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007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2007年12月1日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过建春、率肈。
编辑推荐
本教材共分11章。在教材编写的风格上,吸收了西方教材的一些编写特点,不要求各个编委编写风格完全统一,尊重各自的特色。在教材的编写内容上,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材,特别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本教材的目的和主线。此外,加强了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部分。本教材的对象可以是经济专业或非经济专业(主要是涉及资源、环境、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
内容简介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由过建春、率肈编写,中国林业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书籍,该书是让读者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理解自然资源和环境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认识到人类经济行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学会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思考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贯穿于本教材始终。
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也体现此目的:第1章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内涵,以及学科发展概况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第2章从资源的稀缺性开始,让读者对资源的稀缺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着用第3、第4两章的篇幅介绍了经济增长和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是本学科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第5章介绍了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并在随后的第6章至第8章中,就几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别探讨了它们的优化配置原理与模型;第9章则以污染这一典型环境问题为例,探讨了环境污染控制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也为其他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借鉴。教材最后两章主要探讨资源环境价值的计量、环境核算等原理和方法,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自然资源与环境概述
1.1.1 自然资源的概念
1.1.2 环境的概念
1.1.3 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1.2.1 资源问题不断突出
1.2.2 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
1.2.3 早期主流经济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忽视
1.3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3.1 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3.2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4.1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4.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4.3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4.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缓解途径
2.1 资源稀缺的含义及其现状
2.1.1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经济含义
2.1.2 造成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
2.1.3 我国资源稀缺的现状与特点
2.2 资源稀缺的衡量
2.2.1 衡量指标的选择标准
2.2.2 资源稀缺衡量指标的设计
2.2.3 资源稀缺衡量指标的局限性与克服
2.3 资源稀缺对经济的影响与缓解途径
2.3.1 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3.2 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3.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3.1.1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3.1.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增长要素的研究
3.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关于自然资源的研究
3.1.4 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的可替代性
3.2.1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
3.2.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关于资源、环境的观点
3.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1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3.3.2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
3.3.3 可供选择的资源与环境政策
3.4 循环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3.4.1 循环经济概述
3.4.2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3.4.3 循环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1 环境问题
4.1.1 环境问题的概念
4.1.2 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
4.1.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1.4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4.2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2.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
4.2.3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资源、环境配置的经济学原理
5.1 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
5.1.1 自然资源配置的相关内容概述
5.1.2 资源配置的市场理论
5.1.3 资源配置的产权理论
5.1.4 资源配置的外部性理论
5.2 利润最大化与资源配置
5.2.1 利润最大化理论
5.2.2 不同类型市场的利润最大化
5.2.3 资源配置中的利润最大化研究
5.3 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
5.3.2 市场失灵纠正
5.4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
5.4.2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研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非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1 非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6.1.1 非再生资源的概念
6.1.2 非再生资源的特征
6.2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6.2.1 非再生资源的耗竭原因分析
6.2.2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原理
6.2.3 非再生资源的跨时间有效配置
6.3 保障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手段
6.3.1 确立资源价值,理顺价格关系
6.3.2 建立非再生资源核算体系
6.3.3 建立和完善非再生资源的经济补偿机制
6.3.4 明确和强化非再生资源资产的财产所有权
6.3.5 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对不可再生资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6.3.6 政府的直接管理与临界控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1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7.1.1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7.1.2 可再生资源的分类
7.1.3 可再生资源的基本特征
7.2 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7.2.1 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
7.2.2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7.2.3 具有时滞的种群动态增长
7.3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7.3.1 种群数量变动
7.3.2 资源开发与种群平衡
7.3.3 资源的最优利用
7.4 典型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4.1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7.4.2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公共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8.1 公共资源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8.1.1 公共资源的概念及含义
8.1.2 公共资源的基本特征
8.2 公共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8.2.1 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影响
8.2.2 公共资源利用中的“公地悲剧
8.3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及需要解决的矛盾
8.3.1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8.3.2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能途径
8.3.3 实现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解决的矛盾
8.4 道德观、伦理观与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4.1 环境道德、生态伦理的概念与内涵
8.4.2 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方法
9.1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概述
9.1.1 环境污染控制的一般原理
9.1.2 污染损害
9.1.3 污染控制的成本
9.2 污染控制的目标
9.2.1 社会有效率的污染排放水平
9.2.2 污染控制的目标
9.3 污染控制的手段
9.3.1 管制手段
9.3.2 经济手段
9.3.3 几种流行的经济手段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
10.1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观
10.1.1 环境与自然资源无价值论
10.1.2 环境与自然资源有价值论
10.1.3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经济学意义
10.1.4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分类
10.1.5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
10.1.6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10.2 直接市场估价法
10.2.1 直接市场估价法概述
10.2.2 剂量—反应法
10.3.1基本概念
10.3.2 内涵资产定价法
10.3.3 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
10.4 陈述偏好法
10.4.1 陈述偏好法的概述
10.4.2 投标博奕法
10.4.3 比较博奕法
10.5 成本—效益分析
10.5.1 静态成本—效益分析
10.5.2 动态成本—效益分析
10.6 环境与自然资源案例
10.6.1 达维台风
10.6.2 污水排放
10.6.3 顺德的桑基鱼塘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
11.1 环境资源核算的背景及意义
11.1.1 环境资源核算理论性的背景
11.1.2 环境资源核算的意义
11.2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
11.2.1 SEEA概述
11.2.2 SEEA2003
11.3 自然资源核算
11.3.1 资源核算的内容和程序
11.3.2 将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1.3.3 自然资源核算方法
11.4 环境核算
11.4.4 其他核算方法
11.5 环境资源核算的实践
11.5.1 国外环境资源核算实践
11.5.2 国内环境资源核算实践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6-24 00:39
目录
概述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