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博士少校(法语:Major Dr. Jean-Baptiste Ouédraogo)(1942年6月30日,卡亚,——)
上沃尔特(现名
布基纳法索)前国家元首、军事独裁者。
莫西族。
天主教徒。曾先后就读于
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医学院、法国波尔多医学院和斯特拉斯堡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72年回国进入军界,成为少校
军医。1982年在首都新军营医院任主任医师。同年与
托马·桑卡拉等发动政变,推翻泽博政府,1982年11月8日—1983年8月4日任救民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兼任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1983年5月下令逮捕总理桑卡拉,自任总理。同年8月4日被桑卡拉推翻。
人物经历
1942年6月30日生于
上沃尔特(今
布基纳法索)
中北大区桑马滕加省的
卡亚。
莫西族人。信奉
天主教。他少有大志,聪明好学,在家乡卡亚县的巴姆小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入
首都瓦加杜古赞达·卡博雷中学。韦德拉奥果中学时期爱上了
医学,中学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就读于
象牙海岸(今
科特迪瓦)的
阿比让医学院,又先后在法国
波尔多军事医学院和
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
深造,攻读
体育、
卫生和
儿科医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72年回国进入
军界,为
少尉军医,1976——1977年任
瓦加杜古市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由于他医术高明、工作勤勉,1979年晋升
少校军医。1981年赴法国
米卢斯进修儿科医学。1982年2月回国,在首都瓦加杜古新军营医院任主任医师。
1982年11月7日与
托马·桑卡拉上尉等发动
军事政变,推翻
赛耶·泽博军政府,1982年11月8日——1982年11月11日任国家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拯救人民临时委员会临时主席,1982年11月11日——1982年11月26日任拯救人民临时委员会主席,1982年11月26日——1983年8月4日任
上沃尔特共和国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兼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武装部队
最高统帅,1983年5月17日下令逮捕总理桑卡拉,自行兼任政府总理。同年8月4日被桑卡拉发动军事政变推翻。
政治生涯
在上沃尔特政治动荡的岁月里,一位
英姿勃勃的中年军官于1982年11月7日凌晨率领一批下级军官和士兵以闪电偷袭的方式推翻了1980年政变上台的泽博军政府,接管了国家政权,组成国家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救民委员会”,并出任该会主席和国家元首。这位在上沃尔特独立后第三次通过
政变上台的人物便是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此前他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少校军医。
闪电政变
这场政变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国家元首赛耶·泽博在官邸(位于市中心的纪尧姆·韦德拉奥果兵营)中束手就擒,内政部长巴当比耶·内济安在被押往军营途中因企图逃跑被击毙,另有1名警官和4名平民在政变交火中丧生。政变军人在合成团(亦称“新军营”)指挥所释放了前总统
阿布巴卡尔·桑古尔·拉米扎纳和其他在押政治犯,接着把他们软禁起来。
1982年11月7日中午,政变军人通过国家电台宣布:成立“拯救人民临时委员会”,取代被推翻的争取国家进步复兴军事委员会。公报称他们的行动是对赛耶·泽博推行的冒险和叛变政策的正当惩罚,他们遵守国际协议和义务,等等。救民委员会由
军士、
普通士兵和基层
军官组成,通过颁布命令领导国家和制定法律。同日下午,前政权的一些官员被逮捕。政变后,全国实行
宵禁、关闭边界,切断与国外的交通联系,处于非常状态。11月8日凌晨,瓦加杜古仍有枪声,全程关卡林立,国家电台、电视台、电讯中心、机场等要地继续由军人守卫,军人在街上执行安检任务。晚间,40岁的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少校任救委会主席。此外,救委会批准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约里安·加布里埃尔·索梅留任原职。救委会发表声明,指责赛耶·泽博军政府“背叛了人民的信任”,“无理镇压劳动群众和大、中学生”,表示救委会将遵守对外协定和义务。11月9日,救委会要政府各部保证国家的连续性,要求作为“
技术专家”的各部常务秘书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直至下达新命令为止”;“在任新职期间保持警惕,
任劳任怨,讲究效率”。
施政主张
当日,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主席接见外交使团,阐明新政权的外交政策。18日,他向国内外记者宣布新政权的的对内政策,主要是:恢复秩序,改组武装部队和
国家机关;建立真正的
社会正义;尊重
人权,保证
个人和
集体的
自由;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逐步恢复实施正常的宪法。他作出许诺,“在两年内恢复实施正常的
宪法,到时我们就将返回军营”。他透露,新政权的最高机构是救委会,它由各团民主选举出的代表组成。
1982年11月22~26日,救民委员会和部队代表举行会议。公报宣布新政府成立,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主席兼任国家元首和国防部长,由他挂帅领导另外16名部长。阁员的平均年龄为34岁左右。1983年1月10日,政府特别会议任命政变集团二号人物托马·桑卡拉为政府总理。自新政府成立起,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主席决定改变国家的生活方式,采取了节约措施,先以“背叛军民”或以“整顿军队”为由,勒令21名高级军官提前退役,并指示继续预审被软禁的第三共和国领导人,其中有前总统桑古尔·拉米扎纳、前总理约瑟夫·科农博和前议长康戈·韦德拉奥果。
为政举措
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执政后,为了稳定政局,实行了照顾国家现实的政策,采取了一些“现实主义”举措,在政治领域宣布“两年内恢复宪法生活”;整顿军队、清除军队和国家机关中的“
贪污腐化、
玩忽职守”的官员,加强对各级政权的控制。在经济领域,提出“优先发展
农业,解决吃饭问题”,宣布“不实行
国有化”,鼓励
私人投资,对传统势力和工商界采取团结、合作方针,削减行政经费,积极寻求外援,克服经济困难。在外交领域,开展全方位外交,强调反对
帝国主义、反对
殖民主义、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在尊重
主权、
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与“各种类型、各种色彩的伙伴”合作。
双雄对决
暗潮涌动
1983年起,国家元首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少校与总理
托马·桑卡拉上尉之间因政见分歧和权力之争导致矛盾日益激化。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主张推行的政策比较务实和温和。而桑卡拉则截然不同,他主张进行彻底的“改造”,具有明显的
马克思主义激进色彩。韦派和桑派激烈对抗。
“五·一七”事件
1983年5月17日,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在加布里埃尔·索梅等老军人支持下,逮捕了托马·桑卡拉和救民委员会常设书记处
总书记让-巴蒂斯特·布卡里·林加尼少校,并解除了桑卡拉的总理职务。此举引起桑派的反抗,桑派主要人物
布莱斯·孔波雷上尉指挥精锐的波城伞兵突击队与韦德拉奥果政权相抗衡。孔波雷指责韦德拉奥果未经救委会同意就逮捕桑卡拉等人,纯属非法,支持桑卡拉的社会势力也对韦德拉奥果施压。迫于种种压力,韦德拉奥果无奈地于6月中旬将桑卡拉、林加尼释放。
事后,两派矛盾趋于
白热化。韦德拉奥果一方面重申军人不介入政治,两年内还政于民,并释放历届政权领导人;另方面攻击桑卡拉,指责桑卡拉反对现政权。桑卡拉则以牙还牙,公开指责韦德拉奥果“还政于民”的口号是“骗人把戏”,鼓动军人为“解决全国人民的问题出力”。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为稳定既得的权位,
打击面越来越广,继而对支持桑派的势力实行
高压、
排挤政策,引起
文化教育、
工会和青年学生的普遍不满。桑卡拉派还得到了
利比亚和
加纳的幕后支持。
政变下台
1983年8月4日深夜,激进派的桑卡拉、林加尼等人领导波城伞兵突击队和瓦加杜古部分
准军事部队发动军事政变(“八·四革命”),经过一番激战,推翻了韦德拉奥果政权,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从此退出政治舞台。此后,韦德拉奥果重返医学界,1992年5月14日创立瓦加杜古和平圣母医院,同时也以前总统和国家元老身份出席一些国事和社会活动。
颇具戏剧性的是2005年5月26日,前总统
阿布巴卡尔·桑古尔·拉米扎纳就在韦德拉奥果经营的和平圣母医院
寿终正寝。