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
兰州市辖区,位于兰州市西大门,是
甘肃省和兰州市的核心工业区、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区域总面积385.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兰石化厂区10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7.78%。辖5镇1乡40个行政村、7个街道70个社区。共有各级党组织961个,党组45个,党员23450人。2020年,西固区地区生产总值391.46亿元位列全省第三,人均GDP以100412元稳居省市前列;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360元、21816元。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固区常住人口为407010人。
历史沿革
古为边陲重镇,羌戎之地,
秦昭王时始入秦版图,属
陇西郡。
自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将李息在此筑“金城”起至今。
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金城郡由
苑川迁郡治于此,仍领属金城县。
西魏地属子城县。
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为防御
西夏,在此筑堡设防,称西关堡,隶属兰州。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在西关堡旧址重建城堡,始称“西古城”。
1949年8月兰州解放,置皋兰县第五区。
1953年3月
皋兰县第五区在川区的西固、柳泉、柳荫、桃园、钟家河、瞿家营、陈官营7乡和山区的范坪、光月、陈井子3乡靠川区的前山部分划归兰州市,建置兰州市第五区,行政区划调整为7个乡。
1955年11月区政府驻地“
西固城”改名兰州市西固区。
1956年8月兰州市
河口区并入,1958年
皋兰县金沟乡划归
西固区范坪乡。
1964年8月关山公社(原杨家乡)划出归
永靖县辖。
2004年,西固区乡镇调整:撤销东川乡,与新和路、
新安路街道合并,设立
东川镇(2009年12月正式实施),镇政府驻地为原东川乡政府驻地;撤销西固乡,设立四季青街道;撤销陈坪乡,与陈官营街道合并,设立陈坪街道,办事处驻地为原陈坪乡政府驻地。
2009年12月2日,西固区委、区政府正式批准东川乡撤乡建镇。
2016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6〕52号)批复同意撤销达川乡、柳泉乡,设立
达川镇、
柳泉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6月,西固区辖7个街道、5个镇、1个乡,70个社区居委会、40个村委会。具体为:
临洮街街道、
西固城街道、
四季青街道、
福利路街道、
先锋路街道、
陈坪街道、
西柳沟街道、
达川镇、
河口镇、
新城镇、
东川镇、
柳泉镇、
金沟乡。
地理环境
境域
西固区区域总面积385.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兰石化厂区10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7.78%。
地形地貌
西固区地势总特征是西南及南部高、东北低,黄河由西向东横穿全境,南北两山对峙并向黄河谷地倾斜。最高峰在区境东南金沟乡与
永靖县接壤处的关山(或称泉神庙尖山,盘坡道),海拔2627米;最低处为区境东北陈坪乡北滩村附近的黄河边,海拔约为1522米,相对高差1100余米。区境西南最高峰为新城尖山,海拔2515.6米;区境西北最高峰为大万山,海拔2064.7米。
气候
西固区由于地处大陆内地,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偏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酷暑,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就气温来说,西固区是中国东部地区、蒙新地区和
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过渡地带,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气候温和,夏季没有酷热的暑天,因地势相当于泰山的海拔高度,所以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凉爽得多,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也仅22.6℃。而在冬季,也因是个河谷盆地,四周环山,特别是
祁连山东段挡住了南下的寒潮,故较附近的黄土高原暖和,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也仅在零下6.7℃,年平均气温在8.5℃-8.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300毫米~500毫米之间,由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向南部石质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西固区日降水量≥0.1毫米的小雨日数有75天;日降水量≥10毫米的中雨日数有6.4天;日降水量>25.0毫米的大雨日数只有1天。一日最大降水量红崖子为56.8毫米,西柳沟为74.4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西固区土地总面积56.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万亩(耕地中有山地3.03万亩,川地1.29万亩,塬地2.09万亩);园地面积1万亩,林地面积9.8万亩(人工穿插改造面积9.26万亩),草地面积27.32万亩(在草地面积中,有天然草场26.65万亩,人工草场0.33万亩,半人工草场0.34万亩),水域面积2万亩(在水域面积中,河流面积1.61万亩,坑塘面积0.17万亩,渠道面积0.22万亩),居民点、工矿用地6.38万亩;公路、铁路用地0.71万亩;未用土地2.44万亩。
水资源
区境有黄河、湟水、庄浪河过境,水资源丰富。清代至解放初,沿黄河两岸建有50多轮水车,提水灌溉农田。每年引用水量约25663万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扩大到3.9万亩。
区内有大金沟、小金沟、孟家沟、马儿山沟、寺儿沟、宣家沟、咸水沟、马泉沟、新城沟、颜家沟、老盐沟、达家沟等20多条主干沟道,除降暴雨形成洪流注入河道外,每逢降小雨则渗入土壤或流入沟谷。年径流量约240万立方米,年集水面积250平方公里。西固南山地区利用沟泉水(小型塘坝拦蓄)灌溉农田,年均提水量69.2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关山林区一带。
从动物种类看,野生禽类有
鸢、大鹜、
环颈雉、绿尾虹雉、
白冠长尾雉、
山鸡(嘎啦鸡)、
猫头鹰、
野鸽、
红嘴鸦、
乌鸦、
大嘴乌鸦、
戴胜、
喜鹊、
画眉、山雀、
云雀、
麻雀、
斑鸠、
杜鹃、
黄鹂(又名黄莺)、
百灵鸟、啄木鸟、灰掠鸟等。野生兽类有
麝、
狐狸、狼、
黄鼬、
跳鼠、
黄鼠、
松鼠、
岩松鼠、
高原鼠兔、石羊、
石貂、
猪獾、
兔等。蝶类有
凤蝶、粉蝶、
蛱蝶等。
从植物种类看,蒙新、青藏、黄土三大高原区系植物均有涉入,交错分布。境内有野生植物1500多种,其中被子植物1000余种,裸子植物20余种,蕨类植物20余种,药用植物200余种。乔木类主要有
山杨、
青桐、
白桦等。白桦丛林有
天山桦、
垂枝桦;栎类有
河北栎、
蒙古栎等品种。灌木类以
丁香、
红柳、沙棘、枸子为主。枸子类品种繁多,有水枸子、
灰枸子、钝叶枸子、细枝枸子、黑果枸子、平枝枸子、西北枸子、四川枸子、毛叶水枸子、准噶尔枸子等。药用植物类主要有黄芪、
当归、
秦艽、
升麻、
赤芍、
毛姜、
柴胡、
远志、羌活、
元胡、防风、
玉竹、
百合、
草乌、
贯众、
狼毒、
猪苓、
茜草、二花、
芦根、
山茶、
大黄、龙胆、
木通、薄荷、
香薷、沙参、
丹参、
鸡头参、
手掌参、龙牙草、老鹳草、野枸杞、猪秧秧、
草河车、马尾莲、
白头翁、
白茅根、
铁棒锤、败酱草、
蒲公英、
淫羊藿、
祖师麻、
车前草、地骨皮、
骨碎补、
野百合、
火绒草、
鼠曲草、
金缨子、
穿山龙、
刺五加、益母草等。药用山楂类既有普通山楂、甘肃山楂、
野山楂,也有华中山楂、阿尔泰山楂。野生菜类主要有
发菜、蘑菇、蕨菜等,其中
蕨菜质鲜味美,分布面广,年产4000公斤~5000公斤。
人口民族
2012年底,西固区总人口为32.58万人,比上年减少3408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58万人,减少2117人;非农业人口27万人,减少1291人。男性人口16.4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58%;女性人口16.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2‰。
居住着汉、回、蒙、藏、东乡、苗、
维吾尔、壮、俄罗斯、朝鲜等2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7.86%,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2.1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固区常住人口为407010人。
交通运输
兰新、
兰青铁路横贯全境,西固是向西辐射青海、新疆、西藏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货运中心、兰州无水港、兰州公路集装箱结点站等重大物流项目已规划在西固建设,有23条铁路专用线进入各大企业。工业区环行铁路绕区一周。有省级以上公路3条,甘新、甘青国道穿越东西,中川公路、刘兰公路、盐锅峡公路在此与甘新公路相接。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距本区20公里的兰州中川机场,已开辟国内外50多条航线。
政治体制
区委书记:赵同庆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毓亭
副区长:郑 强 乔占东 张笑春 陈 良 王永胜 刘冬青
经济概况
综述
2012年西固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5.12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7.26%;第二产业增加值239.54亿元,增长3.76%;第三产业增加值72.33亿元,增长14.74%。三次产业之比为1.03:76.02:22.95,与2011年相比,一产、三产分别下降0.11个和1.17个百分点,二产上升1.28个百分点。
2020年,西固区以地区生产总值391.46亿元位列全省第三,人均GDP以100412元稳居省市前列;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360元、21816元。
第一产业
西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百合、精细蔬菜、花卉、药材为主,养殖业以牛、猪、羊、家禽为主,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
2012年西固区共完成农业增加值3.25亿元,同比增长7.26%,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5.43亿元,较上年净增0.56亿元。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9716亩,其中:粮食作物11555亩,油料作物758亩,药材播面400亩,蔬菜播种面积65655亩,瓜类播种面积450亩,花卉播种面积153亩,饲料播种面积425亩,草莓播种面积32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5%。
粮食总产量4978.92吨,平均亩产达430.89公斤。由于调整种植结构因素的影响,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减少1131亩,减幅达9%。但粮食总产量仅较上年减少281.78吨,亩产反而较上年增加16.21公斤,增长3.9%。
水果、蔬菜产量稳步增长。水果总产量达到17455吨,比上年增加1393吨,增长8.67%;蔬菜总产量达238587吨,比上年增加23299吨,增长10.82%。
第二产业
西固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板块”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区内石化原材料充足,其中炼油、合成树脂、橡胶、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居西部首位;“一五”期间,国家在西固投资建设石油、化工等重点项目,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区内有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兰州黄河铝业有限公司、兰州第三毛纺厂、兰州棉纺织厂、兰州维尼纶厂、西固热电厂、兰州自来水厂、西北合成药厂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板块为主,机械、化学、仪表、纺织、建筑、军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012年西固区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08.6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61亿元,同比增长1.3%,与三季度相比,增长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亿元,同比增长15%。
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建成了西固商厦、五金大楼、西固东路百货商场、友乐商场、天乐商场等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虹盛购物广场、华润万家、华联超市、国美电器、陶瓷批发市场等各具特色的大型商场和专业市场遍布城区,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规模较大的有西部市场、西固综合市场、西固陶瓷批发市场、西固建材家具市场、贸易商场、五〇四厂市场等“六大市场”,以及西固巷、西固中街等“八大商业街”。
2012年西固区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2亿元,增长16.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5.03亿元,增长10.3%,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43.52亿元,增长21.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77亿元,增长12.74%,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3.6亿元,增长23.9%。
社会事业
教育
全年西固区普通高中招生3273人,在校生9602人,毕业生4015人。初中招生3907人,在校生11685人,毕业生3884人。普通小学招生3430人,在校生21123人,毕业生3978人。特殊教育招生21人,在校生125人,毕业生3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436人。
科技
2012年,西固区科技经费支出达到692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05%,增长6.11%。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20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市立项扶持,申请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省、市科技计划等各类资金346万元。获得各级科技立项20项、科技奖励11项,其中“冷特性自动分析软件”等4个项目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立项、“彩色脱毒马铃薯基地建设”等2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立项、“沸石生物处理剂”等14个项目获得市级科技立项;“内燃机油复合剂”、“抗高硫高压平板闸阀”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乙烯精制催化剂开发”等9个项目获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医疗
2012年末西固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1个,其中医院11个(包括牙所、妇保院),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4个,村卫生室4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22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21人,注册护士93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638张(实有),其中医院1476张,乡镇卫生院5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7张。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绵延千载的古城堡
金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霍去病出兵河西抗击匈奴,其部下大行李息在西固城以西筑城,即汉金城县址。一说位于西固城附近,一说位于西固乡寺儿沟村以西,距西固城约1.5公里。
西古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西关堡,位于西固川西南部,距南山约1公里,北距黄河南岸2.5公里。元丰六年(1083年)废。宋元佑二年(1087年)补修。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兰州卫指挥使周伦重修,称“西古城”。明代兵部尚书彭泽撰《西古城记》。清同治二年(1863年),廖登选等续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村民入城避战乱,因城墙坚固,得以保全,遂改名西固城。据《皋兰县西固采访稿》记载:“古城高3丈,顶宽1.3丈,周环3里,土堞高6尺。”边长约400米,墙垣残高3米至6米,基部宽3米至10米,顶部宽1米至10米,夯层厚0.2米。1981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风情
灯会
清末,境内新城、河口一带,每逢春节由专人筹办元宵灯会,制作各种花灯,到正月十三在檐下悬灯,拉开元宵观灯的序幕。新城街每隔5米悬挂一盏花灯,沿街有灯300余盏,为折叠式四方形或六角形纱灯。灯面彩绘《岳飞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故事及民间传说。元宵灯会达到高潮,东自梁家湾,西至姚家璇,观灯者络绎不绝。河口地区,花灯绚丽,引人注目。西街的纱灯为《三国演义》,南街为《十二刘秀跑南阳》,北街为《西游记》和《香山传》;东街为《封神演义》。普济寺灯火通明,点燃的塔式“菩提灯”上,布满小铜灯盏(俗称“立灯子”),层层“灯花”闪烁,吸引观灯者转动“铁灯”,别有一番情趣。
1986年起,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和协调,驻区企业筹措经费,选调技术工人和文化艺术人才,自行设计、制作、安装彩灯。灯区位于福利路繁华地段。大型灯组有以虎为造型的“威震四方”,还有嫦娥奔月、反弹琵琶、童话世界、儿童乐园和长城、嘉峪关、九龙壁、兰州水车及雄狮群等;凌空有成队飞翔的天鹅及腾云蛟龙;地面有沙漠驼队、骏马奔驰;树上挂满迎春腊梅;花丛中孔雀开屏、长颈鹿嘴衔树叶,道旁千盏宫灯镶边,路中间果型灯棚遮顶,并点缀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彩灯。
社火
清顺治、康熙年间(1644年至1722年),柴家台村盛行春节闹社火,打
太平鼓。当时,西固川的社火简单而粗犷,富有情趣,有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以及高跷、竹马、推车、跑驴、
大头舞、
铁芯子等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每逢春节农村盛行闹社火,走乡串村舞龙、舞狮,演唱太平歌,为节日增添欢乐。“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社火受到冲击,一度中断。80年代初,各乡恢复社火队,规模逐年扩大,参与者千人以上。陈坪、西固、柳泉乡注重形式多样,既有戏曲、舞蹈,也有武术、太平鼓乃至模特队之类,均编人社火队。从此各乡、村社火队每年从正月初四起上街表演,并向境内有关单位和职工群众拜年,祝贺新春快乐。
上梁请贵人
本地乡村盖房子是有讲究的,上梁要请贵人。事先选择好上梁的黄道吉日,然后再计划垫地工、砌地基,着手木活。墙砌好了,门窗木活也搞出来了,就等吉日子一到上梁。
羊皮筏子
提起羊皮筏子,人们就会自然想起流传于兰州地区的“羊皮筏子赛军舰”那首民谣。
羊皮筏子,俗叫羊皮胎筏子,由羊皮胎绑扎于筏架而成。与其它水上运输工具(牛皮筏、木排筏)相比,具有小巧灵活,轻便快捷的特点,是黄河水运中最古老的工具。
《旧唐书》中有记载,宋史中也有“羊皮为囊,吹孙气实而浮于水”的表述。兴盛于清代,停运于新中国50年代中期。
建国前,西固境内水上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是羊皮筏子,西固段的筏运又是兰州黄河水运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西固是新疆;青海、
临夏(古河州)通往兰州的交通要道,水路运输居中上游位置。
黄河流境全长37.5公里,沿岸有焦家河沿(也叫达家河沿)、
小寺沟河沿(又称达家盐坊滩河沿)、
青石关(古青石津)、新城河沿、柴家峡口、岸门口、柳沟岸、钟家河等渡口,水上筏运占很大比重。
饮食特产
美食
主食:解放前以糜、谷、荞、豆类等杂粮为主,吃细粮次数有限。招待亲友烙烫面油饼,春、冬有卤面、臊子面;夏、秋为凉面、浆水面。解放后,农民生活逐年改善,饮食花样增多。20世纪60年代后,经济作物社、队随供应细粮(小麦粉)比例30%-40%的调整,也注重饮食品种的调剂,主食有
馒头、花卷、大饼、
包子、
水饺及面条。改革开放后,富裕户饮食讲求营养、质量。早餐喝鲜奶、油茶,吃荷包蛋、羊肉泡馍;午、晚餐有炒菜、米饭、包子、水饺,擀“百刀”、切棋花面、揪面片、拉条子成为家常便饭。即使有些农户吃杂粮面食,也是调剂生活,改换口味而已。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城区居民喝玉米面糊糊,吃
窝窝头、杂粮发糕和“钢丝面”(机制玉米粉面条)。80年代后,早餐除大米稀饭、馒头、咸菜外,还有油茶、牛奶、面包、
芝麻糊、
方便面等;午、晚餐有米饭、馒头、捞面、包子、水饺及应时炒菜。80年代末,双职工为图省时在外就餐者增多。
甜醅子:将玉麦或小麦、
青稞去皮,煮八成熟,捞出晾温,拌适量曲子人坛封口,控温在32℃-35℃之间,待发酵三天后即可食用。其味醇香、甘甜,为夏日佳酿。
酿皮子:用食碱或蓬灰水和白面精揉,置凉水中搓洗,洗出面筋及淀粉浆。将面筋上笼摊平蒸为蜂窝状;在镀锌铁皮所制平底圆盘内抹清油,盛0.5厘米厚的淀粉浆,置沸水锅烫或上笼蒸熟,凉后切条,加面筋块、凉粉、蒜泥、芝麻酱、辣椒油、芥末调醋即食。也可不洗面筋直接调面糊蒸熟,称高担酿皮,食时加凉拌绿豆芽。
灰豆子:将豌豆泡软炒熟,置砂锅内加入蓬灰或食用碱及红枣,温火煮烂,冬热食,夏凉喝。
热冬果:将冬果梨放人砂锅文火煮熟,汤甜肉软。也可去果柄掏内核,加入冰糖、花椒,煮熟食用。
热晶糕:将糯米用水烫透,捞人软布或棕叶上,铺3层米、两层枣,然后包紧用绳捆扎入锅,加水煮熟,冷却后切块撒白砂糖。
洋芋角角子:将洋芋煮熟去皮捣碎作馅,加入葱末、花椒粉、盐搅拌后,用发酵白面擀皮包成10厘米大小的饺子,入沸油炸熟。
特产
西瓜:西固旱沙西瓜有107多年的种植历史,曾以个大、皮薄、瓤沙、汁多甘甜而蜚声海内外。年种植面积630亩左右,产量4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黄河蜜、金蛤蟆、金塔寺、麻醉瓜及富含“大板瓜籽”的籽瓜。
红枣:主产于河口、达川一带。因个大核小,肉厚甜脆,在全市乃至全省享有盛名,年产量27万公斤左右。
洋葱:主产于河口镇。因个大皮老、鳞茎肥厚、抱合紧密、味辣清脆而闻名。年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600万公斤,远销广东、湖南、浙江、福建等地区。
冬果梨:主产于
东川镇梁家湾村和陈坪乡
范坪村。曾以肉质细嫩、皮薄汁多、香甜纯美而驰名省内外。有祛痰止咳、清肺散寒之功效,尤其对老年人哮喘、气管炎病效果更佳。年产200万公斤。
软儿梨:主产于范坪村。鲜梨为淡绿色,酥嫩可口,酸甜适度。鲜梨用麦草加温发汗,经10多天即为软儿梨,含多种维生素,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治煤气中毒之功效。年产15万公斤。
苹果:主产于新城、柳泉、西固、陈坪等镇。主要品种有
国光、
红星、
红元帅、
红富士、
红玉、红香蕉、
黄香蕉、印度等。有果园面积4677.5亩,年产213.46万公斤。
山楂:主产于
东川镇。种植面积500亩,2800余株,年产10万公斤。
百合:主产于
东川镇。种植面积1200亩,年产量50万公斤。色泽纯白,个体肥硕,鳞片包合紧密,味极甜美,行销国内外市场。
草莓:主产于
东川镇。品种主要有群星、早红光、
哈尼、拉瑞特等。年种植面积2300亩,产量120万公斤。
贝母:主产于金沟乡。呈扁球形或尖锥球形,平滑清洁,色白有光,富有粉质而脆。年种植面积420亩,总产14万公斤。
历史名人
彭泽(1459-1530年),兰州西固人,名鄘,后改名泽,字济物,早年号敬修子,晚年号幸庵,谥号襄毅。据《
明史》载:彭泽幼学于外祖段坚,自小有志节,明弘治三年(1490年)登进土人仕途。宦海一生,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时间长达35年,先后任工部主事、刑部郎中、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等职。《明史》为其列传,《
明通鉴》载其事迹。晚年归故里,寄情山水,写诗作文,著书《读易纷纷稿》、《幸庵文稿》、《读史目录》、《八行图说》、《重修兰州志》、《段可久年谱》等300余卷,为后世留下了不少文史遗产,碑文《西古城记》是其中之一。
荣誉称号
2020年1月8日,西固区入选甘肃省县域竞争力十强县。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1年12月,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2年1月消息,入选甘肃县域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丰收节
第四届韭黄开镰丰收节
2021年12月15日,陇上“金凰后” 隆冬庆丰收,西固区第四届韭黄开镰丰收节在西柳沟街道张家大坪村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