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庄
淄博市淄川城东约8华里的村庄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东约8华里,有一个还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村落,就是这个偏僻不易被人发现的村落,却因一部《聊斋志异》饮誉海内外而名声大震,传递到五洲四海大江南北,这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诞生地—蒲家庄。
村庄由来
蒲家庄,原名三槐庄。始建于宋代,以村内三棵古槐而得名。明初,村东沟壑内有一水井,古时常满而溢为溪,故村名称满井庄。据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龄撰写的《重修龙王庙碑》记载:“淄东七里许,有柳泉。邑乘载之,忘胜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酿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许,水满而异,穿甃石 出焉,故以又名满井。”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满井”称谓的惟一文献记载。
村里建有满井寺,飞檐螭首,画栋雕梁,轩敞疏朗,典雅大方。明代邑令陈时万《重游满井寺即事三首》曰:“细草垂柳一涧青,病身聊复憩幽亭。老禅行脚归无日,闲饵僧雏学诵经。寺门南对树峰斜,携酒重寻上界花。病骨瘦来终跌宕,犹能击鼓弄掺挝。敞襟露顶趁天风,叠膝临泉万虑空。坐对寒岩浑面壁,乱山折断夕阳红。”
明代中期,因该村蒲姓居多,以姓氏命名为蒲家庄,名称沿用,现蒲家庄蒲姓仍占多数。这里交通便利,街道曲折,农舍错落有致。主要街道东西南北均有通道,现主街为东、西街。村原有“围墙”,建有四门。东门曰“仙乡”,西门曰“平康”,北门曰“景徵”,南门曰“葵阳”。进入蒲松龄故居,西门处是最大的一条通道,也是中外游客必经之地。随着蒲文化的开发,西门以西南北方向已新建起了气势恢宏的“聊斋文化城”,向东去聊斋园,修有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东门“仙乡”处建有庞大的停车场和依次兴建的店铺。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文房四宝琳琅满目,为更多的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原村四面“围墙”皆存,四门齐全,随着年轮的更替,岁月风剥雨蚀的摧残,村舍的扩展,除西门、北门、东门保存较好并进行过大的修葺外,南门因修建广场和道路,于2002年被拆毁,实为可惜。
世界短篇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也称聊斋先生。汉族,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二十二日,享年76岁。著有《聊斋志异》八卷,491篇。《聊斋文集》四集。杂著5种。《日用俗字》、《怀刑录》、《历字文》、《省身语录》、《农香经》。《聊斋诗集》八卷,戏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十四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曲》、《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禳妒咒》、《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快曲》、《增补幸云曲》、散文、骈文、杂文等500余篇,诗1300多首,词100多阙。还有《药崇书》、《草木传》等。这些作品,在世界文坛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上已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用20多种语言文字出版了《聊斋志异》,各种版本的《聊斋志异》已达近百种。堪称稀世珍品。
追根溯源
蒲氏家族源源流长。据传,蒲松龄先生为般阳土著。先祖为元代般阳路总管蒲鲁浑,蒲居仁。蒲松龄属汉族,但说法不一。至于蒲松龄及蒲氏家族的民族成份,有四种说法:即回族说、蒙古族说、汉族说、女真族说。其中回族、蒙古族二说均已被学术界排除。汉族这一说法为多数研究者所信从,其主要根据是蒲松龄在《族谱序》中自云“吾族为般阳土著”。显然,他本人是自认般阳土著的,其后裔也认可这一点。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不是少数民族》一文颇具代表性,该文认为蒲氏祖先包括蒲鲁浑和蒲居仁都是般阳(淄川)土著,判定蒲松龄的民族成分当以《蒲氏世谱》为据,而依据可资考证的材料看,还无法得出蒲松龄就是少数民族的结论。根据蒲松龄《述刘氏行实》上的记载来看(刘氏乃蒲松龄之妻),蒲松龄全家信佛重僧且圈养家猪,不符合山东地区回族人及其后裔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另外蒲松龄的先祖在元代担任过般阳路总管,当时朝廷对路总管人选的任用有明确的规定──《元史·世祖纪三》载:“世祖二年春,二月甲子。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由汉人担当各路总管是元朝定制。蒲松龄在自撰《族谱序》也提到“吾族为般阳土著,祖墓在邑西招村之北,内有谕葬二:一讳鲁浑,一讳居仁,并为元总管,盖元代受职不引桑梓嫌也”,所谓“元代受职不引桑梓嫌”是忽必烈“罢世侯、置牧守”以前的大蒙古国时期。因为在此时期,蒙廷对汉地进行间接统治,委付汉人世侯直接统治,汉人总管的任用才可能“不避桑梓嫌”,才可父子相继或祖孙相传。由此补证了蒲松龄先祖为元代汉人的说法。
蒲松龄
蒲松龄出生的年代,正是明王朝腐朽没落、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年代。当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继承皇位,明王朝在风雨中飘摇,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即将崩溃的前夜,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在今蒲家庄一个农家小院里,随着一声声撕人心肺的哇哇啼哭,一个弱小的婴儿呱呱坠地,就是这个姓董的女人生下了号称我国十七世纪著名文学巨匠,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诗人蒲松龄。他留给后人的传世之作《聊斋志异》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珍品。
蒲松龄在幼小的心灵中就埋下了苦难的种子。战乱、饥荒、天灾人祸,腥风血雨齐向他袭来,饱尝了人间酸甜苦辣。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蒲松龄5岁时,正是李自成进京,大明朝历经276年寿终正寝,走向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历经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明王朝。然而由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内部分裂,没有采取相应巩固政权的措施。李自成进京后,享安逸、图享乐,沉溺于一片歌舞升平的国度里,花天酒地,不理朝野,失民心,丧民意,致使清兵东山再起,等到吴三桂清兵入关,重燃战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年仅六岁的清世祖福临改号为顺治,在那些左右大臣的辅佐下,登上了金銮殿的第一把龙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国。
蒲氏家族堪称为邑内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家,父亲蒲槃为人耿直,乐善好施,行德积善。在四乡八里颇有名望。据《淄川县志》载:“蒲槃,字敏吾。器识超远,淹贯经史,行善于乡,不求仕进。明季大乱,蒲氏村当邑东孔道,与第祝擘画守村条理井井。且曰,人孰不畏死,非重赏孰敢与贼战者,不能战焉能守。乃出钱百贯,会众村南枣树下,悬贯满树。曰杀一贼者予若干。由是壮者争出战。淄邑城守倚以为援。顺治丁亥,屡与谢贼抗,城陷而蒲氏村卒完,时磐已五十余。乱平,出资助修城垣数丈。施村东地,为关帝庙膳田,周贫恤困。教三子皆入泮,其季松龄,尤以文名海内。”
蒲槃忠厚大方,学识渊博。虽弃学经商,做点小生意,家境并不宽裕。他亲自教蒲松龄读书,从《百家姓》、《三字经》开始,到《四书》、《五经》,蒲松龄天生聪慧,经史过目不忘,深受父亲钟爱。清顺治18年,蒲松龄遵从父意,同本县“文战有声”的刘国鼎之次女刘儒人完婚。第二年,蒲松龄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考中了秀才。得到当时的考官山东学政施愚山先生的赞赏,称赞他的文章“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展示了蒲松龄的才华。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年近20岁的蒲松龄踌躇满志,邀一二乡党,同邑内好友李希梅、张笃庆等共结“郢中诗社”研究学问。蒲松龄亲自撰写“郢中诗社”序,经常聚会,相互鼓励,吟诗对歌,共伴朝夕,攻读学业,求取功名。后应李希梅之邀,假馆于李家。蒲松龄与李希梅、张笃庆二人一生友谊甚笃,人称“郢社三友”。25岁时在淄川东关(今开河村)李希梅家长时间寄读,潜心治学。闲遐之余,约好友李希梅、张笃庆来到孝妇河边,般阳河两岸,举网捕鱼,烛照紫蟹。在小溪旁,柳荫下吟诗作赋,共叙友情。蒲松龄与李希梅、张笃庆漫步般水河畔,写下了《河洲夜饮》七律诗一首,表露了他们之间的友好情感。“秉烛请宵汗漫游,般河冲击小山头。人渔芳草黄昏夜,客醉寒潭绿水秋。伯仲文章皆大雅,主宾词赋尽风流。何人海上垂芳饵,一线红霓月作钩”。蒲松龄还亲自作《醒轩日课序》说道:“余曰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做一帖焉书之。每晨起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则愧,则惊,则汗涔涔下也”。可见蒲松龄严己要求,勤奋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但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事与愿违,不尽人意,屡试不弟,给他精神以沉重打击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蒲松龄便因家务纠纷而分居。蒲松龄分得“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家境的贫困成为蒲松龄精神上的一个负担。后来父亲蒲槃积劳成疾,久病不起与世长辞。功名不第,家境不幸,既要照顾年迈的老母、妻儿老小,还要操扯一家人的生活,更加重了蒲松龄的负担。为了生计,蒲松龄就四乡设馆为人代笔歌哭,尝尽了人世间的炎凉无情,人生之路的艰难。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应同乡好友孙惠之邀,去给江苏宝应县知县孙惠做幕宾,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南游生涯。孙惠(1632——1686年),字树百,号笠山,现昆仑笠山人,顺治十四年乡举,十八年进士。官至江苏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后以卓异擢补户科给事中。其作有《笠山诗选》等。期间,蒲松龄亲眼目睹了官场宦海的黑暗,饱尝了一个流落外地游子之苦。写下了《南游诗草》、《挽船行》等优秀诗篇。蒲松龄在《寄家》一诗中写到:“年来憔悴在风尘,貂敝谁怜季子贫?瑟瑟晚风吹落木,萧萧衰柳怨行人。秋残病骨先知冷,梦里归魂不记身。雁足帛书何所寄?布帆无恙旅愁新。”该诗倾诉了蒲松龄的怜民之情。在宝应县蒲松龄体察民情,受理诉讼,为民请命,做了不少好事。帮助孙惠治理运河、水患。禁止收取各种苛捐杂税,抚慰民众,得到了宝应县人民的拥护,众口皆碑。但蒲松龄厌倦官场生活,又牵挂着临近的乡试,加以思家心切,蒲松龄急匆匆打点行李,结束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南游生涯,回到故里。
蒲松龄南游归来后,不久参加了乡试,不料自己的才华又被付诸东流,无缘功名,使他更加伤感。当时,天灾人祸,官税沉重,民不聊生。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处奔波,给人做私塾,靠亲朋资助度日。与生命顽强抗争,采民间之风,汲人间烟火。在《日中饭》一诗中,对自己的家庭生活作了详尽的描述:“黄沙迷眼骄风吹,六月奇热如笼炊。午饭无米煮麦粥,沸汤灼人汗簌簌。儿童不解燠与寒,蚁聚喧哗满堂屋。大男挥勺鸣鼎铛,狼藉流饮声枨枨。中男尚无力,摧盘觅箸相叫争。小男始学步,翻盆倒盏如饿膺。弱女踟躇望色,老夫感到心茕茕。于令盛夏旱如此,晚禾未种早先死。到处十室五室空,官家追呼犹未止!瓮中儋石已无多,留纳官粮省催科。官粮亦完室亦罄,如此蚩蚩将柰何?”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四十岁的蒲松龄已人到中年,自己的贫困家境始终没有改变,加之小孩都已长大,为了生活所迫,应同邑毕际有之聘,到离家七十里的王村西铺村设馆教学,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塾师生涯。
毕氏家祖乃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毕自严系明代万历壬辰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晋阶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卒赐祭葬赠少保。毕际友,字载绩,号存吾。曾任山西稷山县知县、江南通洲知洲。康熙二年,因漕粮挂欠被罢官返乡。毕家财力充足,家居豪华,地位显赫。建有“石隐园”、“绰然堂”、“振衣阁”、“万卷楼”等。优越的地理条件为蒲松龄教书、著书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这一时期是蒲松龄著书最丰富、生活最充实的一段光阴。蒲老先生的为人也得到了毕家的厚爱,毕际有的儿子毕韦仲对蒲松龄都很尊重。有时与毕家父子咏诗作赋,谈天说地,人之常情,有时也为毕家起草文稿,里外应酬,宾主相处和睦,结下了浓厚友谊。特别是万卷藏书楼,给蒲松龄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充实了他的生活。蒲松龄在毕家一面教书一面著书,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结识了当时一些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如当时被誉为“诗坛盟主”号称“一代诗宗”、官至刑部尚书的王渔洋就是毕际有妻子的从侄。经引见,蒲松龄在毕家与王渔洋相识,并经常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得到了王渔洋的赏识。这一时期,《聊斋志异》已具规模,也是蒲松龄创作成果最颇丰的收获季节。《聊斋志异》的成书,王渔洋给了很大帮助,并为《聊斋志异》题诗一首:“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蒲松龄回诗一首依韵酬答:“志异成书共免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洲意,冷语寒灯夜话时。”
《聊斋志异》在毕家引起了一场大的轰动。得到了一大批文人雅士、达官显贵的赞赏。如同邑好友高珩,曾任清顺治秘书院检讨、典试江西主考官。篡修《实录》副总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晋阶通奉大夫,高珩第一个为《聊斋志异》撰写序言,给于高度评价。并为《聊斋志异》的广泛传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尽管在毕家有着优厚的条件,日子久了,思乡之情常缠绕有心头。蒲松龄常年在外,无法照料贫寒的家庭,终年教授他人子弟,自己的亲生儿女却无人教读,深感内心痛苦。“我为糊口耕人田,任尔娇情实堪怜。几时能储十石粟,与儿共读蓬窗前。”表达了先生内心的痛苦和愿望。在毕家蒲松龄念念不忘考取功名,参加过十次应试,都“年年交战,垂翅而归。”使他感到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辛。因而“悠悠孤愤,积于胸中。”只有借鬼狐之口,来抒发自己悲愤的心情。揭露社会的黑暗,世道的炎凉,人间的无情。这些在他的《聊斋志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蒲松龄已是71岁高龄,年逾古稀,加上一生命运坎坷,难于奔波,即告别毕府撤帐归里,结束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书生涯。第二年援列为岁贡生。是年,县里举办乡饮酒礼,蒲松龄和他当年“郢中书社”的文友,李希梅,张笃庆被大家推为乡饮介宾。
蒲松龄撤帐归里后,与妻儿老小,日劳月积,尽享晚年,随着岁月的流失,汲取了一生追求功名的教训,舒展了自己的心胸,“世世年来方阅尽,眼中总觉海天宽。”夫唱妻随,家庭和睦闲遐之余,常顾柳泉,因雅爱柳泉,自号“柳泉居士”,曾谓:“予蓬莱不易也。”在茅屋下,柳泉旁设茶待客聊天,与柳泉为伴,搜集创作素材,与人谈狐说鬼,尝尽人间烟火,渡过了他一段难忘的岁月。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龄的妻子刘儒人由于一生受尽磨难,积劳成疾。“大病呻吟四十余日后”去世,七十四岁的蒲松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悲感交加,自己的生活无人照料,悲楚的心情写出了“尔来倍觉无生趣,死者方为快活人”的诗句。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正月二十二日,当一个新的春天刚来临的美好时光,一代文豪蒲松龄,告别了他一生的蒲家小院,在他的聊斋,“倚窗危坐而卒。”享年76岁。蒲松龄去世后,与他夫人刘儒人合葬在村东墓园。
蒲松龄一生清贫,为写聊斋搜集素材,在柳泉树荫下,茅屋边的石桌旁,招待过路行人听人讲故事,也不过是清茶一杯。死后谁料想二百五十余年后,坟墓还会被自己的子孙将墓掘毁,暴尸荒野。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运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他们高举“造反有理”的大旗,大破“四旧”大立“四新”,高喊着“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在猎猎的红旗引导下来到蒲翁墓地,推倒砸烂墓碑、碑亭,掘开了蒲松龄的坟墓。但从墓中仅挖出了几方印章和一卷手稿,还有几件铜镜、锡壶、铜灯台。蒲公很谨慎,他担心自己的文章生前不能传世,还会给后人带来灾难,于是,他把一卷密不示人的手稿放在身边和自己寂寞相伴,他一生都寂寞,伴着孤灯苦雨,死后却难得安宁,狂徒们掘开了坟墓,那卷手稿一见风,立刻就风化了,使后人再也难解那卷手稿中的秘密。据目击者说,此墓掘开后,展开手稿,字迹可辩。可惜之过也。历史就是这么残酷无情。
时过境迁,春风又绿。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孝妇河畔三大名人之一的蒲松龄,50年代后,墓园得到了妥善保护。柳泉凉亭也于1979年重建,新刻了著名书法家伟大诗人沈雁冰手书的“柳泉”二字石碑。自1959年始,柳泉得到了绿化,改变了旧时“鼠窜狐栖”的荒凉景象。自80年代后,蒲家庄人充分发掘《聊斋志异》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内涵,以柳泉为重点,大力开展蒲文化研究和蒲文化旅游开发,陆续新建了“石隐园”、“聊斋宫”、“满井寺”、“狐仙园”、“聊斋俚曲茶座”等著名旅游景点,成为邑内重要的旅游胜地。2002年—2003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蒲家庄人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蒲翁在天之灵。
蒲松龄故居座落在村东西大街北巷内,步入平康门,沿青石铺满的乡村小路东行,来到现故居正门,三棵古槐盘根错节耸立路边,好像在诉说着蒲松龄的苍桑,也记载着蒲家庄的变迁。蒲氏故居大门是1956年后仿明清时期典型北方建筑重建的,古朴典雅,扁额“蒲松龄故居”五个大字,有文坛巨匠郭沫若于1962年题写。进入大门往北一眺,一尊蒲松龄的雕像掩映在鲜花翠竹中,往北穿过八角门,北折是一正两厢庭院,其中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正房两侧植满了石榴、翠竹、迎春花、百日红等花卉。院内太湖石是故居修复后增添的,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蒲松龄就诞生在这所小院的正房里。
蒲松龄在他四十二岁写的题为《降辰哭母》诗中提到:“因言庚辰年,岁事似饥荒。尔年于此日,诞汝在北房。”诗中的北房,即指正房。蒲松龄兄弟四人,在他二十多岁时,兄弟折居,“兄弟皆得夏屋,松龄独异,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在那里夫人“刘氏剃荆榛,觅佣作堵。后来子女渐自成立,为婚嫁所迫,努力起屋宇,一子授一室,而一亩之院,遂无隙地。”
故居正房为砖石结构,这里是蒲松龄出生和去世的地方。聊斋中间迎门正面墙上悬挂蒲松龄画像,这幅画像是蒲松龄暮年家居时,请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画的,是蒲松龄流传在世的一幅画像,画像两边是郭沫若手书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画像上方是著名蒲学专家路大荒先生手书的“聊斋”匾额,下方按当地农家风俗摆放着明清式样的长条几、八仙桌和罗圈椅。这里是蒲松龄会客的地方。聊斋东间是蒲松龄的卧室,南窗下一盘土炕,上铺普通农家粗布被褥,炕头放着老式箱柜,窗台上摆放着从蒲松龄墓出土的锡灯,烟袋等用具。聊斋西间是蒲松龄的书房,南窗下是一张古色古香的书桌,上面摆放着蒲松龄曾使用过的砚台、手炉、笔筒等物。靠西墙下一个博古架,北墙下是清代式样的衣架、帽架和坐榻。
聊斋小院西厢房与南院之间西屋相通,里面陈列着蒲松龄先生的生平事迹。著述情况。概括向游人介绍淄博版图,大型陶瓷壁画《聊斋著述图》、《聊斋志异》手稿影印件、蒲松龄大事年表,著述简表等。蒲松龄生平展,以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橱实物,详细介绍了蒲松龄生平的几个重要阶段如出生、童年、完婚、初应童子试、结“郢中书社”、青云寺苦读、南游七年困窘、设帐“绰然堂”、蒲松龄与王渔洋、科场失意、暮年家居、乡饮酒礼、为民请命、柳泉采风、魂归聊斋等。同时展出了从蒲松龄墓出土的灯台、捻珠、酒壶、酒杯、耳挖、铜簪、铜镜等。蒲松龄先生生前用过的四枚白寿山石印章,都属国家重要文物。蒲松龄一生中有三十多年在西铺毕家设帐授徒,在教书的同时,坚持读书,著书,《聊斋志异》大部创作于此。
蒲松龄著述展厅大致介绍了蒲松龄著述的版本和传播情况,展出的主要版本有《聊斋志异》手稿影印件等共三十余种近百册。蒲松龄著述外文版本展出了《聊斋志异》约二十种有代表性的,世界各国历年版发行的《聊斋志异》版本,并介绍了《聊斋志异》在国外流传的情况。展厅的附属陈列,包括蒲学研究成果展,展出了近四十种国内外研究蒲学的专著学刊。还展出了港台及国外的蒲学研究成果。聊斋故事彩塑展,精选了《聊斋志异》中十个典型故事,用我国传统的民间泥塑形式,将主要情节立体地、形象地展示出来,以便人们直接地形象地了解《聊斋志异》的思想精髓和艺术魅力。
聊斋后院,院中央有一方池,碧池中立一太湖石,名曰“鸳鸯石”。在宽阔明亮的展厅内汇集了当代知名人士的诗画,皆是稀世珍品。郭沫若、沈雁冰、胡厥文、田汉、王昆仑、臧克家周而复柳青、费新娥等亲笔题写的诗文;丰子觊、李若婵、俞建华、宋吟可、唐玄、黄幻吾徐德隆许麟庐等著名画家的画。顾颉刚、吴作人刘海粟叶圣陶老舍赵朴初梁漱溟等名家的词。吴伯箫、廖竞天、陆定一、刘白羽、候宝林、王希坚、启功范曾阳翰笙、张友渔、李予昂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墨宝。
西院豆棚瓜架下,摆放着石桌石凳,供游人歇息。院内小桥,曲径通幽,池内荷花映红,鱼游欢跃。院南房悬一横匾“藏珍阁”。无论你是来自国内还是海外游客,都能在这里买到聊斋纪念品以及当地土特产,工艺品、陶瓷、琉璃品、更能买到国内外出版的各类聊斋图书。假如有雅兴,在北房内备有文房四宝,可在此即兴挥毫。
蒲松龄故居,历经苍桑,风云变幻。原为普通农村院落。1938年日本侵略者放火将正房烧毁。蒲松龄九世孙蒲文魁弃家出走东北。房屋年久失修,仅存四面墙壁。解放后,人民政府从1954年起,多次拨款将其修葺。1956年以来,陆续征用了故居之外的南北西三面数十户民宅,扩其建制。1958年,国家为故居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继而设立管理机构。1963年,蒲松龄故居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故居被红卫兵查封,被蒲家庄革命委员会占作办公室。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是年,对原有房屋进行了修缮和整理。1977年,省革委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故居旧址、附属展室、柳泉、墓园。为加强对故居的管理,1980年,市政府批准建立了蒲松龄纪念馆,以后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葺绿化。
现蒲松龄故居拥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设有资料研究室、群众工作部、陈列技术部、保卫科、办公室等机构。并成立了蒲松龄研究所,蒲松龄研究会,主办有全国一家蒲学专业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季刊》,发行国内外,成为蒲文化研究中心。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成为淄博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旅客三十多万人次。
蒲松龄纪念馆馆藏十分丰富,达一万三千多件。主要有蒲松龄画像及其手稿、印章、《聊斋志异》的各种旧抄本、刻本、外文译本、港台版本及精平装本,改编的白话聊斋,连环画册、戏曲、影视剧本以及蒲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
几十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著名学者专家前来观瞻。胡耀邦、乔石、万里、田纪云、杨静仁、钱伟长、郝建秀、袁宝华、朱学范等前来此瞻仰蒲公,留下了历史的遗迹。
自1960年以来,中外著名学者,友好人士也慕名前来探究一代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奥秘,已征集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著名学者、诗人、画家、书法家等题字题画600余件。蒲松龄故居已成为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0 16:04
目录
概述
村庄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