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合是食品生产行业经营类话语体系
术语。要认清行业整合需先了解一下行业。
行业是
产业的二级分类,在产业布局中往往形成各种行业类型,如在食品产业中会形成“食品生产行业”、“食品检验行业”、“食品流通行业”、“食品销售行业”等,其他产业诸如此。
解析
在
产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
产业升级、
产业整合等现象,其中产业升级是产业自身在技术上、管理上、制度上的根本突破和创新,被称为“创造性的破坏”。而产业整合就是产业外部和自身在格局上,规模上的有效配置和重组,实现效益最大化、功能最优化。如在食品产业链条上,现在国家出台了
农业产业化的一些措施就是整合整个大
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一条龙,真正实现
产销一体化,降低农业
运作风险增加农业附加值。
此外,行业整合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有效组合,但这是渐进的,如果操作不慎会造成1+1<1的后果。比如雕牌做洗衣粉大获成功后,在进军牙膏行业去整合优秀的“雕”品牌时就会让人感觉在牙膏里有一种洗衣粉的味道,所以说行业整合在跨行业进行时要有足够的谨慎,这也是企业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点
要点
企业在进行行业整合时,必须重视行业选择问题,因为不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适宜推行产业整合战略的。企业进行行业整合应该综合考虑整合阶段、产业选择、
价值链比较分析、
企业战略目的等几个要素,慎重选择,只有这样整合成功的可能性才会较高。
总体来讲,适于进行整合的行业,一般具有
市场容量大,
规模经济效应或者
范围经济效应明显,具备行业
共性技术,并且
商业运作模式同质化程度高的特点。当然,在整合之前,
行业集中度越小,通过整合带来的效益就可能越大。
相对来说,国内
产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面临
整合需求。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
制造业,包括:家电、钢铁、机械、化工、冶金等。由于这些
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存在
整合的内在动力。而且上述行业均属一般竞争或
完全竞争行业,是
市场化程度最高、和国际市场最早接轨的领域,也是
国有资本拟退出的行业,因此急需通过行业整合来提高
行业集中度。有色金属行业的
产业集中度较低,
资源较为分散,同样存在
整合的要求。
对于
外资介入尚有一定限制的行业,目前
整合的速度可能会慢些。如交通
运输、批发零售
贸易、
金融业和电信业。但是随着开放领域的扩大,这些领域今后将成为国际产业资本
整合的集中区域。
资源整合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行为,是基于明确的发展愿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
战略行动。就行业内部
资源整合来讲,企业基于
价值链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存在两种行动方向,一种
纵向整合,一种是
横向整合。当然,也有被人称为的混合
整合。
纵向整合就是行业
价值链的
原材料-
成品-销售通道
资源的整合,也就是经常说的上下游一体化模式。这种
纵向整合,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向上整合,由分销向制造的拓展;另一种是向下整合,也就是由制造拓展到分销。
企业采取纵向模式的
动机,在于压缩中间成本,同时获取
垄断利润。在高度专业化的今天,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迫于政府反垄断的压力,另一方面,中间成本的节约已经不足以弥补战线过长带来的企业内部
协调成本的增加。所以,这种纵向的
整合,一般是在有限的几个
价值链环节上的整合,完全的“打通价值链”的战略是缺乏实操性的。
横向整合,就是基于围绕行业
价值链的某个环节做强做大。在
社会分工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
横向整合的
案例层出不穷,这也就是
商业模式创新的
价值所在。横向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度专业化的
横向整合,比如
Intel公司通过汇聚全球高级人才集中于计算机芯片的设计,成为业内龙头,从而获取了高额的
垄断利润。另一种,是搭建一种技术或者物理的平台,为
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这种模式多发生在生产者和
消费者之间的价值环节。这样,为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
交易成本,尤其是搜寻成本,
横向整合者便具有了存在的理由。
行业整合得以成功的载体,一般是技术(如
IBM)、
品牌(
麦当劳)、
市场(
美国钢铁公司)、
资金(
华润啤酒)。但无论是基于哪种载体的
整合,资本运作是通用的手段。按照
资本纽带的牢固程度,可以将行业整合的手段,简单的划分为并购、
吸收合并、
合资直至带有企业间信贷性质的
战略联盟。
在
产业资本与
金融资本的关系中,产业资本是基础,金融资本是必要条件。成功进行行业整合的企业,不管凭借的是
核心技术、品牌、资本还是
管理能力,也不管是
可口可乐、
华润还是
联想,其最终驱动力还是资本。如果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那么产业资本也是做不大的。目前国内大多数龙头企业的发展史给我们演绎的正是一个产业资本借助金融资本发展壮大的故事。
作为
整合企业来讲,进行行业整合的目的有两种:
专业化经营与
多元化经营。我们无法简单地评论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优劣,专业化与多元化都是相对而言的。专业化有
产品专业化,如
莲花味精;产业专业化,如
用友软件。多元化有产业之内多元化,如联想集团
信息产业之内涉及电脑、系统集成、板卡生产、科技园区、
代理销售等六大多元产品;产业之间多元化,如四通集团横跨照明器材、电脑、医药、食品、建材、
房地产、半导体、
金融等八大多元行业。企业既有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如“三九”从制药业走向多元化,
方正从排版系统专业化走向多元化;也有从多元化走回专业化,如
万科从多元化归溯于
房地产业,
诺基亚从多元化归溯于电信业等。
企业经营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战略问题。但企业在作出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之前首先要回答企业为什么要专业化、为什么要多元化的战略依据问题。简单地说,专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
规模经济、
规模效益;多元化的根本动因在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企业
经营风险,扩大企业总体规模。
整合的目的在于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如何将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文化、不同技术基础、不同
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企业,按照共同的
战略愿景和目标一致行事,是行业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
整合战略中,
文化整合占据最核心的地位。Coopers & Lybrand(1992),研究了100家购并失败的
公司,发现有85%的
CEO承认,
管理风格和公司文化的差异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学者张永建(1999)分析了
海尔等公司的购并案例,指出文化
整合在企业
资产重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海尔集团兼并的重要法宝就是注重
海尔文化模式,以
无形资产盘活
有形资产,救活亏损企业。原青岛红星电器厂在被兼并前
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后,首先派去的不是技术、
财务人员而是海尔企业文化中心的人员。他们将海尔集团的一整套企业文化输入到被兼并的企业中去,由于文化理念和文化模式的改组,原红星电器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海尔激活“
休克鱼”奇迹。
其次,
人力资源也是实现
整合战略的关键所在。
彼得·德鲁克在购并成功的五要素中指出,公司
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是否得当是购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公司规模的壮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公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众多公司为了挽留优秀人才,纷纷提出了诱人的
股权激励计划。但是,在公司被购并之后,若上述
计划发生不利变化,就极易造成
人才流失。在我国,由于被购并的企业多半是
国有企业,如何通过人员
整合实现购并后公司的增值,则是实现整合战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另外,在每一次的
整合活动中,公司规模和组织结构对实施整合战略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规模不同而造成的管理风格的巨大差异,将会对两者之间的购并活动产生显著的影响。从组织结构而言,以国外三大石油公司为例,Royal Dutch Shell公司属于
中央集权的组织结构,Conoco公司属于
矩阵组织结构,而BP公司属于网状组织结构。如果在这些公司之间发生购并行为,必将造成组织结构之间的冲突和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