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以及
吉林、
黑龙江等省
蒙古族聚居地区的
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
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
原始舞蹈形态,在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
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
萨满舞中仍有反映。
历史起源
16世纪以后,
喇嘛教和
萨满教宗教仪式活动中的舞蹈发展起来。戴着鹿神、牛神等面具的喇嘛教舞蹈“
查玛”,程式严谨而规范,具有情节和人物,
表现手法多样(见
喇嘛教寺庙舞蹈)。萨满教
巫师具有职业舞蹈家的特点,在举行萨满教
宗教仪式时跳的舞蹈和敲击的
鼓点有很高的技巧。有的萨满在表演时,能够在原地
旋转数百圈,并弯腰叼鼓;有的同时有几面鼓分别在头、颈、腰等部位舞绕,舞姿多彩,惊险引人。
蒙古舞已有了完整的教学教材,而且逐渐地科学化,形成了蒙古族民族独特的风格和韵律,使蒙古族的舞蹈艺术事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新时代的环境下,蒙古舞的舞蹈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创新,这表现出现代的舞蹈独特的艺术个性,这些舞蹈作品不仅仅表现在蒙古族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具有时代精神。如舞蹈《奔腾》,不仅表现了新时期中华民族昂扬奋发、朝气蓬勃的状态,表演者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及气势恢宏的舞台气势,给人以激情和鼓舞,这个舞蹈的创新是蒙古族舞蹈创新的重大突破,并且也揭示了蒙族人民对生命的感悟。
随着蒙古舞的不断发展,舞蹈表演过程中使用的道具也发生一定转变,节日时的舞蹈都热情奔放,人们可以随性唱歌、跳舞,通过敲打碗筷等不同方式,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将节目欢快的情绪凸显出来。随后,人们开始将碗、筷、碟、盅等作为舞蹈道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是筷子舞、盅碗舞,在舞蹈中动作较为随性,表演者可以现场即兴发挥,表达情感。
舞蹈特色
图腾
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的飞禽走兽,崇拜白颜色。古代萨满教中的女巫师跳舞时,身穿白色长袍,手持白绸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间还流行着“
安代”(亦称查干额利叶)这一古老的
舞蹈形式,其
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1240年
成书的《
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的热烈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的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
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是对这种舞蹈的描述。
蒙古族人民非常热爱生活,因此,他们在蒙古舞当中赋予很多情感内涵。蒙古舞的造型、动作等,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特性。比如,蒙古族人民非常崇拜雄鹰,因此在很多舞蹈动作中都是对雄鹰动作的模仿。蒙古舞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舒缓大方、大开大合,这主要是受到蒙古族图腾文化以及地域的影响。
文化特色
蒙古舞是从喇嘛教和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发展演变而来的。在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萨满巫师会起舞,戴着面具,旋转”等。这样的舞蹈和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并不像汉族人一样有着固定不变的居所,而是随着季节在草原上迁徒。所以,蒙古舞有着草原文化的特征:热情、奔放、豪迈,其舞蹈节奏明快,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豪爽不羁的个性。蒙古族的这些舞蹈之中无不渗透着蒙古族的文化特色。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蓝天、白云、马群、羊群、牛群,以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蒙古族人民拥有源自于大自然的生活状态,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对蒙古舞的创造、发展产生影响。以往蒙古族主要为游牧生活方式,因此,蒙古族人民非常感恩大自然,并将对大自然的感恩、对大自然的领悟融入蒙古舞创作中,这使得蒙古舞的主题、情感都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蒙古舞来自于草原生活,草原生活促使蒙古族人民形成积极向上、热情奔放、开朗质朴的性格。也因此,人们经常能从蒙古舞当中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积极向上的思想。蒙古舞以牧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主题,很多舞蹈动作都是从牧民的日常生活、生活场景中提炼出来的,基于此,蒙古舞可以将蒙古族人民积极性向上、粗犷、英武的精神气质凸显出来。而观众通过观看舞蹈动作,也能够对开阔的草原中壮美的景观有更好的感受。
动作特点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
地理环境和
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蒙古舞有着丰富的造型以及多样的体态,与其他舞蹈类型一样,都是为了将人们的精神展现出来。蒙古族一直以来都有着“舞蹈民族”的称号,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拍手动作、顿足动作,以及骑马时的马步、姿态,宴席中的敲碗动作等,都是蒙古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蒙古舞最基本的造型、姿态。蒙古舞是草原文化的重点内容,因此很多舞蹈动作具有草原特点,比如,在蒙古舞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马步,这一动作具备很强的模仿性,它提炼于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能够将舞者的体态美展现出来。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不同舞蹈动作展现出不同的情感。
节奏韵律
蒙古舞韵律具有的协调性特点,是全身每个部位浑然一体协调产生的动律,而不是局部的或个别部位的动作。因而不应不适当地夸张某一局部动作,这样往往会导致本民族舞蹈韵律的改变,舞蹈的整体形象也不会完整。
蒙古舞中的律动,是身体在步伐、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运动下产生的整体动式。舞蹈动律,应是舞蹈表演时在一个相应完整的时空里,身体韵律有规律的动式和动态。虽然一些民族和地区的舞蹈动律,不需要步伐、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移动协调。个别动律甚至脚步原地不动,根据身体上下、左右或前后的基本动式也能完成局部动态的身体变化。蒙古族舞蹈的律动与其他民族和地区舞蹈动律本质的区别在于,其舞蹈律动只能是身体整体的协调运动。蒙古族舞蹈的身体韵律,必须依靠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来完成律动要求。这些身体的协调运动,充分体现了蒙古族舞蹈中固有的味道。“端庄、俊秀、远眺、厚重”的静态,“棱棱成方、脆而不,连绵起伏、柔中见刚”的动态。如果仅是仰仗身体局部的律动,是不可能表现出蒙古族女性内敛、沉稳的精神状态的。
而其他民族和地区的舞蹈动律则不然,它们既有身体整体的协调运动,又可以达到身体局部的协调律动。在蒙古族舞蹈中,即使表现横摆动律、圆绕动律和拧转动律的情味、意味,须依附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配合,方能衍生出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味。否则,没有肩、手臂、腕和脚下步伐的协调配合,横摆动律、圆绕动律和拧转动律是很难体现蒙古族舞蹈固有的风格特点的。
舞者会通过舞蹈的方式,将自身情感、内心体验表现出来,因此,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可以通过动作力度轻重、动作幅度强弱等方式,展现出不同情感。比如,在祝酒舞中,涉及蹚步动作、拖步动作。在蹚步动作中,舞者需要利用呼吸对手部动作进行引导,在拖跑过程中要对身体协调性进行全面控制。不断提升舞蹈动作节奏感,能够促使舞蹈获得更好的立体化效果。
风格韵律
蒙古舞的风格韵律而言,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就能够产生出本民族的气质、风格、韵律来。蒙古人的坐、立、行、走,都有他们的独特之处。由于他们的马背生活习惯,以及劳动、做工等方面形成了民族所固有的韵律,那种忠厚淳朴的心理素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蒙古舞舞蹈家们就是要对其特有的风格韵律,加以升华提炼,搬到舞台上来,使其作品更具有民族性和艺术感染力。
主要流派
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盅碗舞,又叫盅子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
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
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
鄂尔多斯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
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解放后广大舞蹈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改编、创新,使古老的安代发展为反映生活,表现时代的新的
艺术形式。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在广场上自娱性的集体舞,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动作有双手横绕八字,上身随左右八字(
阿拉伯字)亦左右摆动;双手上、下、左、右
十字形击盅,身体随手上下起伏;双手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划圈;双手向舞台位置的二点或八点抖盅,身体随手起落,脸和视线与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侧,哪一侧的耳朵便随身探过去听盅声;绕圆动律一一一手在头上方另一手在身前侧由里向外绕圈;双手从身后向一旁慢慢摆出,动作范围在胯旁为小,在身体的正旁为中,一手至头上一手在腰后为大,依次左右做即谓横摆扭动律。 下身动作有双腿跪着,亦有
迂回步等各种舞步伴之。头可顶碗、也可顶灯。舞得端庄质朴,韵味持稳雄恽,刚柔相济。
二、
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鄂尔多斯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
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具有
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
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三、
安代舞。安代舞于
明末清初发祥于
科尔沁草原南端的
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
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
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
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安代舞的由来,相传很早以前,在中国北方
科尔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俩。他们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亲只好用
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不料车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可怜的老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歌声引来了众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这个奇闻不胫而走,后来草原上不管是求雨、
祭敖包、
那达慕盛会,都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抒发人们的感情。人们围成一个圆圈,敞开长袍的下摆,右手拿一块绸巾,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人们给这种舞蹈起了个名字叫做“安代”。
四、查玛。查玛是
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
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
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
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尔沁地区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经堂查玛。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二是米拉查玛。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
云游四方,传播
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广场查玛。在
大雄宝殿前广场上表演。人物众多,程式固定,动作规范,舞蹈性最强,流传较为普遍。在查玛表演中,登场者统称
护法神。护法神分大查玛(
主神)、小查玛(皈神)两类。查玛一般由13—15个舞蹈段落组成。凡属大查玛者,均以单人舞的形式表演一个独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
东西南北中方位同时起舞的。小查玛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现;亦可在主神舞蹈时,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对而言,舞蹈中大查玛的动作沉稳犷悍,神态超然,举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体现了强烈的宗教内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玛则动作灵活,节奏明快,不拘形态,较少神威,有很强的
韵律性。某些规模较大的召寺,为了便于传承,还将近似的人物动作予以规范,确定名称。
五、科尔沁“博”舞。“博”,是
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
兴安盟和
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尔沁地区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有的古朴雄壮,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刚柔相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舒缓曼妙,有的潇洒明快。个别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细腻柔媚,别具风韵。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们在行博时都须头戴沉重的铜制
五佛冠,腰扎九个圆形铜镜,身着法裙、
法服等;行博过程中要做出颤腿、扭腰、旋转、跳跃等动作,并且能够对
神鼓、神鞭、铜镜、宝剑、
腰刀等运用自如。粗犷、炽烈、颠狂的激情表演是
科尔沁博舞的独特风格。
六、顶碗舞。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
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
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
奶酒;双手各拿两个
酒盅或一束
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顶灯、
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
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
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七、角斗,流传在自治区以
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
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
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跤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
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跤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八、普修尔乐舞,又称托普修尔乐舞。巴拉特蒙古用
蒙古语跳
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的律动。居住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
陶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他们具有一种古老的两根弦的
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的习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的乐声中进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 称托普修尔乐舞。托普修尔乐曲较完整保存下来的有12-17支曲,以内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称和不同的动作和跳法,如黑吉马、育老人、慢撤布尔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间舞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有表现劳动的,如剪羊毛、赶毡、
挤奶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如梳头、照镜、戴头饰等;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如鹰展翅、
山羊跑跳、走马、骆驼步等;有模拟
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形式上分徒手与带道具2种,带道具的有顶碗和双手各拿一双筷子跳。手拿托普修尔边弹边跳,其动作中除硬肩、耸肩、转身之外有反弹托普修尔的舞姿和动作。跳法有达勒勒恩贝伊勒(招手式,指提压腕动作)、敖德勒恩贝伊勒(缠绕式跳,指绕臂动作)、阿查贝伊勒(托重而跳,指甲用双腿抱住乙的腰部,乙托着甲,二人面对面跳),整个舞蹈贯穿绕围动律,以双滕微微颤动,典型动作:硬肩、耸肩、压提腕、抖手、绕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对舞中动作即兴中可千变万化。
九、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
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奔放。
总之,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
活动场地、人数不限,一般是在
毡房和毡房附近的草地上进行。萨吾尔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载歌载舞跳和对歌对舞跳几种形式。
舞蹈价值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要求,是依循身体律动的协调性配合,完成舞蹈美学初现的审美趋同。所有组合训练与风格呈现,都离不开民族情感的教化与渣染。蒙古舞中的味道,是动律和律动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蒙古民族的情感内蕴;另一方面是艺术家们的格调与品位。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23年,第八届中国舞蹈节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颁奖典礼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央民族大学蒙古族女子群舞《额尔古纳河》、蒙古族男子群舞《战马》获民族民间舞作品奖。其中,《额尔古纳河》作为获奖作品代表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舞蹈节开幕式演出。
文化轶事
从蒙古舞到歌舞治疗
蒙古民族流传着一个的故事:明末清初,蒙古郭尔罗斯旗有一个勤劳善良的老人名叫吉尔格勒。他的独生女儿能歌善舞,是老人的命根子。老人的女儿16岁时,不幸患了“安代病”,成天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佳,全身乏力,多方求治无效。老人只得用勒勒车载着女儿外出求医。一天,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赶着勒勒车来到黄沙弥漫的哲里木盟库伦旗时,车轴突然断了。老人忧心如焚,眼巴巴地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儿,止不住老泪纵横。他想到父女俩悲苦的命运,唱起了忧伤的曲子,并不由自主地绕着断轴的勒勒车跳起舞来。正当老人边唱边跳、悲痛.欲绝时,濒于绝命的女儿,慢慢睁开眼睛,独自走下勒勒车,随着阿爸的歌声,跟着阿爸绕车旋转,翩翩起舞,周围和来往过路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和父女俩一起围着勒勒车载歌载舞,为父女俩分忧助乐,直到精疲力。当人们歌舞完毕,女儿的病竞奇迹般地全好了。从此,吉尔格勒父女就定居在库伦旗一带,周围的人患了“安代病”,就请父女俩来治疗。而“安代舞”就此流传下来,成为当地民众娱乐健身和治疗情志疾病的一种娱乐疗法。当有人由于恋爱、婚姻、家庭等纠纷问题患了“安代病”,处于抑郁或躁狂状态时,萨满医就用跳“安代舞”来为病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