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原护理学系)始建于1997年(筹),同年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60名,1999年开设本科护理专业,学制五年,有在校本科生159名,硕士研究生15人,已毕业本科生448名(2009年数据)。护理学院自建立以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注重素质培养,紧密与临床实践结合”的目标教学特色。1999年首创“4+1”(4年通科,1年心血管专科)的专科方向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就业优势,学生就业率达100%。且护理学专业已发展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特色专业,为
江苏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苏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临床护理为国家级重点专科。
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虽然成立较晚,但发展甚快,这既依托于苏州大学、医学部深厚的教学资源和人文底蕴,也有赖于护理学院具有丰富的师资和雄厚的实习基地,该院于2005年被批准为苏州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批准为
江苏省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点,2006年9月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点。
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设有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内科护理学教研室、外科护理学教研室、护理人文教研室和护理技能教研室,拥有专、兼职教师43位,客座、讲座教授6位,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31位,硕士以上学历29位,有临床实习医院11个,均为江、浙、沪一带的三级医院,这些医院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科研气氛浓厚,教师中有2位资深护理专家为“国际南丁格尔奖”奖章获得者,9位分别在中华护理学会的省、市分会中担任重要职务,著作颇丰,曾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省、市科技项目的多项奖项。(2009年资料)
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对外交流活跃,已聘请香港理工大学汪国成教授、彭美慈教授、台湾国立大学赵余玉眉教授、美国麻省医药学院詹林教授、澳门理工大学殷磊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苏惠明教授担任客座、讲座教授;并选送多名教师赴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等地进修学习。2004年成功举办“苏州国际护理学术会议”,并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结成姐妹学院;2007年又率先在国内举办“临床专科护理国际论坛”,将护理教育向专科护理建设方向又推进了一步。历年来,与新加坡、日本、美国、法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先后派出数名教师出国进修,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还依托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的优势,与
苏州市卫生局联合举办危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班、急诊急救专科护理培训班、护士长管理知识培训班以及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将教学研产业作为系统工程统筹规划和建设,充分达到教学相长、资源共享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建设,苏州大学护理学专业已初步形成颇具本专业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专业,该院将继续本着“质量兴院、人才强院、创新活院、特色办院”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创建具有一流教学水平与科研环境的特色化、国际化的教学研究型护理学院。
学历教育
护理学院紧密依托综合性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及医学部良好的科研教学条件。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本着拓宽专业口径,突出专业特色,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指导思想,准确定位。
经过广泛的市场需求调查,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疾病谱改变及苏州大学相关专科的学科优势,首创护理学本科学生“4+1”(4年通科教育和1年专科教育 )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完成教育部对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了专科特色教育(专科方向视市场需求而定)。此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除可拓宽就业面外,也迎合了中国大力发展专科护理的护理学科建设目标,降低了用人单位培养专科护士的成本,因此深受市场欢迎。
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的逐年上升以及专科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疾病负担的加重急需相关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因此,护理学院将心血管病护理学作为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资源
实验室
护理学专业享有教学实验室5个:护理模拟实验分室、诊断学实验分室、外总实验分室、机能学实验分室、形态学实验分室,总计面积1575m2,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254.9万元。实验开出率达100%(2009年资料)。
实习基地
护理学专业有临床教学基地11个,总床位12567张,分布在上海、江苏等地,均为三级医院(2009年资料),每个医院都设有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示教室和模拟病房,总面积达1010m2,满足了护理实践教学的要求。
教学研究
护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突出。2007-2012年,教师主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共10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9篇,其中核心期刊13篇;承担各级教学改革项目共10项;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省级以上2项;教师承担市级以上学术研究课题39项,其中省级以上20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其中核心期刊89篇;获得市级以上学术研究奖励23项,其中省级以上9项。立项的省级教改课题 “4+1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合作教育的研究”已顺利结题,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奖励。2009年在研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1项。此外,护理学院不仅注重科学研究,更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如“4+1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不仅探索了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也相应建设了课程体系、配套教材、实习基地等,教学质量受到同行及实习医院、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已充分显示其优越性;通过“护理合作教育的研究”开展,促使了前、后期教学环节的紧密衔接,优化了实习医院的教育职能,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
护理学院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教学水平较高的应用创新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师资的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日趋合理。48名专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75%;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75%;45岁(含)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4.58%。有4人为省、部级重点培养教师,2人为校级重点培养教师。10名护理教师在全国、省、市级护理学会担任理事长、主任委员等职务。所属的教学医院中有2位临床护理教师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奖章。(2009年资料)
护理学院高度重视师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将师德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积极筹资设立“奖优助学基金”、“力康奖教助学基金”,开展“一帮一”结对助学活动 ,充分展现护理学院“仁者爱人”的特色风貌。
护理学院已与境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教学联盟,聘请香港理工大学健康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汪国成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彭美慈教授、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护理学会前副理事长、台湾大学余玉眉教授、澳门理工学院殷磊教授担任我院客座教授,聘请美国普渡大学苏惠明教授为兼职教授。
学院领导
院长:薛小玲
个人简介
薛小玲,女,副主任护师,任苏州大学医学一系副主任、
苏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中华护理学会江苏分会副理事长,苏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江苏分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现代护理杂志》编委,《上海护理》特约编委。主编《护理管理学》、《护理目标教学临床实习指南》,参编《
现代护理学辞典》 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项目“护理目标教学研究与实践” 获苏州大学2000年度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党委书记:姜海燕
个人简介
姜海燕,男,副教授,1957年3月生。1980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疗系。任苏州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会理事,苏州市生物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发表SCI论文十多篇,作为副主编出版了《医用生物学》和《病残儿童医学鉴定实用手册》。
学院副院长:李惠玲
个人简介
李惠玲,女,1964年11月生,
副主任护师,任苏州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中华护理学会江苏分会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护理学会苏州分会理事、内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特邀编委,《当代护士》杂志特约记者。科研课题“护士人文素养对整体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获得2002年度苏州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苏州市科协“双杯奖” 。论文《运用移情润滑护患链》获1999年世界华人卓越医术金奖”、《世界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参编《护士英语精编》、《护理目标教学临床实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