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胡德平,男,汉族,1942年11月出生于延安,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北京大学历史系党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党组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履历
童年时代
胡德平出生于烽火连天的延安,他虽然出身在高干家庭,却也是历经沧桑。
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决定加快建设巩固的根据地,要向各战略区派遣大批干部,号召中央机关的干部们自愿报名,胡耀邦马上向叶剑英表明了自己的愿望:想到前线去。
胡耀邦的请求被批准了,妻子李昭对他说,我下了决心,要和你一起上前线。胡耀邦也有这个想法,但难题也冒出来了。原来李昭又怀孕了,已经临产。不能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去前线,于是胡耀邦作出一个决定,把即将出身的孩子交给延安当地的老百姓代养。刚生下来的孩子送人了,身边惟一的孩子胡德平怎么办?胡耀邦和夫人李昭商量,把胡德平交给警卫员林汉成照料。他们的想法是,只要孩子活下来,有一个单位管着就行了。
虽然为了革命,他们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毕竟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临走前李昭再三嘱咐林汉成要照顾好胡德平。10月里,陕北天气转凉,胡耀邦就要率队出发了,他突然对已经生活了十年的陕北和延安分外留恋起来,更挂念的是自己的一对儿女。临走的时候,一位战友带着照相机赶来,给李昭和儿子胡德平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被保留至今。拍完照后,胡耀邦把胡德平留给了忠心耿耿的警卫员林汉成,踏上了东进的征程。而这一别竟使胡德平这个刚满三岁的孩子与父母分开了近五年之久。
青年时代
建国后胡耀邦被安排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与父母分别了多年之久的胡德平终于能与亲人重新团聚。在父母身边的胡德平能够接受比较良好的教育;
1963年胡德平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又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1967年,胡耀邦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人物,受到排挤和迫害,而胡德平也成了黑帮子女。他在北大成了受专政的对象,聂元梓造反派把持的北大革命委员会勒令他接受审查,要他反对自己所敬仰和信赖的父母,使他遭受了肉体和心灵的极大创伤。1968年至1970年,四六二七部队农场劳动锻炼,1971年至1972年在北京市第二通用机械厂工作。
中年时代
1972年至1975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保管员、国家文物局党委委员
1975年至198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馆负责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临时党委委员
1984年至1986年,中央整党指导工作委员会湖北巡视组巡视员、华北联络组副组长、西北联络组组长
1986年至1993年,中央统战部秘书长、五局局长
1993年至1998年,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1996年至今,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1998年至2003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2003年至2006年12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
2003年至2008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
担任职务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生活
胡德平自参加工作以来,因和父母住在一起,从未向所在单位申请过住房。1998年在全国工商联任职时,全国政协曾按标准分配过他一套住房,其前妻住那里。胡德平仍住在母亲家里。
胡耀邦共有4个子女,长子胡德平、次子刘湖、三子胡德华,小女李恒
学术生涯
历史学
胡德平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虽然文革剥夺了他学习的机会,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马上捡起了历史学专业,考取了北大中国思想史研究大家侯外庐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学术文化界发展。
胡德平毕业初期,并没有马上涉足政坛,而是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搞研究工作。他为了能在历史博物馆设立考古部而多方奔走,终于感动了上级主管部门。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为胡德平的工作精神所感动,深深感觉到胡德平与胡耀邦一样,是位办好事的人。考古部成立后,胡德平出任部长,不久,胡德平又担任了历史博物馆的副馆长。
红学研究
胡德平还致力于“红学”研究。
1979年夏季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的胡德平与几位北大的同学远道上香山,遇到郑新潮,经介绍并拜访抗风轩老屋子的主人舒成勋先生。舒先生向他们讲述了题壁诗文发现的经过和曹雪芹香山的种种轶事传说,以及香山地区的风土人情、八旗掌故、舒家的历史。舒先生的话,使胡德平耳目为之一亮,从此开始了有关曹雪芹西山生活的研究。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胡德平有时头戴草帽,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深入山村向旗下老人采风,有时步踏香山古道,看破庙残碑,有时还在樱桃沟中的石桧书巢小住数日,深山著文,得一时隐者之乐,有时居城不出,到雍和宫之侧的柏林寺查阅古典文献,并走访周汝昌、王昆仑、冯牧等文彦硕儒。德平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这里。
在解决一系列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他与其他热心于红学事业的人们奔走呼号,积极地倡导筹备红学研究会,终于红学研究会于1983年12月18日在香山脚下成立,而胡德平理所应当地被推举为会长。从此,北京有了一个纪念曹公的地方,一个团结聚集曹学队伍的地方,一个开展红学研究、保护相关文物的地方。而对于这一切,胡德平又谦虚地笑着说:“我所做的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历史做嫁衣裳,为了文化做点儿事而已。”
2015年正值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也为更好地扩大曹雪芹红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将于4月至12月,举办文艺演出、曹红文化展、学术论坛等,形成北京主场、国内大运河之旅、国际文化交流之旅的跨区域、跨年度系列纪念活动。
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出席了1日的发布会。由他作词的歌曲《红楼风筝》也被现场传唱:“大地春回花木鲜,红楼凤筝飞九天。借力好风百花洲,恰似清江入粉流……”
胡德平说,《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政府支持、引导、搭台,社会组织和民众广泛参与,是纪念曹雪芹、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方式。
出版作品
代表作品
百家讲坛红楼梦六家谈》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
作词的歌曲《红楼风筝
出版图书
人物事迹
平衡义利
让义与利统一于一项事业之中:
胡德平是从事统战、民营企业光彩事业工作的。其中,统战、光彩事业的核心是义善之举,美德之举,属“义”范畴,而其中的民营企业则是市场之举,利益之举,属“利”范畴。而胡德平业余从事的《红楼梦》及《废艺斋集稿》的研究,是一种学术上的工作。胡德平却将统战工作、民营企业光彩事业、《红楼梦》和《废艺斋集稿》的研究这些看起来自相矛盾、相互冲突的“义”“利”之争巧妙地聚合起来,合理地统一于自己的言与行、正业与副业之中。
胡德平说,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中第八册《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专门为那些求助的朋友、穷苦人、盲人、残废人“谋之以技艺”的自养之道。曹对弱势群体的女性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男尊女卑宗法制度和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给予了明确的是非辨别,这些都是曹的人生态度。而曹的态度,不能不影响这位研究红学的专家,也成为他工作为人的一种精神。
胡德平在全国工商联工作时,曾于1995年10月接待日本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稻盛和夫先生,在欢迎宴会上致词时他说,中国的墨子曾说过“兼相爱,交相利”的话,这句话既是同义语,又可以互为引申,互相补充,二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胡德平的义利观,既是中国墨子思想的继承,更是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特色
寻根之旅
寻根缘由
1989年4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京病逝,按其临终遗嘱,他的骨灰安葬在江西省共青垦殖场——这是他生前倾注了不少心血和充满感情的地方。 这年5月胡德平,在万众悲悼的气氛中,离京南下,到共青城落实父亲的骨灰安葬事宜。以遂父亲临终遗愿。
1989年5月23日,胡德平在省委接待处张处长的陪同下,从南昌来到高安县统战部。他翻阅了星子华林胡姓家谱,得知星子华林胡氏最早是从高安华林迁去的。于是转道来到高安。他翻阅了《高安县志》,询问华林乡有哪些地方姓胡。1989年5月24日,胡德平与陪同人员一行5人,挤在一部小车里,胡德平透过车窗看着和风丽日下的田园风光,不时向同行人员询问一些有关当地的风土民情、经济物产问题。
胡德平的朴实随和、开朗健谈、好学不倦,在陪同人员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据易锦荣介绍,胡德平在高安的2天时间里,除了吃饭、休息,手里一直没离过书、没离过笔,尽可能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状。
创作歌曲
2013年12月28日下午,“思想中国” 2014 迎新联欢会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这次活动由胡耀邦史料信息网、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主办,北京锦都艺术中心远见传播、北京建研律师事务所协办。胡德平现场演唱亲自作词的歌曲《红楼风筝》,“大地春回花木鲜,红楼凤筝飞九天,借力好风百花洲,恰似清江入粉流”,将联欢环节推向最高潮,并开启了随后的思想交流活动。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21:34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