随军出征。天显元年(926年)二月,在辽军的迅猛攻击之下,渤海国末代国王大湮撰投降,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任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设左、右大相,左、右次相辅佐。左大相为阿保机的弟弟耶律迭剌,右大相为原渤海国老相,左次相为原渤海国司徒大素贤,耶律羽之为右次相(中台省右平章事)。
耶律羽之在东丹四相之中排名最末,原本只是东丹国第五号人物,但最后却成了东丹国实际上的掌权人。原因有二:
首先东丹国的左大相耶律迭剌上任不过一个月便逝世了,而右大相、左次相则是渤海国的旧臣,契丹政权不可能让他们掌握真正的权力,所以,耶律羽之就成了东丹国的真正国相。
其次,天显元年(926年)七月,阿保机在从渤海返回契丹的途中病逝,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在母亲述律平的支持下登基为帝,而阿保机的长子、东丹国国王耶律倍则软禁在了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
就这样,在国王被架空,左大相身亡的情况下,耶律羽之成为东丹国的实际管理者。耶律羽之执掌东丹国初期,东丹国便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因为渤海国刚刚被契丹征服,人心未附,经常发生反抗契丹的军事动乱。在这一阶段,耶律羽之视事勤勉恭谨,一方面用军事手段镇压,率军迅速平息了渤海遗裔的反抗活动,一方面用政治手段安抚,对愿意归顺的边远府州进行了妥善的招抚。恩威并施,逐渐平息了各地的反抗。
由于耶律羽之有效地稳定了东丹国的政局,所以被加封太尉(辽代三公之一,又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不久,因为克敌制胜和招抚边城有功,加太傅,判盐铁,封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
天显二年(927年),耶律羽之被升为左相。
南迁遗民
天显三年(928年)十二月,为了进一步控制原渤海国的百姓,耶律羽之上奏辽太宗耶律德光,他在奏折中说:“大圣天皇(耶律阿保机)平定东土(渤海国)的时候,挑选贤明的辅相来安抚当地百姓,没有因为我的愚昧不重用我,所以有关国家利害的事情,我一定要如实上奏朝廷。渤海国从前因为畏惧南边的汉人王朝,而依险自卫,所以定都城于忽汗城。但现渤海国已经被契丹征服,而忽汗城离上京遥远,既已不能加以利用,又不撤去防卫力量,白白浪费国家的资源,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先帝(耶律阿保机)因为渤海国反叛,找准机会出兵,所以不战而克。既是天授,也因人谋,只有当时有此时机。渤海国的后代渐渐地繁衍生息,居于远离契丹的遥远边地,恐怕会成为契丹的后患。梁水一带乃是他们的故乡,土地广袤而肥沃,又有出产木铁盐鱼之便利。乘着他们衰弱的时候,把他们的百姓迁回原住地,这才是万世长久安定之策。他们得以回到故乡,又得木铁盐鱼之丰饶,必定会安居乐业,不再有反叛之心。然后选派兵马驻扎以为我国左翼,以突厥党项室韦之辅助为我国右翼,可以轻易地制服南方的汉人王朝,统一天下,成就圣祖未能完成的功业,留给子孙后代无边之福禄。”
耶律心之的书表奏上之后,耶律德光对他的奏折十分欣赏,马上采纳并施行他的建议。在他上奏的当年,就下诏令,把东丹国的百姓迁到梁水一带居住,当时契丹大臣都认为耶律羽之的建议是个好主意。
天显五年(930年),在耶律德光的逼迫之下,耶律倍出逃后唐。耶律倍出逃之后,耶律羽之安抚东丹国民一切如故,并没有因这位名义上的国王出逃而造成混乱。
天显十三年(938年),加特进阶(一品)、上柱国(武官勋级中的最高一级)、食邑二千五百户。
入朝病亡
会同四年(941年),因为朝廷举行册礼(册立、册封的礼仪),耶律羽之被召入京到宫中朝见,加特进。耶律羽之利用朝见的机会,上表弹劾东丹国左次相渤海耶律苏贪污犯法之事,但还没等朝廷表态彻查,耶律羽之就于当年八月十一日去世了,享年52 岁,谥号文惠
历史评价
《大契丹国东京太傅相公墓志铭并序》:“身为家宰,手执国钧,于辅政之余,养民之暇,留心佛法耽味儒书,入箫寺则涤荡六尘,退庙堂则讨论五典。而又为政尚于激浊, 举士不滥抡材。朝推正人,国颊良相。”
家族成员
高祖父:耶律耨里思
曾祖父:耶律萨剌德(勤德)
祖父:耶律匣马葛(蒲古只、贴剌)
父亲:耶律偶思(讴思)
哥哥:耶律曷鲁
弟弟:耶律觌烈(又名汗里整、即兀里较、汗里较)、耶律涅剌神子、耶律护之(早夭)、耶律术宝(早夭)
儿子:夫人生子10人、诸妾生子4人。
耶律佛奴(长子早夭)
耶律阙(次子)
耶律和里(曾任东京留守
耶律甘露(耶律迪列)
孙子:耶律元宁(耶律甘露之子)、耶律延宁(耶律甘露之子)
曾孙:耶律道清((耶律延宁之子)
史籍记载
辽史》有传,《契丹国志》、《渤海国记》、《辽东志》、《辽方镇年表》、《渤海考》、《续通典》等有事迹记载。
官职考证
关于耶律羽之的官职,《辽史》上的记载与1992年出土的《大契丹国东京太傅相公墓志铭并序》上的记载有一些矛盾之处。
据《大契丹国东京太傅相公墓志铭并序》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天显元年(926年)建立东丹国时,“乃授公(指耶律羽之)中台右平章事。”比《辽史》早成书100多年的《契丹国志》也明确记载东丹国设有左、右平章事之职。而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后,虽然废置中台省而以东京宰相府代之,但是其官吏也仍然沿用了左、右相和左、右平章事的旧称谓。由此可见,当时耶律羽之所任官职的确为中台省右平章事,墓志的记载是符合史实的。
而《辽史·太祖本纪》中关于“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耶律羽之为右次相”的记载是不确切的。另外,左平章事是原渤海国宣诏省(相当于唐朝门下省)的副职,右平章事是原渤海国中台省(相当于唐朝中书省)的副职,而左、右次相则不是渤海国原有的官职。所以,设置左、右平章事之职应该更为符合契丹政权对东丹国所实行的“一用汉法”(即沿用渤海旧制)的政策。
《辽史·耶律羽之传》中记载,耶律羽之“以功加守太傅”。而据《大契丹国东京太傅相公墓志铭并序》记载,为“加太傅”。
按唐宋官制的规定,以品级较低的小官兼代品级较高的大官之事才称之为“守某官”,而耶律羽之在加封太傅之前就已加封过太尉了,此官的级别与太傅(辽代三师之一)相当,并不是以小官兼代大官之事.所以,当时耶律羽之被加封的官职应该是“太傅”,而不是“守太傅”。
墓址
会同五年(942年)三月六日,耶律羽之被葬在“裂峰之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乡)古日板呼舒嘎查(村)的朝格图山南麓。主峰峰尖形成一个大沟堑,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裂缝,所以当地人称此山为裂缝山。1992年被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之进行了考古发掘。
墓地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5公里,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内分布18座辽墓。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东西耳室、主室几部分组成,全长30余米。出土一方墓志,史料丰富,特别是有关契丹与鲜卑关系的记载殊为珍贵。墓志铭中“其先宗分佶首,派出石槐”的记载将契丹族源之争一举定论。
耶律羽之墓的发现,真实地再现了辽朝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高超成就。1992年被评为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10:1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